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本书主要研究视角及相关问题说明
本书所依赖的语体模式不是传统的“口语—书面语”语体系统,而是“正式—非正式”的对立语体系统,所以也不等同于冯胜利(2006a)的“书面正式体”,而是建立在一束特征基础上的、以语法解释为目的的动态语体序列系统(详见第二章的分析)。
根据构式语法(constructiongrammar)理论(Goldberg,1995),“构式”是指“当且仅当C是一个形式—意义的结合体<FI,SI>,且形式FI或意义SI的某些方面不能从C的组成成分或其他先前已有的构式中严格推导出来时,C是一个构式”。并认为“构式是包括从语素、词、词组到句式甚至篇章的各级语法单位”(吴海波译,2007)。至于构式的特点,朱军(2010)认为构式有以下几个特点:构式与成分密切相关,但构式从形式、语义到功能又具有独立性,能够超越成分;不同构式独立性的程度是不同的,换一句话说,不同构式“不可预测性”的程度不同,构式的显著度也不同;构式对成分有规约作用;构式能够激发成分蕴涵的意义与功能。朱军(2011)进一步将构式的特点概括为“独立性”。由此可见,一种语言的语法系统应该就是由大大小小的各种层级的构式组成的系统。
结合以上我们对语体和语法的看法,我们研究语体语法,可以进一步缩小研究范围,本书研究的对象实际是“语体—构式”语法(Style-ConstructionGrammar):一方面讨论典型的正式体和典型的非正式体是如何通过一些典型的书面语构式、口语构式表现的;另一方面也讨论语法为了适应相应语体的表达需要是如何产生、形成这些典型的书面语构式和口语构式的,运用了怎样的语法手段和语言机制(详见第四章的分析)。
除了以上“语体—构式”语法宏观的系统外,我们主要有以下两个研究视点:第一个视点是:语体语法是什么?简而言之,语体语法就是语体特征语法,强调的是语法与语体之间的接口关系。
从表面来说,就是语法现象与语体特征的适配性:一方面是语体的性质和特征取决于语法项目的表现,另一方面语法的表现和形成也受制于语体。我们以自然会话中的修复(repair)现象为例。修复是非正式体的一种常见现象,反过来说,只有非正式体的语言环境才允许修复现象的出现。看下面的“把”字句:
(1)当时专家评论就是说..∧这么大的书你们七八个人能把它编..就把它,就是整理出版了。(自然会话)
(2)校长:还得给你打字..把结果给你打出本儿来,做出本儿来。刘爽:嗯。(自然会话)
(3)校长:这个呢..是..一个呢..生源呢不是不发愁,发愁。但是毕业的学员呢他都把自己的亲戚朋友,一聊天儿,就..送到这儿来了。(自然会话)
以上例句中所显示的“把”字句自然修复现象在其他非自然口语会话中较为少见,这实际上说明修复是非正式体特征的一种具体、直观的表现。
从深层来说,就是语法表征隐含语体动因,即语法呈现出的各种状态往往受制于或起源于背后的语体塑造。再以“把”字句为例。在现代汉语的很多语法著作特别是教材中,关于“把”字句特征都有一条——谓语动词不能是光杆动词。这条规则在多数情况下是有效的,但并不具有普适性,在特定的语体如戏曲唱词、流行歌曲中“把”字句的动词可以是光杆的,例如:
(4)原来是杨家将把名姓改换,他思家乡想骨肉不得团圆。我这里走向前再把礼见,尊一声驸马爷细听咱言。(京剧《四郎探母·坐宫》片段)
(5)自与娘子结成双,朝夕相聚共一堂。言语行动无破绽,蛇妖岂会变娇娘?定是禅师将我骗,不,法海道高有声望。娘子与他无冤仇,怎会恶意来中伤?(越剧《白蛇传》片段)
(6)爹爹在世对我说过,男女交谈是非多。大路不走走小路,又只见她那里把我拦阻,回转身来再把大路走。你为何耽误我穷人的功夫?(黄梅戏《天仙配》片段)
(7)上身穿的本是红绣衫,匝金边又把云字扣,周围是万字不到头,还有个狮子节带滚绣球。……(评剧《花为媒》片段)
(8)树高千尺也忘不了根。我住过不少小山村,到处有我的父老乡亲,小米饭把我养育,风雨中教我做人,临别时送我上路。(歌曲《父老乡亲》)
(9)潇洒的青春,是华夏辉煌的乐章。每一次交响,都把黑头发歌唱。我们是昨天威武的花木兰,飒爽英姿,为我祖国的雄壮……(歌曲《女性的风采》)
在戏曲唱词中,光杆动词“把”字句比较普遍,表现为各种戏曲唱词中都可见,还表现为“将”字句也适用,如例(5)。之所以在戏曲唱词、流行歌曲中可以出现光杆动词“把”字句,原因有两点:唱词字数有限,还要考虑声韵的和谐;光杆动词“把”字句有后续句,或与其他句子构成列举句,这样一来,对其独立性的要求就不是很高;还有语体特征的原因,相对于其他书面语,戏曲唱词、歌词对近代汉语的继承更多(近代汉语中允许“把”字句谓语动词是光杆形式),受制于近代汉语用法的影响。
第二个视点是:语体语法主要研究什么?简而言之,就是将语法现象中所具有或隐含的语体特征揭示出来,将语法与语体之间的契合关系、互动关系揭示出来。
一方面,要揭示出不同语体类型中语法分布的不同、语法表现的差异,即一些语法项目在“正式—非正式”系列不同语体中分布和具体表现会有差异,反过来这种差异是可以从语体角度进行解释的。
再以“把”字句为例。从汉语史的角度来看,“把”字句在与“将”字句的竞争中,逐步由劣势变为优势,有逐步取代“将”字句的趋势,在现代汉语特别是当代汉语各种语体中,“将”字句也只能在一些正式体中出现。语体的特征与语法结构的特征具有契合关系,“把”字句、“将”字句语义相近,但“把”字句是通用性的表达方式,“将”字句是正式的表达方式,前者可以出现在各种语体中,后者主要用在正式体中。我们检索了一下《中国成语大辞典》的释辞,用“把”字句的有152例,用“将”字句的有49例,比例为3∶1。陶红印(1999)发现,在报纸社论一类文章中“将”与“把”的比例是1∶20;而在菜谱、说明书一类文字中,“将”与“把”的比例超过2∶1。总体来看,词典释辞中“将”字句使用频率较高,这跟词典释辞属正式体有关。例如:
(10)【哀梨蒸食】将哀梨蒸着吃。喻不识货,糊涂地糟蹋了好物。
(11)【安之若命】将遭受之不幸看作命中注定,因而甘心承受。
(12)【众擎易举】许多人一齐用力,容易把东西举起来。喻大家同心协力就容易把事情办成。
(13)【安家落户】①把家庭安置在某地,长期住下去。②比喻某种生物被引进到新地方后,同原产地一样地生长繁殖。
本书第五章着重从此角度讨论两个专题:有标并列构式的语体分布特征、转述构式的语体分布特征。
另一方面,就是解释典型语体中的典型语法表现或特定构式所具有的语体特征。如典型的正式体有典型的语法构式如“NP的VP”“VN+O”等,典型的非正式体构式也有很多。
还是以“把”字句为例来看。“把”字句中有一种“把N给……”结构,这种结构中“给”表义上没有明显作用,被看作焦点标记,强化了“把”字的主观性和处置性(温锁林、范群,2006),最显著的标记是这种结构主要在非正式体(如口语,包括口语化的文艺语体如小说、话剧)中出现,典型的正式体中难以见到。例如:
(14)三个月没出来了,实在累不了了,最近才把居委会的工作给推了,太复杂了,太累了,真是比上班还累……这回因为有病,住了些日子医院,这回把工作给撂下了……(口述)
(15)我前几天还在CCTV.COM的健康频道装高中生呢!把那个嘉宾给骗住了!(自然会话)
(16)有些网友对人相当不满,可能情绪比较激动,所以他直接写上某某,点名道姓的这样,如果我们接到这样的投诉我们会立即把这个帖子给删了……(访谈)
(17)从社会的构成而言,我们看到人与人之间其实总会有利益上的矛盾,这也就是法国哲学家卢梭所说的,国与法的形成,是基于权利的度让,如果是可以两全的话,何必把权利给度让出来呢?(辩辞)
(18)甲:好么!他把人给发出去了,让人上东北。东北找谁去啊?干嘛去呀?往哪儿啊?(相声)
(19)牛小玲说:“姐,没你那么干的,哪能把人家头套给随便拽下来呀。”(影视对话)
上述例句几乎包括了口语体的各种具体语体,说明“把N给……”结构非常适应于非正式体,带有鲜明的说话人态度。
在非正式体中,有比光杆动词“把”字句形式上更为简洁的“把”字句——“我把你……”结构,人们把它看作一种特殊形式的“把”字构式,例如:
(20)我把你这个人啊!(自然会话)
(21)我把你这个糊涂虫啊!(自然会话)
(22)他一边砍一边说:“我把你这无用的家伙。你还能干啥用?”(小说对话)
(23)××的,我把你个××的呀!米仙红在心里欢快地叫着,他想起了自己结婚时的情景,即使是结婚,当时也没有这么热闹过。(小说独白)
这种用法在非正式体中使用,其实,早在古代白话小说中也是比较常用的。这种用法在形式上较为固定,一般以第一人称代词“我”充当句子的主语,“把”后宾语一般由“你+名词短语”构成。《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版)认为其表示“责怪或无可奈何”,卢惠惠(2006)认为这是一种詈语,詈语的动词或因众所周知或因不便说而隐去,有些句子有上下文语境提示詈骂的原因以及伴随的动作行为,说话者带有强烈的情绪。这种用法只能在对话语体中出现,原因在于,对话语体是互动的,具有“现场性”与“评论性”特征,能够接受形式不完全、信息不完整且具有强烈个人意识的句子。
本书第七章讨论的就是典型的正式体语法构式“N中的/之N”以及典型的非正式体语法构式“那什么”。也有一些语法现象的语体特征较为复杂,既具有正式体的特征,也具有非正式体特征,则可以出现在这两大类语体中,如“你A你的X,我B我的Y”对举构式。
最后说明研究方法和语料的问题:
关于研究方法。本书一方面通过描写发现一些语体语法现象,另一方面更注重以语法解释为目的。最常采用的研究方法是对比研究法和统计分类法。对比是多层次的,可以是不同语法现象的对比研究,如一些相关、相近结构的对比,也可以是语体的对比研究,如某种语法现象在不同语体中的分布、表现差异,还可以是不同语体特征的对比,不同语体之间的差异最终是要归结于某种特征的对立。语体语法的结论基本上是建立在对数据分析、归纳基础上的,特别是语法现象的语体分布,离不开对各种语体语料的统计、分析。另外,以语法解释为目的的语体语法研究更注重把对语法现象的描写与语法、语体特征之间是否契合的解释相结合。
关于语料。我们主要立足于选用真实语料,也有少数为网络语料。行文中,有的语料有确切的来源说明,也有一些语料只根据实际需要指出其语体类型。另外,本书还涉及自然会话语料,语料转写符号反映的是音律单位,即“语调单位”(intonation unit),不是语法单位。转写中语调单位的界定主要是根据Chafe(1987,1994)及Du Boiset al.(1993)的观点,即,任何一个自然语调框架内所发出的言语串。文中符号的含义简述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