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星父母教养法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孩子的行为来自心情

我们曾向父母做过调查,作为父母什么时候会表现得更有耐心、更宽容、更愿意倾听,同时能够给孩子更多的鼓励和赞美?父母都有一个共同的答案:那就是在自己心情好的时候,会对孩子更有耐心、更愿意倾听,同时也更愿意给予孩子鼓励和赞美。同理,孩子如果心情好的时候,他们同样会有更好的行为表现,因为人性都是相通的。

作为父母,我们在心情好的时候会成为更好版本的父母,作为孩子,其实也是一样,但更多的时候我们忽略了这一点。

当我们心情好的时候,可接受的行为就变多了。孩子有时候有一点点出圈的地方,我们也愿意接受,有时候会选择视而不见,相应地不可接受的行为就变少了。但是当我们自己心情不好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孩子不可接受的行为突然变多了,本来平时惹不到我们的一些事情,现在突然觉得怒不可遏,孩子也会觉得很奇怪,为什么昨天这样做没事儿,今天这样做就错了呢?

因为当我们的情绪状态变化的时候,我们的行为也会变化,孩子能敏锐地捕捉得到。既然如此,站在孩子的立场上换位思考一下,也是一样。

孩子的行为也和他们的心情有直接关系,或者说比大人的关系更直接,毕竟孩子没有成人复杂和后天的社会教化,包括所谓的规则意识,所以心情好往往就表现出好的行为,心情不好的时候行为就变得很糟糕。

当我们看到孩子行为的时候,不妨再进一步探究,究竟是怎样的情绪在推动这样的行为?父母想要改变孩子的行为,不能盲目,要看到行为是果,情绪才是因。只有从源头上找问题,才能从根本上去解决问题。对孩子来讲情绪是一个重要的推动力,所以如果我们想让孩子有好的行为,可以从情绪入手。但很多父母恰恰相反,往往用给孩子制造坏情绪的方式,比如说恐吓甚至体罚责骂的方式,让孩子的情绪变得很差,但他们同时希望孩子有好的行为,这个逻辑行不通,于是我们就会发现家长越来越气,孩子越来越不乖。

我们的大脑可以简单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理智脑,一部分是情绪脑。情绪脑比理智脑在生物的进化中出现得更早,情绪脑和很多本能的反应有关系,比如恐惧会带来逃生的行为和反应。而理智是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慢慢发展出来的,所以,情绪脑对理智脑的控制远远超过了理智对情绪的控制,这也是我们在成长和社会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逐渐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符合社会规范、符合别人的期望。

鉴于情绪脑是如此强大,以至于当情绪变得激烈的时候,我们的理智脑会被情绪脑完全绑架。很多家长恰恰是在孩子情绪爆发的时候还在跟孩子讲道理,理智脑已经停止工作了,我们还在用理智的方式去对话,肯定没有效果。不仅如此,家长还会觉得这个孩子为什么这么不懂道理,于是变本加厉用各种方式斥责孩子,孩子的情绪爆发得更激烈,最终是以油扑火、两败俱伤。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要在爱的能力中特别提出同理心,同理心可以让情绪得以疏解,也让理智开始工作。更重要的是,同理心可以让我们和孩子之间建立连接,而连接本身才是家长发挥影响力和沟通的前提。

那么,何为同理心呢?

同理心是指父母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想象自己也是孩子,用孩子的心去感受他的内心世界,从他的处境来体察他的思想行为,体悟他的内心感受。

也就是说,我们和孩子相处的过程中,要更多地站在孩子的角度和立场上,体验孩子的情绪状态和需求,理解他们的感受。听上去很简单,但做起来并不容易。

比如父母经常喜欢讲大道理,并不尊重孩子的感受,甚至去否定孩子的情绪,这都是没有同理心的表现。因为成人和孩子一样,情绪很难立刻收住或被控制。父母要做的是接受和尊重情绪的存在,同时不让情绪导向更加有破坏力的行为。

如果一个家长完全没有同理心,不知道尊重和理解孩子的感受,孩子长大以后有可能也会觉得别人的感受无所谓,或者说也不懂得如何去换位思考。这样的危害非常大。因为在一个群居的人类社会,不懂尊重和理解别人感受的人有可能会受到别人的排斥,当他进入亲密关系的时候,他有可能不被大家喜欢、甚至无意中伤害别人,自己还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换句话说,他有可能在很多人的眼里被贴上一个“低情商”的标签。

我们讲同理心,既能促进当下的亲子关系,更是为孩子的未来着想,如果家长能做好同理心的示范,孩子就会知道如何换位思考,当家长富于同理心的时候,很多孩子的问题行为也会出现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