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
根据全要素生产率的要求,经济增长速度不是物质资本、劳动力、自然资源等要素投入的简单相加,而是生产率不同的各种要素有效组合的结果。
一、要素的替代和补充
集约型增长方式包括对要素的有效配置和组织,在此基础上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
在经济增长中,资本、劳动和自然资源三者之间基本上是替代关系。要素的替代有两个依据:一是依据各种要素的产出弹性(对增长的贡献)。一般说来,哪种要素的产出弹性大,就要较多地使用哪种要素。二是依据本国资源的稀缺性程度。哪种资源供给相对丰裕,就要较多地使用哪种资源。这两个方面可能有矛盾,这就提出了要素替代中的均衡问题。
就我国目前情况来看,资本的产出弹性无疑较其他要素大,但资本非常短缺,这就提出了充分利用本国的劳动力资源问题。面对自然资源的稀缺性,特别是面对一些不可再生的资源,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是寻求替代,即相对宽裕的资源替代不可再生的稀缺资源,被消耗的自然资本必须由后天资本替代。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一个重要机制是各种要素都进入市场,各种要素的报酬(价格)由各个要素市场的供求调节。调节要素间相互替代的机制是各种要素的价格比例。例如利率低于工资率就要鼓励多用资金少用劳动力,这就可能导致经济增长受资金不足的束缚,而劳动力资源却没有得到有效而充分的利用,从而使经济没有得到应有的增长。解决不可再生资源的替代问题的关键是提高使用这些资源的价格。
在经济增长的诸要素中,技术、组织是其他要素的补充要素。尽管就具体的生产过程来说,技术进步可能节约资金、节约劳动,起替代作用,但就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来说,各种现存的资源都要充分地对经济增长起作用,技术进步的作用是克服资金供给不足的“瓶颈”,提高劳动力的素质,改善自然资源供给条件。技术在这里明显起到补充作用。至于组织,其补充作用更是毋庸置疑。各种要素的投入规模越大,组织便越重要。
在经济增长过程中,配置技术和组织要素的关键是积极推进技术创新和组织创新,强化技术扩散和组织制度的完善,使各种要素的结合功能即全要素生产率得到充分释放。
借助价格机制解决资源短缺问题。提高可能耗竭的自然资源价格,可驱使相互竞争的生产者用数量比较丰富、价格比较便宜的资源来代替它。如果没有其他资源来代替时,使用这种昂贵资源作原料的商品的价格相对比其他商品高,消费者便会少买这种商品,多买其他商品,最终起到降低资源需求的作用。
二、提高投入要素质量
从集约型增长方式来看资本投入效率,主要涉及的是资本在各种要素之间的配置效率。资本投入可用来推动更多数量的资本存量和劳动力,但集约型增长重视的是要素的质量。我国目前要素的质量太低,突出表现是:劳动力素质太低,机器设备落后,矿产资源品位太低,土地贫瘠等。这种低素质的要素投入增长过程,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太小。因此从集约型增长考虑,提高要素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关键是提高投入要素的质量。具体地说,要重视人力资本投资,提高劳动者素质;要重视技术创新和技术开发的投资,重视在生产中采用新技术的投资;重视提高土地肥力和各种自然资源品位的投资。相应的,资金投入的主要方向将是研究费用、开发费用、教育费用、技术革新和推广费用。
在我国投入要素质量最差的恐怕是人力资本。人力资本是人的知识和技术的存量。劳动是经济增长的一个要素,但劳动要素不是均质的、无差异的。在不同的国度、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劳动者之间的身体素质、文化素质、各自的技能是不同的。这些差异也就是人力资本的差异。人力资本的差异便产生不同的生产率,从而使劳动要素的投入产生不同的贡献。显然,生产力发展到现在这个阶段,对经济增长起作用的劳动已不是简单劳动,而是掌握一定知识和技术的劳动。劳动要素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主要说明因素将是投入的劳动力的质量,而不是劳动力的数量。显然,进行人力资本投资,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本身就是集约型经济增长的重要方面。
作为现代经济增长基础的科技进步不仅物化在具有较高技术等级的机器设备上,还体现在劳动者知识和技术存量的增大上。在现阶段,最有价值的资源应该是与先进的机器设备相适应的知识和技术。面对我国目前存在的人力资本存量同物质资本存量不成比例的巨大缺口,当前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点应是加大人力资本投资,提高劳动者素质。
人力资本投资的主要方面是教育投资。新增长理论指出了教育投资所产生的规模效益递增。教育的收益并不仅仅表现在科学家或经理人员对自己受教育进行个人投资而导致生产率的提高。如果众多的科学家和经理人员对自己受教育进行投资,便会有许多受过教育的人向其学习。正是这种相互影响,形成了外部效应。这意味着对人力资本投资会使投资产生更高的效益。
因此在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之际,急需对现有就业人口进行文化教育和技能训练。这种教育和训练需要在供给和需求两方面采取措施。在供给方面便是加大教育和训练费用,建立多种形式的专业和技能训练学校或课程。在需求方面便是建立相应的制度迫使劳动者自觉地接受训练,其中包括确定以某种专业知识和技能为标准的就业和上岗条件,以专业知识和技能作为标准的工资等级。
三、规模经济
一些学者根据外延型扩大再生产和内涵型扩大再生产的区分来区别粗放型增长方式和集约型增长方式。由此,扩大生产规模便被认为是粗放型增长,在原有规模的生产上提高效率便被认为是集约型增长。这种观点的要害是混淆了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的区别。
在索罗和丹尼森等人所分析的全要素生产率中就包含了规模经济的作用:收入增长中有相当的部分要归功于经济中运作规模的扩大。其根据是:当经济运作的规模扩大时每单位产量要求的投入更少,这是因为在小规模水平上使用技术在经济上是无效率的,但在更大的生产规模上则产生节约,带来规模经济效果。
就扩大规模来说,规模的扩大是经济增长的必然结果。集约型增长区别于粗放型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有限的资金不是热衷于投向铺新摊子,而是注重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对现有企业和设备进行技术改造,不可避免会伴有规模的扩大。这种规模的扩大就不属于粗放型增长之列。而且,按照全要素生产率的要求,集约型增长特别注重规模经济。扩大优势产业和优势企业的规模本身是推动集约型增长的重要途径。
企业达到什么样的规模才是经济的?这里涉及对规模经济定义的科学理解。一般说来,规模经济表现为在一定时期内产品(服务)的单位成本随规模的扩大而降低。就规模与经济效益的关系来说,有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之别。规模经济首先是指,企业要达到由行业特殊规定的最低限度规模,例如汽车制造厂的最低限度规模是年产汽车x万辆,石化企业的最低限度规模是年产石化产品y万吨。达不到这种最低限度规模的就是规模不经济。
通常所讲的企业规模可以表现为投入规模,也可以表现为产出规模。在计划经济体制中所讲的规模基本上是指投入规模:企业有多大数量的职工,多大规模的机器设备,企业就达到什么级别。按此标准,投入规模小的企业不可能有什么地位。而在市场经济体制中所讲的规模一般是指产出规模。按此标准,一个企业职工可能有几千人,其年经营收入有几千万元;而在另外的企业中,经营收入相当,但其职工可能只有一二百人。这两个企业,哪个达到规模经济?显然是后者。我国目前达不到规模经济的主要症结也恰恰是在产出规模上。由于重复建设、重复投资,同样的产品许多企业生产,面对有限的市场,谁都达不到最低限度规模。因此,实现规模经济的目标不在扩大企业的投入规模,而在于扩大企业的产出规模。(2)
规模经济不等于企业规模越大越经济。规模是否经济,一要看成本,二要看市场。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经济规模会随着其产业基础的变化而变化。在机器大工业基础上的规模经济往往需要较大的规模。而在进入信息化阶段后规模经济就不一定要那么大。
我们要解决企业达到最低限度规模的问题,这绝不意味着达到最低限度规模的一定是大企业。我国调整企业结构的途径,除了集团化途径外,还有一条尚未被人们充分认识的途径,这就是组建企业团队的途径。如果说前一条途径是组建“航空母舰”的话,后一条途径则是组建“舰队”。
组建企业团队是针对面广量大的中小企业而言的。在有些行业中,小企业也可能达到最低限度规模。超过一定规模可能是规模的不经济。对面广量大的没有进入大型企业(集团)的独立存在的中小企业来说,组成企业团队进入市场,可降低竞争费用。这种团队形式的合作也可能形成规模经济。
四、科技进步
自然资源的枯竭可能造成经济增长的自然限制,对此曼昆(Mankiw)在《经济学原理》中提出:“技术进步会提供避免这些限制的方法。”比较现代经济与过去的经济,可以发现各种使用自然资源的方法得到了改进:现代汽车耗油更少,新住房由于有更好的隔热设备而节省用于调节室温的能源,资源回收使一些不可再生的资源被重复利用,可替代燃料的开发,使我们能用可再生资源替代不可再生性资源。例如在50年前锡和铜是关键商品:前者用于制造容器,后者用于制造电线。环保人士担心锡和铜的过度使用。由于技术的进步,锡和铜都有了替代物:塑料代替锡成为制造容器的材料,电话通讯可以利用砂子生产的光导纤维。因此“技术进步使一些曾经至关重要的自然资源变得不太必要”。(3)
根据罗默的增长理论,在信息时代,生产已不是仅仅由资本和劳动两大要素组成,知识是推动增长的一个独立的要素,知识的积累是促进现代经济增长的决定性要素。如果说迄今为止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对大自然的索取的话,进入信息时代后,经济增长将主要依靠对知识和信息的索取。对建立在依靠科技进步基础上的经济,人们一般用知识经济来概括。知识经济对可持续发展的意义主要在于以下三个方面:①以知识和信息替代物质消耗,体现物质消耗和环境污染的减少。②各种自然物质可能被多次使用和反复使用。③物品在使用功能完成后重新变成可利用的资源。总的来说,科技进步需要形成这样一些技术:生产部门节约能源和原材料消耗的技术;提高资源使用效率的技术;替代不可再生资源的技术;减少和治理环境污染的技术,等等。
长期以来流行的理论是:由于先进技术明显节省劳动力,考虑到就业的压力,我国选择的技术应该是中间技术或适用技术。现在看来,这个理论形成的误导便是阻碍采用最新最先进技术。在这里扩大就业是以降低经济中采用新技术的层次为代价的。这是典型的粗放型方式。这种技术选择在过去的封闭经济中似乎还过得去。现在,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国内市场在实际上正在成为国际市场的一部分,中国产品不仅在国外市场,在国内市场也遇到国际竞争。以中间技术为基础的中国产品明显缺乏竞争力。这可以说是近年来许多企业因产品销售不畅而效益下降的主要说明因素。现实中也可发现一些企业的产品之所以能在买方市场背景下争得较大的市场份额,靠的就是首先采用国际最新最先进的技术。就中国的消费者来说接受的产品也是具有高技术含量的产品。所有这些表明,在现阶段推进技术进步所要选择的技术是国际最新最先进的技术。
索罗用历史事实证明了推进技术进步和提高生产率不一定会造成失业。“从历史的角度看,工人担心的情况显然没有发生。现在的生产率是18世纪工业革命时期的10至20倍,但失业率并不比那时的高。”所以担心技术和生产率的提高会带来失业是杞人忧天。(4)其主要说明因素是技术进步本身可能创造新的就业岗位。
我国推进技术进步还必须考虑到一些发达国家正在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对我们的挑战。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经济正在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可以预计,知识与经济的直接结合,使生产方式产生新的革命,必然会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巨大影响和深刻的变化。在国际竞争空前激烈的今天,尚未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的我国经济的发展已经或正在面临知识经济的挑战。这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是挑战,也是机遇。
现在我们使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概念,原因是发展方式比增长方式包含更为广泛的内容。例如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创新驱动经济发展等。这里讲的转向集约型增长方式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1) 库兹涅茨:《现代经济增长:事实和思考》(1971年12月11日演讲),载《诺贝尔经济学奖金获得者讲演集(1969—1981)》,王宏昌编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第97页。
(2) 卡尔·夏皮罗(Carl Shapiro)与哈尔·瓦里安(Hal Varian)在《信息规则》中说明网络的外部性效应时使用了生产方规模经济和需求方规模经济的概念。在他们看来,在信息经济条件下规模经济更多地是指需求方规模经济(卡尔·夏皮罗,哈尔·瓦里安:《信息规则》,张帆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2页)。
(3) 曼昆:《经济学原理》,三联书店,1999年,第148页。
(4) 索罗:《论经济增长》,载廖理等《探求智慧之旅》,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9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