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密集
相比稀疏的状态,在吸引人们的视觉注意力上,密集状态的图片具有更突出的效果,可以给予观者以较强烈的视觉冲击。
密集,可以说是数量繁多且集中,是事物的一种分布状态,在我们的生活中比较常见。对于密集,往往会带给人一种紧张的、兴奋的情绪,所谓密集恐惧症可能就是这其中的一种比较极端的反应。“密集”经常会出现在摄影师们的画面中,并作为一种画面的表现方法被广泛运用。那么如何表现好密集这一状态,以及如何运用好密集这一手法,就比较值得一述了。
我们知道,对于一幅画面而言,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在经过了摄影师的主观设计和安排之后才被最终呈现出来的,比如我们常说的观察、取景和构图。这其实意味着我们的画面大多是在一种审美的水平中被确定的,其中一种重要的审美趋向就是我们对秩序和均衡的迫切需要,这可能直接决定了我们大部分的摄影画面看上去都在力求主次分明、秩序井然、均衡协调。因此,对于元素众多,且集中呈现的“密集”状事物来说,就更需要设计,以在均衡和秩序中获得美感,避免因为杂乱无章、无迹可寻而丧失观者的阅读趣味。而均衡和秩序的获得可以来自于:
1.节奏和韵律
在密集的事物中寻找到能够呈现其内在节奏和韵律层次的角度,这需要摄影师的积极观察和对节奏感的较高敏锐度。有时候,密集事物的节奏感可能蕴藏在不同的元素身上,比如色彩、形状、排列结构(图案特征),甚至明暗变化等,这种复杂性虽然给摄影师保证秩序带来了难度,但是从另一方面上更为摄影师的秩序表达提供了多角度的表现可能。面对拍摄对象,摄影师需要能在丰富的元素当中寻找到节奏线索。
2.对比处理
对比中产生秩序,变化中形成均衡。在一幅画面的表达中,对比必不可少。面对“密集”,我们既可以利用“密集”这一状态来运用相应的对比手法,比如疏密对比、留白处理;同时,我们还可以利用“密集”身上不同的元素特征,比如色彩,可以尝试运用丰富的色彩对比关系;比如形状,可以运用到大小对比、明暗对比、透视对比等;比如态势,可以运用到动静对比、虚实对比等手法。对于选择什么样的对比处理方法,摄影师可以在拍摄现场,根据对“密集”的理解,以及表现的角度自由取舍。
3.结构化处理
结构化处理与画面的设计密切相关,是摄影师在画面布局中对元素进行归纳、组合的重要方式。结构化的安排需要立足整体、兼顾细节,最主要的是要避免形式空洞、内容无趣。在多数情况下,我们会把密集的事物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结构化处理,在整体之下再内部细分,梳理出更为丰富的结构和层次,使其具有鲜明的形式感,又具有丰富有序的内容和细节。同时,再与画面的其他结构性元素进行协调,最终在画面的大结构下形成均衡有序、关系协调的视觉效果。
人头攒动
拍摄器材:佳能5D MarkⅡ照相机,佳能EOS 70-200mm F2.8镜头,使用三脚架
拍摄数据:光圈值f/5.6,快门速度1/60秒,感光度ISO400
拍摄手法:巧妙使用现场光;密集的人群通过逆光的照射,身上形成较鲜明的轮廓光,使每个人物在人群中独立和清晰起来;现场光线的强弱变化带来人物形象的清晰与模糊对比,也为画面带来主次感,光柱照射之处人头攒动,画面震撼人心。
作品评析:像这种人员集中的场面,处理好画面的藏露关系,营造出视觉中心是保证画面富有吸引力的常用手法。如此密集的人群,在低调的画面氛围中看上去更加神秘,富有现场气息,同时光线带来的明暗效果,突出了一部分,隐藏了一部分,使视觉中心得以明确。
碎花与石块
拍摄器材:佳能5D MarkⅡ照相机,佳能EOS 50mm F1.8镜头
拍摄数据:光圈值f/8,快门速度1/200秒,感光度ISO200
拍摄手法:要保持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从平凡的日常景观中捕捉美;密集的紫色花卉在地面上表现突出,通过地面的留白处理,营造出疏密效果,并用土块巧妙均衡画面。
作品评析:观察能力是摄影中一种可贵的能力。在平凡的景观中看见“美”,并带有见解地进行表现出来,可以成就佳作。在这幅画面中,元素并不丰富,日常所见的碎花在日光下,看上去并无特别之处,但在一个善于发现的摄影师眼里,就能够从中看到不同之处——独特的构图视角使花卉在画面中以三角形的结构形态与地面形成对比之势,而右下方的石块安排则与花卉相映成趣,带来形式上的趣味和均衡美感。
五彩小舟
拍摄器材:尼康D800照相机,尼克尔 16-24mm F2.8镜头,使用三脚架
拍摄数据:光圈值f/8,快门速度1/20秒,感光度ISO200
拍摄手法:通过角度的选择将水面上散乱的小舟在画面中形成不同的板块结构——前景中密集的小舟成为主要板块,而背景中被水面分割的两组小舟则起到疏密变化和均衡视觉的作用。
作品评析:五彩的小舟看起来视觉生动,但因为中和了灰度的关系,纯度并不是太高,所以效果并不突兀,色彩间相互对比和调和,而明度较高的黄色看上去更加明显,从而在密集的状态中有了主次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