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空间设计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2 办公空间设计要点

从设计方法的角度讲,会设计酒店套房,就能设计办公大楼。其中一个重点就是如何建立有效的设计思路及方法。不论面对什么样的设计对象,举一反三的能力总是比照图设计更重要。

设计成果的个性差异是每个设计师自我价值唯一性的最好体现。与其他室内设计专题相比,办公空间的个性化差异却是最难设计的。为了避免“千屋一面”的办公室印象,要从设计方法的角度去理解设计要点,而不是记忆或照搬已有的设计模式。

1.2.1 办公空间的总体设计要求

办公空间设计是为办公活动提供环境保障的预设工作,因此设计的总体要求主要围绕两点考虑:一、一切形式设计围绕办公活动的需求进行;二、要预先设想“人—事—物”三者的各种可能性,并予以综合考虑。

当设计师面对一个办公空间设计项目的时候,要考虑许多来自不同受众群体的设计需求。例如从工作者的角度要满足办公空间合理使用的要求;从管理者的角度希望公司环境可以帮助塑造良好的运行秩序;从老板的角度要求体现公司形象的独一无二;从投资者角度希望控制造价,装修成本物超所值;从施工者角度希望工艺不复杂且容易施工。除此之外,还要符合国家防火、防灾、防盗等相关安全要求。随着节能环保理念的普遍流行,还要满足绿色设计的一些标准。这些看似繁多的设计要求归结起来,其实就只有一个要求:需求决定形式的设计要求。没有无缘无故的形式设计,所有的设计要求及其表现出来的设计形式,都可以找到其背后相应的“需求”。因此,满足这些需求就是办公空间最根本的设计要求。

不过,设计师在通过形式设计满足办公活动需求的时候,使用的方式、达到的效果各不相同。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其预设的设计要求标准不一样。例如一处公共大厅式的办公空间,其地面材料的设计处理会因为预设的设计要求不同而形式各异。由于办公人员比较多,在为了便于清洁且不显脏的考虑下,多半会选用灰米花石材铺装或水磨石铺装;如果为了增加办公室亮度且便于保洁,又有可能选用浅色瓷砖;如果是为了提高舒适感及环境的亲和力,复合木地板才是较好的选择;如果考虑到来往人员的脚步声,尤其是皮鞋如鼓点般踏在硬质地面的声响可能会分散办公人员的注意力,选择能减小脚步声的地毯材质则又成了满足一种功能需求的选择。看到这里,我们也许会迷茫,由于我们预设了不同的设计要求,设计形式变得难以选择。其实之前的这些关于地面材质的预设要求并不能称之为完整的设计要求,满足单一的功能需求只是较浅层面的设计思考。如果我们能够从“人—事—物”三者关系的角度综合思考,重新审视之前的预设要求,我们的选择才能更加明确。同样是公共大厅式的办公空间,我们要分析是什么样的人在用?如何用?做什么事?如何做?会用到哪些物?它们之间的关系又是什么样的?如果工作人员多是女性,要求着正装上班,处理类似财务记账等精细工作,环境容易保持清洁,那么减小步道噪声的需求就强过其他需求;如果工作人员从事对外办公活动,使用人员混杂,从户外到办公大厅没有足够过渡空间,那么选用便于清洁的地面材料则成为主要需求。因此,我们在制定项目设计要求的时候,务必要从“人—事—物”三者的相互关系入手,并予以综合考虑。

办公空间设计虽然因项目不同,细分后的设计要求也各有差异,但一些共性的设计要求还是存在的。

(1)方案设计要直观体现办公场所的属性。这一设计要求往往被设计者所忽视。从使用方便、视觉传达高效等方面考虑,都要求所设计的环境能直观地反映其场所属性。虽然作为员工也许希望自己的工作环境像花园、游乐园或是自家客厅,但是从来往的客户、企业管理者等角度去看待办公环境的时候,更希望它一看就知道是办公、工作的场所,而不是其他模棱两可的功能场所。这就使得设计师包括客户都会认为:设计看起来跟目前常规的办公环境类似的空间才能算是办公空间。其实,这种想法反而会忽略真正的办公场所的属性。由于办公活动是一个笼统的概念,不同的办公活动体现的场所属性并不一样。营业性办公活动、创意性办公活动、管理性办公活动,等等,这些不同办公活动的场所可不仅仅是办公桌与椅子的简单组合。空间环境在体现适合办公这一活动属性的同时,还要体现出所从事办公活动的特色属性。一个成功的方案甚至可以通过特色场所属性的表达,增强该办公活动的氛围,进而达到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图1-2所示为IBM的创新体验中心的设计。简洁的空间造型预示着极强的现代感,线条装饰元素使人联想到信息传输。光元素的应用体现了媒体世界的丰富多彩,整体场所呈现出高科技的意味,正好符合IBM的业务属性。

图1-2 IBM创新体验中心的设计

(2)功能空间划分明确合理。除去迷宫,绝大部分功能空间的设计都会有此要求。只有明确合理的功能空间划分,才能提高空间的使用效率。做到这一点还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依据办公活动的功能需要,以及各功能区之间的关系,使各个空间区域通过划分体现出明确的功能属性;二是通过虚拟代入办公活动的方式,检验各个功能区之间的关系是否合理。例如一个设计公司的内部空间划分,按照办公活动以及功能需求的不同,可以明确划分为前台接待区、设计办公区、管理办公区、休息区、资料室、会议室等。如果这些功能区划分不明确就会使工作环境混乱。如果没有明确的接待区,会影响外来客户的接洽;没有明确的休息区,很可能午餐盒饭堆满办公桌和电脑前;会议室与设计区没有明确的划分,就会使工作环境乱哄哄,相互影响。因此,依据功能需求而进行的空间划分是办公空间设计必不可少的关键一步。当设计方案划分功能空间之后,如何确定各功能空间的位置关系,是空间划分的另一个重点。因为这些空间的组合分布没有唯一的标准答案,只有越来越倾向于合理的布局结果。往往设计师把握一个空间布局的合理性,就是通过虚拟代入办公活动的方式。例如前台接待区、设计办公区、资料室、会议室四个区域之间的关系。代入人员活动情况之后,可以分析出这样的结果:由于上班打卡以及外来客户的活动需要,前台接待区要在各功能空间序列的最前面;设计办公区与资料室,两个区域的活动最为紧密,因此这两个功能区最好靠在一起;而作为会议室,办公区的设计团队自身会用到,为外来客户讲方案也会用到,因此会议室应设在方便外来客户到达,同时也方便设计人员到达的空间位置。按照空间序列安排,首先是前台接待区,接下来是会议区,然后是设计办公区,最后是资料室。这样方便人员到达效率的设计,我们可以认为是提高空间合理性的一种选择。图1-3所示为lexmark的办公空间设计。整体空间通过一条贯穿走道连接在一起,各功能区如果按照常规的布局方式,那么每个分区的区域感会很不明确。所以该设计在每个分区的中心设计了圆形节点空间,通过空间节点辐射各功能区,使分区的区域感更明确,空间秩序感更强。尤其是围绕大会议室的通道预留得较为宽敞,也是考虑到该功能区瞬间人流的疏散需求,这也是设计合理性的一种体现。

图1-3 lexmark的办公空间设计

(3)空间形象符合企业文化形象。企业的软实力通常体现在其文化形象的积累与表达上。现代企业将自身形象的塑造看作是企业经营活动的一部分。有助于企业形象塑造的CIS,甚至也被看作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方法与标准。基于企业对自身形象事无巨细的诉求,其办公场所的空间形象与该企业的文化形象更需要保持一致。如企业文化中有致力于环保的形象理念,那么在办公空间的设计上就要有节能、减排、健康、高效的形式体现。过多地使用人工照明与材料堆砌,尽管空间视觉效果会很好,但实际上却背离了企业形象的初衷。图1-4所示为skype的办公空间设计。该公司主要是面向年轻人的网络语音服务业务,为了体现其新潮有趣的企业文化,整个空间完全不像常规办公室的环境样式,但是轻松休闲的氛围、多姿多彩的环境恰恰凸显了该企业的形象特色。

图1-4 skype的办公空间设计

(4)材料工艺可实施性强,且成本可控。空间设计作品的价值最终体现在实际环境中,而不能仅仅停留在图纸上。因此,只有实际能施工出来的方案才算得上是真正的设计。许多停留在概念阶段的设计方案不被市场认可,其实并不是设计概念不好,而是受工艺材料等因素影响无法实现,进而使得一些好的想法也被摒弃。这里提倡设计可实施性强,并不是提倡保守地反复使用现今已经成熟的材料工艺套路来进行设计,而是在设计概念方案时,连同材料工艺一起设计。现今许多成熟的设计师都对材料工艺有着自己独到的经验积累,在依托常规工艺结构原理的基础上,各自尝试不同材料的常规与非常规组合,进而创造全新的视觉及功能效果。由于受甲方的预算制约,每一个办公空间设计项目不可能为了效果而大量投入装修资金,因此,在效果与成本之间还是需要设计师来平衡考量的。如图1-5所示为杭州阿里巴巴中心的设计。整个空间挑高大,面积广。常规顶部处理方式费工费料,造价极高。该设计方案一改常规的顶部处理方式,采用纱幔吊顶,既增强了空间的亲和力,又很好地控制了建造成本。

图1-5 杭州阿里巴巴中心的设计

(5)设计满足环保要求,既为人的健康安全考虑,又要节省能源。提到“环保设计”,就不能不提到环保5R设计原则。

①减量——Reduction

减量是从节省资源、少污染角度提出的。减少用量、在保护产量的情况下如何减少用量,有效途径之一是提高转化率、减少损失率;其二是减少“三废”排放量。主要是减少废气、废水及废弃物(副产物)的排放量,必须在排放标准以下。

②重复使用——Reuse

重复使用是降低成本和减废的需要。诸如化学工业过程中的催化剂、载体等,从一开始就应考虑有重复使用的设计。

③回收——Recycling

回收主要包括:回收未反应的原料、副产物、助溶剂、催化剂、稳定剂等非反应试剂。

④再生——Regeneration

再生是变废为宝,节省资源、能源,减少污染的有效途径。它要求化工产品生产在工艺设计中应考虑到有关原材料的再生利用。

⑤拒用——Rejection

拒绝使用是杜绝污染的最根本办法,它是指对一些无法替代,又无法回收、再生和重复使用的毒副作用、污染作用明显的原料,拒绝在化学过程中使用。

虽然环保5R原则最早从工业生产中提出的,但对环境设计有同样的指导作用。空间环境设计中的减量,即减少空间活动使用的能源消耗,如水、电等资源。目前比较通用的做法是增加顶、墙、地材质的反光性能,增加自然光源、自然通风的介入,以减小灯具与机械通风设备的电能消耗;重复使用,即对一些材料、资源的二次利用或多次利用。如雨水收集、中水回用等,还包括环境构筑物可移动、可变换、多功能的设计,通过空间道具的可重复使用降低资源消耗;回收,即对空间活动中产生的垃圾废物进行有效回收,减小污染。如有效的垃圾分类回收,办公纸张再利用等;再生,即废旧家具、建材、办公用品等的再设计利用。如功能置换设计,利用废旧键盘为IT企业设计形象墙,利用废旧轮胎为运输公司设计座位等;拒用,即不使用有毒、有害的装修材料等,如大面积天然石材会有放射性危害超标的隐患,过多胶粘的设计会有甲醛超标的可能等。图1-6所示为某办公会所的环境设计。该方案在形式设计上,采用了简洁造型的处理手法,浅色墙面增加了光能传递效率。顶部采用局部照明的方式,既有明暗的空间节奏感,又比普遍照明节省电能。适量利用植物充当分割空间的隔断,既能净化空气,又节省了常规隔断的木作工料。

图1-6 某办公会所的环境设计

为了达到既定的设计要求,尤其是针对设计初学者,一套条理清晰的设计程序与方法将有助于设计工作的完成。这里有必要强调几个重要的工作阶段。

1.设计前期的设计调研

成熟的设计师都具有一种能力,可以从某一个领域的外行人快速地变成准内行,他所依托的基础正是系统的调研工作。设计师不可能了解每一个设计对象,但是通过有条理的调研工作,就可以使陌生的领域变为熟悉的设计对象。通过了解设计对象的人、事、物,发现与空间设计相关联的问题与需求,就构成了一切设计工作开始的基础。

调研,顾名思义即调查与研究。调查就是收集与设计对象相关的一切资料;研究就是从收集到的信息中找寻与空间设计相关的联系线索,作为方案设计的客观依据,总结设计中要解决的问题与创意方向。

2.问题的分析与总结

空间设计作为形式设计的一种,往往被划分在美学的工作范畴。许多人认为空间环境的设计价值仅存在于好看与不好看。但是好看与否又没有客观的标准,试想甲方怎么会仅从主观的视觉感受角度认可你的工作价值?这就是现代设计与传统装修的最大区别:传统装修只为美而包装空间,而现代设计的核心工作却是要解决空间应用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因此,在设计前期发现问题与诉求,才是现代设计的关键。例如,同样面对一个游戏开发公司的办公环境,设计师会把思考重点放在哪里呢?如果仅为了美观,可以设计成许多的样式。前卫的、科技感强的,装饰许多动漫游戏人物海报等以突出设计主题。这样思考设计没有错,但现代设计的思维还能做得更好。

现在,我们换一种思维来看待这个设计,通过调研先发现问题:首先设计人员长时间面对电脑工作,辐射影响人员工作效率及身体健康;创意工作需要创意氛围,呆板的工作环境只能约束员工的创新思维;有限的空间场地使人员感到拥挤;公司没有太多的资金投入到环境的装修。在总结出这些实际问题后,设计师可以考虑通过环境形式设计来解决问题。例如,通过一些旧物改造降低装修成本;通过合理划分空间使人员不会感到空间混乱,进而降低拥挤感;考虑一些轻松的设计,如茶歇环境、简易活动设施,增加空间的活跃度,用以缓解工作人员的疲劳神经;增加活性炭和绿植墙的设计来降低电脑辐射对员工的影响,提高工作效率等。最后通过整合的视觉形式设计将之前的这些设计点统一在一套方案里面,那么这样针对问题的设计更容易被甲方所接受,更能体现设计的工作价值。图1-7所示为某办公室茶歇休息区的设计。这个位置本来是建筑结构的一处死角,又与通道相邻。通常会设计成一处点景或企业文化墙。这里从实际需求出发,设计成茶歇区,“面壁”式的吧椅形成趣味性联想,使办公氛围更加趋于轻松。

图1-7 某办公室茶歇休息区设计

3.创意设计阶段——通过创意为问题的解决指引方向

设计离不开创意,但创意往往被我们狭隘地理解为单纯视觉形式的创新。这就使得许多设计方案都在为样式上的推陈出新而苦恼,却忽略了设计工作本源的价值追求—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一个装修样式上的创新最多使我们眼前一亮,但是,相对于能在实际使用中解决问题的设计,新样式反而会显得不那么重要了。所以最好的创意应该是为解决问题提供设计方向。例如某数码公司的形象理念其中就包括“开放、创新与探索”,要求工作环境也能体现出这样的理念形象,如果按照常规的办公环境来布置隔断式的办公桌椅,就无法体现“开放、创新与探索”的形象理念。面对这样一个问题,就需要一个创意为形式设计指引方向。什么形式能体现“开放、创新与探索”?一条菲亚特赛道可能并不会引起受众的联想,但借用赛道的流动与激情,一个通感设计的“超级桌子”创意就出现了。如图1-8所示,一长条桌贯穿整个工作空间,所有员工都在同一张桌子上办公,虽然这条蜿蜒曲折的桌子实在是太长了,但它能很好地表达出“开放、创新与探索”的氛围,借用这家公司管理层对这一设计的评价:“这个超级桌子就是一个摆脱传统、大胆创新的象征,提醒着所有人要努力创新、勇于探索、改善生活。”这就是创意的作用。

图1-8 超级桌子的创意

4.形式设计阶段摆脱常规思维的束缚

设计过程中占据主要工作量的环节正是方案的形式设计环节。在面对造型、色彩、材料、肌理、视觉比例等方面问题的时候,通常受设计师个人的审美因素影响较大。除此之外,已存在的常规形式观念也会影响我们的具体设计。如设计办公环境,常见的一些顶、墙、地处理方式,常规的隔断式办公桌椅的组合,这些都会在潜意识里影响设计师的选择。我们会产生一种错觉:不按常见的样式设计就不像个办公室。实际上正是这种常规的形式经验主义束缚了设计师的思维,仿佛进入一个形式设计的死循环,渴望创新却总也跳不出一些固定的模式。现代设计强调功能决定形式,设计师如果始终不脱离“功能”这一设计本源,就不会单纯地陷入到只为形式而形式的设计怪圈。最简单的思维改变方法就是每当你设计任何形式的时候,都要自问一句:为什么这么设计?抛开个人的主观感受,能说服自己接受这样的形式设计,那么这个方案也容易被甲方所接受。如因为节省成本和房间净高过低的影响,顶棚选择黑漆喷涂而不是集成吊顶;因为对房间音响效果的需要,选用吸声材料而不是常规木作或喷涂;因为节电的需要,要增加灯光的反射效率,因此空间选择反光性能强的浅色材质,等等。因果关系的形式设计对于设计初学者而言最容易把握,也最符合实际的需要。

但是,在功能全面满足的同等条件下,还是要靠空间视觉形式来一分方案的高下。设计师可以利用人们的视觉习惯、色彩搭配原理以及个人文化审美素养来完善形式。这里值得一提的是,许多设计方案在形式创新上会通过对材料使用方式的深入挖掘来达到令受众耳目一新的效果。通俗来讲就是常规材料的非常规使用。如地板上墙、废旧材料再利用等。曾经有一个公司的装修方案,地面就是简单的水泥自流平地面,但是将木地板蜡打磨在水泥地面的时候,竟然隐隐泛出金属质地般的光晕,瞬间提升了地面的视觉档次。总之,通过具有一定视觉冲击力的形式满足相应的空间功能,通过形式设计找寻功能与审美的契合点,这才是形式设计阶段的工作重心。图1-9是某公司一处员工休息区的设计方案。公司不会在休息区投入多少装修资金,又要满足轻松休息的环境需要。空间不能显得破败,还要满足休闲的需要。该方案没有采用常规空间处理方式,采用门隔断的形式,使空间灵动不呆板。顶棚、四壁不做过多的材料包裹,通过一些不锈钢反射材料,增加空间的现代感,很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

图1-9 某公司员工休息区设计

5.评价与改良,深入设计的门径

一气呵成的设计方案并不多见,大多数的设计方案都是在反复推敲改进中逐步完善的。虽然许多业界设计师都祈求自己的方案在甲方面前少改动几次,但现实中往往需要反复修改。发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很多,往往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在方案本身考虑不周全、不够深入。

对于设计初学者,深入设计时总会感觉不得门径。他们不担心没有好的想法,却不知道如何去完善设计。评价与改良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好方法。在设计方案时往往由于思路的发散延伸,在设计一段时间之后就会偏离最初的设计初衷。而且,过于从单一角度探讨设计对象也会使设计发生偏颇。如设计方案时都会考虑甲方的需求,但是除此之外有没有考虑甲方公司未来客户的感受;有没有从施工者的角度来审视过方案;如果你是名保洁员或是一名保安又会如何看待这个设计?设计方案是否解决了最初拟定要解决的问题,等等。通过系统地评价各阶段的设计方案有助于设计师更全面地掌握自身方案的优缺点,在把握主要设计方向的同时,将各个设计细节考虑周全。

方案修改一直都是令设计从业者心烦的事情之一。之所以这样,关键还是“修改”与“改良”的区别。仅凭主观臆断无意义地修改,不仅会耗尽设计师的精力,同样会降低其在甲方心目中的专业水准,尽管大多数修改意见都是甲方提出的。方案的修改一定要依托系统、客观的评价,向着“改良”的方向进行。要找出问题的根源,有的放矢。如一套办公环境的设计方案甲方总也不满意,不是觉着空间呆板,就是觉着修改后又过于凌乱;对于材质与色彩更是换来换去总是不满意。我们如何来看待这种情况呢?首先,甲方的挑剔不无道理,只不过问题的根源未必是甲方所指出的“问题点”;其次,仅是就形式改形式的修改,不能称作“改良”,因为它的改动并不具备向良性转变的实质价值。甲方对空间摆放的不满意可能源于对办公活动秩序的担心,而对于材质色彩的挑剔源于设计师缺少更良性的比较。当甲方纠结于水磨石还是瓷砖,颜色是选深灰还是浅灰的时候,只要本着哪种选择更良性就选哪种的原则,很大程度上设计师就可以通过改良使甲方满意。这里的“良性”标准不仅仅是材料的质量,还包括工艺可行性、易于维护程度、与其他材料搭配的视觉舒适度、材料成本,等等。

设计初学者只有通过一次次的评价与改良,才能磨砺自身对设计的掌控力,向着成熟设计师的目标一步步迈进。

1.2.2 办公空间的设计创意

在当下学习设计的过程中,创意教学一直都是难点。创意没有循规蹈矩的模式,也没有可照搬的思维套路,因此,创意能力只能被训练,不能被学习。

说起创意训练,不得不提到一个学校的例子。2005年某艺术高校迎来了一批德国交流生。中德双方学生面对同样的一个课题:工作中吃东西。中方大多数学生面对课题的第一反应是:怎么能在工作中吃东西呢?所以大家都在常识中可以一边工作一边吃东西的方向上寻找设计创意。有一组学生设计了给手术医生补充体力的巧克力口罩,马上就被同组的成员否定了:口罩内放置巧克力可行性太低,还不如设计饭盒更实际一些。纵观中方学生的方案特点,明显可行性更高,设计尤其是电脑图纸表达得非常完善。反观德方的学生,他们的讨论多于画图,且敢于打破一些经验上的束缚。虽然画着类似于儿童画似的创意草图,但各种“不靠谱”的创想清晰可见,这些其实就是“头脑风暴法”的思维结果。例如为站岗的士兵设计糖果子弹,饿了自己就给自己来一枪;桌布合同,一边吃饭一边谈生意,随手可以把合同条款写在特定的桌布上,饭后可以带走,桌布变合同文本;将餐具设计在文件夹内,放在办公室不被老板发现;用方便面做成盆栽花卉,平时装饰办公桌,饿了用开水一浇花就成了一碗泡面。对比之后,我们不禁要问:是什么制约了我们学生的想象力?

其实,头脑风暴法(Brainstorming)是最为人所熟悉的一种创意思维策略,该方法是由美国人奥斯本(Osborn)于1937年所倡导的,此法强调集体思考的方法,着重互相激发思考,鼓励参加者在指定时间内,构想出大量的意念,并从中引发新颖的构思。虽然该方法主要以团体方式进行,但也可在个人思考问题和探索解决方法时,运用此法激发思考。该法的基本原理是:只专心提出构想而不加以评价;不局限思考的空间,鼓励想出越多主意越好。这样的思考训练旨在打破我们原有的思维定式,为创造出更多好想法提供可能。

严格来讲,好的设计想法只能算是成功一半的创意,能解决问题的创意才算是一个全面的好创意。其实,办公环境面对的各种需求、问题,正是办公空间设计最好的创意切入点。

当今社会的主流是寄希望于通过科技手段来解决各种问题,因此,以新的科技应用方式为创意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设计一直以来备受国人的推崇。这一特点在工业设计与建筑设计中尤为突出。面对办公环境的各种问题,应用科技手段的创意层出不穷。为了节能,以节能设备的应用为创意进行设计,如LED照明的使用、中水的利用,等等;为了健康环保,就以纳米环保材料、水培绿植等为创意进行设计;为了建立运营秩序,就以信息技术的应用为创意进行设计,等等。新技术的应用虽然深受市场的欢迎,但这种类型的创意并不是环境设计创意的全部。更好的创意应是利用人文手段整合技术资源,并巧妙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想,这也是体现应用艺术设计最核心的价值手段。

如何来理解人文创意呢?举一个例子,同样的两家西式简餐餐吧,菜品都是一样的。其中一家餐吧就是普通西餐厅的装修环境,而另一家则是一间怀旧音乐主题餐厅。怀旧音乐的人文主题虽然不能提升菜品的口味,但是却可以帮助餐吧招揽顾客,并留住自己固定的消费群体。这就是人文创意的价值。在北京中关村,曾经有一家IT小公司装修极其普通,办公环境平淡无奇,但是工作氛围却热火朝天,员工们的精神状态非常饱满。这一切只因公司形象墙上一句并不押韵的企业理念:用心干三年,三环买套房。其实,许多通过技术创意解决不了的问题,人文创意却能游刃有余。

当然,设计师随时关注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也非常重要。只是对于环境艺术设计而言,人文创意手段才是看家本领。技术手段与人文创意之间的关系就像是手机游戏开发,程序工程师的编程技术几乎都是一样的,可为什么像“植物大战僵尸”、“鳄鱼爱洗澡”、“愤怒的小鸟”那样的游戏会脱颖而出,关键还是人文创意带来的趣味性提升了游戏的品质,使技术整合更具价值。

在办公环境设计领域,人文创意的价值更显重要。如何展现公司独特的形象?如何便于形成企业文化?如何使员工在办公环境中慢慢产生归属感和企业自豪感?如何通过环境缓解员工的工作压力?如何使员工自觉遵守工作秩序?这些问题只能通过人文创意手段来解决。并且,人文创意还有助于整合环境形态设计的方向与风格。下面通过一些具体的案例来看看设计师是如何运用人文创意来解决问题、提升设计品质的。

图1-10所示为阿第斯公司的办公环境设计。整体环境素白简洁,利用人文艺术品提升公司形象与空间品质。同时落地窗将海景引入办公环境,做到人文艺术品与自然景观的结合,提升了办公空间的整体形象,满足其独一无二的空间特色。

图1-10 阿第斯公司的办公环境设计

图1-1 1所示为ARG办公室设计。由于办公场地是租用的,因此设计要考虑装修投入与租用场地之间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关键还是设计的人文理念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该设计引用外科手术“移植”的概念,将办公家具作为办公空间的内脏,通过灵活的设计移植到租用场地,解决了投入与租用之间的矛盾。

图1-11 ARG办公室设计

图1-12所示为Papercloud广告公司的办公室设计。整个办公室空间狭小,装修投入资金也不多。更重要的是,空间必须满足员工创意思维工作所需的轻松环境氛围。该设计采用了一个“云朵”的概念,暗喻思维在云中漫步的人文理念,引发使用者的空间联想,解决之前的一系列空间问题。

图1-12 Papercloud广告公司的办公室设计

1.2.3 办公空间的功能分区及其特点

室内设计的主要工作之一就是对项目方案的合理布局,即在空间中进行功能分区。由于各行各业的工作内容有很大的不同,其对办公环境的具体分区也各不相同。常见的一些办公环境一般包括以下几个功能分区:前台接待区、员工办公区、管理层办公室、会客室、会议室、茶歇区、卫生间、库房等。

前台接待区是整个办公环境的门面,一方面对外展示形象,另一方面满足接待问询、员工考勤等必要的功能。一般办公室主人往往希望传达给客户三个感觉:实力、专业、规模。而这三个感觉的第一印象与前台区的设计密切相关。除了需要在空间视觉上加强形式感的设计外,在整体空间面积分配上也要精心考虑。受使用面积的影响,或因为前台的实际功能不如办公区重要,往往在平面布局时,过多压缩前台接待区的空间面积。这种做法看似提高了空间使用效率,实则会影响客户对该企业的实力印象。

员工办公区是办公环境构成的主体,在平面布局时所分配的空间最大。员工办公区实际上是各个办公部门整合的统称,在实际设计中,主要的工作是合理地规划各个部门办公空间的位置、面积。由于办公流程的不同,这些部门之间的联系程度也不一样。根据其相互联系的紧密度,合理安排各部门之间的位置,有助于提高办公运营效率。例如一间小型的展览设计公司,业务部、设计部、工程部、会议室四个部门功能区的位置关系如何处理?从业务流程入手,可以这样排位:业务部——会议室——设计部——工程部。业务部需要接待客户,放在前面方便工作;设计部与业务部利用会议室的频率较高,所以利用会议室连接业务部与设计部的空间过渡;设计方案通过后,则是设计部与工程部的联系较多,因此这两个部门相邻较近。通过这样的流程推理,办公区按职能部门的划分也能有理有据。

管理层办公室是相对高端的办公环境,一般在整体空间划分时占据较好的位置,包括朝向、风景、私密性等。管理层办公室的空间形象在整个方案的设计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不仅要向客户展示企业的形象、实力,同时还要显示管理者或老板的品位素养;不仅形象对外,还要形象对内,向员工传递一些必要的潜意识信息。同时,对于管理者自身,还要提供更舒适、便捷的办公环境,满足自身的工作需要。

会客室、会议室都是用于集体商谈讨论的工作空间,在整体办公空间面积不足时,两个功能空间也会合并成一个空间使用。在设计时一方面要充分考虑合适的面积,这与员工人数、实际应用需求有关;另一方面考虑该空间的应用状态与方式。是亲和力强的散点布局自然围合式,还是严肃、严谨型的报告会式;是圆形围合,还是矩形围合,或是异形围合,这都要从会议、会客所要达到的具体目标出发。一般灵活可变的会议室环境较受青睐,结合适当的配套设备,如投影设备、饮水机等,能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

茶歇区、卫生间、库房,这些都属于办公环境中的辅助功能空间。这些区域的设计关系到整个办公环境的实际使用品质。茶歇区的设计可以使员工劳逸结合,适当的设计不仅不会影响员工的工作效率,反而能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还可以避免加班时在办公区吃喝的凌乱。库房也是很有必要的一个功能空间,这点只能在办公环境实际运行之后才能体现出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办公耗材、杂物会越积越多,如果没有库房来安置这些物品,势必会影响其他办公空间的环境效果。卫生间的设计也是辅助空间里的一个重头戏。区别于居住环境下的卫生间设计,其应具备一定的公共性设计原则。除了常规的卫生间功能外,还要考虑正衣冠、补妆等功能需要。为了能保持卫生间的整洁,设计时尽量考虑便于清洁维护的造型与材料。避免使用过于鲜艳的色彩,尤其是容易引发不好联想的色彩,如红色、褐色等。

办公空间的功能分区重点在面积的分配与位置的选择。需要设计师把握两条设计原则。

(1)功能分区依托办公活动的实际运行情况,通过合理的秩序化设计,以便捷有序的使用空间来提高工作效率。有序化是平面布局最重要的设计原则之一。做到有序化,首先设计师要了解设计对象的运行架构,这部分信息可以通过与甲方的沟通获得。其次各功能空间范围要明确,混乱不明的功能区划分是不可能做到有序化的工作状态的。另外在设计过程中,还可以利用虚拟角色代入的方式随时检验设计方案,模拟一名员工或是老板在设计好的空间布局中工作、行动,有助于找到不足、完善方案。

(2)功能分区受建筑空间影响较大,在有限的建筑空间围合内,合理分布空间必须具备较好的尺度观念。合理的空间尺度分布是平面布局设计又一重要的设计原则。通常对于空间尺度的把握来源于“人机工程学”的众多参考数据,这些定式化的数据可以帮助设计师快速合理地布置空间。但是,大多数的人机数据只能代表某一种人员活动所需的空间数据,并不能解决诸多活动整合在一起的人机尺度标准。同样100m2的房间,可以容纳15甚至30张办公桌,通道预留0.6~1.2m皆可,每一个单项数据都能符合人机参考尺度的要求,但布局方式不止一种,许多尺度的选择也不止一种。如何选择?对于空间尺度的把握,关键还是要建立科学的尺度观念,即实验的尺度观。现成的人机数据可作为参考,但针对不同的设计对象,还是要有尺度实验的意识。通过代入实验、对比实验,都可以帮助设计师在诸多尺度选择中找到最为合理的尺度组合。

平面布局设计一般都是由功能分区开始,然后逐步细化的过程。也是由宏观设计一步步向微观设计转化的过程。从功能分区入手的平面布局设计,更容易把握整个方案的设计合理性。图1-13所示为Munich Re-insurance办公空间设计。其平面布局方案就是按照典型的功能关系进行分区分布。大门接待区连接着公共办公区,管理人员办公室在公共办公区边缘,会议室、科技设备房独立围合。一切以建立工作秩序为空间划分基础。由于室内空间净高较低,因此立面还采用了一些斜面造型,通过光影视错,使用户感觉不到空间的压抑。

图1-13 Munich Re-insurance办公空间设计

1.2.4 办公空间的界面处理

对于空间设计中的造型、色彩、材料等问题,看似繁杂,实际都可归结为一个问题——界面处理。抛开所有繁细的材料样式,空间的表面设计其实就是选择顶、墙、地的界面处理方式。装修设计在早期就有包装、包裹的含义,合理地选择材料及方式处理包裹空间的界面,就是室内设计师进行环境样式设计的本质。

老子曾说过“中空以为用”,就是说我们使用事物都是用其“空”的一面。正如建筑,我们用不了墙,而用墙里围起来的空间。这个理念沿用在室内设计领域,我们不难发现,不论设计师往环境里添加了多少结构、造型、材料,实际人们还是只能用“空”出来的地方。因此,围合“空”的界面则成了设计“空”的重要对象。如室内空间净高较低,将顶部界面喷黑,淡化界面视觉存在感,则能有效减少空间的压抑感;有些小空间环境通过墙面的大幅镜面材质处理界面,能利用光影反射拓展空间感;还有些空间通过条状材料阵列形成的肌理效果增强空间动感,利用毛石堆砌加强空间厚重感,等等。

随着装饰材料、工艺的不断完善,在界面材料及工艺等方面的设计难度也在不断降低。设计师所要做的主要工作也就是在琳琅满目的材质、花色中进行选择。选择,常常成为使设计师纠结的一种工作需要。当设计初学者们在为选择烦恼时,不妨尝试两种辅助的选择方法。一是因果关系选择法,既为你的选择找寻客观因由。界面材料的客观选择总体上受视觉效果、工艺可行性、环保需求、造价等几方面因素的影响,只要遵循一定客观分析的结果作为选择材料工艺时的依据,最终的界面效果也容易在设计师的控制范围之内。二是主观感性对比选择法。同样是靠主观感受进行选择,但这种方法最大的区别在于“对比”。当我们感觉选择一种材料很好的时候,先不要轻易做出决定。因为下一刻或之后遇到其他材料时,也会有“较好”、“还行”、“有意思”等感受。我们将这些都有“感觉”的材料放在一起,并尝试不同的组合,再进行对比,选用其中“感觉”最突出的材料。这种辅助选择法也能帮助设计师做出较为稳妥的选择。当然,两种方法相结合使用效果最好。图1-14所示为Alior,s银行总部的办公室设计。由于是总部,为了突出高档、稳重、大气的感觉,又不失现代感,在材料的应用上突显特色。黑、红、黄色肌理材料与反光材料的组合,使这种感觉恰到好处。

图1-14 Alior,s银行总部的办公室设计

除了选择,设计师的另一个工作重点就是相邻界面的衔接处理,也有设计师称之为“收边”。如墙面与地面的衔接,通过踢脚线的过渡,将两种不同材质、两个不同界面连接在一起,既能使边角看起来更规整,又能遮盖两大界面边缘粗糙的工艺效果。又如一些吊顶边缘的灯槽设计,通过光带的方式为顶墙收边,既拓展了空间感,又解决了顶到墙的过渡问题。依此类推,我们身边的各种界面处理,都会涉及采用何种材料及方式“收边”的问题。大到从一个空间向另一个空间形态过渡,小到在拼直角砖缝时是用八字角拼还是直接拼搭,其实都是在解决界面过渡的问题。

成熟的材料工艺最大的特点就是其在边缘过渡收边时的手段相对完善。这种完善的界面过渡方式方便了方案的设计,但同时也模式化地固定了一些界面的形态,因此,材料“收边”方式的创新有助于打破现有的一些空间界面样式,从而获得富有新意的空间效果。图1-15所示Kayak办公环境设计。它的许多相邻界面都采用空间凹凸的方式进行过渡。如前台与地面,利用翘起的光影进行过渡“收边”;墙面的黑白材料也是通过空间凹凸进行“收边”;顶部与墙的过渡也是如此。

图1-15 Kayak办公环境设计

1.2.5 办公空间的家具选择

在办公空间的设计中有一个环节通常被设计初学者所忽略,那就是办公家具的选择与设计。往往受电脑模型库的影响,在方案设计中为了省事直接调用现成模型。这种做法极不可取。一方面,目前的空间装修渐渐趋于“轻装修,重装饰”的局面,家具成为塑造空间功能及样式的重要因素,设计师不应忽视这一能够出彩的设计环节;另一方面,模型库的现成模型终究与市场能提供的实际产品有一定的差距,为了保证方案后期实施效果与设计初衷一致,设计师应尽量避免这种不可控隐患的发生。在办公家具的选择与设计上,对设计初学者有三条建议。

(1)依托实际的办公家具市场,建立、完善自己的家具电脑模型库。通过市场调研的不断积累,将市场中实际有的办公家具样式收集后进行三维建模,充实自己常用的电脑模型库。除此之外,还要对应模型将该款办公家具的材料、结构、价格、产地厂家等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在积累一段时间后,不论是出效果图,还是最后的方案预算、实施等环节都不会出现设计师不可控的局面。

(2)家具选择一方面要满足功能需要,另一方面要考虑与整体空间环境的协调。挑选家具的功能是选择家具的一大重点。办公家具的功能不仅仅限于写字办公,还包括是否便于清洁维护,是否安装方便、运输方便,是否有多种组合形式的可能,材料是否环保,对于长时间使用者能否减轻机体劳损程度,价格与价值是否匹配,等等。仅仅是功能上的满足还不能帮助我们挑选到合适的家具,对于家具的样式还要看其与整体环境的搭配效果。提到搭配,很多设计初学者也都是懵懂的状态,仅凭个人感受进行搭配,对于审美经验不足的设计师尤其艰难。这里有几点建议可以借鉴一下。

首先,淡化家具与空间形态,将图纸上的图像以固有色块的形式呈现。按照大家在学习色彩构成时所积累的经验来审视这些色块,感受色块带来的“情绪”,比较其冷暖色的比例,“黑、白、灰”的关系,等等。这种纯色彩的比较,有助于设计师把握受众对环境的潜意识感受,即第一印象。如图1-16所示,这三个办公空间中的家具,其色调正好弥补空间黑白关系的不足,使整体色阶丰富自然。

图1-16 家具丰富办公空间中的黑白层次

其次,抛开色彩将设计图纸肌理化,在视觉表象上能够做到“疏密结合,繁简有致”就是可取的搭配方案。一般情况下,简洁环境的表象肌理疏松平淡,搭配一些样式复杂一点的家具,在视觉上能增加一些紧密肌理,如此形成的繁简对比,容易满足受众视觉舒适的要求。当然这种繁简对比的比例尽量避免1∶1平均分配的结果,不论是繁还是简,总要有一种肌理占据视觉表象的大部分,这才能够保证最终的视觉效果统一不乱。如图1-17所示,白色的沙发在整个空间视觉比例中起到了提神点睛的作用。

图1-17 对比统一的空间黑白灰关系

最后,在选择搭配的过程中不要忽视光的作用。“光”通过光影塑造空间,使家具与环境融合,在选择家具时务必要考虑其在光影影响下的视觉效果。有时一些自带人工光源的办公家具,虽然外观简洁,但其一样能成为环境中的视觉焦点。

(3)办公家具除了选用已有的现成产品,还有许多可以再设计创新的地方。改良设计或全新设计有针对性需求的办公家具,一直都是办公空间设计中的一大卖点。目前市场上的办公家具都是针对常规办公环境设计出相应的功能,对于不同行业的业务需求并没有特殊的附加设计。而这恰恰为项目有针对性地进行家具设计与改良提供了可能。如设计公司中设计师的办公家具,除了放置电脑的常规办公家具外,还需要绘制草图的绘图板,放置各种示意图、草图的展板等。这些附件在常规的办公家具组合里是没有的,完全可以通过附加的改良设计在原有产品基础上增加这些功能附件,达到有针对性提升设计方案品质的目的。在物品放置、文件归类、削减辐射、增加工作情趣等方面,办公家具还有很大的改良空间。图1-18所示为Tourist Information办公空间设计。其将桌具与地面材料设计成一体的形式,凸显其科技、现代的企业形象。

图1-18 Tourist Information办公空间设计

1.2.6 办公空间的植物配置

过去设计师大多将绿植作为方案的点缀,很少在方案中专门针对绿植进行深入设计。最多在植物的大小、叶形、是否耐活等方面考虑一下,就作为绿植设计的依据。随着一些园艺公司提供绿植租赁,养护换株的服务后,基本上绿植这一部分内容就全都承包给了各园艺公司。随着环保理念以及绿色设计概念的普及,环境中的绿植设计越来越受到重视。

(1)为绿植提供更多融入空间的方式。除了利用花盆摆放植物,还可以设计更多植物摆放方式。如绿植上墙、绿植上架、绿植造景,等等。通过人工模拟自然光,还可以在没有自然光照的环境中摆放绿植。绿植与室内水景的结合更容易组成一个小生态循环系统,自然融入空间,提升空间品质。图1-19所示为多种植物墙的组合形式。

图1-19 多种植物墙的组合形式

(2)不同绿植的文化寓意各不相同,妥善处理可以增加环境的人文意境。室内绿植通常有许多寓意吉祥的名字:富贵竹、发财树、滴水观音、一品红、绿巨人、红掌、万年青、仙客来、如意、红运当头等。在办公环境中布置这些具有吉祥寓意的绿植,对于甲方起到了吉庆讨彩头的心理暗示作用。这还只是浅层文化意义上的绿植设计,更深层面的绿植文化还需要设计师从文学作品入手,发掘绿植的意境潜力。如文化企业的办公环境中通常喜用竹作装饰,因为能使人联想到“门对千根竹,家藏万卷书”的意蕴,又能标榜“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高洁品质。图1-20所示为某文化企业办公空间的竹装饰隔断。

图1-20 某文化企业办公空间的竹装饰隔断

(3)熟悉绿植的环保特性,有利于通过合适的绿植搭配改善环境质量。绿植在改善室内温湿环境、减少电器辐射、增加空气含氧量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是每种植物的功效特性都不一样。观叶类植物,如龟背竹、铁树、富贵竹等都是白天吸收二氧化碳夜晚消耗氧气。而多肉类植物,如仙人掌、仙人球等则是夜晚吸收二氧化碳白天消耗氧气。有的植物对甲醛的吸收能力强,有的则吸附尘埃的能力强,还有的则偏向于吸收电磁辐射,有的不惧暴晒,而有的则喜阴不喜阳。根据实际场地环境的切实需求,对绿植进行合理组合,可以有效净化空气,均衡空气中的水分,缓解员工视觉疲劳,增加空间亲和力等。

(4)在绿植选择上还要注意避免一些安全隐患。如有硬刺的植物,就要避免扎伤;有毒的植物要避免可能引发的意外,如滴水观音的凝结水珠就具有毒性。办公环境一般多选用观叶类植物,少用芳香类植物,因为在室内空气不流通的情况下,芳香类植物有可能引发一些特定人群的过敏或心血管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