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厨记VII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芦笋炒猪肝

芦笋,好像是个洋货,至少在我小时候,上海是没有的。说实在的,我小时候的上海,什么都没有,有也要凭票买。那时,压根没见过甚至也没听说过芦笋。

等见到芦笋,至少也要到大学了,可能更以后,不太记得了。不知道为什么,我一直觉得芦笋和培根很搭。用培根包了芦笋烤,大芦笋一片培根包一根,小的一片包三四根,或把培根切成小块煎出油来再炒芦笋,都很好吃。有时也不配培根,牛排锅中直接炙培根,干干净净,味道也不错。想要香一点,黄油煎,煎完了撒点盐和黑胡椒,同样美味。

但是这些,都是归为西式一路的做法,作为一个承前启后的过气网红美食家,我得有些变化才行。

上海的芦笋挺贵的,美国的也不便宜,品质好一点的五六美元一磅是很正常的事。经常有人说美国东西便宜,说哪怕直接比价格而不是比相对价格美国的东西都要比中国便宜,我只能说那是瞎说。

美国的有线电视加上宽带,一个月是一百多美元,听上去有两百多个电视频道,但是不包括Showtime、HBO、Cinemax等当红频道。要看这些频道?好,一个加十五美元,“一道去”加三十美元,再加税这个费那个费的,一月下来,光这一笔就是一百五六十美元。要是想看中文台,再加钱,我在国内就不看中文电视台,所以这笔钱倒是省了。

电话费也不便宜,五十美元起步费,含2G流量的高速网络,再加十五美元的国际畅打,同样加上税和这个费那个费,就是八十美元了,你想想,真的在“绝对值”上都比国内便宜吗?美国手机的好处是高速流量是LTE的,另一个好处是流量用完后不会被停掉网络,而是降速到4G网络,或者3G,那要比在国内好多了。多付了这么多钱,好这一点点也是正常的吧?

所谓美国的东西便宜,不过是Levis、Cocah、Nike乃至iPhone等等大宗品牌卖得比国内便宜罢了,这些东西比国内便宜有什么好稀奇的?这些在美国是本土产品,到了中国就是进口货了。美国的二锅头还卖十几美元一瓶呢,在北京也就是十来块人民币的事。

不说相对值,只说绝对值的话,美国的东西一点都不便宜。衣服你不是每天买的,蔬菜肉食海鲜是每天都要开销的,猪肉四五美元到六七美元一磅不等,牛肉则六七美元到十几美元一磅,价格都要远远超过国内。我不知道那些拍了照片说美国东西便宜的,要么是有意为之,要么就是他们去的超市都是卖“落脚货”的。好一点的超市,一盒十二个鸡蛋四美元到六美元,而“九角九超市”只要九角九一盒,问题是如果你的生活要是围着九角九超市过的,还要说美国比中国便宜的,不是傻了就是坏了。

美国汽车是便宜,但人家保险费高呀,而且还有个“免赔额度”,每次出险,低于一定额度的话,只能自己掏腰包。房子也便宜,但房子要这个费那个费,算下来又是笔支出。

以上说的都是“绝对值”,不要拿“与收入的相对值”来和我吵哦!

好了,说回“不便宜”的芦笋。美国东西贵,但也胜在东西好。好的超市有自动喷淋系统,所有的蔬菜都干净新鲜,品质也稳定,你只要选品种,不必拣好坏。买芦笋,只是挑大小和颜色就可以,大的芦笋有小指粗细,细的不过刀豆般的样子。至于颜色,绿色最常见,白色和紫色就比较少见了,后面两种我们以后会说到的,这回就选用粗的绿芦笋来做。

我想出了一道芦笋炒猪肝的“乱搭菜”来。对的,在我的字典里,就是乱搭,当然,在某些美食家的嘴里,可能是“融合菜”“创意菜”“海派菜”。

猪肝,老外的超市里是没有的,得去中国超市,越南超市也行,现在洛杉矶的越南超市都说中文了,我不知道店里是不是还有人说越南话。

美国的猪肝明显比上海的大,一块猪肝要抵上海的两块,可想而知猪也要大上许多。美国就没不大的东西,车也大,人也大,各种蔬果都要比上海大上一号。美国猪肝还老,不太适合直接快炒,我们得想点办法。

把猪肝切片,刀要磨得极快。不要以为硬的东西难切,硬的才容易切薄,那也就是为什么厨房练刀工从冬瓜片、从洋山芋丝开始,而后再到豆腐干、豆腐,而猪腰、猪肝之类,都是极软却极需刀工的东西。

把猪肝片成片,厚薄比一元硬币再薄一点最好,反正不能片破了,如果直片出来的成品太小,就要斜着片,难度更高一点,要多练习。

大华超市的猪肝,一块可以吃两次,第一次切了片烧番茄汤,第二次才炒了芦笋。

切好的猪肝,要浆一下,放点水,放点盐,再放点淀粉,揉捏后静置片刻,然后洗去血水,用清水漂着。

与清炒猪肝不一样,清炒的话要留着血水,厚切,大火快炒,最好还留有一点点血水,一咬还会渗出一点点的那种做法。但是由于瘦肉精之类这个那个问题,现在不敢这么吃了,还是用现在的办法,烧透了吃吧。

芦笋洗净,切段,小指长短。锅中放油,油不必多,火倒不要小,放入芦笋快速煸炒,待芦笋变软,大约两三分钟的时间,盛起备用。

锅中加点油,下猪肝快速翻炒,猪肝要事先滗去水。调味我是用酱的,甜面酱,美国也有卖,要是没有或者不想麻烦的话,生抽老抽加糖也行,就是个红烧味。收得干干的,把芦笋放入炒匀,撒上少许胡椒粉,即可上桌。芦笋不宜多炒,沾上酱却又没染上色是最佳的火候。

一个老外的食材加上一个老外不吃的食材,成品的效果倒是相当不错,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