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王朝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半生成永诀

在着手对前线人事进行调整时,乾隆尚在东巡的路途之上。在到达行程中预定的泰山前,适逢皇后富察氏三十七岁生日,清代皇后诞辰之日称为千秋令节,皇后诞辰寿宴称为千秋宴,乾隆立即下令在御幄就地设宴,为富察氏庆祝千秋令节。按照规定,随行的王爷大臣一律都要穿蟒袍补服,福晋、公主、命妇也要为皇后献上祝福,整个宴席喜气洋洋,只是谁都不会料到,这竟是皇后最后一次过生日了。

来到泰山脚下后,一大早乾隆先去岱岳庙致祭,随即会同富察氏,服侍着随巡的皇太后,从岱岳庙出发登山。那一天,富察氏的精神显得出奇的好,脸上泛出久已不见的红晕,完全看不出是刚刚大病初愈的样子。

泰山有一系列著名景观可以参观,乾隆夫妇先前最为在意的碧霞宫乃是最后一站,在碧霞宫,乾隆亲自拈香,为皇后祈福,之后两人久久盘桓于其中,不愿离去。次日,乾隆又早早起床,与皇后一起服侍着皇太后登日观峰看日出,一家人就像平民一样,尽情享受着属于他们的幸福时光。

泰山行程结束,一行人前往济南,途中下了一场雪,这场雪来得很不是时候,身体实际上仍极其虚弱的富察氏经受不住随雪而至的寒冷袭击,很快便病倒了,乾隆赶紧下令停止赶路,就近在济南府驻跸,以便让她调养身体。

经过几天休息与调治,富察氏的病情大有好转,按计划东巡将结束,大家需要回銮返京了,但因担心皇后无法承受路途中的乏累,乾隆迟迟都没有返程的意思。随行人员大多归心似箭,可又不敢进谏,富察氏便自己出面,以不能贻误国家重务相劝,一再促请乾隆迟快北返。乾隆沉吟再三,见皇后的健康状况的确有了逐渐痊愈的迹象,这才下令启驾回銮。

行程设计上,乾隆一行需先到德州,之后弃车登舟,走运河从水路回京。从济南到德州有四日行程,路上很是颠簸,但看上去富察氏的病势还算平稳,这让乾隆稍感宽心,认为皇后可能已经度过了危险期。1748年4月8日,中午时分,皇后和皇太后先行登上停泊在运河岸边的御舟,在她们泛舟之际,乾隆则去了德州月城(建在城门外的小城,又叫瓮城)下的船只泊岸处。

当天日落前,突然从御舟中传来了皇后病情复发的消息。乾隆闻讯即刻登舟探视,此时富察氏的病势已经急剧恶化,显然,匆忙回京很可能是导致其再次病倒的一个重要因素。乾隆悔恨交加,但却已回天无力,至黄昏时分,富察氏进入弥留之际,生命的能量开始一点点地从这具曾经鲜活无比的躯体中散逸,到了深夜,还没等看到第二天晨曦的到来,她就永远停止了呼吸。

乾隆强忍悲痛,亲自前往皇太后御舟奏闻噩耗,当他和皇太后再次赶到富察氏所乘的青雀舫时,皇三女固伦和敬公主已经扑倒在母亲怀中,号哭不止。富察氏共生两子两女,两子和长女都早早夭亡,次女固伦和敬公主是她留在世上的唯一骨肉,公主痛哭的一幕令乾隆和太后触景生情,当场潸然泪下。

“恩情廿二载,内治十三年”,在乾隆执政的第十三年,他与富察氏二十二年的感情生活戛然而止。次日,当看到青雀舫中物是人非的景象时,悲痛如奔腾的潮水般又一次向乾隆袭来,让他难以自持,只是看到公主哀戚不已,为了安抚她,作为父亲的乾隆才不得不努力控制住自己的情绪,但到最后,仍难掩心中的无尽伤痛。在他当天为亡妻所写的挽诗中,可谓句句泣血,其中既有“半生成永诀,一见定何时”的苦苦追索,更有“不堪重忆旧,掷笔黯神伤”的椎心痛楚。

带着富察氏的灵柩,乾隆兼程返京。他认为青雀舫保留着妻子最后的体温,竟然命令把青雀舫也一同运进皇宫,这道御旨在执行者看来几近疯狂,因为青雀舫体积很大,而城门相对狭窄,负责官员把城门都拆毁了,还是运不进来。乾隆不肯罢休,为此甚至想把城门楼也拆掉,后来还是工部尚书海望想了一个办法,他命人在城墙垛口上搭起木架,上设木轨,木轨上铺满鲜菜叶,使之润滑,又雇千余名人工推扶拉拽,费尽力气,才终于将船运进了城内。

乾隆初年,皇贵妃高佳氏去世,乾隆定其谥号为“慧贤”。当时富察氏在旁边曾说:“将来有一天如果我去世,希望能得到‘孝贤’二字,不知行不行?”乾隆牢牢记在了心里,如今便按照其生前愿望,在富察氏的谥号中用了“孝贤”二字。

乾隆为孝贤皇后举行了盛大丧仪,宣布辍朝九日,诸王以下文武官员持服穿孝二十七天,斋宿二十七天,百日后才准剃头,外省文武官员从奉到谕旨之日起,摘除冠上的红缨,齐集公所,哭临三天。

即使是一般军民,也必须摘冠缨七天,在此期间,停止音乐嫁娶。古代国母丧仪大多隆重,但像这样令天下臣民一律为国母故世而服丧的,自清代开国以来尚属空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