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国门会有更多让人大显身手的机会
勇气不是没有恐惧,
而是克服恐惧,战胜恐惧。
——马克·吐温
去过新加坡的朋友应该都知道,他们的饭店很少打折。以韩国来说,淡季时,可以订到很便宜的房间;若是选择当天入住,价格会更优惠。但这种情况在新加坡极少见,为什么呢?
在我负责新加坡公共建设案时,一位大韩贸易投资振兴公社(KOTRA)的员工告诉了我原因。新加坡的饭店终年没有空房,因此没有打折的必要。由于新加坡位于世界交通枢纽地带,又以英语沟通,因此各国企业都偏好相约至此签署重要合约。
弱国新加坡大翻身,从英语的普及开始
新加坡,华丽的国际都市,当年也十分贫穷,从马来西亚独立时,完全是一片荒芜。事实上,新加坡并非自愿独立,由于当地华人众多,使得排华的马来西亚联邦政府选择将其驱逐。
新加坡独立后,当天晚上,时任总理的李光耀含着泪水发誓,无论如何都要将新加坡打造成一个经济强国,而他最先实施的政策,就是语言政策。此政策要求说着中文、马来文等不同语言的新加坡国民,以英语作为共同使用的语言。
新加坡人口75%为华人,李光耀不顾他们的反对,强行推动英语政策。原因只有一个,他认为,以新加坡的国力,夹在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两国之间,毫无生存机会。他深信,唯有国际化一途,才能让新加坡强盛起来。
他的判断极为正确。时至今日,新加坡能成为东南亚最富裕的强国,同时又是世界经济的枢纽,他将英语定为官方语言功不可没。
我认识的新加坡人,大都精通英语、中文和马来文。拜住民民族多元之赐,他们自然而然地学会了多种语言,也因此,新加坡能在短时间内成为富裕强国。
英语作为官方语言后,很多事情也随之转变。从公司设立到税务流程,全部改用英语系统。这也是全世界国际企业欲进军亚洲时,选择在新加坡成立第一家海外公司的关键因素;拜此之赐,也顺便化解了当地的失业浪潮。
直到现在,所有新加坡企业仍要先雇用新加坡公民,或拥有新加坡永久居留权的人,才能获得雇用外国员工的资格。此外,还有相关劳动法律,保障公民和永久居民享有优渥的薪资和年金福利。新加坡完全是个机会之地,吸引世界各地年轻人来此挑战,我的菲律宾友人克里斯就是个最好的例子。
踏出国境,展现你的能力
我被派驻新加坡期间,曾负责一个项目,该项目的土木工程师克里斯是菲律宾人,也是新加坡永久居民(PR)。当时他赚的钱,等同于韩国大型建设公司科长外派的年薪。他本来只是在菲律宾工作的平凡工程师,因为女儿出生,顾及孩子的将来,才决定到新加坡挑战新工作。
当时,身边的同事都无法理解他,他们认为,与其辛苦到国外发展,不如安于现状,留在菲律宾稳定工作。但克里斯确信,新项目源源不绝的新加坡才是机会之地。克里斯离开菲律宾时,刚好碰上新加坡政府破例提供外国工程师永久居留证的政策实施之际。拜此所赐,克里斯轻松成为新加坡永久居民。
之后,菲律宾政府在长期贪腐下濒临破产,受此波及,工作机会也消失殆尽。克里斯以前的同事们虽然只晚了一步前往新加坡,却有别于他,只能领取劳务准证(WP),身份为外国劳工,薪资很低,完全比不上他。(注:新加坡核发的签证,严格区分为“专业人才”和“劳动人力”,两者待遇也相差悬殊。)
克里斯并未安于新加坡的生活,他又申请移民美国,希望提供给女儿更美好的未来和教育机会。他在新加坡的实务经验获得认可,最终如愿以偿,带着女儿和太太移民美国,凭一己之力,实现了心中的美国梦。这让他的菲律宾同事们羡慕不已。勇于脱离从小生活到大的舒适圈,绝非易事。克里斯有别于安于现状的同事,将目光放远,现在他相当满意自己的选择和挑战;更重要的是,他看到了自己的无限可能性。
韩国也同样面临严重的青年失业问题,然而大多数年轻人还是只愿意在国内寻找工作机会,或是埋头公务员考试。在这块弹丸之地,彼此为了为数不多的机会,展开激烈的争夺。这种状况下,大企业就可获渔翁之利。
我想建议正在为就业烦恼的后辈们,试着转换目光,看向国外,不要浪费宝贵时间在国内寻找容身之处,不妨出国试试,到其他国家发掘新机会,说不定能找到让你大展身手的好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