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 区块链金融领域现状
当前,金融领域的证券、保险、保理、征信都是各大金融机构尝试的区块链应用方向,下面重点介绍证券和保理的应用情况。
1.1.1 证券
ABS(Asset-backed Securities)即资产证券化,指通过在资本市场上发行证券的方式将缺乏流动性但具有可预期收入的资产出售,以获取融资,并最大限度地提高资产流动性。在证券领域中,ABS一直是市场的宠儿。ABS的主要目标是最大限度地提高资产的流动性。但是由于ABS存在业务参与方众多、中间环节多、数据易被篡改、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市场上的优质ABS资产非常少,这主要是因为在国外的ABS中,主体评级和债项评级是分离的,因此海外的小企业有优质资产时是可以去进行融资的,而国内的ABS更看重企业本身的规模是否够大、够强,中小企业即使有债项评级较高的优质资产,但主体评级不够高,也无法很好地融资。区块链的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可溯源、共享账本等特点能够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当前,中国平安金融集团有限公司、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等大型金融证券企业已经上线了ABS区块链应用。
1.1.2 保理
保理业务被各大企业的BaaS云平台作为典型案例,如阿里、腾讯、华为等BaaS云平台基本都将保理业务作为一个演示案例。保理业务分为国际保理、明保理、暗保理等复杂的业务场景。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为17.40万亿元,比2018年年末增长4.5%。商业保理专业委员会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6月30日,全国已注册商业保理法人企业及分公司共计12 764 家(含已注销企业795家、已吊销企业132家),其中法人企业12 245家(含已注销法人企业678家、已吊销法人企业107家)、分公司519家(含已注销分公司117家、已吊销分公司25家)。由于行业监管政策尚未明朗,加上各地清查工作陆续开展,商业保理行业进入变革时代。2019年上半年商业保理企业注吊销规模接近前7年总合。
保理(Factoring)全称保付代理,又称托收保付,是一个金融术语,指卖方将其现在或将来的基于其与买方订立的货物销售/服务合同产生的应收账款转让给保理商(提供保理服务的金融机构),并由保理商向其提供资金融通、买方资信评估、销售账户管理、信用风险担保、账款催收等一系列服务的综合金融服务方式。
传统供应链金融保理业务中的保理公司可以是跨国或本地的保理金融机构。跨国的保理业务一般是双保理模式,需要确保进出口过程中皆有保理公司,这种模式非常复杂,因此我们只对单保理模式进行详细的介绍,即国内中小企业应收账款融资模式。如果我们把应收账款证券化打包出售,那么又会衍生出常见的ABS。
其中,传统金融保理方案如图1.1所示。

图1.1 传统金融保理方案
传统保理业务痛点如下。
· 重复授信:传统保理业务的线下操作易出现重复授信,使金融机构难以甄别、应收账款难以回收,从而形成坏账。
· 价值传递难:供应商拿到核心企业应收账款(商业承兑汇票)后,只凭单个商票难以对上游二级或三级供应商拆借,信用难以传递,跨级供应商无法融资;一般市场上常见的方法是用ABS包装后二次出售或进行P2P(Peer to Peer Lending,点对点融资)投标。
· 安全系数低、不透明:供应商与金融机构间的借贷属于高度敏感数据,金融机构希望能够共享授信信息,但又不希望暴露与供应商间的交易详情;而监管机构(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希望能够对应收账款业务进行全盘监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