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名家导读
狄更斯是19世纪英国最伟大的作家,他在自己的作品中,以高超的艺术手法,描绘了包罗万象的社会图景,塑造出众多令人难忘的人物形象。他的三十多年的创作生涯,为英国文学和世界文学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的代表作《双城记》,一百多年来在全世界盛行不衰,一直深受广大读者的欢迎。
查尔斯·狄更斯于1812年2月7日出生于朴次茅斯市郊的波特西地区,1814年全家迁居伦敦。狄更斯12岁便被迫辍学独立谋生,他只上过四年学,主要靠自学获得广博的知识和深厚的文学素养。1833年,21岁的狄更斯以“博兹”署名的随笔《明斯先生和他的表弟》发表。此后他的作品不断刊出,到1836年2月,他的两卷本的《博兹特写集》问世,其中有随笔、特写,也有短篇小说。同年3月,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匹克威克外传》开始在杂志上连载,这部小说使他一举成为最受大众欢迎的作家,从此他就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直至登上英国文学以至世界文学的峰巅。他一生勤奋,除刻苦写作外,还编辑杂志、组织剧团演出、登台朗读自己的作品等等。繁重的劳动,家庭和社会上的烦恼,以及对改革现实的失望,损害了他的身心健康。1870年6月9日,正在写作长篇小说《德鲁德之谜》的狄更斯,因脑出血猝然离世。6月14日,他被安葬于伦敦威斯敏斯特教堂的“诗人之角”。
狄更斯在自己的三十多年创作生涯中,写了15部长篇小说(其中《德鲁德之谜》未完成),许多中短篇小说,以及随笔、游记、时评、戏剧、诗歌等。他是一位以反映现实生活见长的作家,他的作品一贯表现出揭露和批判的锋芒,贯彻他惩恶扬善的人道主义精神,但从他的创作思想和艺术风格看,显然有一个变化发展、丰富完善的过程。
他的前期作品,如《匹克威克外传》《奥利弗·特威斯特》《尼古拉斯·尼克尔贝》《老古玩店》《巴纳比·拉奇》等,触及社会都较肤浅,只是对贫富悬殊、道德堕落、摧残妇女儿童等社会不公和不良现象,进行温和的批判和善意的嘲讽,作品洋溢着充满幻想的乐观情绪,受苦的“小人物”最终往往赢得“仁爱”的有钱人的庇护,找到了幸福生活。而且均采用流浪汉小说的形式,结构显得松散冗长,有的完全是以主要人物串联起来的短篇故事。
狄更斯写于19世纪40年代的中期作品,和前期作品相比,创作思想显然有了变化,随着他对社会认识的加深,乐观的幻想已基本破除,“仁爱”的有钱人已不复多见,流浪汉小说的形式已被基本抛弃,这一时期的艺术特点是通过辛辣的讽刺和夸张手法,较深地揭示人物的本质和时代的特色。作品有《马丁·朱述尔维特》《董贝父子》以及《圣诞颂歌》等。
19世纪五六十年代是狄更斯创作的后期,在这个时期内,特别是50年代前后和60年代上半叶,他的创作成就达到了顶峰,他的思想上最深刻、艺术上最完整的作品,都是在这十多年中完成的。他先后写了《大卫·科波菲尔》《荒凉山庄》《艰难时世》《小杜丽》《双城记》《远大前程》《我们共同的朋友》等著名长篇和未及完成的《德鲁德之谜》。狄更斯后期作品的题材范围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全面地揭示了英国的社会面貌:议会政治的黑暗、统治机构的昏聩、金钱社会的罪恶、人民大众的贫穷。作品中的乐观主义精神已被严肃、沉重、苦闷的心情和强烈的愤懑所代替,幽默和讽刺逐渐减少,感伤和象征相应增加,结构更加紧密,戏剧性有所加强。总之,这一时期的创作使狄更斯成为世界文坛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使他的作品在世界各地得以长盛不衰。
《双城记》是狄更斯最重要的代表作之一,在他的全部创作中占据着特殊的地位。它自问世以来就深受读者的欢迎,能与《大卫·科波菲尔》相媲美。
可是,《双城记》在评论界也是一部颇多争议的作品。有人说它歪曲了历史,丑化了封建贵族,另外也有人说它丑化了革命人民。
有关这些争论,让我们先对《双城记》的创作动机、创作目的和创作经过做一番考察,也许不无好处。
据作者在本书的序言中所说,作者是在和他的孩子、朋友们一起演出柯林斯的剧本《冰海深处》时,开始有这个故事的主要构想的。《冰海深处》的主人公是一个被所爱的姑娘抛弃后,在北极探险时为拯救情敌而牺牲自己的青年。这种高尚的品德完全符合狄更斯用来评价一个人的最高标准,是舍己为人的典范和楷模。因而按作者原来的计划,他的这部未来的小说的主人公,也是一个牺牲自己生命去拯救情敌的青年。所以作者在1859年动笔前的两三年,就开始构思卡顿的形象,这是最初的打算。可是,也就在这一时期,作者进一步看到当时的英国社会矛盾日趋尖锐,克里米亚战争之后的经济萧条和寡头政治的腐败无能,三起三落的宪章运动以及欧洲大陆各国的革命运动,这种一触即发的形势使他忧心忡忡,觉得这和法国大革命前夜的形势颇为相似,担心法国大革命会在英国重演。有感于此,他决心在自己的作品中提出警告。于是这也就同时成了《双城记》的一个主题。他想通过这部小说来宣扬自己的人道主义理想,对当权者和广大公众提出双重警告,用一个故事来对自己同时代的当权者和公众呼吁:暴政会引起暴力,危机近在旦夕,人人都应慈悲为怀,流血只能造成更多的流血,仇仇相报无有已时,只有仁爱之心才能挽救浩劫。
至于有人说,作者在本书中歪曲了历史,丑化了封建贵族,事实并不尽然。许多情节,如使马奈特医生含冤入狱的空白逮捕令,法国人民的悲惨生活,攻占巴士底狱等等,均有史记载,决非杜撰。雅各宾专政时期的一些过火行动,也都确有其事。如果说本书中对暴政和暴力的描写均有失实之处,那恐怕是为了双重警告而作的艺术夸张吧。
狄更斯的小说,特别是前期作品,一般都比较松散冗长,《双城记》在结构上可说是最严密完整的一部,没有多少与主题无关的繁枝杂叶。从情节来看,虽然错综复杂,富有戏剧性,表现了冤狱、爱情和复仇的主题,但基本上是在法国大革命的背景下,围绕着马奈特医生一家和以德发日夫妇为首的圣安东尼区展开的。主要表现爱与行善,反映恨与复仇。通过爱恨交锋,善恶搏斗,最后如作者所说,“爱总能战胜恨”,“恶往往都是昙花一现,都要和作恶者一同灭亡,而善则永世长存”,达到作者一贯主张的惩恶扬善的创作意图。
从艺术技巧来看,狄更斯在本书中全面地运用了象征、寓意、嘲讽、夸张、对比、重复等手法。书中用了较多悬念和伏笔,既是故事发展的需要,也是为了使情节更加曲折离奇,增加读者的阅读兴趣。
狄更斯是一位语言大师,他的语言丰富多彩,明晰生动,无论写人写景写事,都运用得恰到好处,本书中精彩的地方比比皆是。
《双城记》发表至今已有一百四十多年,尽管由于价值标准和审美情趣的不同,在评论界有所争议,但它仍被公认是狄更斯的一部代表作,深受全世界广大读者的欢迎。这一切都说明,《双城记》的价值是不能否定的。
宋兆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