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七军团北上和红六军团西进与中央苏区的丢失
2014 年10 月17 日,我到江西于都参加纪念中央红军长征出发80 周年学术研讨会。一位在赣东北工作过的老同志原副省长发言说:目前讲长征,对方志敏参加抗日先遣队实际上是长征先遣队的红七军团,后组建为红十军团对长征的历史作用讲得很不够,致使许多年轻人都不知道这段历史也是长征的历史。这位老同志在头天晚上正好与我一起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观看了江西上饶市歌舞团演出的诗画剧《为了可爱的中国》,该剧反映方志敏在转战突围未果而被捕牺牲的事迹。看剧时,我也在想他讲的这个问题。因此,在研讨会我最后讲话回应说:过去讲长征,是将这段历史作为序幕带过去的,没有讲充分,这是研究和宣传长征的一个不足,今后要加强。就我个人言,在明后年修订《长征行》时,一定将这段历史展开加强。这次增加这一目,就是履行一年前的承 诺。
我在2005 年10 月22 日至26 日曾到赣东北即闽浙赣苏区“走走党史”,到方志敏出生的弋阳、闽浙赣苏区首府横峰和方志敏突围未果被捕的怀玉山等地作过党史考察。上饶党史研究室同志介绍抗日先遣队即长征先遣队的情况说:1934 年7 月,第五次反“围剿”作战接连失利,中央苏区形势极其严峻。为了调动和牵制敌人,减轻国民党军队对中央苏区的压力,并准备实施战略转移,中共中央和中革军委决定组织两支部队北上和西进。负责北上的就是寻淮洲、乐少华和粟裕等领导的红七军团。该军团的名称为北上抗日先遣队,奉命从闽西开到瑞金接受任务后,扩充为6000 人,经福建北上,辗转到闽浙皖赣边界活动。两个多月艰苦作战,部队损失过半,11 月初进入闽浙赣苏区,与方志敏率领的红十军会合,组成红十军团,成立了以方志敏为主席的军政委员会。这时,中央红军主力已战略转移。11 月下旬,红十军团分两路向浙皖边和皖南行动。由于兵力很有限,这支部队孤军深入敌后,陷入同数倍于己的敌军艰难作战的不利形势。12 月,年轻的军团长寻淮洲在皖南牺牲(时年22 岁)。1935 年1 月,国民党集中10 多万兵力,对向闽浙赣苏区回师的红十军团形成重重包围。方志敏、粟裕率领先头部队已经突围出去,但鉴于主力部队仍未摆脱重围,方志敏命令粟裕率部继续突破封锁线,自己则带警卫人员重返包围圈,会合大部队。1月底,陷入重围的红十军团的大部队被敌军分割打散,伤亡惨重,被俘逾千,只有小部分突围出去。方志敏在玉山和德兴交界的高竹山不幸被捕。红军抗日先遣队的斗争在怀玉山遂告失 败。
我是2005 年10 月25 日到怀玉山的。该山位于玉山县西北,横亘上饶地区中部,长约120 公里,宽20~40 公里,山跨浙西1 县和赣东北6 县,主要山峰超过千米,雄伟峻峭,一看是大山气势。玉山县党史研究室同志说:怀玉山是名山,自然风貌和人文景观俱佳。不少历史文化名人到此游历讲学,宋代大儒朱熹、陆九渊、吕祖谦,名相王安石等都来过此山。清人诗作“石上泉飞千尺雪,岩山花落万年松”,概括了它的景色。方志敏是1935 年1 月中旬率红十军团迂回到怀玉山区的。他同先头部队一起已冲出敌军封锁线,但为解救主力部队又断然返回来接应。他找到大部队时只剩下2000 多人,被敌军14 个团包围在纵横不过15 里的狭小地区。他将部队缩编为一个团与敌人周旋,并在怀玉山的主峰之一金刚峰与国民党军激战,阵亡者达千余人。此役失败,怀玉山突围战基本结束,方志敏于1935 年1 月29 日被捕。面对敌人的严刑和诱降,他大义凛然,坚贞不屈,在狱中6 个月,写下了《可爱的中国》等20 多万字的不朽篇章。1935 年8 月6 日,方志敏在南昌英勇就义,时年36 岁。
玉山县党史研究室同志说:中共玉山县委和县政府为纪念方志敏烈士,在今年(2005 年)8 月25 日刚刚建成这个《清贫园》。我十分幸运,两个月后就来此瞻仰。这个园以清贫碑和方志敏头像雕塑为中心,占地10 亩,通往碑体有36 级台阶,寓意方志敏传奇、英勇、悲壮的短暂一生。清贫园建在方志敏浴血奋战过的怀玉山玉峰盆地的一座小山上,背景为怀玉山主峰云盖峰。碑体以天然的花岗岩构筑而成。由字碑、方志敏头像雕塑两部分组成。字碑宽10 米× 高4 米× 厚3.4 米,头像宽4 米× 高5 米× 厚4 米。这个头像是那时我见过的最大烈士头像。字碑正面全文镌刻方志敏《清贫》手迹,背面镌雕方志敏生平和在怀玉山浴血奋战20 天的历程。园区大气雄浑,令人肃穆起敬。我们来此,心灵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洗礼。红七军团(后为红十军团)虽然未能实现先遣调动敌军目的,但铸就了一大历史遗产和一支重要力量。一大历史遗产是方志敏精神,他的英勇就义和他的著作是中国共产党人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为伟大的民族精神添写了新的篇章。一支重要力量即是粟裕等突围出去的红军指战员,在极其艰苦的山区依靠人民群众坚持三年游击战争,在抗日战争开始后改编成新四军第二支队,战斗在江淮大地,创造了许多辉煌战线,成为一支令日本侵略军胆战心惊的人民军队。
红六军团承担西进为中央红军战略转移探路任务。红六军团西进的路线,我分段地陆续作过考察。2012 年8 月下旬,我到井冈山讲课,顺便考察了红六军团出发地江西永新牛田村。永新党史研究室同志介绍说:永新当时是湘赣苏区首府,由于国民党军的疯狂“围剿”,1934 年7 月,中共湘赣省委领导机关都迁移至牛田,组建红六军团最高指挥机关——红六军团军政委员会,以中央代表、湘赣省委书记任弼时为主席,萧克、王震为委员,率领红六军团突围西征。8 月上旬,拥有9000 多人的红六军团指战员从今属永新的牛田转移至遂川的横石集结出发,因而这里也是红军长征最早的出发地之一。a 他们连续突破敌军四道封锁线,进到湖南桂东寨前圩,宣告突围成功。b10 月下旬到达贵州东北的印江县木黄与贺龙、关向应等率领的红三军会师。随后在川南酉阳县南腰界开了庆祝会师大会。c 萧克上将回忆道:红六军团突围西征,比中央红军早两个月,为中央红军长征起到了侦察、探路的先遣队作 用。
在1934 年7 月,中共中央派出两个先遣队之际,国民党军队以“六路进攻”向苏区中心区域实施全面进攻的部署已经展开。第五次反“围剿”战争到这时已进行了10 个月,苏区的物力财力已很匮乏,红军部队由于长期连续作战,既疲劳又减员,每师兵力不足4000 人,弹药奇缺,战斗力受到很大影响。但中共中央和中革军委仍命令红军部队分成六个作战方向,实行“六路分兵”,全面抵御。在这个军事平均主义的消极防御方针指导下,红军的全面防御作战更加艰苦。战斗最惨烈的是四个战区。首先是高虎垴战斗。它包括高虎垴、万年亭和驿前三个战场,其战斗规模和激烈程度不亚于广昌战役。彭德怀指挥的红三军团经过高虎垴恶战歼敌7000 多人后在8 月底退出阵地。二是闽西的温坊战斗和松毛岭战斗。在朱德、林彪、聂荣臻、罗炳辉等指挥下,尽管取得第五次反“围剿”后期的一次重大胜利,使红军苦战一年来得到最大一次补充,但个别战斗的胜利,难以挽回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局面,最后在9 月底踏上了战略转移的征途。三是西线兴国战区。它也有三场战斗。先是陈毅指挥西方军与敌军在兴国老营盘激战后在8 月底失守。9 月中旬展开的高兴圩战斗,由红五军团与从温坊撤出战斗西调至此的红一军团共同抵御国民党军的进攻,阻滞敌人在9 月底占领兴国县城的计划。9 月下旬的古龙岗战斗,由新组建的红八军团开赴这里担负阻滞敌军进攻兴国县城的任务。在给敌军以很大杀伤后,于10 月9 日才奉命撤出古龙岗,作战略转移的集结准备。四是东线的石城阻击战。广昌驿前失守后,为迟滞国民党军向红都瑞金的进攻,中革军委令红三军团在石城北部设防、阻击敌军。经过一个多月节节顽强阻敌,红三军团于于10月7 日主动后撤,前往集结地点准备战略转移。石城阻击战是撤出中央苏区的最后一 战。
中央红军从集结地于都出发战略转移后,中央苏区核心县陆续陷 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