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工蘑菇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都没想好题目叫啥,但是菜谱没法叫《无题》的,暂时空着吧,写下去再说。
事情是这样的,前天晚上,星期六,我正在大宴宾客,八只冷盆八只热炒地吃着,快到尾声时,董发了个消息给我,说是要送点蘑菇过来。
大家知道,我以前是种过香菇、蘑菇的,我曾花费笔墨写过,如何把菌种、木屑塞到小口大瓶中,再怎么把它们用一种特制的不锈钢钩子挖出来,又怎样地把这些木屑(拌了牛粪)夯成坯子,最后坯子上长出香菇、蘑菇来。
关于这些趣事,可以去找我的旧书看,为什么说是趣事?因为现在没有人这么种蘑菇了。
我种蘑菇的时候,还是上世纪80年代中期,那时连塑料袋都不怎么流行,连白色污染都没有,所以种蘑菇也很原始。
现在早就不是这么种啦,首先,营养早就不是牛粪啦,木屑还是木屑,是用整块的木头用机器轧出来的,然后拌上营养液,种上菌种压制成型,再裹上塑料袋,封口,就成了一个个塑料的坯子。这一切,都是机器自动完成的,人需要做的,就是分别投料罢了。
接下来要做的事,就是把这些个塑料袋放在架上或者吊起来,在袋子上扎个洞。过段时间金针菇、平菇就会从袋上的洞里长出来了,这叫做袋栽。新的方法还有株栽、箱栽、穴栽等许许多多。
这时,董来了,提着一个塑料篮子,里面有平时常见的白蘑菇,还有一种淡褐色的形状与白蘑菇一模一样的菇,董说叫黄菇。
好新鲜啊!听我说说怎么样的蘑菇才算新鲜,大家要购买时照标准来。足够新鲜的蘑菇,摸上去是干干的,掂起来轻轻的,毕竟这玩意不是靠吸水长大的。观察整个蘑菇,颜色是均匀的,没有斑点,没有压痕,注意,蘑菇的秆子上干干净净的,不会有沾着的泥的,这又不是泥里种出来的。
我们知道,蘑菇是真菌类的,真菌类的东西靠孢子传播,孢子就在伞盖之下,我们平时看到的蘑菇反面一丝丝的东西叫做菌褶,孢子就在菌褶的当中。新鲜的蘑菇,是在完全成熟前采下来的,把蘑菇翻过来完全看不到菌褶,菌褶的表面有层像薄膜似的东西,摘得太晚或是不够新鲜的蘑菇,这层薄膜就没有了,菌褶清楚可见,对,一丝丝呈放射状的。
这么新鲜的蘑菇,怎么舍得不吃?大多数东西,“不舍得”的结果是“不吃”,只有鲜物活物,“不舍得”的结果是“快吃”。
蘑菇有根,切去或摘去均可,要漂亮的,齐根摘去,只留一个伞盖,普通吃法,用刀削去些许即可。
把蘑菇平放在砧板上,一刀刀地切片,新鲜的蘑菇硬硬干干的,很容易切,尽量切得薄一点,所以我常说这是道刀工菜。
当然,其实不可能慢慢地一刀切好提起刀来再慢慢切下去的,一盆菜十几二十个蘑菇,慢慢切,等到猴年马月去?切蘑菇也是把刀面倚在左手第一指节,快速地左手往后退,右手持刀往里进。右手不断刀起刀落地切,一片片蘑菇刀下飞出来,这是练刀工的好机会。若是蘑菇放不平,就把整个根拔去,若是切到后面觉得太小拿不住,那就切完半个将剩下的半个转个身,依然拿着最大的部分。
切片的时候,烧一锅水,切好所有蘑菇,将蘑菇片一股脑儿倒入锅中出水汆烫,几下起伏之后,把蘑菇倒在网中冲水,然后稍事沥干。注意,要用冷水冲干净,把浮沫洗去。
起个油锅,只要少许油即可,一点点即可,倒入蘑菇片,倒一碗水,煮沸,加盐,只要盐,倒入湿淀粉勾芡,玻璃芡。
起锅,淋少许麻油,撒白胡椒粉,吃吧,别提多鲜多香多好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