登门檻效应:说话要主次分明,层层推进
登门槛效应,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得寸进尺效应。一个人一旦接受他人小小的请求,为了给人留下前后一致的统一印象,或者是避免认知不协调,就很有可能妥协,从而接受他人更大的要求。这种现象很像人们登门檻的时候必须拾级而上一样,要求由小到大地提出,更容易得到满足。实际上,人人都很在乎自己的形象,也知道自己必须保持良好的形象,才能不被人误解是反复无常。正是因为这种心理的作用,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想让别人接受我们大的请求,就要尝试着先提出小小的请求,在得到他人的接纳之后,再层层推进,顺次提出自己更大的请求。
1966年,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福雷瑟和弗里德曼曾经专门进行了实验。他们先让助手去居民区,试图说服居民们允许他们在房前的草地上竖立“安全驾驶”的标语牌。这个标语牌很大,会阻挡居民在家中看向外面的视线。可想而知,大多数居民都拒绝了他们的请求,只有百分之十几的居民在他们费尽唇舌之后,勉强接受了他们的请求。后来,他们换了一个社区进行试验。这次,他们没有直接请求居民允许他们竖立大的标语牌,而是先让居民在安全行驶的告知书上签字。这个要求很容易实现,所以他们很容易地得到了几乎全部居民的签字和支持。过了几个星期,他们又找到那些签字的居民,请求在他们房前的草坪上竖立广告牌。这次,结果出乎他们的预料,居然有百分之五十五的居民同意了他们的请求。情况是,广告牌没有丝毫变小,位置也不曾改变,但是结果明显不同。在这次实验中,两个小区的结果之所以迥然相异,就是因为在一个居民区提出请求很突兀,在第二个居民区提出请求之前,已经以在告知书上签字的方式,跨过了人们心中的门槛。这样一来,第二个居民区的居民为了表现得前后一致,给他人留下良好印象,宁愿适当委屈自己,以争取做得更好。
从登门檻效应中,我们不难得到深刻的启示:在向他人提出重大要求之前,我们不妨先提出一个对方不会拒绝的小小要求。等到对方接受我们的小小要求,建立他们的良好形象后,我们再寻找机会提出更大的要求,这样一来,我们自然可以获得更大的胜算,因为这个时候对方已经不太好意思拒绝我们了。只要他们能够做到,或者他们努力之后能够做到,他们会尽量维持自己的形象,给我们留下前后一致的良好印象。
最近,小张面临一个很大的难题。原来,他想买房子,但是没有足够的钱。房子的首付款需要四十万,他手里只有二十五万,还差十五万没地方借呢。虽然他心里很想向父母求救,但是他也知道,父母留着钱是养老的。为此,他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当然,他的初衷是先从父母那里借钱买房,等到有钱了再还给父母,毕竟父母眼下还用不到养老的钱,而房价却如同坐了火箭一样噌噌地上涨。
这个周末,小张回家陪父母一起吃饭。饭桌上,他和父母商量:“爸爸妈妈,最近房价涨得厉害,我正好也有一些积蓄,所以我想买房了。”父亲一听小张要买房,非常高兴。不过,小张却为难地说:“我已经东拼西凑凑了三十五万,只差五万块钱,怎么也借不到了。你们能不能帮我周转下,我年底就能拿到几万块钱的奖金,到时候马上还给你们。”看到儿子这么懂事,爸爸妈妈都很高兴,自然也愿意支持小张。在拿到父母的五万元钱后,小张有一天突然着急地回到家里,愁眉苦脸地告诉父母:“爸爸妈妈,我房子可能买不成了。出了点儿状况,原本准备借钱给我的两个同学,突然放我鸽子。我一下子还差十万块钱,实在没地方借了。要不,就算了吧?”眼看着到手的房子要飞了,爸爸着急起来:“别急,别急,我帮你想想办法,不能半途而废。我和你妈还有五万块钱,我看看能不能帮你再向亲戚朋友借五万。”就这样,爸爸妈妈比小张还着急,全都积极地分头帮小张借钱。几天之内,他们就凑够了十万,让小张赶紧拿着去买房。
在这个案例中,如果小张一张嘴就和父母借十五万,父母肯定很难同意。因为小张不但要借走他们所有用于养老的积蓄,还要让他们四处帮忙借债。幸好,小张深谙登门檻效应,知道直接张口很难如愿以偿,因而先以买房只差五万首付为由,向父母借来五万元钱。然后再佯装着急地告诉父母,他的同学临时失约,他不得不放弃买房的计划。由此一来,不等小张张口,父母就先着急起来,心甘情愿地为儿子四处筹钱。
要想成功使用登门檻效应,我们一定要把最初的门檻设置得低一些。我们唯有保证自己最初提出的门槛不被对方拒绝,让对方顺利迈过去,才能提出下一步更大的要求,从而更容易被对方接受。曾经有心理学家借助于给他人募捐的机会进行心理实验,他在争取捐款的时候,总是对对方说“哪怕一分钱也好”,结果,对方捐出的金额都远远超过一分钱。朋友们,我们为人处世一定不能过于贪心,唯有由小及大,才更容易获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