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交通运输年鉴.2018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厅局专文

奋力建设交通强省 办好人民满意交通
努力谱写新时代陕西交通运输发展新篇章
——在全省交通运输工作会议上的报告

陕西省交通运输厅厅长 杨育生

2018年1月12日

这次全省交通运输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和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总结十八大以来的发展成就,明确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部署2018年交通运输工作,动员全系统立足新起点,抢抓新机遇,奋力建设交通强省,办好人民满意交通,努力谱写新时代陕西交通运输发展新篇章。

一、过去五年全省交通运输发展取得重大成就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是全省交通运输发展极不平凡的五年。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交通运输部的强力支持下,全系统聚力攻坚克难,矢志追赶超越,实现了行业改革发展重大突破,交通运输从瓶颈制约变为竞争新优势,为全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这五年是陕西交通运输发展速度最快、发展质量最好、群众获得感最强的时期,全面开创了陕西交通运输发展新局面。

(一)五年来,我们牢牢把握大交通发展方向,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取得重大突破

贯彻中省决策部署,主动担当作为,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构建全省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意见》,成立省综合交通运输协调领导小组,建立地方铁路联合监管会商机制、快递业发展协调联动机制,做好综合交通运输发展顶层设计。组建运营省铁路集团,打造陕西铁路建设的主力军;挂牌成立省交通投资集团,打造综合交通建设融资平台;积极筹建货运航空公司,补齐航空货运短板。这些重大举措,标志着我省“一厅+多局+专业企业”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初步构建,统一、高效的大交通管理体制基本形成。

(二)五年来,我们紧紧围绕稳增长大局,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历史跨越

五年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2640亿元。建成24个高速公路项目1214公里,全省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5279公里,持续位居全国前列,连通98个县区,构筑起与周边中心城市的“一日交通圈”。建成大西、宝兰、西成等高铁项目,全省铁路营业里程达到5300公里,基本形成“两纵五横三枢纽”骨架网。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枢纽作用充分发挥,形成了“一主四辅”民用机场体系,机场旅客吞吐量达到4187万人次,稳居全国前八。邮政营业网点、快递服务网点分别达到1802、5752个,邮政普遍服务作用尽显。完成汉江安康至白河段国家高等级航道整治,汉江黄金水道日趋成形。建成投运西安纺织城、西安咸阳国际机场等综合客运枢纽。四通八达、内畅外联的综合交通网日趋完善,全省交通面貌发生巨大变化。

(三)五年来,我们始终牢记惠民生这一宗旨,交通脱贫攻坚成效显著

认真贯彻中省脱贫攻坚总体部署,坚决打响打赢新一轮交通脱贫攻坚战。以县城过境和沿黄观光路为重点,五年累计新改建干线公路6000公里以上,实现所有县区通达二级以上公路。结合移民搬迁,以建制村通畅为重点,累计新改建农村公路7万公里,解决7500个建制村对外通畅和2300个建制村通客车问题,使所有乡镇和99%建制村通上沥青(水泥)路、96%建制村通客车、100%建制村通邮,让广大农民群众抬脚踏上水泥路、出门坐上幸福车。

(四)五年来,我们大力加强公路养护管理,路网服务水平得到全面提升

五年累计实施高速、干线公路大中修和预防性养护工程1.03万公里,创建美丽干线公路2391公里,改造危桥病隧5.56万延米,实施安全生命防护工程4741公里。全省公路养护管理、路况技术和路网服务水平全面提升,省厅被评为“十二五”全国公路养护管理工作先进单位。健全治超长效机制,强化区域联动、科技信息治超,落实“一超四究”、路警联动,监护20.7万次大件运输通行,极大地保护了公路建设成果,服务了重要物资运输、重点项目建设。提升公路服务水平,新建ETC车道693条,新增ETC、三秦通卡用户314万户,落实“绿色通道”、重大节假日小客车免费政策,累计减免通行费103亿元,大幅让利于民,为广大群众营造了畅安舒美的出行环境。

(五)五年来,我们按照转型升级发展路径,推动公路水路运输稳步发展。

创建四星级以上汽车站7家、精品线路6条,建立了全省长途客运接驳运输联盟,实施西安“公交都市”创建工程,宝鸡等9市实现了城市交通一卡通互联互通,4个国家公路甩挂运输试点建成运行,10余个农村物流示范深入推进,84.5%的驾校实现了“先培后付”服务新模式,首批190家机动车排气污染超标治理维护站认定公布。春运等重点时段运输保障任务圆满完成,全省公路、水路累计完成客货运量30.5亿人、53.4亿吨。

(六)五年来,我们加快推进智慧交通建设,行业科技创新步伐不断加快

复杂地质特长公路隧道建设与运营节能关键技术、斜向预应力水泥混凝土路面技术等34项科研成果获省科技奖。建筑垃圾循环利用在西咸北环线项目的应用成果,得到了中央领导人的点赞好评。货车ETC研究取得重大进展。建成省道路客运联网售票、12328服务监督电话等20余个信息化系统。交通行业一张网、地理一张图、安全一把锁、交通一卡通、服务一号通基本形成。高速公路试行了高管通、移动支付、自动发卡、绿通车快检等新技术、新手段,公众出行更加高效、便捷。

(七)五年来,我们坚持把加强行业管理作为重大任务,行业治理体系日趋完善

积极推进法治部门建设,我省首部综合地方性法规《陕西省公路条例》颁布实施,开展公路执法专项整改,加快执法机构“四统一”和“三基三化”建设。加强平安交通建设,累计排查安全隐患4.8万余处,整改率达到99.6%,组织应急演练1800余次,行业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向好。节能减排稳步推进,“车船路港”千企低碳专项行动不断深化。加大内审力度,完成重大审计项目113项。加强交通战备工作,圆满完成各类重大军事行动交通保障任务。做好厅属企业国有资产监管工作,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八)五年来,我们始终把加强党的建设放在首位,行业自身建设成果丰硕

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十九大精神,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党员干部思想政治素质全面提升。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坚决贯彻“八项规定”,持之以恒纠正“四风”,推动作风建设落地生根。扎实开展“对标定位、晋级争星”和党员积分制管理,落实“三项机制”,狠抓考核督查,干部队伍建设全面加强。积极开展评先树优工作,获全国劳模1个、省部级劳模29个、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个、全国工人先锋号3个。开展文明创建,2家单位获得“全国文明单位”称号,21家单位获得省部级文明单位称号,行业影响力和感召力大幅提升。

2017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十三五”规划实施的重要一年。一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系统坚持“增投资、抓重点、优结构、强服务”工作部署,凝心聚力,扎实工作,完成交通投资680亿元,是年初目标的126%,超额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一是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新突破。高速公路建设规模达到1600公里,坪坎至汉中、喜神坝至陕川界2个项目建成通车,宝鸡至坪坎等14个续建项目加快建设,西安外环南段等8个项目顺利开工。干线公路建设规模达到3300公里,建成33个项目1488公里,创历史之最。串联12个县72个乡镇1220个村、200多万人受益的沿黄观光路全线贯通,打通了沿黄地区的幸福之路、脱贫之路。铁路建设不断提速,宝兰、西成高铁开通运营,西安北客站至机场城际铁路加快续建,西安至韩城等4条城际铁路集中开工。二是交通脱贫攻坚取得新成果。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好农村路”的重要指示,召开“四好农村路”现场会和交通脱贫攻坚推进会,以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通班车为主战场,实行挂图作战、对账销号,全年新改建、完善农村公路14340公里,全省4个摘帽县、1261个退出贫困村实现精准退出。三是养护运营管理迈上新台阶。实施干线公路大中修及预防性养护840公里,创建美丽干线公路834公里,推进西安绕城高速通行能力提升工程,服务西安缓堵保畅。加强超限治理,牵头召开西部六省区域联动治超会议,印发《联动治超意见》,开展车辆运输车治理、货车违法超限超载行为整治和货车非法改装打击三个专项行动。四是运输服务水平得到新提升。建成咸阳三里桥综合客运枢纽等8个、开工商州城东等9个客货运站,建成旅游客运集散中心15家。新增通客车建制村411个,全省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综合值达到4A级水平。积极争取将西安港建设“一带一路”内陆中转枢纽陆海空多式联运项目成功纳入全国示范工程。加快推进汉江洋县至安康291公里航道整治和沿江(河)港点设施建设。五是交通融资工作拓宽新渠道。积极推行PPP模式,引进中国铁建、中国中铁、葛洲坝等大型央企,推出3个高速公路项目包;研究利用优质矿产资源,取得6个矿区探矿权,推进资源货币化;成功发行首批铁路建设基金,拓展铁路建设筹资方式。六是行业供给侧改革凸显新成效。贯彻落实“放管服”改革部署,取消下放行政审批事项12项。在全国率先实行“三不进站、八不出站”规定,在西北地区率先引进安全监测平台,加强“两客一危”安全监管,行业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平稳。做好“绿色通道”、重大节假日小客车免费通行工作,将载货类车辆高速公路通行费现行标准下调9%,全年累计减免通行费12.7亿元,切实增强群众获得感,行业满意度持续提升。

同志们,当我们回首过去的五年,这是风雨兼程、开拓创新的五年,也是奋发有为、硕果累累的五年,更是让每一个交通人挥洒豪情、备感自豪的五年。回顾五年来的历程,我们的做法和体会是:首先,创新理念、超前谋划是重要前提。创新提出“科学办交通、合力办交通、勤俭办交通”发展理念,大力推进“大交通、大枢纽、大物流、大服务”战略部署,深入实施“586”行动计划。牵头编制和印发了《陕西省“十三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大西安立体综合交通发展战略规划》《陕甘宁革命老区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等一系列综合规划,大手笔绘就陕西交通发展蓝图;第二,攻坚克难、真抓实干是关键之举。加快前期工作,创新工作方式,实行合署办公。加强“五化”管理,打造品质工程,工程质量稳定。深化省市共建机制,有效破解征地拆迁和环境保障难题。开展科技攻关,注重生态环保,努力打造内实外美、安全可靠、舒适便捷的交通产品;第三,改革体制、创新机制是不竭动力。深化行政审批、筹融资、公路建设养护管理、出租汽车、厅属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监管等体制机制改革,完善了多元化、广渠道的筹融资格局,推进了公路建设管理“自管模式”等试点改革,建立了普通公路分类发展模式,激发了全行业加快发展的动力和活力;第四,保障民生、惠及百姓是根本宗旨。我们努力奉献一流路况,坚持建养并重,改善路容路貌,狠抓公路治超,强化安全保畅,深化“微笑服务”“温馨驿站”等服务品牌建设,群众对交通运输工作满意度不断提高;第五,多方支持、和谐兴业是牢固基础。省委、省政府始终高度重视交通发展,协调安排我厅交通专项资金130亿元,支持力度前所未有。交通运输部予以重点扶持,五年累计安排车购税668亿元,支持力度位于全国前列。省级部门和地方政府在项目审批、土地指标、征地拆迁等方面给予鼎力支持,形成了全社会合力办交通的良好氛围。

同志们,五年来的成就来之不易,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这是省委、省政府正确决策、坚强领导的结果;是交通运输部大力支持、关心帮助的结果;是各市县政府和省级有关部门团结协作、社会各界帮助支持的结果;是以冯西宁同志为班长的厅党组带领大家凝心聚力谋发展、矢志不渝创大业,全省交通系统干部职工团结奋斗、努力工作,推进行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结果。在此,我代表省交通运输厅,向长期关心支持交通运输发展的各级领导、有关部门、社会各界、全省交通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及离退休老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同志们,在看到成绩的同时,必须清醒认识到,我们还面临许多挑战,有许多需要加强和改进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交通基础设施还存在短板,全省三大区域交通发展、城乡交通发展、各种运输方式之间发展不平衡,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滞后,贫困地区交通基础设施等问题较为突出;发展质量和效益需要进一步提高,如资源占用偏多、能源消耗偏大、物流成本偏高、运输结构不优、精细化管理仍需加强等;交通科技创新转化水平不高,信息化、智能化技术应用不充分,行业监管手段、项目建管模式、体制机制创新仍需加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制机制尚不健全、不完善,各种运输方式需要深度融合;交通运输一体化、多样化、个性化服务水平不高,运输服务供给质量还有较大提升空间;资金、土地、环境等要素制约问题突出,投融资等关键领域改革还需继续深化;安全生产形势不容乐观,安全生产能力不容高估,平安交通建设任重道远等。解决好这些问题,需要我们高度重视,主动作为,在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持续转变作风、提高履职能力上下功夫、见成效。

二、奋力开启新时代陕西交通运输发展新征程

党的十九大做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政治论断,标志着交通运输事业也进入了新时代,这是交通运输发展的新方位。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必须紧贴时代主旋律,紧扣行业新使命,奋力开启新时代陕西交通运输发展新征程。特别是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是建设交通强国的准备期,是交通发展的黄金期,我们要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抢抓机遇、埋头苦干、开拓创新、乘势而上。重点聚焦5方面工作。

(一)牢记使命任务,奋力建设交通强省

党的十九大提出建设交通强国的宏伟目标,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交通运输工作的战略部署和殷切期望,也是新时代全体交通人为之奋斗的新使命。这就要求我们推动交通强国战略在陕西落地生根,开启新时代陕西交通强省建设的新征程。一是切实增强建设交通强省的使命感。2018年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明确了交通运输战略性、引领性、基础性、服务性的新定位,对交通强国建设进行了战略安排,这是对未来30年交通运输发展的战略谋划。交通强省是交通强国战略在陕西的具体实践,是陕西现代经济体系建设的重要先行领域和战略支撑,是陕西交通发展的内在要求和战略抉择,也是服务大局、服务人民的使命担当。建设交通强省首先要强自身,交通综合实力能够达到全国领先;再者要强陕西,有效支撑引领陕西发展、让人民满意。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奋发有为、高点定位、系统发力,加快推进交通强省建设。二是科学确定建设交通强省战略步骤。根据建设交通强国的总体安排,综合研判,建设交通强省也分“两步走”。第一步,从2020年到2035年,奋斗15年,基本建成交通强省,基本实现交通运输现代化,进入全国交通强省行列。第二步,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奋斗15年,全面建成交通强省,全面实现交通运输现代化,进入全国交通强省前列。考虑到陕西的发展基础,我们要立足追赶超越和先行官定位,锐意进取、自我加压,力争提前3—5年实现目标。从现在到2020年,是建设交通强省的准备期,重点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交通,为建设交通强省打好基础。三是准确把握建设交通强省发展重点。牢牢把握推进交通运输现代化的总要求,紧紧抓住高质量发展这个关键,围绕设施强、服务强、管理强、产业强、保障强的“五强”目标,着力构建基础设施网络、装备体系、服务体系、创新发展体系、现代治理体系、开放合作体系、安全发展体系、支撑保障体系等8个体系,打造安全便捷、经济高效、绿色智能、开放融合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形成全国领先、人民满意、有效支撑陕西现代化建设的交通强省。四是全面实施交通三年行动计划。紧盯追赶超越目标,践行“五个扎实”要求,落实“五新”战略任务,推进实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交通强省新征程三年行动计划。既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压实工作任务,落实工作责任,确保到2020年实现县县通高速、重点镇通二级公路,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通客车、通邮(快递),助力早日市市通高铁的“六通”目标;又突出主动先行先试,积极打造交通强省示范省份,推动陕西交通强省建设走在全国前列,为全国输出陕西智慧、提供陕西方案、做出陕西贡献。

(二)助力三个经济,强化枢纽省份建设

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提出发挥和用好陕西综合交通重要枢纽和对外开放重要门户的优势,大力发展枢纽经济、门户经济、流动经济的新战略。这进一步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全省交通运输工作的新抓手,就是要以强化枢纽省份建设为着力点,服务好“三个经济”发展。一是构建多层次的交通枢纽体系。按照“大交通、大枢纽、大物流、大服务”的发展格局,全面加强顶层设计,加快完善全省“2367”高速公路网、“米”字型高速铁路网、关中城际铁路网和“一主九辅”机场航空网,形成“三纵六横八放射”综合运输大通道,努力构建省委提出的“国际运输走廊”和“国际航空枢纽”。按照“一核多极”的布局,全力做强大西安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做大宝鸡、榆林等国家综合交通枢纽,做优其他区域性交通中心,形成龙头带动、多点支撑、梯级辐射的枢纽体系,支撑构筑多层次的枢纽经济发展新高地。二是持续加快高速公路大通道建设。全面推进国家高速公路剩余路段建设,畅通省际出口和区域大通道,基本贯通国家高速公路网。大力推进具有通道功能和通县功能的省级高速公路建设,全面解决剩余9个县通高速问题。有序实施京昆线等繁忙路段扩能改造,提升通行能力和服务品质。三年新增通车里程1300公里以上,通车总里程达到6500公里以上,实现3条高速公路大通道连通陕北,5条高速公路大通道穿越秦岭连接陕南,27条省际大通道对接周边,畅通丝绸之路经济带物流大通道。三是强力加快铁路大通道建设。按照“市市通高铁、关中通城际、快速通全国”的总体目标,切实把铁路建设作为主战场。着力实施通往内蒙古、宁夏、重庆、湖北4省市区的高速铁路大通道,夯实国家重要高铁枢纽省份地位。全面加快关中城际铁路建设,基本形成关中城际铁路网主骨架,支持构建大西安1小时经济圈。以资源运输通道、繁忙干线客货分线及新增复线为重点,推进一批普通干线铁路建设。三年建设规模超过2400公里。四是积极构建国际航空枢纽。全力加快西安咸阳机场三期工程,推进城际铁路等多种方式接入机场,形成航空高端带动,公路、铁路等多种交通方式无缝衔接的现代化国际航空枢纽。大力拓展国际国内航线,着力发展航空货运物流,到2020年客运吞吐量超过55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达到50万吨。大力推进宝鸡、府谷等9个支线和横山、黄陵等一批通用机场建设,形成干支结合的机场体系。五是着力畅通内河水运大通道。全面完成汉江洋县至安康291公里航道整治,积极推进旬阳、蜀河、白河等水电枢纽过船设施建设,力争畅通汉江安康至白河黄金水道,实现便捷通江达海、融入长江经济带。启动实施黄河壶口至禹门口65公里航运工程,有序开发渭河绿色生态旅游航道。深化汉江铁水联运、公水联运研究,加强基础设施、技术标准衔接,实现陆水联运发展。

(三)发挥先行优势,加快综合交通建设

加快打造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是交通运输发展的重要任务,也是省委、省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我们要发挥好陕西综合交通的先发优势,持续加力、以点带面、示范引领,推动综合交通发展上水平、显效益。一是打造全国综合交通建设示范区。按照规划同筹、交通同网的思路,统筹推进大西安立体综合交通发展战略规划实施,努力将大西安打造成全国综合交通建设的示范区、统筹区域交通一体化发展的示范区。协调推进陕甘宁革命老区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实施,打造革命老区振兴战略的综合交通建设样板。二是全力建设三级综合客运枢纽。以“面向全国、辐射国际”为目标定位,推进建设西安咸阳国际机场、西安北站等国家级枢纽,提升全省综合交通国际开放度。以“面向全省、连接周边”为目标定位,加快建设咸阳高客站等一批区域级枢纽,加强集疏运体系建设,提高综合运输换乘效率和全省综合交通的互联互通性。以“面向都市、服务城乡”为目标定位,推动实施一批都市级枢纽,提升城乡间交通便捷性。三是加快发展现代综合交通物流。加快建设西安港、西咸空港2个国家级货运枢纽,着力实施延安城北、商山等一批公路物流园区和西安新筑、宝鸡阳平等一批铁路物流中心,完善物流园区体系布局。大力开拓“西安—中亚—欧洲”等货运航线,优化中欧“五定”班列,加快实施西安港“一带一路”示范工程,依托国际公铁、海铁、陆空通道陆续开行8条联运线路,推动双港联动发展,支撑打造“一带一路”交通商贸物流中心。四是着力建设运输信息服务中心。推进建设综合交通云计算、综合交通协同管理、综合交通结算支付、公众信息服务、物流信息服务“五大服务平台”,推动多种运输方式的设施互联、信息互通,实现管理一体、运营一体,构筑全国区域性综合运输信息服务新高地,促进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在陕西汇聚融合、畅通其流,为“三个经济”发展提供强大动力。五是深化完善综合交通体制机制。按照权责一致的原则,稳步推进综合交通体制机制改革,完善规划与管理体制,健全工作协调机制,形成具有陕西特色的“大交通”管理体制。发挥省综合交通协调领导小组作用,定期或不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协调解决实际困难。探索综合运输服务示范城市创建,推进城区与外围交通的顺畅衔接、不同运输方式的协同管理。

(四)不忘行业初心,办好人民满意交通

党的十九大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进一步指明了交通人的初心。我们的初心就是把人民交通为人民作为根本宗旨,真正办好人民满意交通。这就要求我们自觉把保障和改善民生、化解交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作为工作的出发点、着力点和落脚点,不断增强三秦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一是深入推进干线公路建设。加快畅通拥堵路段、改造等级偏低路段、建设红色旅游公路,改建延川等26个县城过境公路。推进关中城市群城际通道建设,加快实施G211西安过境公路等项目,在大西安周边形成一级公路环线。在沿黄观光路、关中环线沿线建设大型综合服务区、房车宿营地,推进美丽干线公路建设,提升干线公路服务品质和行车环境。三年建设干线公路达到4000公里,到2020年国道二级以上公路比例超过70%,县城过境问题全部解决,让更多人民群众走上发展致富的康庄大道。二是坚决打赢交通脱贫攻坚战。交通脱贫已经进入攻坚拔寨关键冲刺期,要进一步强化举措、加大力度,确保全面完成交通脱贫任务,服务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全面完成建制村通畅工程和通村公路完善工程,建设通村通组公路5.6万公里,整治通村公路“油返砂”路段1.4万公里,建设一批资源路、旅游路、产业路。下大力气解决建制村通客车问题,确保开得通、留得住、有效益、运营好。加快完善邮政普遍服务网络,推进建制村直接通邮工作。三年改建完善农村公路10万公里,到2018年底实现交通脱贫保底指标,到2020年底实现集中居住30户以上自然村对外通畅(通达),消除通村公路油返砂,做到小康路上决不让任何一个地方因交通而掉队。三是主动服务好乡村振兴战略。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好农村路”的最新指示精神,扎实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服务好乡村振兴战略。结合县域经济发展、新型城镇化和美丽乡村建设,加快重点镇通二级公路以及连通重要产业园区、旅游景区的路段建设,大力推进美丽农村路建设,稳步建设一批乡镇客运综合服务站、候车亭等农村客运站点,有序建设一批城乡班线与公交相结合的客运站场。以眉县、鄠邑区为示范,推进城乡交通一体化发展示范创建。推广大荔经验,完善三级农村物流体系,推进农村物流发展。四是全面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治理。坚持“安全是民生、安全是基础、安全是红线、安全是责任”的思路,树立“隐患就是事故”的理念,认真总结事故教训,查漏补缺、防患于未然,开展为期三年的公路设施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治理活动,重点排查治理险路、危桥、病隧,完善安防设施。三年建设生命安全防护工程3万公里,改造危桥病隧1万延米,让人民群众走放心路、过放心桥。五是持续提升交通运输服务水平。充分发挥各种运输比较优势,形成公路、铁路、民航合理匹配、层次多样的运输服务体系,大力提升综合运输服务水平。鼓励旅客联程联运发展,推动“一票制”客运服务。积极发展旅游客运、定制客运、商务包车服务,满足群众多样化出行需求。着力发展多式联运、甩挂运输等先进运输组织方式,着力解决城市配送“最后一公里”问题,实现物流“降本增效”。完善服务标准体系,提高邮政快递的服务质量。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提高行业监管水平,营造良好的交通运输市场环境。加强路网协调指挥调度,做好应急保障和施工组织,提高路网运行效能和保障能力,以西安绕城等早期建成的高速公路为重点,增设出入口,扩建收费站,推广电子不停车收费技术等,提升通行效率。完善高速公路、干线公路、重要农村公路服务区和汽车站场的服务功能、服务设施,大力推进交通运输行业“厕所革命”,提升交通窗口形象和服务水平。

(五)转变发展方式,实现高质量发展

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确立为新时代经济工作的行动指南,这是做好交通运输工作的根本遵循。我们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深化交通运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实现我省交通运输由“高速度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一是推进创新发展,积极培育发展新动能。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处理好“稳”和“进”、机遇和挑战、当前和长远、量变和质变的关系。切实把创新摆在核心位置,推动交通运输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着力解决当前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质量和效益不高、行业创新能力不够、环境急需优化等问题,打造陕西交通运输升级版。持续深化交通运输改革,加快体制机制创新、政策措施创新、管理服务创新,激发行业发展新活力。进一步加强科技研发推广,创新关键技术,提升陕西交通核心竞争力。应用“互联网+”等新技术,健全智能决策支持和监管系统,加快智慧交通建设。实施质量品牌、服务品牌、企业品牌等陕西交通品牌建设,加强对外开发合作,提高陕西交通品牌影响力。二是推进协调发展,实现交通运输全面发展。通过政策制定、规划编制、项目安排、资金投入等方面的针对性,引导交通运输全方位发展,促进陕南、陕北和关中三大区域交通协调发展,交通运输设施设备技术结构优化发展,贫困地区和非贫困地区交通共同发展,城市和乡村交通共享发展,建设、养护、管理和运营等领域均衡发展,公路、铁路、民航、水运和邮政等运输方式一体化发展,交通运输军民融合发展,“交通+互联网”“交通+旅游业”“交通+电商快递”等新业态蓬勃发展。三是推进绿色发展,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大力推动绿色出行,以西安、宝鸡、咸阳为试点,深入开展公交都市创建,构建绿色出行体系,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加强公路、铁路等项目建设期环境保护,加强运营期污水处理和卫生保洁,落实环保责任,推行文明施工,减少扬尘污染。推广应用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车辆,在桥梁、隧道、服务区、车站等推广节能灯具、智能通风照明等控制技术装备,完善LNG加气站、充电桩等配套设施,打造绿色公路、绿色服务区、绿色车站。集约节约利用资源,推广建筑垃圾循环综合利用技术。大力推进美丽交通建设,加强交通基础设施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加强路域环境治理,打造畅洁绿美行车环境。四是推进安全发展,注重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围绕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推进债务股权化,减轻交通建设企业债务负担,处理好行业发展与债务的关系,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实施“科技兴安”“管理强安”工程,扎实推进平安交通建设。五是推进可持续发展,增强行业发展保障能力。推动资源货币化,做强交通融资平台,通过发行基金债券、推广优化PPP模式等多种举措,拓宽融资渠道,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融资机制,夯实发展资金保障。积极做强省高速集团、交通集团和铁路集团,做大省交投集团,发展航空货运集团,发挥交通强省建设主力军作用。提升科技研发类企业实力,培育行业发展生力军。不断优化项目审批、土地供给、征地拆迁等外部环境,强化政策、人才等要素供给,增强交通运输发展内生动力。

同志们,新使命呼唤新担当,新征程要有新作为。我们要巩固和发展好当前心齐、气顺、劲足的大好局面,坚持交通先行不动摇,坚持“三办交通”不走样,坚持“586”一张蓝图干到底。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突出“干”字当头,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件接着一件办,在确保高质量的前提下,持续加快交通发展。我们要通过三年的不懈努力,在全省形成大西安1小时通勤圈,关中城市群2小时城际圈,周边省会城市3小时辐射圈,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4—6小时交通圈,全球1日航空圈,为陕西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富民强省当好先行,为推进交通运输现代化夯实基础。

三、在党的十九大精神指引下全力做好2018年工作

2018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也是交通强国建设的起步之年,做好各项工作意义重大。全省交通运输工作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按照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和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部署,紧紧围绕“奋力建设交通强省、办好人民满意交通”的发展目标,继续坚持“科学办交通、合力办交通、勤俭办交通”的发展理念,以提高交通运输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推进交通运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打造交通枢纽省份、加快建设综合交通为路径,着力完善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网络,着力提升行业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着力加快行业转型升级和改革攻坚,推动新时代陕西交通运输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为我省决胜全面小康、发展“三个经济”、加快富民强省、奋力追赶超越当好先行。

(一)2018年主要目标

完成交通投资700亿元。基本建成全省第一条城际铁路,新开工400公里以上高铁,全年铁路建设规模1700公里以上。建成4条高速公路192公里,通车总里程达到5471公里,全年建设规模1600公里以上。建成国省干线公路1000公里,全年改造规模超过2500公里。新改建、完善提升农村公路1万公里以上,提前完成交通脱贫保底性任务。实施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1万公里、危桥病隧整治和桥涵配套工程1万延米、重点公路大中修及预防性养护1000公里。新增通客车建制村300个。交通运输发展更加注重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的提升,更加注重防范化解风险,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更加注重保护生态环境。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的质量更高,服务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的水平更优,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能力更强,服务基层一线的作风更实。

(二)2018年重点工作

在党的十九大精神指引下,全系统要统一思想认识,坚定信心决心,铆足精神、上紧发条,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闯劲,以事不避难、奋发有为的干劲,扎实推动9项重点工作,确保各项目标任务高质量完成。

1.扎实推动铁路公路项目持续加快建设。坚持交通先行、项目带动,紧紧围绕项目转、牢牢盯着项目干,夯实责任不懈怠,集中力量攻难关,抓前期促开工,创条件促大干,优环境促加快。一是全力助推高铁项目开工。认真履行管理职责,积极主动配合铁总,加快实施西安至银川高铁,全线建设西安至延安高铁,争取开工西安至十堰高铁。高效率、快节奏推进延安至榆林、西安至安康高铁前期工作,为早日开工创造条件、赢得先机。二是强力推进城际铁路建设。全力加快施工进度,提前筹备运营事宜,确保西安北至机场城际铁路西安北至空港新城段按期建成,为后续项目建设、运营管理积累实践经验。想方设法完善西安至法门寺等4条城际铁路手续,尽早实现全面开工建设。三是有序推进普速铁路建设。积极配合建成阳安铁路大岭铺至安康东直通线,推进实施阳平关至安康铁路扩能、蒙西至华中和神木至靖边3条干线铁路。四是全面推进高速公路建设。建成通车吴起至定边、山阳至柞水、陕甘界至陇县、宝鸡过境凉泉至苟家岭段等4个项目。加快宝鸡至坪坎、西乡至镇巴等18个续建项目建设进度,持续掀起大干热潮,为县县通高速打好基础。攻坚完善前期手续,新开工子长至姚店、眉县至太白2个项目,力争开工蒲城至涝峪段改扩建项目。有序开展澄县至韦庄、麟游至法门寺、洛南至卢氏等一批项目前期工作。各项目法人单位要按照分工负责制,落实专人跟踪办理,限时办结前期手续。已落地的PPP项目要加强融资工作和建设管理,韦庄至罗敷、蒲城至白水至黄龙2个项目要尽快复工大干。五是深入推进干线公路改造。建成通车G341延安过境姚店至河庄坪等30多个项目。合力扩建S107礼泉赵镇至乾县临平等关中城市群通道,改造G327黄陵双龙至咸阳界等陕北资源运输通道,改建S319南郑至青树等陕南绿色产业通道,开工G108韦庄至蒲城等重要路段项目,建设延川、乾县等20个县城过境公路。六是合力营造良好建设环境。夯实地方政府重点建设环境保障责任,督促各地市认真履行省市共建协议,落实征地拆迁费用。主动加强与地方政府、省级有关部门和行业单位的沟通联系,积极研究解决当前碎石、混凝土等建筑材料供应问题,下大力气解决征迁断点问题,全力打通项目建设的“肠梗阻”。

2.扎实推动综合交通运输统筹协调发展。坚持统筹谋划、综合发力,协调推进各种运输方式充分、平衡、融合发展,着力打造交通枢纽省份,加快综合交通建设。一是强化规划引领。完成全省“十三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中期评估,合理调整重点项目、重点任务,进一步增强规划的科学性、可执行性。修编完善《关中城际铁路网规划》,拓展覆盖范围,扩大受益人口。启动编制陕西省综合交通运输中长期发展规划,谋划好全省综合交通发展蓝图。报请省政府批复省道网调整规划,理顺全省国省干线公路。指导市县开展农村公路网规划调整,重新梳理县、乡、村公路。二是协调民航发展。支持年内争取开工西安咸阳机场三期工程,增开国际国内航线10条以上,完成旅客吞吐量约4500万人次。加快组建本土货运航空公司。建成延安新机场和韩(城)合(阳)机场通用部分,力争完成榆林机场飞行区扩建,加快推进安康机场迁建,争取开建神木、华山通用机场。三是加快水运发展。完成汉江洋县至安康291公里航道整治,积极完善旬阳、蜀河、白河3个水电枢纽过船设施建设前期手续。推动“水运+旅游”融合发展,深入研究渭河旅游航道和黄河壶口至禹门口航道整治方案,支持建设一批小型码头和港口。四是深化融合协同。推进实施咸阳高客等综合客运枢纽,加快建设西安新筑等铁路物流园区和延安城北等公路货运枢纽,培育流动经济增长点。成立陕西省快递物流产业联盟,优化上下游产业链,加快快递物流运输统筹发展。推进公铁、空巴、空铁等联程运输,与咸阳国际机场、西安北客站等综合客运枢纽建立协作机制,优化道路客运线网布局,最大限度方便旅客换乘出行。落实军民融合战略,推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与国防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布局的统筹衔接,合理共享共用。五是创建示范区域。围绕打造大西安综合交通示范区,推进实施咸阳机场东航站楼、咸阳高客站等国家级、区域级和都市级综合枢纽,全线推动西安外环高速(南段),加快建设G310、S107和积极研究G211、G210等一批环西安一级公路项目,谋划推进机场经西安南至西安东城际铁路项目,合力构建互联互通的现代立体综合交通体系。

3.扎实推动交通强省示范建设先行先试。坚持固本强基、扬优蓄势,厚植交通大省的基础优势,蓄积由大到强的发展后劲,奋力推进交通强省建设先行先试、蹄疾步稳。一是强化顶层设计,做实基础工作。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省级领导小组,建立部门协调机制,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对照《交通强国建设纲要》,研究制订我省示范建设的实施方案,确立思路和目标,明确交通强省建设的时间表和路线图,找准示范省份建设的突破口和着力点。二是发展智慧交通,做好创新驱动。结合新形势、新业态、新需求以及行业发展规划,积极开展行业政策、重大课题、关键技术的研究攻关,不断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扎实创建科技示范工程。制定实施智慧交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大力促进“交通+现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推广应用已建信息化系统,推进实施应急工程、路政系统、物流平台、联网售票、城市公交一卡通联网等续建项目,启动建设汉江安康至汉王智慧航道,加快交通运输云平台等一批项目前期工作,力争年内开工建设。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工作。制定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应急预案等制度,切实加强网络安全管理。三是拓宽融资渠道,做强资金保障。加强与国家部委对接,利用“十三五”规划中期调整的有利契机,将我省尽可能多的项目挤入国家盘子,争取更多的车购税等国家资金支持。积极协调省财政厅,最大可能争取交通专项债券额度和省级财政资金投入。有序发行铁路建设基金,探索创建综合交通发展基金。全面加快14宗矿权办理,推动矿产资源货币化取得实效,做大省交通投资集团资产规模,提高资信水平。寻求银企合作新模式,充分利用各类债务融资工具,推广资产证券化、融资租赁业务,探索资产管理计划,盘活交通优质存量资产。加大对铁路、公路、航空、综合枢纽周边土地、服务区、物流商业开发力度,推动综合交通产业集聚发展。

4.扎实推动人民满意交通建设普惠三秦。坚持民生优先、惠民便民,提前完成交通脱贫保底性任务,大力服务乡村振兴战略,高质量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着力提升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一是聚力交通脱贫攻坚。以革命老区、集中连片特困区和国贫县为主战场,以深度贫困县、深度贫困村和摘帽县为主区域,加快建设剩余建制村通畅项目,确保交通脱贫保底性任务全面完成。有序建设600公里以上资源路、旅游路和产业路,改建一批路况较差县乡公路,打通生产要素流通瓶颈,增强贫困地区发展内生动力。切实加强六盘山片区脱贫攻坚督导工作,适时召开联席会议,协调推进片区脱贫攻坚。深化苏陕扶贫协作,争取签订《交通脱贫攻坚苏陕协作框架协议》,助力我省脱贫攻坚。扎实开展“两联一包”、对口援助帮扶,发挥行业优势,因地精准施策,倾情真帮实扶。二是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按照交通建设项目尽可能向通村入户倾斜的要求,全年启动通村通组公路建设23000公里,整治通村公路“油返砂”路段7000公里,出台专项管理办法,加强行业指导和监督考核。提请省政府出台加快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的意见。强化督导考评,积极申报创建国家级示范县,充分发挥示范引领和典型带动作用,在更高水平、更高质量上把农村公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三是服务群众放心出行。全面提升公路养管水平,重点整治榆林至陕蒙界、靖王等高速公路和G310、G316等干线公路路况较差路段。以“美丽干线公路”为依托,以沿黄观光路安全提升和服务保障为样板,优化全省公路交通安全基础设施防护水平。严格一流服务时限标准,强化路网监测调度能力,夯实路警联勤联动机制,为社会提供安全畅通的出行环境。四是服务群众舒心出行。加快推进绕城高速扩能提升工程,扩建福银高速乾县、永寿等收费站,增设包茂高速安康机场、福银高速山阳东、连霍高速兴平西等立交,提升通行效率。大力促进“交通运输+旅游”融合发展,启动实施沿黄观光路3处大型综合服务区,优化完善普通干线公路服务设施布局。以推进“厕所革命”为契机,不断拓展高速公路服务区公益性服务功能。加快ETC标准化车道建设,扩大“三秦通”卡用户量,实现交通一卡通覆盖全省11个地市。继续实施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重要节假日小客车免费通行和全省载货类车辆高速公路通行费下调9%的优惠政策。强化交通出行信息服务,宣传推广12328交通服务监督电话,积极做好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和公众投诉办理,进一步提高社会满意度。

5.扎实推动交通运输服务全面提质增效。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着力推动交通运输服务转型升级,全面提升供给质量和效率,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高品质、个性化出行和运输服务需求。一是增强服务能力。加快推进等级汽车客货运站场建设,争取建成商州城东、恒口客运站、安康江北货运站等6个项目,开工陇县、华阴客运站、平利货运站等6个项目,扩能改造一批早期建成、设施陈旧的客运站,建成投用15个乡镇综合服务站。新创建四星级汽车客运站2家,持续发展长途客运接驳运输,鼓励发展网络预约、定制服务,完善对接铁路、民航的接驳集散客运线网布局,支持在高铁站、机场、旅游景区发展汽车租赁服务。二是坚持一体发展。加快推进运输服务融合、新旧业态融合,全方位提高交通运输效率。以大荔、鄠邑区为试点,推进城乡交通一体化发展。积极推动农村地区“交邮”“交商”融合发展,完善农村末端配送网络。以12县区31个试点项目为带动,推进全省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加快通村客运发展,全省建制村通客车率提高到97%以上。三是努力降本增效。开展全省货运物流市场调研,会同相关部门推动货运行业降本减负10件实事。鼓励物流园区围绕煤炭、建材等大宗物资开展多式联运,支持以集装箱、厢式半挂车为标准运载单元的联运形式。支持西安港务区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建设,全面提高货物集疏运能力。总结农村物流、城市配送、甩挂运输等试点经验,推进全省第二批20个货运试点项目建设,继续开展无车承运人试点运行监测。加快交通物流业协同发展,推动环绕大西安快递物流产业基地布局建设。四是规范驾培维修。推动驾驶人公安考试系统与省驾驶培训监管服务平台联网对接,力争在全国率先实现驾驶人培训与考试信息数据共享。开展机动车维修行业技能竞赛,深化机动车维修企业质量信誉考核,严格机动车尾气治理(M站)管理。

6.扎实推动行业现代治理能力显著增强。坚持系统思维、法治思维,将法治要求、质量意识、环保理念贯穿于交通运输行业管理的全过程全领域,持续推进依法治交、质量强交、绿色发展。一是持续加强法治部门建设。提请加快《陕西省治理公路超限运输条例》立法进程。加强规范性文件审查备案,科学构建行业治理规则体系。进一步规范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切实提高依法行政能力。持续推进“三基三化”建设,严格执法人员准入,加强执法文书管理,提升执法队伍素质。继续开展“七五”普法教育,营造行业浓厚法治氛围。二是持续开展质量提升行动。认真落实《交通运输行业质量提升行动实施方案》,着力推进工程、产品和服务质量的全面提升。认真落实“五化”要求,推行现代工程管理,健全质量监管体系,大力弘扬“工匠精神”,严格落实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着力打造“品质工程”。推广应用BIM技术和自动化、智能化装备等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开展“品牌提升年”主题系列活动,倾力打造行业文明服务“五大品牌”,重点做好收费站“微笑量化”和服务区“提质增项”等工作。三是持续推进绿色交通发展。坚决落实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要求。推行生态环保设计、生态防护技术,开展文明工地创建,丰富绿色公路内涵,强化施工期间的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积极推广建筑垃圾循环利用技术在西安外环高速南段等项目应用。严格落实节能减排和低碳环保要求,增加LNG加气站、充电桩等配套设施,推进绿色服务区建设。深入实施公交优先战略,支持咸阳、宝鸡开展“公交都市”创建,倡导绿色出行。组织申报全国城市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工程。鼓励引导新能源车船的推广应用,配合完成我省营运黄标车和老旧车治理淘汰任务,持续落实在用机动车排气污染检测与维护(I/M)制度。

7.扎实推动行业重点领域改革迸发活力。坚持解放思想、大胆探索,把改革创新作为推动发展的主引擎,全面深化交通运输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激发行业内生动力。一是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继续推动简政放权,提高取消、下放行政审批事项的含金量。进一步推广“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模式,补充完善交通便民服务事项清单。二是理顺行业管理体制机制。推进我省交通运输行业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新一轮机构改革。扎实履行城际铁路建设质量安全监管新职责,协调省编办加快完成厅机关、厅质监站、厅定额站机构编制调整。积极做好公益二类事业单位政府购买服务工作。稳妥推进厅属国有企业公司制改制,完善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三是深化投融资体制机制改革。推进交通运输领域省级与市县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制订交通运输领域事权划分改革实施方案。以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为基本路径,加快构建主体多元化、渠道多样化、机制市场化的重点领域投融资新体制、新机制。积极与有关保险、金融机构对接,强力推进“债转股”,积极发行永续债,切实降低交通企业负债率,防范化解债务风险。四是统筹推进公路建养管领域改革。继续推进6个公路建设管理体制改革试点项目实施,确保取得实效。强力推进普通干线公路养管分离改革,积极筹建养护应急中心。持续夯实“两个纳入”,推动落实政府公共财政保障和逐年递增机制。五是全面推进道路运输改革。加快推动我省道路运输审批事项全部实现网上办理,出台并实施鼓励规范共享单车发展的指导意见。协同落实货车年检年审合并、营业性货车二级维护强制检测取消等改革举措。深化驾驶员培训考试改革,新服务模式覆盖率达到100%。推进客运价格机制改革,试点放开西安至宝鸡等与高铁并行道路客运线路运价。六是加快完善市场体系。建立铁路工程信用评价体系,完善公路水运建设市场评价体系和“黑名单”制度,大力推行电子招投标制度。研究出台水运企业整合指导实施意见,启动航运企业兼并重组工作。加大市场营销力度,进一步放开服务区经营模式和丰富业态,统筹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提升”。

8.扎实推动平安交通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要求,切实堵塞各类安全漏洞,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一是坚守安全红线,增强政治自觉。弘扬“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坚守红线意识,强化责任担当,按照“三个必须”的原则,把安全生产工作作为一项战略性、全局性、长期性任务,抓常抓细抓实。以安全生产领域改革为契机,进一步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二是拓宽监管思路,提升工作成效。以“科技兴安”助推行业安全监管方式转变,推行“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工程施工技术,推进重点营运车辆联网联控,实现“入网率”和“上线率”两项指标在全国排名大幅提升。探索安全生产“保险+服务”模式,通过借助社会力量、引入第三方等形式,参与安全生产监管,提升监管效能。三是深入排查隐患,开展“隐患清零”。严格落实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按照“先急后缓、分步实施、逐步完善”原则,加大资金投入,实施公路危桥险路、安防工程隐患排查治理,推进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全面提升公路安全保障能力。加强对重大风险场所、环节、部位的隐患排查,严格落实“一单四制”,对列入清单的重大隐患治理任务实行交办制、台账制、销号制、通报制管理,做到治理任务不落实不放过、隐患不消除不销号。四是严格安全执法,加大责任追究。坚持“重遏制、严执法、强问责”,组织开展“打非治违”专项整治,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强力推行“四个一”处罚措施。严格安全生产目标考核,对落实较好的市县,在交通项目资金安排方面优先考虑;对措施得力、成效显著的企业,在行政许可、资质审核、工程招投标、质量信誉考核等方面予以倾斜;对严重违法行为整改不到位、措施不得力的市县,暂停其交通建设项目审批和资金补助。五是强化公路超限超载治理。加快实现全省超限站路警联合电子化办公,建立省界站点联合执法常态化模式,初步建成六省信息抄告系统,有序开展危化车和平板车专项治理,大力引导标准车型使用推广,稳定控制公路超限超载率。六是提升应急处置和运输安保能力。完善应急预案,强化应急演练,及时做好重点时段和极端天气下的安全应急工作。开展省级水上应急搜救中心等前期工作。加强交通战备应急应战能力建设,提高交通保障队伍专业化水平。加强行业反恐怖防范工作,突出做好重点时段、重大活动的交通运输安保和综治维稳工作。

9.扎实推动行业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深化。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聚焦学习宣贯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铸就交通强省建设的坚强政治保障、严密组织支撑和强大精神力量。一是抓首要,增强新时代理论武装。深入开展党的十九大精神大学习、大讨论、大实践,巩固提升“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专题教育,抓实各级中心组学习,举办厅管领导干部专题培训班,纳入党员积分管理,融入支部日常教育,搭建学习平台,开展联动共建,营造全行业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浓厚氛围。二是抓关键,树牢政治建设统领地位。坚定贯彻党领导一切的重大政治原则,紧抓关键少数,把规范党内政治生活落细落实落小,推动政治纪律政治规矩真管真抓真严,铁面问责追究,时时刻刻事事将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体现在政治立场、融入到思想深处、落实到具体行动,推动中央、省委、厅党组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到实处、取得实效,营造上下一致、政令畅通、全行业一盘棋、一心谋发展局面。三是抓落实,织密管党治党从严体系。建立常态化督查机制,压实压紧党建、党风廉政建设、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夯实“一岗双责”、书记抓党建、履责记实、“三会一课”等制度,要按照省厅印发的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的具体措施,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体系不断严密。深化纪检监察机构“三转”,不断健全符合行业实际、具有交通特色的惩防体系,充分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实现全系统履行公职人员监督全覆盖,建设阳光工程、打造廉洁交通。四是抓队伍,打造忠诚担当奉献铁军。打造新时代学习型行业,注重专业能力和专业精神培养,广泛实施综合交通运输知识更新工程,切实培育和增强干部政治素质、学习本领、领导能力、创新意识、法治思维。努力破除人才体制机制障碍,全力营造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良好环境,不断增强“三项机制”运用力度广度深度,建设适应新时代讲政治、敢担当、能奉献的交通铁军。充分发挥群团组织作用,党建引领、群众参与,广泛开展交通强省、追赶超越劳动竞赛,倾听干部职工心声,持续激发内生动力。五是抓作风,倾力倾心倾情服务社会。牢记为人民服务、办人民满意交通的初心使命,大力开展全行业“下基层、转作风、抓落实”主题活动,认真服务上级机关,做到落实决策不走样;积极服务横向部门,做到配合工作不推诿;全心全意全力做好对下服务,重心下移、靠前指挥,认真倾听基层单位心声诉求,全面增强群众工作本领能力,领导干部示范、党员干部带头,小处着眼、细处入手,以扎实作风赢得社会理解支持和群众衷心拥护,凝聚最广泛的建设交通强省合力。六是抓形象,大力优化发展软环境。在本领过硬、业绩过硬、作风过硬的基础上,要全面提升做好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水平。立足发展新方位、深入发展新实践,创建一批内外兼修的窗口文明单位,推出一批全国叫响的交通文化精品,发掘一批贴近群众的身边鲜活典型,树立新时代交通人新形象。充分运用新媒体新技术,及时回应社会关切,主动解读重大政策,开展改革开放40周年交通成就等重大主题宣传,营造支持交通改革发展的良好舆论环境。

同志们,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征程充满新希望。让我们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振奋精神、开拓进取,在奋力建设交通强省、办好人民满意交通的伟大实践中,努力谱写新时代陕西交通运输发展新篇章,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肩负“交通强国 铁路先行”历史使命
谱写新时代内实外美平安和谐西铁建设新篇章
——在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工作会议上的报告

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 刘生荣

2018年1月17日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总公司工作会议部署要求,动员集团公司全体干部职工肩负“交通强国、铁路先行”历史使命,深化“强基达标、提质增效”工作主题,践行“严、实、细、和、创”治企方略,在新时代内实外美、平安和谐西铁建设的新征程上,展示新作为,谱写新篇章。

一、接力奋斗,砥砺前行,内实外美、平安和谐西铁建设站上了新起点

2017年,广大干部职工以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为动力,聚焦工作主题,践行治企方略,较好推进了各项重点工作,主要有“十个标志”:一是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标志,进一步加强党的政治建设,通过改进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开展主题党日活动、举办副处以上领导人员培训班、开展党纪党规学习教育和干部职工政治理论普及教育等多种形式,集团公司上下掀起了大学习热潮,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四个意识”和“四个自信”明显增强。二是以集团公司正式挂牌为标志,落实“两个一以贯之”要求,把党建工作总体要求纳入集团公司章程,铁路局如期改制为集团有限公司,迈出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进法治化市场化经营的关键一步。三是以实现第13个安全年为标志,“生命线”“清零键”和“万无一失”理念深入人心,“三位一体”安全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开展安全“大家谈”,组织专题安委会,固化“六则四大胆”,严定问题、严追责任强化了红线硬约束。四是以宝兰、西成客专开通运营为标志,丝绸之路上动车组奔驰,千年“蜀道难”一去不复返,“米字形”高铁网加快形成,西安枢纽总图落地实施,枢纽和运输能力得到有效补强。五是以客货运量大幅增长为标志,客发、货发、运输收入和换周量再创历史新高,国铁首次出现“两个反超”:高铁营业收入超过普客营业收入35亿元,客运营业收入超过货运营业收入14.5亿元。六是以超额完成盈亏总额为标志,落实全面预算管理,完善考核机制,扩大开发领域,争取优惠政策,用好“铁e达”,拓展“双11”和“高铁+共享汽车”业务,经营效益不断提升,职工收入稳步增长。七是以举办首届创客大赛为标志,“智慧西铁”建设深入推进,建模辅助决策、“钉钉”模块开发等技术创新应用的范围不断扩大。八是以“五好”红旗站区全覆盖为标志,不断改善沿线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公积金缴存比例、取暖和沿线通勤补贴,下功夫解决饮水、取暖、就医、休假等现实困难,将发展的成果惠及全员。九是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为标志,党内政治生活质量不断提升,“落实纲要、达标升级”工作深入推进,“强基达标、提质增效”主题教育活动凝心聚力,党内“三创三无”等主题实践活动效果明显,以“西铁楷模”为代表的先进典型不断涌现,群团组织合力共为,党的基层组织作用充分彰显,企业凝聚力进一步增强。十是以严肃查处违纪问题为标志,有力维护了纪律规矩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推动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严格执行,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的自觉性明显提升,实践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净化了政治生态。

过去一年出彩的成绩单,为党的十八大以来集团公司上下接力奋斗、砥砺前行画上圆满句号。五年来,我们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以建设内实外美、平安和谐西铁凝心聚力,用“严、实、细、和、创”治企方略指导实践,推动整体工作实现了大发展、站上了新起点。回首过去的五年,天道酬勤,日新月异,八万西铁人用坚守和付出书写历史,用奋斗和智慧创造幸福。特别令人振奋的是,我们坚持在大局下思考和行动,始终把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作为“根”和“魂”,认真组织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大力加强理论武装,严格党内政治生活,增强了听党话、跟党走的思想和行动自觉;修订完善党委会建设、“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领导人员选拔任用、党支部建设、意识形态工作、党风廉政建设等党内重要制度40余个,党建工作体系不断完善;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人才队伍建设,培育了干事创业的骨干力量;认真抓好中央专项巡视和“机动式”巡视问题整改,持之以恒抓好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实,制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10条纪律红线、党员干部60条行为规范负面清单,驰而不息查纠“四风”,严肃查处违纪违规问题,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党的建设全面加强。特别令人难忘的是,2013年我们经历了铁路政企分开改革,2017年实施了铁路局公司制改革,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挂牌成立。持续推进企业内部改革,五年里,新成立运输站段4个,压减非运输企业一级公司6个,“三供一业”、社会保障等分离移交稳步实施,运输生产型向市场经营型、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传统企业向现代企业转变取得重大突破。特别令人欣慰的是,全体干部职工始终心态归零、居安思危,发散思维、综合施策,坚持双轮驱动、人机结合,“查考保”“五色图”“学练强反”和“六则四大胆”等创新探索收效明显,安全管控水平不断提升,成功经受了高铁高坡、防洪防灾、路外环境、抗震救灾、反恐防暴等各种考验,确保了运输安全持续稳定。五年来累计完成铁路建设投资891.7亿元,投产铁路项目11个,营业里程从2012年的4189.4公里增加到2017的5150公里,同比增长22.9%,其中,高铁营业里程增长728公里,线路电气化率、复线率分别增加9.9%和14.6%。运输经济指标全面跃升,客发、货发、运输收入和换周量分别增长53.4%、20.4%、52.7%和11%,运输营业收入从269亿元增长到359亿元。特别令人喜悦的是,职工收入保持较高增速,“五好”红旗站区实现沿线全覆盖,共建成保障性住房10629套、实施棚户区改造2160套、新开工建设4081套,带薪年休假、健康休养、健康体检等制度全面落实,累计助困助学助医12.5万人次、1.5亿元,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职工的获得感、幸福感、自豪感不断增强。“智慧西铁”建设成果丰硕,创新创造活力得到激发,“大、物、移、云”给传统企业带来了时代气息。特别令人鼓舞的是,深入实施运输一线党支部建设三年基础工程,积极创建“巴山式”党支部,加强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和党员日常教育管理,党支部战斗堡垒更加牢固。五年来,共增设党支部403个,发展党员1050人,创建“巴山式”党支部186个、党内优质品牌49个,整顿转化薄弱党支部123个,处置不合格党员9名。围绕安全、改革、运输、经营、建设等重点任务,组织开展形势任务教育,深化“三创三无”等党内主题实践活动,党员“两违”率从6.91%下降到2.61%。大力弘扬巴山精神,广泛选树各类先进典型,深化企业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加强社会舆论引导,形成了推进改革发展的强大正能量。各级群团组织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通过积极协调落实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深化民主管理和厂务公开、抓实民生工程、加强青工队伍建设等举措,汇聚起建设企业与职工命运共同体的强大合力。

这些成绩的取得,根本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在于总公司党组和陕西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在于西安铁路局历届班子打下的良好基础,也离不开集团公司各级组织、广大干部职工的拼搏奉献。在此,我代表集团公司党委、集团公司,向广大干部职工、军代处官兵和公安干警致以诚挚的问候!向离退休老同志、职工家属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交通强国、铁路先行,赋予了内实外美、平安和谐西铁建设新使命

党的十九大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描绘了宏伟蓝图,做出了战略安排,指明了前进方向。总公司党组提出“交通强国、铁路先行”的奋斗目标,明确2020年实现“三个世界领先、三个进一步提升”的发展任务,令人备受鼓舞、倍感振奋。集团公司各级组织和广大干部职工,要义无反顾地肩负起这一重大历史使命,用当好先行的实际行动,展示西铁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新作为。

(一)肩负“交通强国、铁路先行”使命,要把握新方位,更好服务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

党的十九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交通强国、铁路先行”是总公司党组听从党中央号召、响应新时代呼唤的责任担当,给我们指明了谋划工作的坐标、奋勇前行的目标。从中央要求看,党的十九大提出建设交通强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调整运输结构,增加铁路货运量”。我们必须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对铁路工作的指示要求,使铁路始终成为党执政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从国家战略看,总公司党组书记、总经理陆东福同志要求我们发挥“一带一路”的战略枢纽和战略支点作用。陕西省着力打造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建设自贸区,国际航线达到57条,2017年新设外商投资企业增长50%以上。管内宝兰、西成客专开通后,集团公司在路网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承东启西、联南贯北的区位优势更加凸显,有能力在服务“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上展示更大的作为。从社会责任看,2017年陕西全省生产总值预计增长8%左右,2018年要大力发展枢纽经济、门户经济、流动经济,将产生大量的人流、物流。铁路运输比较优势明显,“米字形”高铁网建设快速推进,作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骨干,必须占有更大市场份额,产生更多溢出效应。

(二)肩负“交通强国、铁路先行”使命,要紧扣新矛盾,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体现到铁路行业,就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铁路运输供给之间的矛盾。人们不仅仅满足于人便其行、货畅其流的“硬需求”,更加重视安全便捷、丰富舒适的运输体验等“软需求”。到2020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将达到15万公里左右,基本覆盖20万人口以上城市。其中,高铁3万公里左右,覆盖80%以上的大城市;中西部铁路11.2万公里左右,人民群众热切期盼享受高铁成网运输的便利和更高质量的服务。与人民的需要相比,集团公司还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不平衡主要是供给结构不平衡、设施布局不平衡、点线能力不平衡、服务水平不平衡、用工劳效不平衡、运输业与非运输业不平衡;不充分主要是有效供给不充分、融合发展不充分、科技应用不充分、开源节流不充分、活力激发不充分。人民群众对美好旅行生活、便捷物流服务的向往,就是我们追求的目标。集团公司上下要以“复兴号奔驰在祖国广袤的大地上”为鞭策,不忘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初心,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一流服务。

(三)肩负“交通强国、铁路先行”使命,要认清新挑战,解决好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大课题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落实总公司党组“交通强国、铁路先行”的部署要求,集团公司上下要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充分认清安全特别是高铁和客车安全面临的多重风险,解决好深化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的课题;充分认清管内多条高铁相继开通运营,特别是宝兰、西成客专复杂运营场景、外部环境以及长大坡道给我们带来的诸多新挑战,解决好健全技术标准体系特别是高铁技术标准体系的课题;充分认清运输供给与市场需求、客户需要之间的差距,解决好建立运输服务体系的课题;充分认清运输价格还不能灵活适应客货市场发展和季节性变化,解决好建立市场化差异化价格体系的课题;充分认清货运承运清算对收支利和盈亏总额带来的巨大压力,解决好完善配套考核体系的课题;充分认清综合开发的领域需要突破、模式需要创新、业态需要拓展,解决好建立资源资产综合开发体系的课题;充分认清实现高质量发展对科技创新应用提出的更高要求,解决好运用高新技术构建智慧交通体系的课题;充分认清持续深化公司制改革的繁重任务,解决好完善内部治理体系的课题;充分认清干部职工持续改善生产生活的新期盼,解决好完善企业共建共享体系的课题;充分认清各领域、各层级在责任落实和纪律执行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必须把严管理作为最大的爱护、重惩处作为最好的教育,解决好健全问责惩处体系的课题。

(四)肩负“交通强国、铁路先行”使命,要创造新业绩,推动内实外美、平安和谐西铁建设再上新台阶

聚焦“交通强国、铁路先行”这一奋斗目标,集团公司上下既要发扬钉子精神、一张蓝图干到底,又要乘势而上走新路、推动高质量发展,按照总公司党组率先实现铁路现代化的要求,制定《集团公司发展规划(2018-2020年)》,把内实外美、平安和谐西铁建设提升到更高水平。内实,就是坚持党对铁路一切工作的领导,现代企业制度全面建立,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完成建设投资600亿元左右,“米字形”高铁网初具规模,复线率达到74%左右,电气化率达到97%左右,动车组配属200标准组左右,运输营业收入突破400亿元;“智慧西铁”建设取得标志性成果,持续推动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全要素生产率位居全路第一方阵。外美,就是坚持融合发展,旅客发送量达到1.1亿人以上,货物发送量达到1.6亿吨以上,换算周转量达到2250亿吨公里左右;动车组客运承运比达到55%以上,日均网上售票量占70%左右,网上受理货运量力争达到95%,高铁网和互联网深度融合;运输工作量单位综合能耗控制在4.2吨标准煤/百万换算吨公里以内,铁路沿线绿化突破2000公里,企业社会形象全面提升。平安,就是坚持高标准和守底线相统一,依规治党,依法治企。高标准方面,全面从严治党纵深发展,党员干部政治过硬、本领高强;“三位一体”安全保障体系基本建成,管理基础全面夯实,人员素质不断提升,设备质量稳定可靠,环境治理有序推进。守底线方面,巩固拓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果,夺取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确保高铁和旅客安全万无一失,连续实现安全年。和谐,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强理论武装,培养时代新人;落实依靠方针,保障民主权利;稳步增加收入,持续改善民生;建设企业文化,保持队伍稳定;认真履行企业社会政治责任,加强路地路企合作,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促进职工全面发展、人民共同富裕。

(五)肩负“交通强国、铁路先行”使命,要着眼新形势,认真践行“严、实、细、和、创”治企方略

向“交通强国、铁路先行”的目标坚定前行,需要总结我们自己13年的改革发展经验,用好在实践中探索的规律、从教训中提炼的方法。这些经验、规律、方法概括起来就是“严、实、细、和、创”的治企方略。要准确把握严是关键、是属性,做到严字当头。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持之以恒依法从严治企,始终坚持严抓严管安全,严肃行车单一指挥纪律,严格执行全面预算管理,严抓履职尽责、教育监督和问责惩处。要准确把握实是态度、是行动,做到实字托底。把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干老实事作为基本准则,掌握实情、脚踏实地、真抓实干、务求实效,招招抓铁有痕,事事踏石留印。要准确把握细是措施、是过程,做到落细落小。推行精细管理,逐级分拣重细化,环环相扣抓细节,开源节流算细账;探索精细营销,细分目标市场,细心提供服务,细挖要素潜力;紧盯细节小事,早提醒,抓倾向,查苗头,多积尺寸之功。要准确把握和是目的、是方向,做到共建共享。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严管厚爱,刚柔并济,一碗水端平,共创美好生活,共建文明家园。旗帜鲜明讲政治,开展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实现政通人和、合力共为。要准确把握创是动力、是支撑,做到创新发展。推进以“智慧西铁”建设为牵引的各方面创新,更多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开展工作,创新目标管理、绩效评价等内部管理机制,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三、高标准开局,高质量发展,谱写内实外美、平安和谐西铁建设新篇章

起跑决定后程。做好2018年工作,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在“交通强国、铁路先行”上担当作为,在“强基达标、提质增效”上持续用劲,在“严、实、细、和、创”上深化拓展,确保新时代内实外美、平安和谐西铁建设起好步、开好局。

聚焦新使命、踏上新征程、谱写新篇章,必须牢牢把握推动高质量发展这一根本要求。要主动适应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运输市场需求的转型,从量的积累转向质的提升、在质的大幅提升中实现量的有效增长,推动集团公司由运输生产型向市场经营型、由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由传统企业向现代企业转变,在高质量发展上不断取得新进展。

(一)稳中求进,底线思维,筑牢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基础

确保安全、严守纪律、大局稳定、完成盈亏,是高质量发展的前提和保障,也是管理质量的综合反映和体现。

1.坚守安全底线。高铁被誉为“新四大发明”之首,成为国家的亮丽名片。总公司对西成客专运行安全高度关注。确保高铁和旅客安全万无一失,是首要的政治责任担当,也是干部职工的政治红线和职业底线。要始终把万无一失的理念贯穿安全管理、现场作业、应急处置全过程,落实到干部职工的言行中。要进一步完善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固化突出问题专题研究、典型问题交班分析、外部问题同等追责、瞒报问题顶格问责、现场问题全程追溯、环境问题联合整治等制度,建立隐患自查自报自改的鼓励机制,研究制定一般安全问题立即报告、按章处置时减轻责任的处罚办法,督促激励干部职工敬畏尽责。

2.坚守纪律底线。坚决纠正把监督防线、评判标准只设置在反对腐败、不贪不占上的错误认识,用严明的纪律管住全体党员干部。要时刻绷紧政治纪律这根弦,严防“七个有之”,做到“五个必须”。要始终把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作为检验“四个意识”强不强、能不能严守政治纪律政治规矩的重要标尺和试金石,严肃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顶风违纪搞“四风”等问题,持续释放越往后盯得越紧、处理越严的强烈信号,让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习惯在受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中工作生活。

3.坚守稳定底线。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对中央和总公司党组统一安排的改革举措,要主动领责、抓紧抓实、干出成效。对涉及面广、一时吃不准的重大措施,要反复论证、科学评估、稳妥审慎,防止“翻烧饼”,通过稳扎稳打为深化改革创造条件。要加强治安防范和反恐斗争,落实信访责任,重视初信初访,维护稳定大局。要抓好意识形态工作,管好用好互联网,加强舆论引导和舆情调控,为改革发展稳定营造良好氛围。

4.坚守盈亏底线。习总书记指出,衡量发展质量和效益,就是投资有回报、产品有市场、企业有利润、员工有收入、政府有税收、环境有改善。总公司2018年下达的盈亏目标较上年实际完成数翻了一番,其中既考虑到货运承运清算带来的收支利变化,也有压缩直接生产费定额和间管费的要求。面对各项指标高位上的高增长,要坚持开源、节流、算账、分配并重,收支两条线同向发力,调动全员推进客货上量、资产开发、降本增效的积极性,通过完成盈亏目标保证工资增长,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二)强基达标,发散思维,研究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规律

按照已经认识到的规律办事,在实践中加深对规律的认识,把顶层设计与“摸石头过河”统一起来,实现蹄疾步稳、事半功倍。

1.把握安全规律,强化“三位一体”保障体系。强基达标是铁路安全永恒的主题。要发挥“双轮驱动”作用,革新和加强专业管理,健全安全问题、技术质量数据库,特别要全面记录、积累西成客专的各类数据,把握长大坡道安全规律,完善规章制度,联合整治外部环境,深化高铁“强基达标、提质增效”工程。要借鉴“五色图”制定岗位作业指导书编制规范,持续深化“查考保”和“学练强反”,促进岗位人员素质动态达标。要依法推行安全监督检查计划管理,落实“双随机”检查和轨迹管理,鼓励一线用好临机处置权,提升站段组织控制能力、车间班组现场管控能力。要加大源头质量问题追责、索赔力度,探索固定设备等级管理和关键设备、部件寿命期健康管理,深化修程修制改革。加快推进两级应急指挥中心建设,坚持应急处置导向安全的理念,遵循行车工作单一指挥、故障处置专业负责的原则,提高防灾和应急水平。

2.总结建设规律,科学有序推动规划落地。梳理西成客专、包西铁路暴露出来的设计和建设问题,高标准开展西延、西渝、西十、榆延等铁路的提前介入,杜绝源头质量隐患。强化建设为运输服务的理念,突出补短板、重配套、强弱项,建成大岭铺至安康东直通线和新筑物流基地,加快实施西安动车段高级修补强、银西四线库、行者-临潼北联络线等短平快项目。稳步推进阳安二线、西安站改、银西铁路等6个续建项目。严格质量安全管控,以“零容忍”的态度严肃查处问题,落实质量终身负责制。深化分类分层建设,把握好建设时序和节奏,加强与地方政府和金融企业的沟通协调,解决好拆迁、环评、资金、配套、土地开发等问题。

3.尊重运输规律,增收创效从图做起。编好图是确保安全稳定、优化运输组织、推动转型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有效路径。要以提高供给灵活性、客座率、货收率为目标,把深化运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路落实到运行图编制中。客运方面,要挖掘高铁和动车潜力,提升高铁开行比例,推出组合接续产品,利用确认列车和空闲时段运能发展快运业务。货运方面,要兼顾直通和管内运输,用好平行通道能力,灵活调整车流径路,稳定大宗运量,优化产品结构,持续增加换周量。机辆系统要根据周“3+4”开行模式和淡旺季变化,科学安排检修进度、机辆运用、机班供应和人员休假,提高移动装备运用效率。同时,要兼顾运营与检修需要,根据运输市场行情,科学设计施工大天窗和分号运行图,实现效率与效益、运输与施工的多赢。

4.遵循市场规律,提升经营开发能力。高铁特别是西成客专带动站车商业迅猛发展启示我们:必须研究市场变化,理解现实和潜在需求,通过新供给创造新需求。要突出抓好运输产业链延伸服务经营开发,引入“互联网+”培育餐饮、旅游、酒店等经营品牌,加快推进站车Wi-Fi、“高铁+共享汽车”等项目,打造高铁网与互联网“双网旅行生活”。要依托集团公司资源优势,发展大宗物资特色商贸,拓展路内外建设、工业市场,创新土地综合开发模式,完善物流基地仓储、公铁联运配套增值服务,构建与主营业务协同、具有比较优势的多元产业集群。

(三)融合发展,优化供给,拓宽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空间

落实国家调整运输结构的政策要求,提升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保障能力,更好地适应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1.增加有效供给。把扩大运输市场份额作为重要目标,把西成客专作为客运主要增长点,把提高大宗运量作为货运上量支撑点,更好体现骨干地位和作用。发挥高铁公交化开行优势,通过套跑、增开、重联扩充运力,优化平行区段普速客车,深化“众筹火车”营销,探索众筹旅游专列、学生专列、务工专列等新产品。实施货运“北上、南下、东出、西进”战略,组织好大宗物资协议制运输、煤炭中长协、跨局直达列车、管内“准时制”运输,承接好中长途公路转移运量,丰富集装箱、商品汽车、牛奶和蔬果冷链等谱系化快运产品,全方位增加运量。

2.提升供给品质。客运方面,深入推进“厕所革命”,整治站车环境,落实基本服务;推行预约订票和电子客票,推动售票进农村乡镇;增加智能导航、智慧广播、自动售(取)票机、自助实名验证检票等设施设备,改进旅客体验。货运方面,做优做强“铁e达”平台,扩大社会车辆运力池,开展多式联运,积极承揽城市配送和公路运输业务,打通“前后一公里”,促进融合发展;深入推进货运票据电子化,用好网上营业厅,推广“西铁货运”微信公众号和手机APP,改进货运服务方式;开展货车“达标达速”“满轴满吨”活动,抓好运输组织和分界口交接车,提升车流输送效率。

3.打造供给品牌。用好总公司下放的部分产品定价权,运用价格杠杆,优化营销策略,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吸引力。健全“铁路畅行”旅客服务措施,运用“互联网+”丰富服务内容,打造公益性“慢火车”品牌。全力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扩大中欧(亚)班列、青岛班列、硫磺班列等公铁、海铁联运品牌影响力。大力发展以当日达、次晨达、次日达为主打的高铁快运物流,以次日达、隔日达为主打的普速快件业务,打造铁路快运品牌。

(四)效益优先,考核激励,释放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潜力

落实货运承运清算办法,创新经营管理和绩效考核机制,调动各层面提质降本增效的积极性,提高集团公司全要素生产率。

1.内部模拟。严格全面预算管理,认真研究、测算货运承运清算对营业收入和盈亏总额的影响,发挥财务预算对各项经营活动的导向作用,强化刚性约束,严禁无预算、超预算支出。结合高铁客运清算、货运承运清算、移动设备占用费清算政策变化,深入研究技术指标与经营指标之间的关系,推进标准定额体系建设,实现财务预算与业务计划、收入计划有效衔接。坚持以收定支、量入为出、动态调控,依据实际工作量清算成本,加强预算执行过程控制,试点引入第三方开展成本支出绩效评价,保证每一分钱都花到刀刃上。

2.勤算巧干。客运分趟、货运逐票建立盈亏计算模型,加强投入产出分析,有针对性地开展客货营销、选择车流径路、优化运力资源配置。要认真学习承运清算办法,掌握清算工作量和对应单价,先算后干,边算边干,处理好增量、增收、增效的关系,完成任务指标,做大运输收入,减少付费支出,确保效益最大化。要依托“智慧物资”平台,组织好“大小配送”,加强闲置物资调配,推动降本增效,防范廉政风险。

3.杠杆撬动。结合承运清算,修订工效挂钩和安全经营业绩考核办法,坚持按定员核定工资总额,加大运输收入、实际工作量、劳动生产率的挂钩力度。扩大工资改革试点,推行“工资封存、按岗定酬、绩效考核”的岗效工资制,增强主要工种、关键岗位吸引力。建立争取优惠政策的激励机制,加大增收节支考核奖励力度,促进各部门、各单位加快推进非核心业务外包,大力压缩非生产性支出。

(五)深化改革,创新驱动,增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动力

推进企业改革,建设“智慧西铁”,实现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让发展动能强劲、让企业行稳致远。

1.建设现代企业制度。推进以公司章程为核心的管理制度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公司章程在企业治理中的基础作用。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明确权责界面,实现规范高效运行,更好地履行集团公司市场主体责任。坚持依法治企,建立并落实法律审查把关制度,有效防范法律风险,积极主动维护权益。抓好内部法律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提升依法治企能力。

2.推进三项制度改革。积极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出台并严格执行领导人员能上能下实施办法,全面推行基层单位中层以下人员岗位管理,优化各类人才晋升通道。有序推进用工制度改革,用好职业信用评价,研究建立以用工成本为核心的劳动用工管理机制,加大劳动力跨系统、跨区域调剂力度。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稳妥有序实施岗位安全绩效考核工资制度,健全与经济效益和劳动生产率挂钩的工资决定和正常增长机制。

3.深化“智慧西铁”建设。坚持“领导无权、制度有权、规矩说了算”,提高辅助决策、调剂余缺、随机抽选的质量,推进自动统计、精准营销等专业应用系统研发。做好货运列车自动驾驶、异常客流视频监控自动识别等先进技术的试验,开展高铁长大坡道巡检车、作业车及监测检测、灾害预警、应急救援技术研究攻关。健全施工模块化管理平台,对天窗影响范围进行网格化管理,提高线路和区段的通过能力。用好创客基金,组建虚拟团队,继续举办创客大赛,加强与知名互联网企业合作,开发内网信息系统和“钉钉”微应用,提高企业信息化管理水平。

(六)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共享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成果

坚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使职工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1.加强和改善民生。落实“两个同步”要求,稳步增加职工收入。制定2018—2020年集团公司持续改善生产生活条件规划,在“五好”红旗站区全覆盖的基础上,按照“三分建设、七分管理”的原则,实施站区品质提升工程,打造示范站,创建精品线,发动职工共建文明家园。继续推进大学生公寓、地区单身宿舍和公租房建设,用好“三供一业”补助资金改善小区环境。落实带薪年休假制度,组织好50%在岗职工健康体检、万名职工健康休养和职工心理健康评估疏导,开展群众性文体健身活动。围绕2020年所有建档困难职工全部解困脱困目标,进一步完善帮扶救助机制。构建覆盖全员的普惠服务网络,增强职工归属感。

2.建设命运共同体。坚持党的依靠方针,健全完善公司民主管理制度,大力推进厂务公开,维护职工民主权利。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培养职工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劳动光荣的职业素养,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职工队伍,造就更多“西铁工匠”。落实在岗技能人员三年脱产培训计划,重视和做好新入路青工的思想和职业教育,广泛开展职业竞赛、技术比武和主题劳动竞赛活动,让职工与企业同发展、共进步。

3.打赢脱贫攻坚战。抓好定点精准扶贫,用好总公司扶贫资金发展特色产业,加快勉县武侯北路、定军山大道2处公铁立交建设进度。加强对驻村扶贫干部的管理和培训,推出具有铁路行业特色、针对性强的精准扶贫措施,确保2018年塘湾村、漂草沟村脱贫摘帽。围绕秦巴山区脱贫攻坚,开好农民工集中地普速客车,强化季节性运力保障,更好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

四、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强化内实外美、平安和谐西铁建设的根本保证

打铁必须自身硬。推进内实外美、平安和谐西铁建设,实现集团公司各项工作发展进步,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毫不动摇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一刻不停歇地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一)大力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在旗帜鲜明讲政治上实现新提升

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决听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号令,确保集团公司改革发展的正确方向。

1.坚决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按照总公司党组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政治局关于加强和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若干规定》要求,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始终坚持在大局下行动,确保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坚定自觉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2.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不折不扣地落实党中央方针政策和关于铁路工作的部署要求,严格执行个人重大问题、重要事项请示报告等制度,加强对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行为的检查监督问责,切实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落到实处。对照党员干部60条行为规范负面清单,规范言行。坚决支持配合总公司党组巡视工作,抓好巡视反馈问题整改,推动全面从严治党走向严紧硬。

3.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认真学习贯彻《党章》,严格落实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严格执行《铁路企业党员领导人员民主生活会细则》和组织生活会制度,建立党内政治生活检查和通报制度,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坚持民主集中制,完善党委会议事规则和决策“三重一大”事项制度,严格按程序、按规矩办事。

(二)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在理论武装工作上实现新提升

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着力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以创新理论指导工作实践。

1.认真学习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把学习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特别是系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头等大事,以两级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为重点,分专题组织开展学习研讨,着力在持之以恒、逐步深入上下工夫,着力在全面准确、融会贯通上下功夫,着力在指导实践、解决问题上下工夫。加强对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实施办法》落实情况的检查,提升学习质量。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主要内容,精心组织开展处级以上领导人员集中轮训工作。

2.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按照中央和总公司党组的安排部署,以领导人员为重点,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弘扬马克思主义学风,强化各级领导干部的理想信念和使命担当。当前,要认真总结近年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经验,提前思考谋划,做好思想和舆论准备。

3.抓好党员和职工群众日常学习教育。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重要内容和干部教育培训的必修课,切实增强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坚定性。充分发挥宣传部门、党校、报社、电视台、政研会职能作用,用好传统阵地和网络阵地,采取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方式,推进党的十九大精神下基层、到一线、入头脑,扩大教育覆盖面和影响力。

(三)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人才队伍建设,在培育骨干力量上实现新提升

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原则,适应新时代新体制新要求,着力打造一支能力素质过硬的干部人才队伍。

1.选优配强领导班子。坚持好干部标准和对党忠诚、勇于创新、治企有方、兴企有为、清正廉洁的要求,选优配强领导班子。突出政治标准,落实防止领导人员“带病提拔”实施办法,对政治上不过关的坚决不用,对廉政上有问题的坚决不用。加大对选人用人工作的监督检查,探索建立基于岗位标准、素质模型、职业实践的分析体系,全面掌握领导班子和领导人员履职情况。

2.提高干部队伍能力素质。以政治过硬和本领高强为目标,实施领导人员转型提质行动,加强现代企业管理、市场经营、法律法规、财务金融等知识的学习培训,提升领导人员懂经营、善管理的专业素养。健全落实党群与行政、机关与基层、相关业务系统之间领导人员交流机制,有序推进同一岗位任职时间较长领导人员岗位交流。大力选拔经过基层锻炼和实践考验的优秀年轻干部。建设信念过硬、政治过硬、责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的党员干部队伍,做好新时代的答卷人。

3.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以铁路“百千万人才”工程为引领,以专业拔尖人才培养选拔为重点,不断改进创新人才工作机制,统筹推进经营管理、专业技术和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落实站段、车间和班组各层级在大学毕业生早期培养中的责任,促进大学毕业生早日成长成才。完善干部人才考核评价机制,建立激励和容错纠错机制,激发各类人才创新创造活力。

(四)坚持抓基层打基础,在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上实现新提升

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深入推进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

1.落实管党治党主体责任。落实集团公司党建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将抓党建工作情况纳入领导人员业绩考核,抓好各级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推动各层级各方面党建责任有效落实。落实党委会工作细则,制定党委会先行研究讨论企业重大事项清单,明晰先行讨论程序。严肃党组织换届纪律,制定落实党组织工作经费管理办法,确保组织健全、工作有力。加强非运输企业党组织建设,提升党建工作质量。落实党务公开条例,实施党代表任期制,推进党内基层民主。

2.强化基层党组织作用。运输站段党委是国铁企业中党的基层组织,要遵照《党章》规定,围绕企业生产经营开展工作。突出政治功能,建强党支部战斗堡垒,落实《铁路企业党支部建设纲要》,开展“三会一课”质量年活动,提高基层党支部组织生活质量。深化“落实纲要、达标升级”工作,以“巴山式”党支部为标杆,建强战斗堡垒。加强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选优配强党支部书记,启动新一轮专兼职党支部书记培训工作,建立优秀党员大学毕业生挂职车间党支部副书记、担任班组党支部书记制度。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建立党员常态长效教育培训机制,加强新形势下发展党员工作,保持党员队伍先进性。用好“三创三无”竞赛等主题实践活动载体,分类加强对运输一线党员“两违率”、服务岗位党员“三亮率”的考核,抓实“创岗建区”等基本载体。

3.加强党建信息化建设。在党建工作信息化管理试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抓好党建信息化平台的开发、利用和推广,发挥网络信息技术在党务管理、党员教育、信息传递等方面的优势,推动党建工作信息化、智慧化。开发干部网络培训系统,解决干部工学矛盾突出的问题。运用“互联网+”等多种形式,每季度对专兼职党支部书记进行业务考试,促进党支部书记加强学习、提升本领。

4.加强对群团组织的领导。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工会组织要积极开展群众性的理论学习、学技练功等工作,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完善服务职工群众体系,抓好帮扶救助工作,维护职工群众合法权益。团组织要坚持政治导向,紧扣中心工作,适应青年特点,把团员青年的作用发挥好。统筹抓好统战、保密、武装、文体、离退休干部和各学协会等工作,形成党的各项工作共同推进的合力。

(五)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在正风肃纪反腐败上实现新提升

持之以恒正风肃纪,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把全面从严治党引向深入。

1.严格落实“两个责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实施细则,切实把责任落实到岗位、压力传递到个人。深刻吸取违纪违规典型问题教训,切实整改落实“两个责任”中的突出问题。加大执纪问责力度,坚持“逢案必双查”,推动有责必问、问责必严成为常态。

2.坚持不懈纠正“四风”。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纠正‘四风’不能止步,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的重要指示,结合年度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认真排查整治“四风”突出问题特别是隐形变异新表现,重点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格执行集团公司党委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实施细则,坚决做到令行禁止。用好“两段一处”干部作风督查机制,进一步聚焦领导班子、聚焦干部作风、聚焦履职尽责,全面加强政治体检、作风体检。

3.深化廉政风险防控。坚持“制度+科技+阳光”的防控思路,把廉政风险防控措施嵌入并固化为业务管理流程,提高制度“笼子”的防范力。健全完善监督工作联动机制,抓好重点领域的监督检查,健全完善车间、班组管理制度,堵塞管理漏洞。推进廉政“大宣教”格局建设,抓好宣传教育、廉政考试、案例剖析、警示教育,从思想上筑牢防控廉政风险第一关。

4.强化监督执纪问责。进一步突出纪检监察组织主业主责,把工作重心放在监督执纪问责上。将“四种形态”运用纳入“主体责任清单”,明确具体要求,提升实践运用的自觉性。落实专题民主生活会和提醒谈话制度,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坚持铁面执纪,一寸不让,减少存量、遏制增量,决不让或明或暗的不正之风、大大小小的腐败问题侵蚀职工群众利益、损害党的形象。

(六)加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在汇聚发展正能量上实现新提升

牢牢把握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特点和规律,用卓有成效的工作,凝聚起推动改革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

1.加强正面宣传。认真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检查考核,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主动权。按照总公司党组统一部署,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交通强国、铁路先行”宣讲活动,把握重大节点、重点任务,有针对性地强化形势任务教育。深化“互联网+思想政治工作”实践,定期开展职工思想动态调研分析,探索建立反映突出问题的销号反馈机制和重点时段职工思想预警机制,解疑释惑、疏导情绪。

2.繁荣企业文化。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弘扬巴山精神,广泛宣传表彰凡人善举、身边好人,传播文明风尚,培育时代新人。推进企业文化建设三年基础工程,大力弘扬铁路优秀传统文化,培育高铁安全、服务和经营文化品牌,打造富有西铁特色的企业文化。繁荣职工文艺创作,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不断丰富职工精神文化生活。

3.引导社会舆论。大力宣传铁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新举措、铁路重点工程的新进展、集团公司改革发展的新成就、干部职工新风貌,讲好西铁故事,展示新时代企业新形象。坚持开放、引导、友好、互动的原则,把握好时、度、效,规范新媒体平台管理,创新方式手段,提升舆论引导水平,营造更加有利于集团公司改革发展的良好环境。

同志们,新时代呼唤着新气象新作为,新体制意味着新起点新要求。让我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总公司党组的坚强领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用日夜坚守、攻坚决胜的心血,会算巧干、创新探索的智慧,苦干实干、人一我十的汗水,一往无前地踏上交通强国、铁路先行的新征程,谱写内实外美、平安和谐西铁建设的新篇章!

创新驱动 砥砺前行
奋力谱写西北民航事业新篇章
——在民航西北地区管理工作会议上的工作报告

民航西北地区管理局局长 柴多山

2018年1月5日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国民航工作会议和航空安全工作会议精神,总结西北民航2017年主要工作,分析新时代面临的形势,部署2018年主要任务,凝心聚力、开拓创新,扎实推动西北民航高质量发展。

一、2017年主要工作回顾

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西北民航各单位围绕“一二三三四”民航总体工作思路,坚定把握“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始终坚持系统安全、科学发展、依法行政、优质服务,抓安全、稳增长、促改革、提品质,顺利实现了全年各项工作目标。

——安全管理取得新成绩。安全基础进一步夯实,安全管理体系不断健全,风险防控能力持续提升,安全隐患有效治理,全年未发生运输飞行事故和空防事故。

——航空运输实现新增长。各机场完成运输起降59.50万架次、旅客吞吐量7358.75万人次、货邮吞吐量40.06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4%、16.5%、10.3%。辖区新增通航企业4家,通航企业完成飞行8.57万架次、2.77万小时,同比分别增长13.5%和31.2%。

——基本建设迈出新步伐。各机场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1.66亿元,其中民航基金16.02亿元。新增A类通用机场2个、B类通用机场4个,“十三五”规划稳步推进。

——运行品质得到新提升。航空运行环境不断优化,航班正常工作不断改进,行业服务质量不断提升。全年,辖区航班平均正常率为78.84%,机场放行平均正常率为86.79%。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从严从实管控安全,安全态势总体平稳

1.安全责任深入落实。管理局与11家单位签订了航空安全责任书,综合运用安全提示、约见约谈、行政处罚以及协同监管等多种手段,督促安全主体责任落实。各单位持续完善安全管理体系(SMS),加大安全投入,安全链条不断牢固。西北空管局持续规范运行手册和工作流程,进一步明确岗位责任。东航西北分公司制定《安全管理干部责任清单》和《无后果违章行为管理办法》,持续推进SMS向基层延伸。甘肃机场集团加大安全投入,完成了43项安全类项目建设,安全保障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2.三基建设持续推进。严把人员资质关口,对重点岗位人员资质进行排查认证,加强基层专业人员能力建设,完成2700余人次的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加强班组建设,强化基层员工的教育和管理,力争做到安全教育、手册执行、风险防控、技能培训到班组。举办各类安全宣教活动500多场,3万多人次参加了培训,有效增强了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西部机场集团以“三下一上”(管理下沉、资金下沉、权限下沉、管理水平提升)为抓手,将安全管理的防线延伸到最基层。宁夏机场公司建立了公司领导、中层干部和基层班组“结对子”机制,推进安全措施到一线。

3.风险防控措施有力。盯紧盯牢重点部位和薄弱环节,扎实开展安全大检查,认真组织危险品运输、通航运行、军民航防相撞、机载导航数据库、目视助航设施、无人机管理等专项整治,积极开展咸阳机场飞行程序精简优化,重点管控榆林、格尔木机场改扩建等20个不停航施工项目。认真做好十九大、“两会”、“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中阿博览会、敦煌文博会、春运、暑运等重大运输的安全保障。针对机场净空、无人机飞行等难点热点问题,与地方联合监管治理;推动西北四省(区)出台无人机整治方案,建立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各监管局前移安全关口,深入分析辖区运行风险,提前采取措施加以管控。长安航空开展运行控制风险管控系统建设,提升运行品质。中国航油西北公司持续开展风险识别管理,严控输油管道周边施工风险,确保供油安全。

4.安全隐患治理有效。坚持“安全隐患零容忍”,建立重点问题隐患清单,明确管控方案和监管责任。对民航局安全督察的38项重点隐患,挂牌督办,全部完成整改。东航甘肃分公司排查治理33项风险,做到风险隐患闭环管理。坚决落实“六严”工作要求,深入推进空防隐患治理,建立《运行单位隐患治理自查整改清单》,逐项跟踪落实整改。启动“平安货运”“平安航班”建设。咸阳机场成功处置“6·17”非法入侵围界事件。兰州、银川、榆林、延安、玉树、格尔木、嘉峪关、敦煌机场通过了航空安保审计。

5.新技术广泛运用。咸阳、银川机场平视显示器(HUD)特殊II类运行试飞成功;敦煌等7个机场具备了HUD特殊I类运行能力;天水机场实施基于性能导航(PBN)运行,辖区21个机场具备了PBN运行能力;长安航空通过了电子飞行包(EFB)、所需导航性能(RNP)、仪表着陆II类运行合格审定。广播式自动相关监视(ADS-B)地面站建设顺利,初步实现了ADS-B在管制工作中的应用。咸阳机场启动了平流雾探测预警系统建设。

(二)多措并举开拓市场,运输生产快速增长

1.干线机场功能不断强化。咸阳机场共有64家航空公司参与运营,驻场过夜运力最高达到115架,其中宽体机总量增长19.3%;国内外通航点总数达到198个;旅客吞吐量突破4100万人次,进入全球最繁忙机场前50位。兰州机场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1200万人次大关,实现了三年翻一番。银川、西宁机场旅客吞吐量分别达到790万和550万人次,积极打造面向阿拉伯地区门户、高原区域枢纽机场。

2.支线机场发展势头强劲。各支线机场共完成运输起降5.96万架次、旅客吞吐量534.97万人次、货邮吞吐量9970.3吨,同比分别增长23.26%、26.18%、19.70%。敦煌机场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50万人次,汉中机场旅客吞吐量实现翻番,中卫、天水、固原、花土沟机场旅客吞吐量同比增幅超过了50%。

3.国际及货运市场发展良好。辖区机场共开通国际(地区)航线98条,完成国际(地区)旅客吞吐量239.5万人次。咸阳机场新开国际航线16条,新增国际通航点14个,其中“一带一路”沿线地区通航点占比达到43%。航空货运市场快速发展,咸阳机场新开全货运航线4条,国际货邮吞吐量增速超过60%。兰州机场新增货运航线4条,银川机场实现定期货运航线零的突破。

4.通用航空发展热度不减。积极推进通用航空管理系统建设,实现通航业务网上办理。全面开展西北地区低空空域监视和服务试点工作,大力支持西安国际通航产业综合示范区建设,鼓励通航企业开展空中旅游观光试点,积极推进通航企业开展航空医疗救护课题研究和校企合作,着力提升通航运营保障能力。辖区取得经营许可证的通航企业达到32家,通航传统业务不断巩固,短途运输、空中游览、航空医疗救护等新业态稳步发展。

(三)加大统筹协调力度,“十三五”规划稳步实施

1.建设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加强宏观调控和政策引导,发布西北民航“十三五”发展规划。规范民航发展基金使用,取消久拖不落实的项目,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严格项目管理,建立项目储备库,严把项目审批、招投标备案、工程验收等关口,持续跟踪评估项目进度。在青海机场公司开展“通廉航空”试点的基础上,多方协调、努力争取,国家基本航空服务计划落地青海。全年批复机场、空管类项目7个,总投资1.19亿元。争取到各类专项资金25.11亿元,同比增加9.84%。

2.重点项目建设加速推进。兰州机场总体规划、榆林机场扩建、咸阳机场东联络道、西北空管局7部雷达等工程相继获批。祁连、延安、安康等机场建设持续推进,陇南机场通过行业验收。咸阳机场T1航站楼、兰州机场T1航站楼启用。敦煌、格尔木机场扩建工程顺利投运。银川机场综合交通枢纽开工建设,兰州机场综合交通枢纽工程进入收尾阶段。空管类项目建设稳步实施。

3.通用机场建设有序开展。进一步落实《通用机场分类管理办法》,简化建设审批程序,激发通用机场建设活力。银川月牙湖、张掖丹霞通用机场建成投运,陕西丹凤、神木、韩城通用机场建设稳步开展。陕西靖边、甘肃酒泉、宁夏红寺堡、青海贵德等10余个通用机场项目有序推进。

(四)发挥行业系统优势,运行品质持续提升

1.空管保障能力不断增强。陕甘青空域优化、沪兰大通道空域调整顺利完成,兰州、西宁机场进离场分离工作加快推进,西安区域扇区增至13个,有效缓解了管制运行压力。咸阳机场目视间隔和目视进近正式实施。西宁机场实现雷达管制,结束了省会机场程序管制的历史。深化军民航融合发展,配合完成军航飞行管制分区调整。加强与地方气象部门的合作,共建高效的信息渠道。西北空管局与西部机场集团开展战略合作,努力推动资源共享。

2.航班正常工作成效显著。认真实施《航班正常管理规定》,持续加强“四个体系”建设,把航班正常纳入规范化管理渠道。开展航班正常工作经验交流,整治滥用航班时刻行为。推进航空器机坪管制移交,成立咸阳机场运管委,加强A-CDM系统建设,形成运行管理新模式。针对咸阳机场航班正常性有所下降的情况,专题研究应对措施,扭转了不利局面。全年,各省会机场航班放行正常率和始发航班正常率均居全国前列。长安航空公司在全国航空公司中,到港正常率位列第一。

3.行业服务品质明显提升。深入践行真情服务,开展“服务质量规范”专项行动。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协调增加西安—成都航班。咸阳机场获评SKYTRAX中国最佳区域机场,兰州机场取得国际航空运输协会“旅客便捷服务白金认证”。东航西北分公司开展规范化服务专项行动,长安航空公司创建“家”服务文化,深航西安分公司持续打造“真情服务”团队,天津航空西北分公司建设旅客服务体验生态系统。西安凯亚科技公司全面提高机场离港系统的维护能力,为民航客户提供热情优质服务。

(五)全面深化自身建设,治理能力不断增强

1.全面从严治党纵深发展。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十九大精神,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四个自信”。持续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涌现出一批先进集体和优秀共产党员。开展党员领导干部轮训,到企事业单位宣讲十九大精神,深入推进“五个一”活动。接受民航局党组政治巡视,扎实抓好巡视整改。制定“1+8”制度,规范基层党建工作。树立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严格干部选拔程序。狠抓党风廉政建设,规范权力运行,开展“以案释纪明纪,严守纪律规矩”警示教育活动,营造了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2.法治政府建设深入推进。规范和改进行政审批工作,将机场管理、航务管理部分职责下沉至监管局,进一步简化流程,提高效率。严格依法行政,开展行政检查4506次,下发整改通知书357份,实施行政处罚5次。大力推进政府信息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全面深化改革,成立了西北民航深化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出台“1+10”改革方案,形成了102项改革任务,各项改革措施推进顺利,实施效果初步显现。行业监管执法模式优化调整试点工作顺利完成。

3.行业文化建设取得成效。广泛弘扬当代民航精神,开展“最美西北民航人”系列报道,组织西北民航文化体育节系列活动,开展技能大赛、岗位练兵、劳动竞赛,涌现出了一批劳模和先进集体,3人被评为省部级先进个人,1人获得全国民航五一劳动奖章,5家单位分别获评全国工人先锋号、全国民航工人先锋号。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主动融入扶贫工作大局,选派干部开展帮扶工作。用心用情扎实做好离退休人员服务保障工作。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民航局坚强领导和支持帮助的结果,是西北民航各单位和广大干部职工团结协作、努力奋斗的结果。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成绩来之不易,我们倍加珍惜,同时也要清醒认识到,西北民航仍处于爬坡过坎、奋力前行的阶段,安全发展的“弱项”和“短板”还不少。一是安全基础仍不牢固。安全投入不足,部分单位保障能力不能满足发展需求。一些单位安全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存在安全压力传导层层弱化的现象,安全管理体系作用发挥欠佳。基层单位基础工作存在薄弱环节,员工的专业能力和责任意识有待提升。二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很突出。干线与支线、国际与国内、运输与通航、客运与货运发展的结构性矛盾凸显。行业资源利用程度不够高,保障作用发挥不够充分,行业供给质量与公众的需求存在差距。三是提升运行品质的制约因素仍然较多。关键资源供给不足、协同联动不够、运行效率不高,枢纽机场航班时刻资源饱和,航班正常的长效化机制还不稳固。四是人才队伍建设与行业发展需要仍有差距。部分机场面临专业人员招录难、人才流失快的问题。一线监管力量不足,安全监管能力与行业新形势、新任务、新发展的要求还有差距。

二、面临的形势和工作总体要求

201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当前,我们正处于民航强国发展制约瓶颈攻坚期、民航强国八个基本特征汇集期、民航强国建设新领域开拓期,站在民航强国建设的新起点上,找准新时代西北民航发展的新方位,扎实做好2018年各项工作,对于推动西北民航高质量发展,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

(一)面临的形势

2018年,西北民航发展仍处在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内外形势总体看好,主要表现在:一是国际航空前景持续向好。据国际航协(IATA)发布的全球航空运输业2018年盈利预期,预计全球航空业净利润将达到384亿美元,航空业利润及效益将持续增长。二是国家宏观政策支持。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建设交通强国,国家将聚集大量人力、资金,在陕甘宁革命老区、老少边穷地区开展脱贫攻坚,全面提升交通领域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给西北民航发展带来了历史性的机遇。三是航空市场需求旺盛。随着“一带一路”建设深入推进和西北各省(区)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深入,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对外交流日益增多,旅游市场逐渐火爆,对民航的需求更加旺盛。四是地方支持力度加大。各地政府发展举措更加务实,发展民航意愿强烈,纷纷筹建运输(货运)航空公司,设立发展专项基金,建立投资公司,拓宽融资渠道,积极参与民航发展。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还存在一些影响发展的不利因素,主要表现在:一是宏观经济的不确定性仍然存在。全球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部分国际地区政治形势复杂多变,恐怖袭击、极端暴力事件时有发生,加之美国减税、原油价格波动等因素,给航空运输带来影响。二是综合交通网络结构调整冲击比较明显。西兰、西成高铁开通后对沿线旅客分流明显,随着西北高铁网络的连线成网,对中短程航线的冲击将进一步增大。区域民航发展同样迅速,特别是与周边机场的竞争将会持续加大。三是发展瓶颈尚未得到根本性改善。空域环境复杂、航班时刻紧张、核心资源和保障能力依然不足。基地航空公司少、规模小,对枢纽建设支持力度不够。四是管理方式与快速发展需求存在一定差距。部分单位管理水平、运营理念相对滞后,无法充分有效利用现有资源,增加了安全运行的风险,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发展速度。

(二)2018年工作总体要求

根据全国民航工作会议、航空安全工作会议精神并结合西北民航实际,2018年西北民航的工作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全面落实“一二三三四”民航总体工作思路,坚持系统安全、科学发展、依法行政、优质服务,以改革创新求突破,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不断夯实安全基础、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奋力谱写西北民航事业的新篇章。

贯彻落实好工作总体要求的关键是坚持稳中求进,“稳”就是稳固安全基础、稳住发展速度、稳定服务品质、稳妥化解矛盾;“进”就是要持中守正,主动作为,把握好发展的节奏和力度,推动民航高质量发展,基本要求是正确处理好“安全与发展、安全与效益、安全与正常、安全与服务”的关系。2018年重点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找准工作的着力点。

1.落实责任强基础,在保证安全上奋发有为。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大力弘扬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实践证明,安全是民航永恒的主题,也是实现民航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我们必须要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做好安全工作的重要性、艰巨性和复杂性。要始终坚持“安全第一”方针不动摇,坚持问题导向,从影响安全的突出性、顽固性问题出发,深入挖掘和消除安全管理的系统性、深层次问题和隐患;始终狠抓安全责任落实不放松,树立强烈的责任意识,对本单位本部门的安全问题不掩盖、不回避、不推脱,坚决消除安全工作中“调子高、行动慢、落实少”的情况;始终严控安全风险不手软,站在对人民生命财产高度负责的立场,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劲头,把“安全隐患零容忍”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始终强化科技支撑不松劲,加大安全投入,持续推进三基建设,不断夯实安全基础。

2.正视矛盾补短板,在推动建设发展上奋发有为。行业快速发展需求与基础保障能力不足是当前发展的突出矛盾,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这个矛盾,就是要“补短板、强弱项”。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重点补齐机场、空管等基础设施建设的短板,加快改变保障能力不能适应发展需要的局面。“十三五”期间,西北地区规划续建3个、新建6个、改扩建11个、迁建3个运输机场,任务艰巨。建设发展要适度超前,要有大格局、大思路,由过去的“铺摊子”转为“上台阶”,改变过去“刚投运就超量”的情况。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整合各方资源,严格项目管理,协同推进空管项目与机场建设,改变机场等级低、保障能力弱的现状。进一步发挥我们的后发优势,吸取发达地区的经验,把建设发展质量放在首位,打造集内在品质和外在品位为一体的现代民航基础设施。

3.坚持创新求突破,在提升行业品质上奋发有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不竭动力。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质量第一、效率优先”原则,是实现民航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必然选择。“十三五”时期,西北民航运输起降架次、旅客吞吐量、货邮吞吐量、年均增长目标为9.4%、11.6%、6.7%,高于全国平均增速。民航强国的本质是高质量发展,要确保在民航强国建设中有作为,从根本上解决困扰当前西北民航发展的结构性和瓶颈问题,就要更加注重创新。各单位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增强创新意识、营造创新氛围、提高创新能力。全面推进管理创新、机制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要在安全管理、规划建设、运输服务、空域管理、运行保障等方面有质的提升。尤其要大力推进技术创新,广泛运用新技术、新手段,推进转型升级,提高运行效率,改善服务质量,打造服务品牌,提升人民群众对民航工作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三、2018年主要任务

2018年西北民航的主要安全目标是:杜绝重特大运输航空事故,杜绝劫机、炸机等机上恐怖事件,防止空防安全严重责任事故,防止重大航空地面事故和特大航空维修事故。

2018年西北民航发展主要预期指标是:完成运输起降66.3万架次,旅客吞吐量828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43.5万吨,年均分别增长11.3%、12.5%、8.6%。全年航班平均正常率不低于78%。重点做好六个方面工作。

(一)以提高安全保障能力为重点,强化安全管理,确保安全平稳

1.深化三基建设。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的理念,从落实安全责任入手,把三基建设抓实、抓好、抓出成效。以安全绩效管理机制建设为抓手,进一步推进安全管理体系(SMS)落地,切实解决安全管理体系与实际运行脱节、作用发挥不充分的问题。强化专业人员资质能力建设,严把飞行、空管、维修、签派等关键岗位人员资质关。继续加强班组建设,不断完善管理机制,做好人才培养和储备,确保专业人员数量和专业素质能够满足安全发展需要。

2.严控风险隐患。坚持“安全隐患零容忍”,继续实施安全隐患排查整治行动,持续强化风险管控和隐患治理的双重安全管理机制,努力实现安全风险自辨自控、隐患自查自治的工作格局。要进一步健全挂牌督办制度,对重大隐患整改不力的,要采取削减航班总量、限制运行等措施。推进行业诚信建设,针对安全工作中出现的谎报、瞒报、虚报等不诚信行为,建立失信企业“黑名单”制度,对失信行为采取经济处罚、行政处理、限制市场准入等手段,使其“一处失信,处处受限”。

3.加强重点治理。运用系统安全思维,抓重点,抓关键,抓薄弱环节,对重点难点问题要做到心中有数、防范有招、治理有效。重点抓好保障能力不足、设施设备老旧、管理水平不高以及新运行单位的安全问题;重点抓好不停航施工、净空管理、鸟害防治、危险品运输、机坪运行、无人机违规飞行等难点问题;重点抓好航空公司飞行、签派、维修等专业人员能力提升、作风建设、疲劳风险管理,继续推进运行控制风险管控系统建设;重点抓好空管保障能力提升,科学把控运行标准,做好空中防相撞工作,有序推进航空器机坪管制移交;重点抓好重大活动、重要时间节点的安全保卫,持续跟进甘肃、青海以及各支线机场民航公安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平安民航建设。

4.强化基础保障。各单位要对照行业标准,加大安全资金投入力度,加强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广泛应用新技术、新设备,提升安全裕度。实施科技兴安战略,千万级以上机场要按照民航局的新技术产品指南和工作路线图,抓紧制订具体实施方案,推进新技术的实际应用;总结PBN推广经验,提高PBN运行的质量和效益;推进航空公司HUD运行能力建设,继续做好特殊I、II类等技术应用和验证工作。加快ADS-B地面站建设,全面推进ADS-B管制实施。开展咸阳机场GBAS导航系统建设。继续推进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通航领域的应用。重点推进MA60飞机遥感平台等型号的审定工作,把好初始适航、证后监管和持续适航三个关口。

(二)以推动“十三五”规划实施为抓手,补齐发展短板,提升发展水平

1.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继续推动“十三五”规划的落地实施。抓住“十三五”规划的中期评估和调整契机,力争将新建甘肃武威、改扩建青海玉树、陕西汉中等准备充分的项目列入规划。各单位要积极作为,主动融入地方工作大局,在机场建设、航线开拓等方面,争取地方政策、资金支持。鼓励民间资金进入民航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强化民航与地方合作,支持西安、兰州、西宁、银川综合交通枢纽建设。

2.加快项目建设步伐。坚持先进建设理念和现代工程管理方法,以“平安机场、绿色机场、智慧机场、人文机场”为目标,推进机场项目建设,全面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确保陇南、祁连机场顺利投运,延安迁建、榆林机场改扩建具备验收条件。加快推进安康机场和陕西靖边、韩城等通用机场建设。重点推进咸阳、兰州、西宁机场三期扩建以及定边、府谷、天水、武威、平凉、共和等新建机场的前期工作。在建设过程中,要重点解决建设协调性不足的问题,协同推进西北空管局7部雷达工程、西宁机场划设进近管制区等空管重点工程。

3.发挥宏观调控作用。加大机场、空管类项目的审批力度,强化项目的前期论证、后期评估,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对中小机场安全急需项目,在立项、审批等方面要优先考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继续开展批复项目执行情况检查和安全保障财务考核,将检查情况和考核结果作为项目审批的重要依据。落实民航财经政策,支持鼓励民航企事业单位合理争取民航发展基金,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安全保障能力。

(三)以推进行业协调发展为目标,优化调整结构,繁荣航空市场

1.完善区内机场布局。加强枢纽机场功能定位研究,支持机场差异化、错位发展。提升咸阳机场的国际枢纽功能,推进兰州、银川、西宁等机场区域枢纽建设,构建基于功能定位、符合发展实际、各具特色的丝绸之路机场群。促进干线机场和支线机场有机衔接,干线机场要提升疏散辐射能力,提高中转效率;支线机场要提升自我造血功能,促进干线机场发展,要形成“干线带支线、支线促干线”的协调发展格局。

2.优化航线网络结构。支持基地航空公司做大做强,发挥其在打造航空枢纽中的主导作用。支持开通直飞“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欧美航线,加密区域枢纽机场与大型枢纽、门户枢纽间的航班。优化西安与北上广等主要枢纽机场的快线,鼓励投入大型、宽体机运行。鼓励航空公司深耕支线市场,对部分支线给予运营保护,提升公司经营支线航线的积极性。推进青海实施基本航空服务计划,使边远地区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引导低成本航空健康发展。支持本土货运公司筹建及全货运航线开通。

3.推动通航良性发展。落实通航分级分类管理要求,把好市场准入关。鼓励开展医疗救护、短途运输和空中游览业务,支持通航企业纳入地方应急救援体系试点,充分发挥通航在服务民生领域的作用。坚持放管结合、以放为主的理念,探索经营许可和运行合格审定联合审批机制,探索适合通航运行的监管机制,切实改善运行环境。确保低空空域监视与服务试点、无人机物流工作取得突破。

(四)以满足人民需求为出发点,促进航班正常,提升运行品质

1.优化空管运行环境。按照“保安全、控总量、调结构、提品质”的要求,不断优化和调整航班结构。全面落实民航局《关于科学把握运行标准进一步提升空管运行效率的政策措施》要求,空管部门要结合地区特点,制定具体措施。运用大数据和现代信息手段,开展空域划设、评估和优化工作。抓好空域精细化管理,优化航路航线,有效盘活、用好现有资源。加快推进航空器机坪管制移交,推进兰州、西宁、银川机场进离场航线分离。

2.提高航班正常水平。严格执行《航班正常管理规定》,继续推进“四个体系”建设。积极发挥咸阳机场运管委作用,空管、机场和航空公司要围绕提质增效,加强地空协同联动,推进CDM与A-CDM的融合,实现资源协同共享。加强对航班正常的精细化管理,强化对运行数据的应用,重点开展对始发航班延误、地面滑行时间的治理。加强航班正常监测和考核,对正常率长期较低的公司,采取取消时刻、限制增加航班、削减飞行小时等手段。各单位要切实履行职责,力争2018年在航班总量增长的同时,正常率要比上年有所提高。

3.提升运输服务质量。牢固树立“发展为了人民”的理念,打造真情服务品牌。运用科技手段,提高服务效率。利用手机APP、微信等手段,改进旅客出行信息告知服务,为旅客推送航班动态、预警信息,进一步普及电子客票、自助值机,在大型机场推行无纸化登机服务。加强人文关怀,提升对特殊旅客的服务水平。进一步规范客票销售、客票退改签、机票超售、代码共享等工作。加强旅客投诉处理,规范和简化投诉处理流程,建立快速反馈机制,提高处理效率。管理局要建立服务质量专项督查机制,督促服务质量整体提升。

(五)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完善治理体系,增强治理能力

1.增强行业治理能力。坚持运用法治理念、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处理问题。坚持简政放权,进一步规范行政审批行为,加大标准化建设力度,继续加强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建设。加大政府信息公开的透明化程度,自觉接受社会公众监督。整合管理局现有各类应用系统,提升“互联网+政务服务”水平。以改革增强治理能力,对接民航局改革任务,扎实推进西北民航“1+10”改革方案的实施。推进管理局局属建设类企业的股份制改革,加快民航西安医院改革步伐。

2.提升依法行政效能。全面开展行业监管执法模式优化,提升监管的规范化水平。积极推进企业法定自查制度落实,释放有限的监管资源。进一步梳理监管事项清单,理清管理局和监管局的职责权限,消除监管盲区,减少重复监管。做好行业监管执法系统(SES)上线运行,推动安全监管执法信息技术平台建设,运用大数据和平台优势,努力实现安全监管的无纸化、系统化、智能化。持续开展监察员队伍建设,拓宽培训渠道,提升队伍整体素质。

3.推动和谐行业建设。继续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大力弘扬和践行当代民航精神,广泛运用杂志、电视、网站等媒介,宣传劳模精神、工匠精神。深度挖掘和广泛宣传行业先进人物、先进事迹,树立榜样,传播正能量,增强职业荣誉感。各级工会、共青团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动员广大干部职工立足岗位做贡献。认真落实离退休政策,做好老干部工作。

(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加强政治建设,全面从严治党

将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首要的政治任务,切实用十九大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旗帜鲜明讲政治,增强“四个意识”。组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十九大精神轮训。全面深化基层党组织建设,加强党务工作人员队伍建设。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修订实施办法,加强监督检查,坚持不懈改进作风。抓好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开展警示教育,加大监督执纪问责力度,持之以恒正风肃纪。继续抓好巡视问题整改,提高党建工作水平。加强干部管理,选好配齐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打造一支具有实干创新精神的干部队伍。

同志们,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新时代开启新征程,回首过去,收获满满,展望未来,任重道远。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团结拼搏、砥砺前行,以新作为谱写西北民航事业的新篇章!

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
奋力谱写建设现代化邮政强国伟大事业陕西新篇章
——在全省邮政管理工作会议上的工作报告

陕西省邮政管理局局长 孙海伟

2018年1月18日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全国邮政管理工作会议部署,总结2017年工作,研判当前形势,部署2018年工作任务。下面,我讲三个方面的意见。

一、2017年主要工作回顾和党的十八大以来工作成效

2017年,我们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国家邮政局“打通上下游、拓展产业链、画大同心圆、构建生态圈”发展思路,紧盯大事要事,既注重整体谋划,又加强分类指导,在讲政治、稳态势、拓格局、强监管、优服务等方面狠下功夫,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全省邮政业业务总量完成116.31亿元,同比增长26.38%;业务收入完成99.17亿元(不含邮政储蓄银行直接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1.56%。其中,快递业务量完成4.58亿件,同比增长23.98%;业务收入完成56.36亿元,同比增长23.47%。受理消费者有效申诉同比下降42.5%。新增就业岗位9406个。邮政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不断发挥,为落实“五新”战略、推进“追赶超越”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党的建设全面加强

1.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加强。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不动摇,制定印发党建工作要点,调整党建工作领导小组成员,成立党风廉政建设办公室,层层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把党建工作列入年度述职评议专项内容,促进“两个责任”落实。严格制度约束,修订完善《党组工作规则》《党组会决策重大事项议事规则》《“三重一大”决策事项清单》《党建工作述职评议办法(试行)》等制度。成立巡察工作领导小组,印发巡察工作方案,完成对咸阳、安康两市局党组的巡察。建立起系统纪检监察人才库,举办党务和纪检监察干部培训班。组织开展“以案释纪明纪,严守纪律规矩”主题警示教育月等主题警示教育13次,系统开展13项专项清理整顿,进行4次集体廉政谈话提醒,坚决防止“四风”反弹回潮。对3个市局党组做出通报批评或责令书面检查,对3名党员干部给予党纪政纪处分,对22名党员干部给予组织处理,共追缴、清退违规违纪资金31万余元。汉中局整治“慵懒散”、榆林局持续改作风、咸阳局织牢织密制度笼子,进一步强化党员干部责任担当。

2.“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落到实处。突出“四讲四有”原则和“三讲三比”要求,坚持精准化部署、差异化落实,以“三会一课”为基本方式,以标准化规范化为努力方向,将各项目标任务落实到基层支部,坚持问题导向、突出薄弱环节、边学边查边改,广大党员学在日常、做在经常、改在时常,取得预期成效。

3.巡视整改任务全面完成。坚持把国家邮政局党组巡视反馈意见整改落实工作,作为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的重要抓手,实行即知即改、立行立改、常抓常改,做到责任担当到位、统筹协调到位、督查督办到位、整改措施到位,确保2个月内5个方面24个问题67项整改任务全面完成。

4.学习宣贯党的十九大精神迅速深入。突出迎接党的十九大召开和学习宣贯十九大精神主题主线,及时制定印发学习宣贯实施方案,切实学懂弄通做实,通过党组中心组集中学习研讨、举办专家宣讲辅导、开展专题教育培训等方式持续深入学习宣贯,组织党员干部融会贯通抓学习、深研讨,推动学习宣贯深入落实。

5.干部队伍建设规范严谨。坚持德才兼备选人用人,调整、提拔干部11人。坚持用制度管人管事,制定完善《党组管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细则》《干部异地交流和挂职锻炼管理办法》《党员领导干部廉政档案管理办法》等制度。举办公务员初任培训班等各类培训,持续加强能力建设。落实和完善干部常态监督机制,建立系统党员领导干部廉政档案,严格执行领导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等制度,规范管理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二)行业发展环境持续优化

1.规划引领作用充分彰显。印发《邮政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宣贯实施工作方案》,举办规划宣贯工作培训班,各项规划目标如期推进。

2.政策保障硕果累累。国务院《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省政府《关于推动交通物流融合发展的实施方案》等众多利好政策密集出台。省政府把邮政及快递运输专用车辆纳入通行特种车辆类目,在全国率先解决极端天气邮政快递运输车辆禁限行问题,西安、咸阳等地已落地实施。西安、宝鸡、汉中、铜川等地政府为邮政行业发展与安全提供了资金支持。

3.服务全省重大战略。成立自贸区邮政业改革发展工作领导小组,推进陕西自贸区邮政业建设,引导企业开辟中亚及欧洲邮件、快件运输通道,不断提升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能力,跨境电商寄递业务规模持续壮大。四是协同发展取得新成效。联合省商务厅召开全省电商融合发展推进会,积极争取相关扶持性政策出台,共同推进电商快递融合发展。联合民航陕西监管局召开快递与民航产业协同发展座谈会,搭建快递与民航企业信息交流平台,持续推进西安航空快件“绿色通道”建设。联合省交通厅出台文件,加强交邮合作,党报党刊当日见报率显著提升,建制村直接通邮目标提前完成。宝鸡、咸阳等地政府与邮政企业签署框架协议推进农村电商发展。西安、汉中、延安、商洛等局通过与交通部门加强合作、引导企业间互惠合作等方式实现交邮、快邮融合发展。

(三)贴近民生7件实事落实有力

1.新《邮政普遍服务》标准全面落实。通过新标宣贯和达标推进,实现县级以上城市邮政普通包裹和乡镇5公斤以下包裹按址投递、行政村投递到村级邮件结转点,邮政全程时效大有改观。

2.县级城市党报当日见报率持续提升。实现91个县(区)党政机关当日见报,当日见报率达到85%。西安局率先实现全市乡镇一级党报当日见。

3.邮政、快递服务“三农”能力显著提升。17653个建制村基本实现100%直接通邮,助推脱贫攻坚更加有力。建成乡镇快递网点2698个,覆盖率达到99%,快递服务“三农”能力显著增强,西安和宝鸡猕猴桃、咸阳苹果、榆林红枣、洛川苹果、汉中茶叶等农特产品通过快递走出陕西走向全国。

4.快递末端投递服务水平持续提高。强力推进“快递入区”工程建设,布设智能快件箱3300余组,建成快递末端公共服务站点590个,最后一百米问题得到缓解。与省教育厅联合出台文件,共同推进高等院校校园快递服务工作,“快递进校园”取得实效,全省高校快递规范收投率达到93%。9个地市实现高校快递100%规范收投。西安高校快递收投规范率超过80%。8个地市实现快递电动三轮车规范上路。

5.实施放心消费工程。通过“不着地、不抛件、不摆地摊”等服务专项治理活动,整治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行为,服务质量不断提升。全年受理消费者申诉35749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09.43万元。

6.提高快递包装绿色化、减量化水平。开展“绿色快递进校园”活动和快递绿色包装试点培训,助推快递业绿色发展。快递企业环保袋、电子运单使用率逐步提升。推动西安宅急送等与大型车企达成4501辆新能源车合作协议。

7.持续改善投递人员工作环境。充分发挥快递协会的桥梁纽带作用,鼓励引导企业切实改善快递员工作环境。延安、榆林、安康等局督促邮政企业加大对镇村网点投入,基层投递人员工作环境进一步改善。

(四)转型升级步伐加快

1.做好顶层设计。制订《加快推进邮政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年行动计划》《邮政业进一步推进物流降本增效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工作方案》等,为行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保驾护航。

2.强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建成邮政普遍服务网点1808个,建成村邮站7242个、便民服务站9030处,邮政普遍服务深度和频次不断提高。开展投资建设进度检查,完成2017年及2018年全省邮政普遍服务西部网点改造项目行业审查,实施改造项目87处。全省快递企业达到450家,分支机构2241个,网点近6000个,分拨中心135个。持续推进快递服务网点标准化建设,建成标准化网点1857个,主要品牌企业城区自营网点标准化达标率达到70%。稳步推进快递专业类物流园区建设,圆通(西安)跨境商贸及服务产业园、申通西北地区转运中心、京东集团全球物流供应链总部和全球无人机基地等项目落户陕西,延安、安康等地政府将快递物流园区建设纳入全市重点推进项目,西安、榆林、咸阳等地快递物流园区建设实现向县乡延伸。

3.着力培育新动能。邮政“一市一品”农业产品进城示范项目推进有力,寄递农特产品4.8万吨,实现交易额4亿元,带动8.2万贫困农民增收。持续开展快递服务示范工作,深入推进全国快递服务现代农业“一地一品”建设工作,完成宝鸡猕猴桃、渭南富平柿饼、大荔冬枣、铜川樱桃等示范项目申报工作,宝鸡眉县猕猴桃项目获批第二批全国快递服务现代农业示范基地。深化快递业与关联产业的协同发展,共打造快递服务制造业试点项目41个,寄递快件216.75余万件,直接服务制造业累计产值17.24亿元。

(五)依法行政效能稳步提高

1.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推进“三个清单”贯彻落实,规范行政权力运行内容和程序。加强对各市局开展行政审批及备案工作的监督管理和业务指导,开展行政许可专题培训。行业许可和备案事项实现网上高效办理。全省审批邮政企业撤销邮政普遍服务营业场所申请5件,办理相关备案118件;核发快递业务经营许可证37件,核准变更申请302件,注销许可证6件。

2.加强重点管控。坚持放管结合并重推进,聚焦邮政普遍服务管理和维护邮政市场秩序,以全面落实“双随机一公开”为抓手,承办2017年国家邮政局普遍服务监督保障综合第一期培训,实施普遍服务达标“双随机”检查,组织邮政机要通信“回头看”和机要邮路外包专项检查,开展重点邮票及日常纪特邮票发行情况检查,延安、榆林试点探索运用智能化手段推进邮政普遍服务管理,开展邮政市场行政执法培训和案卷评审,大力推广应用大数据等先进信息技术,邮政行政执法信息系统功能应用更加规范,监管力量不足、监管手段缺乏等问题得到改善,行政执法规范化水平不断提高。开展执法检查4087次,下发整改通知书236份,行政处罚149起,罚款近130万元。

3.加强行业诚信体系建设。初步建立企业信用档案,省局获评2016年度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先进单位,开展“3·15”主题宣传活动和“诚信快递、你我同行”演讲比赛,各市局顺利接入地方信用体系平台,渭南局完成快递企业信用评定。

4.大力推进行业精神文明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与省残联联合推进邮政业无障碍建设,组织开展回访慰问行业技术能手活动,大力开展“每季一星”“最美快递员”等评选活动,行业省市劳模、文明单位、青年文明号等不断涌现。积极推动行业人才培养,举办陕西省邮政行业职业技能大赛,组织优胜者参加全国大赛并获精神文明奖,宝鸡将快递员培训纳入政府免费培训范围并开展首期快递员免费培训,行业尊“技”崇“匠”意识不断深入。

(六)寄递安全形势持续向好

1.全面落实责任。加强与综治、公安、国家安全等部门协作配合,建立健全信息共享对接机制。全面落实行业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着力构建“整体防范、源头治理、重点管控”三位一体运行机制。大力推进“三项制度”落实,全省快递企业配置X光机361台,对重要邮件快件实现100%过机安检。与省公安厅、国家安全厅联合印发实施方案,全面推进实名收寄信息系统推广应用,全省快递实名收寄率持续超过90%,走在全国前列。

2.开展专项整治行动。组织开展“平安寄递”、安全生产大检查、危化品和寄递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对寄递渠道危爆物品、制爆器材等进行摸底排查和专项整治。推进邮政业反恐怖工作,配合做好邮政业禁毒、打击侵权假冒、扫黄打非、涉烟违法行为整治等工作。

3.强化安保和应急保障。着力强化应急管理保障,全力保障党的十九大、“一带一路”高峰论坛、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等重大活动的寄递渠道安全。扎实做好“双11”等旺季服务保障工作,在业务量暴增的情况下,实现“两不三保”目标。妥善处置榆林“7·26”特大洪涝灾害对行业造成的影响。

4.深化安全宣传教育。深入宣传新修订《禁止寄递物品管理规定》等行业安全知识,制作收寄安全警示教育宣传片,维护行业安全意识深入人心。

5.加强技术支撑。有序推动“绿盾”工程建设。西安、宝鸡等局基本完成市级快递企业分拨中心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初步实现实时监控。咸阳、铜川等局开展快递面单统一销毁,切实维护消费者信息安全。全年全行业安全平稳运行,没有发生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

一年来,我们砥砺前行,“三基”工作稳步推进。新闻宣传工作取得新成绩,获评先进记者站,全年共向国家局一报一刊一网报送各类稿件870篇,国家局采纳217篇,稿件数量质量同比有效提升。健全新闻发言人制度,舆情应对能力得到增强。财务管理基础不断夯实,财务制度体系进一步完善,完成省局本级车改,为西安、渭南等市局争取并解决业务用房修缮资金。及时调整保密机构人员,修订保密工作制度,完成保密自评自查和门户网站保密自查工作。完善邮政业统计台账系统,开展统计检查,举办统计培训,统计工作精准度稳步提升。机关工会被省直机关工委授予“先进职工之家”称号。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我们旗帜鲜明讲政治、全力以赴稳态势、持之以恒拓格局、包容审慎强监管、千方百计优服务,全省邮政业一年一个台阶向上跨越,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迈进。

全面从严治党成效显著。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推动党的建设落细落实、抓常抓长,党风政风行风持续改进。

行业规模实现历史性跨越。五年来全省邮政业业务总量和业务收入迅猛增长,分别增长2.71倍和1.9倍。快递业务量增长8.02倍,业务收入增长4.53倍。五年新增就业岗位近3万个,全行业从业人员规模扩大到6万人。

行业发展环境日益优越。各项利好政策向行业汇聚,省、市政府出台一系列支持扶持邮政、快递发展的政策和措施,推动并支撑行业快速发展。

公共服务水平大幅提升。实现建制行政村100%直接通邮,全省快递企业数量增长2.1倍,服务网点增长5.2倍,群众用邮更便利、幸福感获得感更强。五年累计服务40多亿人次,带动50多万农户增收,服务一二三产业产值超1000亿元,支撑网络零售交易额超2000亿元。

行业治理体系不断完善。全面推进邮政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放管服”,服务意识进一步强化,行政效能明显提升。省市县三级监管体系初步建立,为推动行业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国家邮政局和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正确引领的结果,是省直有关部门、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大力支持的结果,是我们薪火相传、接续奋斗的结果,是全系统广大党员干部和行业全体从业人员同心同德、奋力拼搏的结果,是社会各界热情关心、鼎力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省邮政管理局党组,向所有关心支持邮政业改革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向全行业、全系统干部员工和离退休老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二、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统领全省邮政业改革发展稳定全局

党的十九大对我国所处的历史方位、社会主要矛盾、“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党的建设等,做出新定位、新判断、新描绘,开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新时代的开启,带来新的使命。这就需要我们围绕大局精准定位,保持定力、科学作为,不断开创邮政业发展新局面。

(一)认真学习领会和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

党的十九大做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等重大政治论断,深刻阐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提出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确定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新目标,对新时代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做出了全面部署,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上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

我们要把认真学习领会和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头等大事,通过有规模有声势的大宣传大宣讲、有深度有内涵的大梳理大阐释、有结合有探索的大贯彻大落实,全面、科学、系统地学习领会思想精髓和精神实质,真正学懂弄通做实,切实增强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持续增强“四个意识”,更加坚定“四个自信”,扎扎实实把相关要求落实到工作的全过程和各个方面。

(二)准确把握全省邮政业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进入新时代,意味着我们站到了新的起点,也意味着全省邮政业面临着新的形势任务、新的机遇挑战。

1.从行业现实看。国家邮政局党组深入分析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准确把握全球邮政业发展规律,科学研判邮政业发展的新形势,提出“当前邮政业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更好用邮需要与行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部署在全面建成与小康社会相适应的现代邮政业基础上,分两步走,到2035年基本建成现代化邮政强国,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现代化邮政强国。这“两步走”的奋斗目标,层层递进,步步衔接,是对建设现代化邮政强国这场“持久战”的深刻认识和实践总结,为全行业全系统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我们要深刻领会、准确把握,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干好工作,确保各项部署要求在我省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2.从陕西省现实看。习近平总书记2015年两次来陕视察,对我省工作做出追赶超越的科学定位,提出“五个扎实”的明确要求。省委、省政府以此为使命和动力,带领全省上下,低调务实不张扬、撸起袖子加油干,富裕和谐美丽陕西建设全面推进,全省经济总量稳步上升到全国第15位,人均生产总值达到中等收入国家水平,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加,消费需求不断释放。与此同时,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深入实施,新一轮的西部大开发全面铺开,创新型省份和自贸试验区建设加快推进,多项利好政策叠加,为我省全方位开放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在此基础上,省第十三次党代表大会提出了“五新”战略任务,为全省包括邮政业在内的各行业未来发展和实现“追赶超越”提供了根本遵循。

3.从总体看。站在历史交汇的关键点,从国家邮政局党组对行业的全新定位到省委提出的“五新”战略,我们面对的是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邮政业蓄势崛起态势日益增强。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行业发展还会遇到新问题、新挑战。总体看,我们面临前甩后追的严峻形势没有改变,“标兵”体量大、步子稳,“追兵”速度快、势头猛,压力很重,形势逼人。行业基础设施仍然薄弱,服务能力不强、水平不高、创新不足、陕北陕南关中三大区域以及城乡区域发展和供给依然不平衡。行业在保障改善民生、扩大优质公共服务供给、新发展动能培育壮大、释放发展潜能等方面发展仍然不充分。实现邮政业与上下游的协调发展还有很大的拓展空间,被动发展局面还没有得到根本转变,行业诚信水平、行业文明等软实力还有待丰富提升。另外,邮政业新业态不断涌现,行业安全稳定面临新情况、新风险,邮政监管力量与市场发展不相适应,全面从严治党还有不少薄弱环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等等。我们必须以等不得的使命感、拖不得的责任感、慢不得的紧迫感,勇于应对挑战,奋力抢抓机遇,在审时度势、攻坚克难中实现新发展。

(三)开创全省邮政业发展新篇章

新时代意味着新起点新要求,新时代呼唤着新气象新作为。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和务实作风,在落实“五新”战略、实现“追赶超越”过程中体现“邮政担当”,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邮政强国贡献“陕西力量”。

1.要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建新要求,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纠正“四风”不能止步,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不断增强全面从严治党的系统性、创造性、实效性,切实提高党的建设质量。

2.要坚持发展不动摇。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改变唯业务量、唯增速的政绩观,崇尚创新、注重协调、倡导绿色、厚植开放、推进共享,继续在“打通上下游、拓展产业链、画大同心圆、构建生态圈”上下大力气,在“共生”“共进”“共融”“共享”上持续发力,坚定不移推动行业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3.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邮政为人民”,通过补齐民生短板来促进行业发展,把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用邮权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强化目标、明确责任,以严的要求和实的举措推动国家邮政局提出的民生实事扎实落地,推动行业更好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4.要坚持追赶超越不停歇。区域间的竞争就是赛跑,先进和落后是动态变化的,主动作为,效果就好;被动等待,成色就差。要树立追兵心态,确立“赶考”姿态,一心想事、尽力谋事、埋头干事,各项工作都要拉高标杆,每个指标都要对标比拼,争取干得更好,奋力实现“追赶东部、超越中部、领先西部”目标。

5.要坚持主动担当不懈怠。建设现代化邮政强国,需要全系统干部、全行业人员主动担当。我们务必要大力弘扬延安精神,始终忠于理想、坚定信念,勇于应对挑战、战胜困难,矢志励精图治、艰苦创业;坚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力戒只说不做、心浮气躁等不良习气,进一步提升机关效能、提高办事效率,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检验、群众评判、后人评说的实绩。

三、2018年工作安排

2018年是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小康、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做好邮政业改革发展各项工作意义重大。今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围绕“两步走”和“五新”战略,着力抓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推动邮政行业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邮政强国新征程中,谱写陕西发展新篇章,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主要预期目标是:全省邮政业业务总量完成145.39亿元,同比增长25%;业务收入完成116亿元,同比增长17%。其中,快递业务量完成5.73亿件,同比增长25%;业务收入完成67.63亿元,同比增长20%。邮政、快递服务满意度持续提高。重点抓好以下五方面的工作:

(一)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这个政治任务

1.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在学懂弄通做实上再加力再用功,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与推动邮政业改革发展各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努力做到学以致用、以用促学、学用相长。

2.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建设。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深入推进,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以党组中心组示范带动,引导党员干部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新党章,使之成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

3.进一步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厚植理想信念,保证政治坚定,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加强“两个责任”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和考核。

4.进一步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认真贯彻落实《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严肃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做好民主集中和集体决策。根据党建责任目标,抓实“三会一课”等制度落实。

5.进一步落实党管干部原则和好干部标准。把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职、为民造福作为根本政治担当,加强干部日常监督管理,注重培养专业能力、专业精神,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进一步加强党务纪检干部队伍建设。

6.进一步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推进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强化支部堡垒作用,做好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积极运用各类党建工作信息化平台,支持和指导符合条件的地方推进非公快递企业党组织建设。

7.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结合工作实际建章立制修规,进一步完善廉政风险防控体系,强化党内法规制度的贯彻执行,扎牢从严管党治党制度笼子。

8.进一步强化党风廉政建设。严格落实“八项规定”,聚焦“六大纪律”,运用“四种形态”,以“不松劲、不停步、再出发”的决心,进一步做好对市局党组巡察和巡察“回头看”工作,严肃查处顶风违纪行为,坚决惩治各类腐败问题。

(二)抓实高质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

1.强化规划标准引领作用。组织开展邮政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期评估,切实把握好稳增长和防风险、全局与局部、近期与远期的关系,对规划提出的发展目标、重大工程和项目进展情况和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等进行全面评价,科学谋划今明后三年全省邮政业发展的主攻方向,确保全省邮政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目标顺利实现。

2.推动政策落地。要持续强化与地方政府、部门的沟通衔接,找准与地方战略布局的切入点、融入点和衔接点,将邮政业发展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统筹推进。结合国务院《关于促进快递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和省政府《实施意见》等相关政策的深度实施,积极推动综合交通、电商、商贸流通、物流等与邮政业发展密切相关的政策和改革举措落到实处、形成发展合力。

3.实施创新驱动发展。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加快企业主体自主转型升级,充分利用电子商务、网络购物等新型商贸流通优势,发展为本土产品提供寄递和跨境寄递服务的产品。引导企业进一步提升设施设备智能化水平,加快建设高水平的寄递仓储管理系统、高效便捷的末端收投网络、科学有序的分拣调度系统。鼓励企业做好电子运单、数据分单、数据派单和无人机、无人仓等技术应用。支持企业健全产品体系、创新服务模式,大力发展线上线下服务、社区商业服务、冷链快递、逆向物流、医药等高附加值物品寄递等快递业务。

4.做好优质供给。加快推进邮政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促进企业转型提速增效。推动邮政业更好服务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推进陕西自贸区邮政业建设,适时推出“一带一路”专线寄递产品,打造全流程全功能全方位的服务跨境电商综合平台。引导邮政企业在履行好邮政普遍服务的基础上,进行经营理念变革和经营模式创新,继续提供延伸和增值服务,不断发展新业务、新模式和新业态。加快培育依托电子商务服务现代农业和先进制造业的线上线下联通能力,打造一批快递业与制造业、农业联动发展试点项目。深化交邮融合,实施快递上机上铁上车工程。加快推进快递专业化园区建设,引导区域快递服务功能集聚。

5.推进行业绿色发展。深入宣贯10部门关于协同推进快递业绿色包装工作的指导意见,加强快递绿色包装标准宣贯执行,倡导用户适度包装,进一步做好绿色包装应用试点,引导和支持更多企业参与绿色快递行动,大力促进包装减量化、绿色化和可循环,主要品牌快递企业电子运单使用率提高5个百分点。着力推进行业节能减排,鼓励企业优化运输组织和递送路线,在各环节推广使用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车辆,鼓励企业开展绿色网点、绿色分拨中心建设。

6.强化人才支撑保障。完善行业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鼓励企业建立技能实训基地,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发挥西安邮电大学作为人才培养基地和示范专业院校作用,加大人才培养、科学研究、职业培训力度,建立起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队伍。

(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这个发展思想

1.助力乡村振兴。实施“乡村服务升级”计划,推广“邮政快递+农村电商+农特产品+农户”产业脱贫模式,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进一步提升服务“三农”能力,融入全省脱贫攻坚大局,助力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发挥县乡村三级邮政物流体系作用,巩固提升建制村直接通邮成效,将更多便民服务站、村邮站等邮政服务农村末端网点设立到革命老区、贫困乡村,继续实施“一市一品”农特产品进城示范项目,更好服务农村经济发展。深化乡镇快递服务能力建设,实现快递网点乡镇全覆盖,推动快递下乡换档升级,争取更多快递服务现代农业“一地一品”示范工程项目成为全国示范。

2.推进便利用邮。鼓励邮政企业充分发挥邮政遍布城乡的网点资源优势,通过整合各类邮政设施资源,与社会资源开展合作,持续推进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综合便民服务平台建设,不断提升邮政设施信息化水平,提供更有弹性、更为精准的投递服务。因地制宜推进快递“三向工程”“三进工程”,继续实施“快递入区”工程,开启“末端转型升级”计划,推进标准化网点建设,网点标准化率再提升5个百分点,智能快件箱、信包箱建设持续推进。巩固扩大快递进校园成果,基本实现全省高校快递100%规范投递。力争全省实现快递电动三轮车规范通行。推进邮政、快递企业资源开放、平台共享,不断深化快邮合作。

3.提升服务质量。实施“寄递质量提升”计划,开展质量、过程、设备的对标监管,探索建立量化评估和社会公示制度,全面实现业务增长、服务跃升。健全邮政业诚信体系,加快推进政府诚信、企业诚信和用户诚信等信用体系建设,注重日常信用信息采集和保护,做好信用评定和结果应用,逐步构建“红名单”和“黑名单”认定体系。巩固《邮政普遍服务标准》的达标成果,督导企业按照标准履行普遍服务义务。继续实施“放心消费工程”,加大“不着地、不抛件、不摆地摊”专项治理力度。提高申诉处理能力,进一步完善市场监管与消费者申诉的衔接和联动机制。推进快递员关爱工程,加强从业人员权益保护。

(四)强化治理能力这个核心动力

1.全面推进监管改革。大力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组织开展联合执法、交叉执法、随机暗查等执法检查,及时公布监督检查结果。坚持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依法开展行政许可审批工作,优化审批流程,进一步压缩审批时限,规范实地核审标准,提高行政服务效能。加大邮政业行政执法信息系统应用力度,强化执法监督。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落实行政执法纠错和问责机制,组织开展行政执法培训,加强行政诉讼和行政复议规范化建设,提高行政执法规范化水平。

2.加强普遍服务监管。创新监督管理方式,通过试点先行,结合各地实际全面推广邮政普遍服务营业场所分等分级监管,提升行政管理效能,引导企业提升服务水平。巩固提升党报当日见报水平,推动县级城市党政机关党报当日见报率达到92%以上。开展邮政机要通信安全保障等专项检查,确保机要通信等万无一失。督导企业按时完成年度西部和农村地区邮政普遍服务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依法履行邮票发行监管职责,开展生肖邮票零售检查、纪念邮票的发行检查等工作。巩固和完善政企协调会议机制,定期沟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企业发展面临的问题。通过检查和社会监督,督促企业提高邮政服务的社会满意度。

3.加强邮政市场监管。加强对品牌企业区域总部监管,督促区域总部加强对基层企业有效管理,治理“加而不盟、连而不锁”,着力解决“以罚代管”等问题。推动落实快递企业同一工商登记机关管辖范围内“一照多址”政策,落实快递末端网点备案管理,开展快递市场清理整顿。建立邮政市场违法行为举报处理制度。加强集邮市场监管,严厉打击制售虚假集邮票品等违法行为。加强邮政用品用具市场监管,做好产品检查抽检送检和情况通报。

(五)践行安全为基这个基本要求

1.强化安全保障。全面树立严守安全底线、严格源头管控、严格隐患排查、严格行政执法、严防重特大事故的监管思路。加强邮政业安全支撑体系建设,积极争取各级政府对邮政业安全支撑体系建设的支持,进一步完善寄递渠道安全监管上下对接机制和政企联动机制。继续发挥寄递渠道安全监管领导小组协作机制作用,落实定期案件通报和联合督导制度,推动寄递安全属地化综合治理,联合做好寄递渠道禁毒、反恐、打击侵权假冒、扫黄打非等工作。抓好“绿盾工程”建设,启动建设主机房改造和省市两级安全监控中心。

2.落实安全责任。落实安全生产法及行业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全面完成实名收寄全覆盖目标。深化落实安检机配置应用,加强安检人员教育培训。督导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全面落实企业法定代表人、实控人和第一责任人责任和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企业分级分类管理、隐患排查治理评价、安全生产主体自查自纠等制度,不断提升行业安全管理规范化水平。

3.开展安全检查。贯彻执行《反恐怖主义法》及寄递安全管理实名寄递、收寄验视、快件安检三项制度,开展寄递渠道涉枪涉爆隐患集中整治,严防涉恐涉暴品、枪支弹药、危险化学品和易燃易爆品流入寄递渠道。开展各项寄递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全力做好重点时段、重要关口和业务旺季的寄递渠道安全和服务保障工作。加强对基层网点运营状况监测预警,做好安全隐患排查和矛盾纠纷化解工作。

迈入新时代,我们仍需大力推进基础建设,继续做好“七五”普法,全面加强行业精神文明建设,积极推动财务管理、新闻宣传、统计分析、政策法规等工作取得新成效。

同志们,新时代催人奋进,新使命重任在肩。我们要按照国家邮政局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投入工作,不断展现新气象新作为,大力探索邮政业“追赶超越”的发展之路,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邮政强国的新征程中走在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