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的情绪,影响孩子的未来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好妈妈不吼不叫

记得前几年有一本非常畅销的关于亲子教育的书籍,名字就叫作《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仅仅看书名,我们就知道妈妈对于孩子的重要作用。正如人们常说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也是给孩子言传身教的人。在父母之中,妈妈因为照顾家庭,教育孩子,所以与孩子的接触通常情况下比爸爸更加频繁。因而,妈妈对孩子的言传身教作用更大,妈妈也要耐下心,给予孩子更好的引导和教育,才能帮助孩子健康成长。遗憾的是,很多妈妈都因为巨大的生存压力,导致情绪波动很大,常常就会对孩子怒吼,甚至以歇斯底里的情绪对待孩子。

殊不知,妈妈是孩子的老师,也是孩子从呱呱坠地来到人世之后最好的教育者、陪伴者和引导者。如果妈妈总是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以崩溃的吼叫对待孩子,则孩子渐渐地也会养成脾气暴躁的坏习惯,而且还会因为缺乏安全感,导致与其他孩子之间产生各种矛盾和纷争。可以说,妈妈对孩子的影响力是不可估量的。好妈妈一定要承担起应尽的责任和义务,给孩子树立积极的榜样,也帮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上幼儿园之初,晨晨总是哭闹,大概过了半个月,才有所好转。看着晨晨从哭哭啼啼到高高兴兴去幼儿园,妈妈觉得很欣慰,也终于把悬着的心放下来了。然而,大概两个月过后,一天早晨,晨晨又开始闹着不上幼儿园。不管妈妈怎么劝说,晨晨就是不愿意去,妈妈还着急把晨晨送到幼儿园之后去上班呢,因而忍不住吼叫晨晨:“晨晨,每个小朋友都要去幼儿园,不去幼儿园的小朋友不是好孩子,也得不到妈妈的喜欢。”晨晨还是不愿意去,妈妈只好咬牙切齿地喊道:“你再不去幼儿园,我就把你丢在家里,因为我也要去上班了。”晨晨当然害怕被妈妈锁在家里,因而可怜兮兮地问妈妈:“妈妈,我可以和你一起去上班吗?”妈妈斩钉截铁地说:“不行!要不我就把你丢在大街上,被坏人带走。”晨晨害怕极了,只好一边哭着一边和妈妈出门,走向幼儿园。此后的几天,晨晨依然哭闹着不去幼儿园,妈妈很纳闷:这是怎么了,之前不是已经能接受去幼儿园了吗,现在怎么又抵触了呢?

在咨询老师之后,妈妈才恍然大悟:原来,很多孩子上一段时间幼儿园之后,都会出现这样的反复行为。他们已经熟悉幼儿园生活,因而觉得无聊乏味,就更加不愿意去幼儿园。在这个时候,父母不要强迫孩子,而要正面教育和引导孩子,让孩子发自内心接受幼儿园,孩子才能调整情绪,从而更好地与父母相处。

在老师的引导下,次日早晨,当晨晨再次哭闹,不愿意去幼儿园时,妈妈对晨晨说:“晨晨,你知道么,你最喜欢的毛毛姐姐已经在幼儿园等着你啦!她还给你带了糖果作为礼物呢!”毛毛姐姐是晨晨最喜欢的老师,又听说有糖果可以吃,晨晨马上加快速度,恨不得立刻就到幼儿园去。此后的一段时间,晨晨的情绪越来越平稳,又开始喜欢上幼儿园了。

很多时候,负面情绪就像雾霾一样,不但会让妈妈自身情绪紧张,也会让孩子变得更加焦虑不安。作为妈妈,当发现孩子情绪波动的时候,一定要保持镇定,从而才能帮助孩子平复情绪,也给予孩子切实有效的教育和引导。

从心理学的角度而言,妈妈的吼叫除了吓唬孩子,导致孩子情绪焦虑、内心充满恐惧之外,对于平复孩子的情绪,让孩子采纳妈妈的建议,没有任何好处。特别是当遇到各种突发事件和意外事件的时候,妈妈如何处理和面对,孩子未来也会如何处理和面对。因此也有人说,孩子是父母的镜子,这句话非常有道理,明智的父母总能从孩子身上看到自己的面目。试问,当发现镜子里的自己蓬头垢面、青面獠牙时,我们是希望镜子里的自己改变,还是马上开始整理自己的形象,从而让自己的形象更加干净清爽呢?当然是整理自己。面对孩子的不冷静,作为妈妈,一定要先反思自己,从自己身上寻找原因,从而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不要总是以暴躁易怒的冲动压制孩子。

细心的妈妈会发现,当妈妈情绪歇斯底里、吼声震天的时候,孩子也许会恢复冷静,表示顺从,但是随着妈妈吼叫的次数越来越多,孩子会变得更加焦虑,甚至最终对妈妈的坏脾气完全适应,呈现出麻木的状态。当孩子意识到妈妈除了吼叫之外对他完全无计可施的时候,孩子就会变得更加放肆,甚至完全不把妈妈放在眼里。妈妈要知道,吼叫不是教育孩子的有效方式,吼叫只是一种无奈,甚至是内心空虚、无计可施的表现。

好妈妈要以爱包容孩子,以理解尊重孩子,给予孩子平等对待。唯有如此,妈妈才能得到孩子的信任,也才能真正让孩子心服口服,信赖和尊重妈妈。妈妈对孩子的教育作用显而易见,因为孩子最信任妈妈,与妈妈的关系也最亲密无间。妈妈情绪稳定,给予孩子良好的陪伴,让孩子在稳定的家庭氛围中成长,孩子才能情绪平和。好妈妈不吼不叫,好孩子不骄不躁,这才是家庭教育最理想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