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选择问句的历史发展
选择疑问句也是汉语中起源较早的一种疑问句,从上古一直沿用至今。选择疑问句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特点,其发展主要体现在句法结构和选择问标记两个方面。
根据句法形式和疑问标记的情况,假定选择疑问句是由两个选择项(分别以x、y代表)构成的话,则其句法结构大致可区分为以下三类:
(1)前后两个选择项都不使用关联词,只使用句尾语气词,句法形式表现为:x+语气词?y+语气词?
(2)前后两个选择项都使用或部分使用关联词,语气词则可用可不用。根据不同情况,此类句又可细分为三个小类,其句法形式分别呈现为:
①x+(语气词)?关联词+y+(语气词)?
②关联词+x+(语气词)?关联词+y+(语气词)?
③关联词+x+(语气词)?y+(语气词)?
(3)前后两个选择项都不使用关联词和语气词,全句属于一种无标记的选择疑问句,句法形式表现为:x(?)+y?
一、选择问句式的历史发展
依据句法结构和形式标记这两个参数的变化轨迹,选择疑问句的演进史大致划分为两个阶段:上段是先秦两汉至唐五代时期的选择疑问句,下段是宋元明清时期的选择疑问句。
(一)先秦至唐五代的选择疑问句
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和唐五代的选择疑问句的基本句式是相同的,只是句中所用的关联词和语气词随时代而有所变化。下面就按以上两类标记对选择疑问句进行分类讨论。
1.x+语气词?y+语气词?
先秦两汉时期,选择疑问句的分句末尾通常使用语气词“乎”、“与(欤)”、“邪(耶)”。例如:
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论语·子罕》)
论笃是与,君子者乎?色庄者乎?(《论语·先进》)
孟子曰:“敬叔父乎?敬弟乎?彼将曰:‘敬叔父。’”(《孟子·告子上》)
滕,小国也,间于齐楚。事齐乎?事楚乎?(《孟子·梁惠王下》)
有楚大夫于此,欲其子之齐语也,则使齐人传诸?使楚人传诸?(《孟子·滕文公下》)
属之于子乎?属之于我乎?(《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庄子·齐物论》)
所为立王者,为社稷邪?为王立王邪?(《战国策·齐策六》)
魏晋南北朝基本沿用了上述语气词,但使用频率有所降低,相关的选择疑问句自然也就随之减少。例如:
战不利,为贼所伤。诸君视有头佳乎?无头佳乎?(《搜神记》卷十一)
是耶?非耶?立而望之。(《搜神记》卷二)
其年数则错,未知邢史失其数耶?将年代久远,注记者传而有谬也?(《搜神记》卷八)
少孤,尝诣野王,主人妻夜产,俄而闻车马之声,相问曰:“男也?女也?”(《搜神记》卷九)
唐五代之后,这一类选择疑问句续有沿用,但多见于文雅的对白之中,并且出现的频率大为降低,明显具有仿古的意味。其时的语气词也大致限定为“耶(邪)”一个。例如:
有人行众行耶?无人行众行耶?(《祖堂集》卷二十)
彼风鸣耶?铜铃鸣耶?(《祖堂集》卷二)
2.(关联词)+x+(语气词)?(关联词)+y+(语气词)?
先秦两汉时期,这一类选择疑问句相对多见。常用的关联词有“抑(意)”、“将”、“且”、“其”、“宁”、“宁其”、“其宁”等,其中有的是配套使用,有的则是单用。各小句的句末大多用“乎”、“与(欤)”、“邪(耶)”、“也”等语气词加以呼应。例如:
岂女为之与?意鲍为之与?(《墨子·明鬼》)
仲子所居之室,伯夷之所筑与?抑亦盗跖之所筑与?(《孟子·滕文公下》)
子能顺杞柳之性,而以为桮棬乎?将戕贼杞柳,而后以为桮棬也?(《孟子·告子上》)
人生受命于天乎?将受命于户邪?(《史记·孟尝君列传》)
王以天下为尊秦乎?且尊齐乎?(《战国策·齐策四》)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庄子·逍遥游》)
子以秦为将救韩乎?其不乎?(《战国策·韩策二》)
人之情,宁朝人乎?宁朝于人也?(《战国策·赵策四》)
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庄子·秋水》)
君宁死而又死乎?其宁生而又生乎?(《吕氏春秋·贵信》)
吾宁悃悃款款,朴以忠乎?将送往劳来,斯无穷乎?(《楚辞·卜居》)
魏晋南北朝时期,此类选择疑问句仍大量存在。根据关联词的使用情况,这类句式又可细分为两种。较常见的一种是前后分句中都出现关联词的句子。例如:
不知孚为琼之别名,为别有伍孚也?(《三国志·魏书·董二袁刘传》)
宏曰:“卿为欲朕和亲,为欲不和?”(《南齐书·宗室》)
又咨:“为有横见,为无横见?”(南朝梁萧统《令旨解二谛义》)
又咨:“俗谛之有,为实为虚?”(南朝梁萧统《令旨解二谛义》)
助教顾良戏之曰:“汝既姓何,是荷叶之荷,为是河水之河?”应声答曰:“先生姓顾,是眷顾之顾,是新故之故?”(《隋书·何妥传》)
另一种是前后分句中只有一个使用关联词的句子,文献中相对少见。例如:
湘宫寺慧兴咨曰:“凡夫之感,为当但于真有迷,于俗亦迷?”(南朝梁萧统《令旨解二谛义》)
又咨:“未审一得无相,并忘万有,为不悉忘?”(南朝梁萧统《令旨解二谛义》)
我知杨俊与卿本末耳。今听卿,是无我也。卿宁无俊邪?无我邪?(《三国志·魏书·和常杨杜赵裴传》)
和上古相比,这一时期的选择疑问句出现了两点新变化:其一是句中出现了新的关联词如“为”、“为复”、“为是”、“为当”等,以上诸例可以为证;其二是各分句从起初必用语气词逐渐过渡到弃用语气词,口语中尤为如此。据考察,《世说新语》中有三例选择疑问句均未用语气词。例如:
王江州夫人语谢遏曰:“汝何以都不复进?为是尘务经心?天分有限?”(《世说新语·贤媛》)
不知桓公德衰,为复后生可畏?(《世说新语·排调》)
此为茶?为茗?(《世说新语·纰漏》)
唐五代时期,此类选择疑问句得以继续沿用,禅宗语录和敦煌变文中都有不少相关用例。其中较为常见的句式为“关联词+x+(语气词)?关联词+y+(语气词)?”。例如:
入定者为有心入定耶?为无心入定耶?(《祖堂集》卷三)
山人所住是雌山,是雄山?(《祖堂集》卷三)
沙门行与行李处是一是二?(《祖堂集》卷十六)
众人又问:“是僧?是俗?”(唐神会《菩提达摩南宗定是非论》)
远法师问:“为是比量见?为是现量见?”(唐神会《菩提达摩南宗定是非论》)
今日见我归家,床上卧不起,为复是邻里相争?为复天行时气?(《敦煌变文校注·舜子变》)
更有小事,合具上闻,将军为当要贫道身?为当要贫道业?(《敦煌变文校注·庐山远公话》)
此是白庄家生厮儿?为复别处买来?(《敦煌变文校注·庐山远公话》)
为当堕于地狱,为复向饿鬼之途?(《敦煌变文校注·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
我今问汝,譬如皇太子受王位时,为太子一身受于王位,为复国界一一受也?(《祖堂集》卷三)
为是将生灭灭?为是将灭灭生?为是生能自灭生?为是灭能自灭灭?(唐神会《菩提达摩南宗定是非论》)
为当命化零落?为当身化黄泉,命从风化?为当逐乐不归?(《敦煌变文校注·秋胡变文》)
从上述用例看,此期选择问句前后项并用关联词的现象十分普遍。另外一个值得注意的地方是,此时已出现了含多个选择项的问句,如上引最后两例。
相比之下,关联词单用的两种句式“x+(语气词)?关联词+y+(语气词)?”和“关联词+x(语气词)?y+(语气词)?”的用例在唐五代之际是较为少见的。例如:
入来者是南人?北人?(唐神会《菩提达摩南宗定是非论》)
古人还扶入门,不扶入门?(《祖堂集》卷十一)
病者唯公一个,为复尽皆如然?(《敦煌变文校注·八相变》)
只划得这个,还划得那个摩?(《祖堂集》卷四)
只如著不得,还著得摩?(《祖堂集》卷十一)
只这个,为当别更有?(《祖堂集》卷十四)
秀才唯独一身,还别有眷属不?(《祖堂集》卷十五)
和前期相比,唐五代的此类选择疑问句也获得了两点新发展:一是产生了新的关联词如“还”、“是”等;二是语气词的使用频率急剧降低,由常用转为罕用。
3.x(?)+y?
先秦两汉时期的选择疑问句是必带关联词或语气词等标记的。从目及文献看,无标记的选择疑问句大约始于魏晋南北朝。例如:
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世说新语·政事》)
老、庄与圣教同异?(《世说新语·文学》)
未知文生于情?情生于文?览之凄然,增伉俪之重。(《世说新语·文学》)
兄今在天上,福多,苦多?(《古小说钩沉·幽明录》)
今年男婚多,女嫁多?(《宋书·殷景仁传》)
唐五代时期,这一类型的选择疑问句较多分布于禅宗语录和敦煌变文,一般见于直接对话之中。例如:
帝又问:“尊师饮户大小?”(《敦煌变文校注·叶净能诗》)
即公一个死?世间亦复如然?(《敦煌变文校注·八相变》)
如人驾车,车若不行,打车即是?打牛却是?(《祖堂集》卷三)
夜来还有悟底摩?乞个消息。不悟底摩?乞个消息。悟底是,不悟底是?(《祖堂集》卷十一)
从西川到这里,黄三郎如今在西川?在洪州?(《祖堂集》卷十四)
越州观察使差人问师:“依禅住持?依律住持?”(《祖堂集》卷十五)
上引第一例的句式为“xy?”,属于紧缩式选择问句。此类用例在唐五代之前较为罕见,宋代往后则有所增多。
(二)宋元明清的选择疑问句
宋元明清处于选择疑问句由古代向现代过渡的关键阶段,现代选择疑问句的基本类型及其形式标记大致定型于此期。为了精准把握这一时期选择疑问句的发展状况,我们重点考察了《近代汉语语法资料(宋代卷)》(以下简称《宋代卷》)、《新校元刊杂剧三十种》(以下简称《元杂剧》)、《老乞大谚解》、《水浒传》、《西游记》、《儿女英雄传》等文献,并对其中的选择疑问句做了穷尽统计。
1.关联词、语气词同现的选择疑问句
关联词、语气词都出现的选择疑问句在《宋代卷》、《老乞大谚解》、《西游记》、《水浒传》、《儿女英雄传》中所占的比例很大。根据句中关联词的使用情况,此类选择疑问句又可分为以下三种小类:
A类句:x+(语气词)?关联词+y+(语气词)?
A类句总共十五例,关联词只出现于后一个选择项之前,而语气词可有可无。例如:
两国相重,书状往还,写得真楷是厚意?为复写得惹笔是厚意?(宋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卷一五)
密使人访之:昨日之战,王师北来耶?为复燕人南攻也?(宋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卷八)
杨官人也做一个旗鼓,道:“都头,一合使,是两合使?”(《清平山堂话本·杨温拦路虎传》)
武松翻过脸来道:“你要死,却是要活?”(《水浒传》第二十六回)
长大,也是矮小?有须的,也是无须的?(《水浒传》第四十回)
张社长大笑道:“押司真个,也是作耍?”(《水浒传》第三十五回)
今晚便杀出去好?却捱到来朝去好?(《水浒传》第七十七回)
有度牒是无度牒?拿他上来取供。(《西游记》第三十九回)
这妖精在山前住,是山后住?(《西游记》第四十回)
八戒道:“师父在里边受罪哩?绑着是捆着?要蒸是要煮?”(《西游记》第八十二回)
客人吃饭哪,还等人啊?(《儿女英雄传》第四回)
难道我说我姓“宝头儿”,还是说我姓“女”不成?(《儿女英雄传》第五回)
你老人家既没吃饭,此刻为甚么不吃呢?还是身上不大舒服呀?(《儿女英雄传》第二十一回)
以上各例所用的关联词有“为复”、“却是”、“却”、“是”、“也是”、“还”、“还是”等,所用的语气词有“耶”、“也”、“哪”、“呢”、“啊”等。相比之下,使用语气词的句子仅四例,远不如关联词那么普遍。
B类句:关联词+x+(语气词)?y+(语气词)?
B类句共检得二十六例,所用的关联词有“是”、“还”、“却”、“或”、“还是”,其中二十一例用“是”。使用语气词的用例仅七例:其中五例用“那”,分别见于《老乞大谚解》和《元杂剧》;另两例分别用“吗”、“呢”,见于《儿女英雄传》。例如:
如《论语》说“学而时习之”,公且自看,平日是曾去学,不曾去学?(《朱子语类》卷一百二十一)
且道“廓然”与“不识”,是一般两般?(宋圆悟《碧岩录》卷一)
您端的是姑舅也那叔伯也那两姨?(元关汉卿《拜月亭》第三折)
大哥,这是冬天那春天?(元张国宾《相国寺公孙汗衫记》第一折)
那下书的是同买卖新伴当?元茶酒旧相知?(元孟汉卿《张鼎智勘魔合罗》第四折)
你这般学汉儿文书呵,是你自意里学来,你的爷娘教你学来?(《老乞大谚解》卷上)
武松道:“哥哥如何是怨我,想我?”(《水浒传》第二十四回)
你们却要长做夫妻,短做夫妻?(《水浒传》第二十五回)
行者道:“亲是父党?母党?”(《西游记》第七十七回)
你是真刁钻儿,假刁钻儿?(《西游记》第八十九回)
骡夫究竟是步行的、骑了牲口去的?(《儿女英雄传》第四回)
还是本地用、远路用?(《儿女英雄传》第九回)
知道你此去咱们是一个月两个月才见?(《儿女英雄传》第十七回)
还是姐姐自己会算命啊,会合婚呢?(《儿女英雄传》第二十六回)
C类句:关联词+x+(语气词)?关联词+y+(语气词)?
C类句最多,共有五十例,具体又可分为三种不同的情形。第一种是以关联词“是”为标记的句子。句中的“是”几乎成为一个专职化选择问标记,不仅可单独用于选择疑问句的前后分句,并且还经常与“惟复”、“却是”搭配使用。相关的句式有:“是……是……”、“是……惟复……”、“是……却是……”。例如:
且容问天池神堂到了是北朝地土,是南朝地土?(宋沈括《乙卯入国奏请》)
且道与达磨道底,是同是别?(宋圆悟《碧岩录》卷一)
你是江南人?是自家人?(宋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卷二百四十二)
所谓穷理,不知是反己而求之于心,惟复是逐物而求于物?(《朱子语类》卷一百二十一)
这三个火伴,是你亲眷那,是相合来的?(《老乞大谚解》卷上)
不知你是人是鬼?(《水浒传》第二十三回)
酒家,这馒头是人肉的?是狗肉的?(《水浒传》第二十七回)
动问老爷:“一路上是吃素?是吃荤?我们好去办饭。”(《西游记》第三十六回)
晦气,晦气!不知是闷气煮,又不知是出气蒸哩。(《西游记》第七十七回)
吴先生,我等还是软取,却是硬取?(《水浒传》第十六回)
那先生笑道:“你真个是孙悟空,却是假名托姓者?”(《西游记》第五十三回)
这也不知是他自己憋出这股子横劲来了,也不知是两媳妇儿把个懒驴子逼得上了磨了?(《儿女英雄传》第三十七回)
另一种是以关联词“还”、“还是”为选择标记的句子。在实际语句中,“还”通常与“只是”、“只”搭配,“还是”通常与“是”、“只是”、“却是”搭配。相关的句式有:“还……还……”、“只……还……”、“只是……还……”、“还是……还是……”、“还是……只是……”、“还是……是……”、“是……还是……”、“还是……却是……”。例如:
只如无阴阳地,还有迁变也无?(宋妙源《虚堂和尚语录》卷一)
兴圣今日亦下手盖屋,只是未纳官赋,还与古人有相见分么?(宋妙源《虚堂和尚语录》卷一)
只管在尘俗里面羁,还曾见四端头面,还不曾见四端头面?(《朱子语类》卷一百二十一)
圣贤还是元与自家一般,还是有两般?(《朱子语类》卷一百二十一)
官人还是要待客,只是自消遣?(《水浒传》第三十九回)
其间有两个胆量大的和尚道:“老爷,你们在禅堂里已经烧死了,如今又来讨袈裟,端的还是人,是鬼?”(《西游记》第十六回)
我舍侄还是自在为王好,还是与人为奴好?(《西游记》第五十三回)
还是初犯,却是二犯,三犯?(《西游记》第九十七回)
他还是河员送礼,还是“看坟的打抽丰”来了?(《儿女英雄传》第二回)
姑娘,你这称呼,是九十的“十”字,还是金石的“石”字?(《儿女英雄传》第八回)
第三种是以其他关联词语为标记的句子。相关的句式有“或为……或为……”、“或是……也……”、“却是……却是……”、“却……却……”等。例如:
今后通好,不知或为兄弟?或为叔侄?或为知友?(宋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卷十五)
你见我府里那个门子,却是多少年纪?或是黑瘦,也白净肥胖?(《水浒传》第四十回)
你三个却是要吃刀板面?却是要吃馄饨?(《水浒传》第三十七回)
足下却要沽酒,却要买肉?(《水浒传》第四十九回)
通过对《宋代卷》、《元杂剧》、《老乞大谚解》、《西游记》、《水浒传》、《儿女英雄传》中相关选择疑问句的穷尽统计,我们发现如下事实:前后分句都出现关联词的句子在三类选择疑问句中数量最多;能进入选择疑问句中的关联词种类繁多,并且通常需搭配使用;句式数量总体呈递减趋势,有不少句式先后遭到淘汰,能贯穿始终的似乎只有“是……是……”式。下表中的数据当可说明之。
需要指出的是,关联词、语气词都出现的选择疑问句的句式极为灵活,其选择项有时可以不限于两项。例如:
今后通好,不知或为兄弟?或为叔侄?或为知友?(宋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卷十五)
要什么肉食下酒,或鹅、猪、羊、牛肉?(《水浒传》第三十九回)
礼毕,不敢仰视,只管暗念诵道:“是鬼,是怪?……是雷公,夜叉?……”
(《西游记》第九十三回)
惟独你管的这项地里有低洼地哟,是别人管的地里没种棉花哟,还是今年的雨水大,单在你管的那几块地里了呢?(《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六回)
2.关联词、语气词均无的选择疑问句
此类选择疑问句即“x(?)+y?”句。在目及的六种文献中,这种无标记的选择疑问句只有二十五例,不仅数量少,而且分布不均。不过,此类句一直呈上升的势头:宋代的用例很少,元代的用例数目略多,明清的用例则进一步增多。例如:
到这里,唤作驴则是?唤作马则是?唤作祖师则是?(宋圆悟《碧岩录》卷一)
只见茶博士叫道:“官人,吃茶吃汤?”(《清平山堂话本·杨温拦路虎传》)
我怎肯有上梢无下梢?(元纪君祥《赵氏孤儿》楔子)
他是面皮黑面皮黄?有髭须无髭须?(元孟汉卿《张鼎智勘魔合罗》第四折)
曾知得布价高低么?(《老乞大谚解》卷上)
京里吃食贵贱?(《老乞大谚解》卷上)
且唤本营差拨并牌头来问,这人来时有风,近日却才风?(《水浒传》第三十九回)
行者合掌道:“不知文洗,武洗?”(《西游记》第四十六回)
你们听听,有理无理?(《儿女英雄传》第九回)
这种无标记的选择疑问句基本出现于对话之中,一般采取并行的格式,前后选择项处于对立关系,大部分用例采用紧缩形式,如上述用例中的“高低”、“贵贱”、“有理无理”等。这种类型的选择疑问句的选择项在形式上比较简单,语义上的对立很明显。
3.只使用语气词的选择疑问句
此类选择问句包括“x+语气词?y?”、“x?y+语气词?”和“x+语气词?y+语气词?”等三种句式,在宋元明清时期的用例并不多。在目及文献中,前后选择项只有一个使用语气词的句子共有四例,前后选择项都使用语气词的句子只有一例。具体如下:
客人们,热吃那凉吃?(《老乞大谚解》卷上)
这契写时,一总写么,分开着写?(《老乞大谚解》卷下)
虚灸那实灸?(《朴通事谚解》卷上)
我到底算姐姐聘的,算和尚聘的呀?(《儿女英雄传》第二十六回)
你要南京的那,杭州的那,苏州的那?(《老乞大谚解》卷下)
应该说,此期的选择疑问句已经发展成熟,其句法格局和句类标记与现代的选择疑问句并无二致。与前代相比,此期关联词的标记作用日益强化,而语气词的标记作用日渐衰落。
二、选择问标记的历史替换
选择疑问句的句法形式在先秦两汉就已经基本定型,即一般由两个分句并列组成,各分句再辅以必要的疑问语气词和关联词。对选择疑问句而言,关联词和语气词不仅是常规标记,甚至在很多时候还是必备标记。在从先秦两汉到宋元明清的发展过程中,这些标记既有沿用,又有变化,期间经历了由多到少、由少到多再由多到少的曲折过程。
在先秦两汉的选择问句中,分句常见的句末疑问语气词有“乎”、“邪(耶)”、“与(欤)”等。“乎”起纯粹传疑的作用,“邪(耶)”、“与(欤)”起要求证实的作用。用在两个分句之间的关联词语有“抑(意)”、“将”、“且”、“其”、“妄其(忘其)”、“宁(宁其/其宁)”。其中,“其”、“宁”、“宁其”、“其宁”是表示揣测义的副词。一般说来,选择疑问句的两个分句在意义上是互相比较、前后照应的。在这样的语境中,“其”、“宁”逐渐发生了性能变异,带上了连词的性质。(24)“抑(意)”、“将”、“且”、“妄其(忘其)”作为连词,是这一时期最常用的选择问标记。它们把两个分句并联在一起,构成了选择疑问句的基本句式。这一时期主要的选择问句式有“……乎(意)……乎”、“……诸……诸(乎)”、“……乎……也”、“……乎……邪”、“……乎?抑……与?”、“……与?抑(意)……与”、“……邪(意)……邪”等。
魏晋南北朝时期,选择疑问句中出现了新的关联词“为”、“为是”、“为当”、“为复”,先秦两汉的选择问标记随之逐步退出。“为”在先秦时期即已用作判断词,成为选择问标记正是其判断用法的引申。“是”在5世纪的时候完成了由指代词或形容词到判断词的语法化进程(25),成为5世纪之后最主要的判断词。“为是”的诞生并进入选择疑问句既离不开“为”、“是”的相容性,也离不开判断用法的相关性。“为是”之所以用在选择疑问句中,是以其判断作用为基础的,之后才随着语境的变化而具有了判断和连接的双重作用。“为当”也是具有判断和连接双重作用的词。“‘当’是一个论量宜适、可否或是非的词,用到表示选择、交替的复句中,就可以成为选择连词。”“‘为当’的‘当’,论量的意味仍可看出,和‘为是’的‘是’作用也约略相当。”(26)与“为是”、“为当”不同的是,“为复”是只有连接作用的选择问标记,“复”只是个词尾而已。试比较:
远法师问:“为是比量见?为是现量见?”和上答:“比量见。”(唐神会《菩提达摩南宗定是非论》)
远公曰:“更有小事,合具上闻,将军为当要贫道身?为当要贫道业?”(《敦煌变文校注·庐山远公话》)
今且问汝,无情之物,为在三界内,为在三界外?为复是心,为复不是心?(《祖堂集》卷三)
或问:“所谓穷理,不知是反己而求之于心,惟复是逐物而求于物?”(《朱子语类》卷一百二十一)
在上举最后两例中,“为复”和“是”同时出现,起判断作用的是“是”,“为复”只具有连词的性质。这些选择问标记可以单用在一个分句中,也可以成对出现在前后两个分句中。此期主要的选择问句式有“为……(也/耶)为……(乎/耶)”、“……为复……”、“……为是……”、“为是……为是……”、“为当……为当……”等。这一时期,用在选择问句末尾的语气词大致是承继前代而来,但使用频率较上古明显偏低。
唐五代时期,“为”、“为是”、“为当”、“为复”这几个选择问连词实现了专职化,并逐渐形成了如下几个鲜明的特色:成对使用多,单个使用少;单用时见于前一分句多,用于后一分句少;不配语气词的情况多,配合语气词的情况少。此外,此期还诞生了两个新的选择问连词:“还”、“是”。此期主要的选择问句式有“(为)……为……”、“(为当)……为当……”、“……为……”、“……为当……”、“(为复)……为复……”、“(为是)……为是……”、“为复……为复……”、“……为复……”、“……为是……”、“是……是……”、“还……?……”、“……还……”、“为复……为……为复……”等。无标记选择疑问句的数量在此期有所增加,但多见于禅宗语录。与前期相比,此期选择疑问句的句末更少使用语气词。
宋代的选择问句几乎全盘继承了唐五代的关联词如“为”、“为是”、“为当”、“为复”、“还”、“是”等。“还”本身在句中具有加强语气的作用,在与“为当”、“为复”并用之后,受这些选择问标记的影响而产生关联作用。“还是”作为正式的选择问标记大约成于南宋时期。(27)“还”进入选择问之后,开始逐渐取代“为复”,最终使唐五代的“为复是”化身为“还是”这一形式标记。关联词“是”在此期不仅得到高频使用,并且相关句式已跟现代选择疑问句完全接轨。此期主要的选择问句式有:“(是)……是……”、“或为……或为……”、“……为复……”、“是……还是……”、“还……还……”。与唐五代的情况一样,这一时期的选择问句也很少使用语气词。宋代无标记选择疑问句的数量进一步增多,并且分布范围有所扩大。
元明时期的选择问标记也大体继承前代而来。常用的关联词包括“是”、“还是”、“却”、“却是”、“只是”、“或是”。相关的选择问句式则有“是……是……”、“还是……只是……”、“是……却是……”、“却……却……”、“却是……或是……”等,以“是……是……”、“还是……还是……”最为多用。至于语气词,元代新出现了“那”,明代新出现了“哩”,前者的使用率要远远高出后者。
清代选择疑问句的句式和选择问标记都已经与现代非常接近,同时语气词的使用频率大为增加,而且几乎固定在“呢”上。与前期相比,此期无标记的选择疑问句的使用率明显降低。清代最常用的选择问标记包括“还”、“是”、“还是”,另有“或是”、“可是”作为辅助性标记。此期选择问的常规句式有“是……是……”、“还是……还是……”、“是……还是……”等,其中又以“是……是……”的使用率最高。
总之,宋元明清时期是选择疑问句由近代向现代过渡的关键阶段。下表中的相关统计数据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近现代选择疑问句之间的对应性和衔接性。
由上表可以看出,不用关联词和单用关联词的选择问句都经历了一个由少到多再由多到少的历程,而关联词连用的选择问句呈逐步增多的趋势,这种势头一直保持到现代汉语。上文的大量实例显示,不带语气词的选择疑问句一般都是简单句子形式,带语气词的选择疑问句往往是结构形式复杂、序列较长的句子。长句子必然需要有语气上的停顿,而语气的停顿离不开语气词的使用,这正是元明清选择问句中语气词使用由少到多的原因。在所有的语气词中,“呢”可谓一枝独秀,这一点也与现代汉语的选择疑问句高度吻合。
近代的选择疑问句还出现了复合化的倾向,即由两个分句组成的选择疑问句紧缩为单句式。这一倾向最早可追溯到唐五代,但普遍使用还是宋元往后的事。例如:
沙门行与行李处是一是二?(《祖堂集》卷十六)
曾知得布价高低么?(《老乞大谚解》卷上)
京里吃食贵贱?(《老乞大谚解》卷上)
上例显示,这一类句子大多比较简短,谓语多为判断语或形容词语。至于语气词,有时候会出现在前一项之后。例如:
客人们,热吃那凉吃?(《老乞大谚解》卷上)
如果选择项是两项以上的,不论选择项的构成是简单还是复杂,通常都要用分句来加以表达。例如:
你要南京的那,杭州的那,苏州的那?(《老乞大谚解》卷下)
姑娘,你这称呼,是九十的“十”字,还是金石的“石”字?(《儿女英雄传》第八回)
惟独你管的这项地里有低洼地哟,是别人管的地里没种棉花哟,还是今年的雨水大,单在你管的那几块地里了呢?(《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六回)
三、选择项之间的关系
根据不同的标准,选择疑问句中的选择项之间可以划分出不同的关系。这些关系大致可以从结构和语义两个方面进行解析。
1.选择项之间的结构关系
在句法结构中,构成句子的各个单位是按一定的结构层次和结构关系组织起来的,通常具有两个句法形式S1和S2。如果它们的长度相同、包含的词或词类相同、词的排列顺序相同、层次构造相同、相对应的语法形式的功能相同,那么可以将S1和S2看成是狭义同构;如果S2是S1的扩展式,而且S2的直接成分也都是S1里的相对应的直接成分的扩展式,那么S1与S2就属于广义同构。(28)
在选择疑问句中,各选择项在结构上如果属于狭义同构或广义同构,那么选择项在结构上就是可比的;反之,则结构不可比。
选择项属于狭义同构的选择疑问句相对多见。例如:
唤作驴则是?唤作马则是?唤作祖师则是?(宋圆悟《碧岩录》卷一)
那厮身材长共短?肌骨瘦和肥?(元孟汉卿《张鼎智勘魔合罗》第四折)
你的马是家生的那,元买的?(《老乞大谚解》卷下)
你们却要长做夫妻,短做夫妻?(《水浒传》第二十五回)
行者道:“亲是父党?母党?”(《西游记》第七十七回)
不知是惹的花香,是粘的人气?(《儿女英雄传》二十八回)
选择项属于广义同构的选择疑问句较为少见。例如:
这我舍侄还是自在为王好,还是与人为奴好?(《西游记》第五十三回)
他还是河员送礼,还是“看坟的打抽丰”来了?(《儿女英雄传》第二回)
当然,还有一些选择疑问句的各选项之间结构差异较大,不存在可比性。例如:
今晚便杀出去好?却捱到来朝去好?(《水浒传》第七十七回)
不知是给甚么强盗作眼线的,莫不竟是个大盗,从京城里就跟了下来?(《儿女英雄传》第五回)
还是我这话嘱咐多余了?还是你是我的嬷嬷爹,众人只管交齐了,你交的齐不齐就下得去呢?(《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六回)
2.选择项之间的语义关系
如前所述,选择项之间的语义关系有对立、差异、相容三种。对立关系的情况较为复杂,差异关系和相容关系的情况略显简单。
对立关系又分为正反型、反义型、颠倒型和语境型四小类。选择疑问句的前后两项一为肯定、一为否定的即正反型的选择项。否定项通常用“不”、“没”等否定词作标志。例如:
是会了拈归一壁,是不会了拈归一壁?(《朱子语类》卷一百一十八)
我问师父咱:与的是?不与的是?(元马致远《马丹阳三度任风子》第二折)
贼们怎知你有钱没钱?(《老乞大谚解》卷上)
到底是要他呢,还是不要他呢?(《儿女英雄传》第二十三回)
反义型的选择项是指前后项中各有一个词语在语义上处于对立,从而构成一种不相容的选择。例如:
且道某甲手中雀儿是死耶,是活耶?(宋圆悟《碧岩录》卷一)
有髭须无髭须?(元孟汉卿《张鼎智勘魔合罗》第四折)
是近房远房?(元武汉臣《散家财天赐老生儿》楔子)
曾知得布价高低么?(《老乞大谚解》卷上)
吴先生,我等是软取,却是硬取?(《水浒传》第十六回)
有度牒是无度牒?拿他上来取供。(《西游记》第三十九回)
你们听听,有理无理?(《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四回)
从上面用例可以看出,这种反义型的选择项多由形容词和动词充任,如例中的“近”和“远”、“高”和“低”、“有”和“无”等。
颠倒型的选择项是指前后两项用的词语基本相同而语序颠倒,从而形成语义上的对立。以下为笔者搜寻到的唯一用例:
妙啊!妙啊!还是妖精菩萨,还是菩萨妖精?(《西游记》第十七回)
语境型的选择项是指前后项本身并不形成对立,但问话人要求答话人只取其一,从而因语境的临时限制作用而构成对立。例如:
所谓穷理,不知是反己求之于心,惟复是逐物而求于物?(《朱子语类》卷一百二十一)
您端的是姑舅也那叔伯也那两姨?(元关汉卿《拜月亭》楔子)
这三个火伴,是你亲眷那,是相合来的?(《老乞大谚解》卷上)
你三个却是要吃刀板面?却是要吃馄饨?(《水浒传》第三十七回)
你这小师父,还是自幼出家的?还是中年出家的?(《西游记》第九回)
大人,先到公馆?先到河院?(《儿女英雄传》第十三回)
差异关系的选择项是指前后选择项并不形成截然对立,仅表现出一定的差异,多是同类并列。这种差异是通过句中相同项的存在、相异项的比较而显示出来的。例如:
颖又云:“且容问天池神堂到了是北朝地土,是南朝地土?”(宋沈括《乙卯入国奏请》)
他是面皮黑面皮黄?(元孟汉卿《张鼎智勘魔合罗》第四折)
这契写时,一总写么,分开着写?(《老乞大谚解》卷下)
且唤本营差拨并牌头来问,这人来时有风,近日却才风?(《水浒传》第三十九回)
二人俱停当了,却问:“怎么供献?还是捆了去,是绑了去?蒸熟了去,是剁碎了去?”(《西游记》第四十七回)
我倒底算姐姐聘的,算和尚聘的呀?(《儿女英雄传》第二十六回)
相容关系的选择项是指两个选择项都具有可能性,彼此不形成对立,不表现差异。答案可能是其中一项,也可能是两项。例如:
今后通好,不知或为兄弟?或为叔侄?或为知友?(宋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卷十五)
我怎肯有上梢无下梢?(元纪君祥《赵氏孤儿》第三折)
要什么肉食下酒,或鹅、猪、羊、牛肉?(《水浒传》第三十九回)
你却有龟作卜?有蓍作筮?(《西游记》第三十七回)
还是姐姐自己会算命啊,会合婚呢?(《儿女英雄传》第二十六回)
不难发现,上述三种语义关系的对比强弱程度是各不相同的。就总体而言,对立关系、差异关系、相容关系在对比性方面呈现的是一种由强到弱的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