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DSM-5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推荐序


刘嘉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脑与认知科学系博士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最强大脑》科学总顾问

跟随精神诊断学大师,跨越DSM-5与临床实践的鸿沟


《爱丽丝漫游奇境记》里有这么一段故事,爱丽丝和红桃皇后手拉着手一同出发,但是爱丽丝很快发现她们并没有前进,而是停留在起点。

“为什么会这样?”爱丽丝大叫,“我觉得我们一直都待在这棵树底下没动!”

“废话,理应如此。”红桃皇后傲慢地回答。

“但是,在我们的国家里,”爱丽丝说,“如果你以足够的速度奔跑一段时间的话,你一定会抵达另一个不同的地方。”

“现在,这里,你好好听着!”红桃皇后反驳道,“以你现在的速度你只能逗留原地。如果你要抵达另一个地方,你必须以双倍于现在的速度奔跑!”

奔跑才能停留在原地,这个看上去荒谬的“红桃皇后定律”却是我们正在经历的噩梦。

当我们贫穷时,只要获得更多的金钱,我们就会感到更多的幸福感,此时金钱和幸福感之间的关系是直接的。但是,一旦当我们摆脱了贫困,金钱与幸福感之间的关系就越来越弱了。一个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的综合研究表明,当个人的年收入超过4万美元时(约合人民币28万),更多的收入就不能再带来幸福感的提升。换言之,1 000万元年收入所带来的幸福感与30万元年收入所带来的幸福感在本质上没有差异。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我们已经逐步摆脱贫困,逐步实现小康;在物质极大丰富的同时,我们已经开始进入物质财富不再能带来更多幸福感的时代。

更糟糕的是,财富的积累会使我们陷入一种被称为“享乐跑步机”的心理陷阱。例如,对于一个低收入者,出国旅行是件奢侈的事;随着收入的增加,频繁的出国旅行成为常态,但是乘坐头等舱就成为奢侈的事。直到某一天,当私人飞机也成为常态时,他才发现幸福感并没有显著的增加。这是因为虽然我们不断获得更好的物质条件,而幸福感则会迅速适应这个新的变化;于是获得越多,渴望也会更多,最后金钱所带来的生活满意与舒适转瞬即逝,而幸福感则只停留在差不多的水平。这就像跑步机一样:一方面,我们在拼命奔跑;另一方面,我们的幸福感则停留在原地。而欲望越大,我们需要奔跑的速度就越快,精疲力竭之时,便是我们幸福感滑坡之时。

从1993年到2005年,我国的GDP从3.6万亿增长为18.7万亿,增加了5倍多;而我国的精神障碍患病率则从1.12%上升到17.5%,增加了15倍多。特别是,抑郁障碍患病率从0.05%上升到6.0%,增加了120倍。

我国目前所经历的物质日益丰富与幸福感停滞不前的悖谬并非孤例,而是经济发达国家普遍存在的现象。积极心理学创始人塞利格曼教授注意到,20世纪60年代以来,咨询与临床心理学在治疗抑郁症等心理疾病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抑郁症的患病率却增加了10倍,而发病年龄也从60年代的29.5岁下降到现在的14.5岁。

目前,我国罹患严重精神障碍(精神分裂症、双相障碍等)的人数已超过540万,超过1.7亿的成年人和4 400万的儿童、青少年患有不同程度的精神障碍。以17岁以下的儿童、青少年为例,在情感、行为障碍方面,对立违抗障碍的发病率达3.3%,品行障碍的发病率为1.45%~7.35%,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发病率为0.2%~3.3%;在认知障碍方面,口语和阅读障碍发病率为5%~8%,计算障碍的发病率为6%;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发病率为5%等。

而治疗这些精神疾病或障碍的第一步是诊断。目前,最权威的诊断手册就是美国精神医学学会经过14年的准备,于2013年推出的《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简称DSM-5。DSM-5采纳和吸取了数百位国际一流水准的精神心理疾病教授、精神科医生、心理学博士等各界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在DSM-Ⅳ的基础上,对所有精神疾病进行了重新定义和分类,并制定了精确和具体的诊断标准,是所有科研和临床工作者的共同语言,和所有心理健康工作者必须人手一册的关于精神疾病与障碍的“字典”。

但是另一方面,作为“字典”的DSM-5虽然精准但是晦涩,正如没有人会通过一本字典学习如何沟通与交流,心理健康工作者也很难从阅读DSM-5中,获得对各类精神疾病和障碍诊断的经验。

由詹姆斯•莫里森教授撰写的《实用DSM-5:<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临床应用指南》就在晦涩的DSM-5与临床实践之间搭建了桥梁。在这本书中,莫里森教授将DSM-5化繁为简,将DSM-5从实践的角度进行了重新梳理。更重要的是,他引入了具有典型特征的130多个真实个案,以案例教学的方式,让读者深入理解精神疾病和障碍的特征;这些案例形成的心理图像有助于读者记住重要的症状和鉴别诊断。最后,在评估部分,莫里森教授总结了他对每一个案例中患者的思考,让读者能够在诊断上,与大师直接对话。

所以,这本书不仅适合作为培养专业的心理健康工作者的教材和相关领域研究者的参考书,而且还可以作为一线心理健康工作者必备的工具书。

在我还在大学读书的时候,一个尴尬的场景是当他人得知我的专业是心理学时,总是把我当成心理健康工作者。30年过去了,把心理学等同于咨询和临床心理学的成见依然存在。这种成见,其实反映的是社会对通过提升心理健康获得幸福感的无比渴望。我想,这本书也许能够回应这种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