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市场的微观结构、套利定价与风险控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2.4 中国证券市场交易机制研究现状

中国证券市场仅走过了近30年的历程,其成就举世瞩目,但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诸多不完善之处,如思想上认为发行股票是为了解决企业困境、市场波动过于剧烈、证券价格人为操纵现象严重和一些证券流通性差等问题一直是困扰市场发展的痼疾。纵观世界各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历史和现状,通过证券交易机制的创新,建立透明、稳定、高效和活跃的金融市场体系,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基础,是证券市场健康有序发展的前提。另一方面,证券市场监管的本质在于为市场参与者提供一个信息对称、交易公平的环境,相关政策制定应当从具体市场环境着手,规范证券市场的发展。中国自1995年加入WTO以来,中国金融市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因此设计适合中国具体国情的、与世界接轨的证券交易机制,探索建立一整套科学系统的证券市场质量评价体系和为证券监督管理部门的政策制定提供依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由于中国证券市场发展的时间不长,国内对有关证券市场交易机制和证券市场质量的研究尚处起步阶段。学术界对科创板的设立也给予了一定的关注。陈伟忠(1997)是国内最早运用定量分析方法研究证券市场交易机制的学者之一,提出了证券市场动态定价模型。袁东(1997)、朱国华和余宙(1998)分析了做市商制度的运作机理。杨之曙和吴宁玫(2000)研究了证券市场流动性。戴国强和吴林祥(1999)从理论角度总结了有关做市商报价驱动机制的特点,交易者的交易策略和价格形成过程。何杰(2000)比较了NASDAQ的做市商制度和NYSE的专家制度(specialist institution),认为现阶段中国大陆市场引入做市商制度不可行,也没有必要。王建新和秦杰(1999)则认为,应当在目前公开竞价、电脑撮合的基础上引入做市商制。王晓春(2000)和张亿镭(1999)认为,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仿效NYSE建立专家制度。随着中国金融市场的迅速发展和逐步全面开放,亟须对此进行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