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理据性,像似符号
系统性与有机论问题,可以说都是索绪尔的任意性原则造成的。如果符号与对象之间,不必依靠任意武断性连接,就出现另一种符号学。索绪尔把“任意武断性”的反面称作“理据性”(motivation),他坚持认为符号与意义之间没有理据。皮尔斯没有用理据性这个术语,他的理论体系却立足于理据性,他的符号理据论使符号学最终摆脱了系统观。
索绪尔也承认,任意性原则,哪怕在语言的词汇层面上也不是绝对的,至少有两种词不完全任意。一是象声词、感叹词,都具有“语音理据性”(phonetic motivation),只是这两种词在语言的词汇总量中很少,可算普遍任意性中的例外。(34)二是复合词,如“十五”,或词组如“苹果树”。复合词或词组具有排列方式的理据性(前词与后词的搭配并不任意),这样,理据性成分在语言中相当多,一旦构成组合(如复合词),就出现二度理据性。
语言中的理据性比索绪尔意识到的更多。柏拉图已经发现某些语音与意义有关联,他没有总结规律。古代文明的许多典籍,如印度的《奥义书》,希伯来的Kabbalah,日本佛教九世纪出现的“真言宗”,都注意到这个问题。洛克与莱布尼茨为这问题还有一场辩论,洛克主张语音与语意的关系是全任意,莱布尼茨认为不全是任意。
虽然有些人认为全世界的语言都有“声音像似”(phonetic iconism)。全世界各民族几乎都用唇音m称呼母亲,显然这与哺乳有关;用塞音p-d称呼父亲,看来与最简单的呼叫有关。再例如英文那样用b作“打击”用词(如bang,beat,batter,bash,bruise,blister),用p作“脚步”用词(step,stop,stamp,stomp,tap,tamp,tramp)。中文一旦像声,也几乎类似,例如急剧动作用爆破音:“棒打”、“抨击”、“拍打”。但是这种语音相似,在任何语言中都过于零散,难以找到规律。
皮尔斯的符号学一开始就不以语言为符号范式,于是符号与其“对象”之间的关系,就显示出各种“本有的”连接。皮尔斯认为,根据与对象的关系,符号可以分成三种:像似符号(icon)、指示符号(index)、规约符号(symbol)。前两种是有理据性的符号。
像似符号指向对象靠的是“像似性”(iconicity):“一个符号代替另一个东西,因为与之相似(resemblance)。”(35)任何感知都有作用于感官的形状,因此任何感知都可以找出与另一物的像似之处,也就是说任何感知都是个潜在的像似符号。(36)符号化的第一步,实际上是比拟模仿。
像似性看起来简单直接,有一种“再现透明性”,似乎符号与对象的关系自然而然,而且让我们马上想到视觉上的像似,例如电影、摄影这样的体裁,如肖像、风景这样的题材,符号与对象的关系不言而喻,让人觉得有一种“直接感”(immediality)。其他符号“引入非自然因素,如时间、意识、历史,以及符号的间离性干预,从而瓦解了自然的在场性”(37)。而图像虽然是符号,但它看起来似乎是对象的自然而直接的显现。
实际上“像似”概念远远比此复杂,仔细探究,我们会发现这种“自然而然”是假相,尤其当我们移到图表、关系式、音响等符号载体,像似关系就不直接了。像似性由于当代文化的“图像转向”而成为学界研究的重要课题。符号学界,以阿姆斯特丹大学与苏黎世大学的符号学中心为首,从1997年开始,举行世界“语言文学像似性”讨论会(38),问题越讨论越多,也正如整个符号学,问题越多学科越丰富,国内也有胡易容等学者研究卓有所成。(39)
首先,像似不一定是图像的,可以是任何感觉上的。舒伯特的《鳟鱼》旋律像似鱼的跳跃,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蜜蜂飞舞》中的音符像似蜜蜂的嗡嗡声。还有嗅觉上、味觉上,例如香水像似某种花卉。只是非图像的像似,没有图像那么直接,上述的音乐,没有标题很难确定像似。
其次,像似关系,似乎应当是符号尽量去模仿对象,这问题实际上不那么简单,很可能是符号创造对象,对象模仿符号。皮尔斯已经指出:“像似符号可以不必依靠对象的实在性:其对象可以是纯粹的虚构的存在。”(40)例如麒麟(unicorn)、凤凰(phenix)的图像或设计图,符号看起来很生动很“实在”,对象却不存在,模型图像之类的对象,必须反过来像似符号,它们反过来创造对象。
而当今文化中大量的图像,究竟是在摹写对象,还是在创造对象?用王尔德幽默的话,是艺术模仿生活,还是生活模仿艺术?当代文化的发展趋势是后面这种像似符号越来越多,看一看大量的旅游景点就可以明白这种变化。
进一步说,从具体到抽象,像似性幅度可以很宽。凡事三分的皮尔斯,把像似性也分成三级:形象式像似(imaginal icon)、图表式像似(diagrammic icon)、比喻式像似(metaphorical icon)。形象式像似符号是图像式的,上文已经说过,虽然有一部分像似符号,靠形象创造对象,这类像似符号与对象的关系比较清楚而自然。图表性与比喻性相似符号,则比较复杂。
所谓图形相似,是一种“构造类似”。皮尔斯解释说:“它与对象的像似,不是在其外形上,而是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上。”代数公式,或化学反应公式,其内部关系(部分与整体的关联)与对象形成所谓“结构同型”(structural homology)。各种“图表”就是把符号之间的关系(例如大学排名、富豪榜)变成图表的位置关系。索绪尔说的复合词与词组所具有的理据性,实际上就是“图表式像似性”。
语言中词汇的衍变就具有这样的构造类似之处:英语high,higher,highest,随着词长与词素增加,意义程度加强。这种情况被有的语言学家称为“构造像似性”(constructional iconicity)。(41)甚至拟声词,所拟的不一定是“真实的”声音。汉语“黏黏糊糊”、“糊里糊涂”、“气势汹汹”,拟的不是物态,而是词汇(粘黏、糊涂、凶狠)之拟声叠加,表示“程度又加一层”。
第三级为“比喻式像似”,抽象程度又比图形相似朝前跨了一大步。比喻像似,就已经脱出符号的初级像似之外:符号只是再现了对象的某种品质,有时候是很难说清楚的品质。在比喻式像似中,像似成为某种思维像似,“拟态”像似。例如,筑高台模仿至高无上,由此产生了遍布世界各地的“金字塔文化”,而所有获得权势者,首先要登上高台。上下位置像似了权力与服从关系。
仪式往往是“历史像似”,因为极其遥远而成为一种关系方式。社会关系中各种貌似具有像似性的动作关系,实际上是历史留下的文化陈迹,如脱帽致意,或举手致意,原是中世纪骑士脱下头盔,或搁开武器,伸出空手表示无敌意。在当代,体育成为重要的比喻像似符号,它用有规则的对抗比喻人与人、民族与民族的竞争。战争中的具体动作(射击、投掷、击剑等),“像似性”成为仪式。
先锋主义的抽象美术,如蒙德里安的垂直线画,德库宁的单色画,都没有对象可言。因为无对象,也就不是形象像似,甚至很难说是图形像似。波洛克的最重要辩护士美术批评家格林伯格,把“抽象表现主义”的画比喻成艺术史的重大转变阶段,即“艺术渐渐剥离内容,纯化成工具”(42)。实际上就是说不必有表意对象。波洛克的“滴沥”勉强可以说是一个“比喻式像似”,像似(或者说创造了)“思想动势”这样一种品质(43)。本书第十四章将讨论到,跳过对象,是艺术符号的特权。
应当承认,上述三级像似性之间,边界不一定很清晰。近年的文化研究理论,把各种“关系像似”,称为文化拓扑学(cultural topology),也就是研究各种变易中的关系形式。最著名的例子是福柯关于历史与社会“圆形监视”(panopticon)结构的研究:当圆形监狱式的监视变形成闭路电视式监视,形式已经大变,但是“构造像似性”依旧。再进一步扩大,圆形监视可以成为“概念比喻”,例如“道德法庭”、“舆论法庭”造成的全民监视。
像似符号还卷入了另一个问题,即“像似程度”问题。莫里斯改进皮尔斯的像似性定义,认为像似符号与对象之间,是“分享某些性质”,也就是说,像似性符号与对象只是部分像似。这个定义比较准确:一旦符号与对象“分享全部性质”,像似性就变成相同性,符号变成所谓“全像似”。(44)本书第二章已经讨论过这个问题。
如果接收者完全无法辨认同时在场的两个感知有什么区别,两者之间互相成为“重复”(double),不具有符号关系。解释者如果无法辨认两只松鼠的差别,就无法把一只当做替代另一只的符号。艾柯指出:“我写字的这张纸,与刚写完的那张纸,是‘重复’,没有理由说前者是后者的符号。”(45)这种情况非常多。同一次印出的两张照片,同一版的两本书,两辆完全相同的汽车,彼此之间无法出现符号替代关系。只有当仅仅一个感知在场时,它才是替代其种类的符号。任何一只松鼠(例如放在动物园里),可以作为全部松鼠的类别符号;任何一辆汽车(例如放在车展上),可以作为这一型号汽车的类别符号。
重复的绝对像似,与完全无法找到与对象之间像似点的符号,是像似性光谱的两端。像似性的差别可以如此之大,这也就是为什么艾柯严厉批评皮尔斯的像似概念。他认为像似符号依然必须靠文化规约表意:“像似性并不存在于形象与其对象之间,而存在于形象与先前文化的内容之间。”(46)他的意思是:像似理据性本身无法连接两者。因此艾柯认为像似本身作为理据,是“像似谬见”(iconic fallacy),主张干脆从符号学中取消像似性这个范畴。虽然艾柯说得很对,像似问题不如初看那么简单,此论还是有点走极端,下文会说到,大部分符号是混合理据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