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万彪 医者仁心
1962年生,中共党员,榆林市横山区红会医院名誉院长。2012年获评榆林市第二届道德模范,2002年荣获第二届陕西青年“五四”奖章,2017年荣登助人为乐“中国好人”榜。
胡万彪故事之一 引入竞争 服务地方百姓
胡万彪出身中医世家,不到40岁就已担任横山区医院业务副院长、外科主任、骨科主任。正当事业风生水起时,2005年1月,胡万彪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停薪留职,创办了榆林市横山区红会医院。
于是,胡万彪开始了他的破冰之旅,他多方筹资、广纳贤才,重组了横山区红会医院,把红会医院建成了当时全市唯一的骨外科专科医院,并创建了全市首家腰椎间盘突出症专科。他深知群众就医难,建院伊始,就立下办院宗旨:发扬医者仁心的医德医风,创建利民惠民平价医院。诚信行医,撸起袖子加油干,红会医院发展迅速。从当年只有十余张床位、几名医生,发展到今天有200多张床位、210名医务工作者的综合性非营利性二级医院。开展大中型手术1万多例,抢救急危重患者1000多例,救治患者5万多名,成为横山区干部职工、城市居民、工伤保险、新农合等各种医疗保险定点医院。2015年,横山区红会医院成立了胡万彪劳模创新工作室,他凡事亲力亲为,带领红会医院骨科六名业务骨干,积极投身钻研进行新技术,开发研究新项目。2016年,横山区红会医院被榆林市总工会验收挂牌并予以奖励。
胡万彪故事之二 不忘初心 助力精准脱贫
横山区响水镇杨兴庄村焦家洼自然村是个贫困村,30多户人家散落在七沟八壑间。2011年,胡万彪出资30多万元,为村民集中连片开垦出50多亩土地,用于耕种和移民;胡万彪了解到村民出行的便桥很危险,又出资30多万元,为村民建起了一座长40米、宽5米的石桥。桥通了,乡亲们脱贫致富的路也畅通了。
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始终是困扰群众脱贫致富的一大难题,胡万彪始终致力解决这一难题。响水镇白岔峁村的卜启围早年丧妻,独生女儿也嫁入他乡,2012年7月一场车祸后,卜启围高位截瘫致残,每年要到红会医院进行几次康复治疗,加之生活不能自理,常年雇用别人照顾自己,每年开支达4万多元。胡万彪知道他的情况后,把他安排在条件较好的特许病房,减免了每天70元的床位费,医院餐厅免费为他提供一日三餐。为了解决贫困群众就医难问题,胡万彪调整医院出售的300多种药品价格,让利患者100多万元,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累计资助特困患者3000多人次,为贫困患者减免医疗费用300多万元。
胡万彪带队下乡义诊
胡万彪故事之三 热心公益 彰显大爱精神
横山区殿市镇张家湾村的曹培琴,父亲早逝,母亲含辛茹苦地抚养她们姐妹长大。2012年曹培琴以优异的成绩被辽宁中医药大学中西医临床专业录取,拿到录取通知书后,一家人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每年上万元的学费,让这个原本捉襟见肘的家庭雪上加霜。胡万彪得知后,主动联系她们,承诺免费资助曹培琴读书,直至毕业。曹培琴的妹妹西京学院毕业后没找到工作,胡万彪把她安排在医院收费室工作。从2006年至今,胡万彪资助的贫困医学类大学生已达210多人,资助金额100多万元,培养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医学类专业技术人员200多名,其中博士生、研究生10名。
胡万彪还组建了横山区医疗卫生界第一支学雷锋志愿服务队,他本人担任队长,带着医疗志愿服务队,远赴茫茫毛乌素沙漠、悠悠无定河两岸、绵绵白云山区腹地免费义诊。在偏远山区总能看到他们的身影,寻觅到他们的足迹,传诵着他们为当地村民送医送药的事迹。几年来,胡万彪带队下乡义诊100多次,免费赠药30多万元,受益群众9万多人。
此外,他还任全国颈肩腰腿疼痛学会常务理事、陕西省骨科学会委员、榆林市骨科学会副主任委员、榆林市疼痛学会常委,享受榆林市政府“一五二”人才和榆林市有突出贡献拔尖人才特殊津贴。
胡万彪的感人事迹,赢得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他先后当选榆林市第一届、第四届党代表和榆林市三届人大代表、横山区一届人大常委会委员,被授予第二届陕西青年“五四”奖章,获评陕西省卫生界十大杰出新闻人物、榆林市优秀共产党员、榆林市第二届道德模范、榆林市慈善志愿服务优秀工作者。2017年8月他被评为助人为乐“陕西好人”,同年11月荣登助人为乐“中国好人”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