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教育 信息化
交通科技
【交通科技概况】 2017年,陕西交通科技以“追赶超越”和“转型升级”为引领,积极提高行业科技创新能力,加强在研科技项目管理工作,重点强化科研工作和实际工作相结合,有效促进行业科技创新能力和成果转化水平进一步提升;推进信息化建设,加强网络安全工作,为构建安全便捷、运行高效、绿色智能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提供有力保障。交通科技成果丰硕,建筑垃圾综合利用、货车ETC、矩形钢管混凝土组合桥等科研攻关项目取得一批重大技术成果,在提高工程质量、降低工程造价、保障交通安全等方面成效显著,有力支撑陕西省交通运输发展。重载公路智能计重收费系统、水平围岩隧道结构施工技术研究等6项科研成果获得2017年度陕西省科学技术奖励,其中二等奖4项,三等奖2项,行业科技水平继续保持在全省先进行列。
【交通科研计划项目】 2017年,省交通运输厅科研计划项目更加注重支撑重大工程建设,强化科技成果推广应用。为确保成果能够落地,解决实际问题,在项目申报阶段要求应用技术类项目落实依托工程,软科学研究涉及业务管理部门职责要求,有交通运输业务管理部门参与,面向行业需求和交通科技发展。面向前沿方向,围绕路面养护新技术、新型路面结构、路面施工机械装备、废料填筑路基、钢桥面铺装新材料、桥面铺装病害处治、钢结构桥梁等方面立项开展重点研究,全年累计投入科研补助经费1700万元,计划设立交通科技项目55个。其中,应用技术研究项目27个,钢结构重大专项1个,推广应用项目6个,软科学研究项目10个,信息化研究项目11个。(详见表1陕西省交通运输厅2017年度科研计划项目一览表)
表1 陕西省交通运输厅2017年度科研计划项目一览表
续表1
续表1
续表1
【重大科研项目】 为落实交通运输部关于推进公路钢结构桥梁建设的意见要求和2017年全省交通运输工作会议中提出的加强钢结构桥梁技术攻关和BIM技术应用专项研究要求,设立中小跨径钢结构梁桥建造关键技术研究科技专项,由省交通设计院牵头,联合省内骨干企业、科研机构及高等院校组成钢结构桥梁研发中心,集中科研力量就钢结构梁桥应用和推广过程中存在主要问题进行攻关,重点研发采用高强度钢材的钢结构桥梁体系,进一步降低钢结构桥梁材料用量、提高钢结构桥梁跨越能力;研发采用耐候钢的钢结构桥梁体系,提高钢结构桥梁可维护性,减小桥梁全寿命成本。按照通用图集施工的钢板组合梁的可拼装性和施工速度,开展钢板组合梁足尺和缩尺试验研究。依托重大项目带动,整合既有科研成果,努力形成具有陕西特色的钢结构桥梁地方性标准,培养一批钢结构专业人才。专项研究取得阶段性成果,率先在平利至镇坪高速公路开展实际工程应用。依托科技专项带动,力争使陕西省在全国交通行业钢结构桥梁发展水平中处于领先地位。
【科技成果推广与交流】 2017年,省交通运输厅联合中国公路学会召开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示范交流会。组织省内建设、养护业主单位梳理科技需求,从历年“交通运输建设科技成果推广目录”选取需求最普遍成果15项,组织供需双方80名公路建设、养护工程业主和科技成果持有方对各自关心的科技成果创新点、解决的实际问题、技术实施条件、应用成本对比以及成果在陕西落地转化条件等情况进行交流,推动更多创新、实用科技成果在陕西落地。在交通运输部科技司组织下,安排交通科技人员参加《我国科技发展形势与交通科技领域进展》《大数据与城市计算》《绿色循环低碳交通建设实践》交通科技大讲堂,提升行业科技人员对交通科技领域前沿动态及行业依靠创新驱动引领智慧交通、绿色交通发展的认识。
【交通科技验收项目】 2017年,省交通运输厅组织验收交通科研项目22个,主要项目有以下17个。
1.《矩形钢管混凝土组合桁梁桥结构设计与应用技术研究》 2017年3月,省交通运输厅组织验收。项目以黄延高速K15+644.312车行天桥为依托工程,系统研究矩形钢管混凝土桁架组合梁桥主梁和主墩的合理结构及构造形式,首次提出一种自重轻、力学性能优良且施工便捷的新型桥梁结构形式,并对其结构形式和构造细节进行分析研究,总结出其合理构造形式和适用跨径。完成矩形钢管混凝土组合桁梁桥从结构分析方法、节点到桁架缩尺模型的系列试验,提出矩形钢管混凝土组合桁梁桥设计方法。
2.《PBL加劲型薄壁钢箱混凝土墩柱设计方法研究》 2017年3月,省交通运输厅组织验收。项目提出PBL加劲型薄壁钢箱混凝土墩柱结构,并对该新型桥墩的力学性能开展试验、有限元和理论综合研究,分析钢箱与混凝土界面力学性能,钢箱局部屈曲性能,墩柱轴压强度、稳定和压弯力学性能,墩柱的抗震性能等,提出PBL加劲型薄壁钢箱混凝土墩设计方法。
3.《双车道干线公路路侧安全保障技术研究》 2017年3月,省交通运输厅组织验收。项目从人、车、路及环境所组成的交通系统出发,通过采取查阅事故案卷资料和现场调查方式,系统研究双车道干线公路路侧事故分布特征、具体成因及影响因素,提出双车道干线公路路侧安全分级标准和评价方法,研究切合陕西省双车道干线公路交通状况路侧交通安全改善与保障技术,对双车道干线公路交通安全技术措施实施效果进行评价,以指导陕西省双车道干线公路建设、运营管理,保障双车道干线公路交通运输安全、健康和快速发展。
4.《基于振动压实试验法千枚岩路基施工质量控制研究》 2017年7月,省交通运输厅组织验收。项目以安平高速公路为依托工程,开展基于振动压实试验法千枚岩路基施工质量控制研究。研究提出千枚岩路基填料振动压实试验方法(VVTM);改进千枚岩路基填料CBR试验方法,并提出满足规范CBR要求的压实标准;提出千枚岩工程分类;提出满足规范刚度和CBR要求的典型千枚岩路基稳定结构及施工质量控制技术。
5.《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共振碎石化技术推广应用研究》 2017年11月,省交通运输厅组织验收。项目从前期旧水泥路面调查、设计、施工路段划分、施工参数控制、破碎、质量检测评价、结构稳定补强、加铺层设计等开展成套技术研究。针对我国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特点,提出共振破碎机改造建议;根据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固有频率分析结果,提出共振碎石化技术施工参数的合理化建议;综合考虑水泥路面板固有频率及其影响因素,提出基于共振碎石化施工工艺参数的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分类方法;根据共振碎石化技术的特点和实际工程经验,提出共振碎石化沥青加铺层、水泥混凝土加铺层结构分阶段设计方法,提出加铺层路面典型结构。
6.《城市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协调衔接技术规范与政策研究》 2017年11月,省交通运输厅组织验收。该项目从常规公交、小汽车、慢行等多方式接驳轨道,运营票价协调,衔接标识,衔接设施安全,应急接驳组织等五方面入手,分析各交通方式接驳特征,阐释轨道接驳规则、设计标准、设置方法,同时从安全性与舒适度角度出发建立接驳评价指标体系,并以西安地铁三号线鱼化寨、小寨、辛家庙和保税区四个站点为例,验证标准可行性。
7.《养护型沥青乳化剂的研制及应用研究》 2017年11月,省交通运输厅组织验收。项目研发出BE-Q、BE-SS、BE-SF三种养护型沥青乳化剂及超薄磨耗层用高粘SBR/SBS复合改性乳化沥青,并提出其技术指标及标准。提出室内模拟夏季高温施工条件微表处混合料拌和方法;改进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编制出陕西省地方标准《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及《陕西省微表处路面施工技术指南》。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共振碎石化技术推广应用研究》推广应用路段(厅科技处)
8.《陕西省普通干线公路养护管理安全生产工作责任体系研究》 2017年11月,省交通运输厅组织验收。项目研究以现行制度框架为约束,梳理不同单位及其部门、岗位、人员在公路养护各方面安全生产管理职能职责;以事故预防为切入点,以责任落实为准则,基于安全工程理论和管理学基本原理,从组织管理、工作内容、监督管理、责任追究、应急救援等方面研究各单位安全职责,建立起以安全职责和工作方法为核心,符合行业特点和地域特色陕西省普通干线公路养护管理安全生产工作责任体系。
9.《陕西省普通干线公路服务品质提升关键技术研究》 2017年11月,省交通运输厅组织验收。研究在查阅国内外公路服务品质提升先进经验基础上,结合陕西省情,从路域环境与景观、安全设施设计、养护水平和及时性保障与提升、桥隧维护、路基路面养护、服务设施规划等方面对陕西省干线公路服务水平提升技术进行研究,建立起公路服务品质评价指标体系及标准。
10.《酸性类石料铺筑沥青面层的适应性研究》 2017年11月,省交通运输厅组织验收。项目通过对秦巴山区酸性石料铺筑沥青路面适应性研究,证明其用于沥青路面面层可行;提出有效提高酸性集料路面抗水损害性能的复合改善方案,并成功用于试验路段,路用性能良好;应用和改进酸性集料与沥青黏附性、界面强度以及其混合料的水稳性能评价方法,提出酸性石料铺筑沥青路面关键控制技术,并制定施工指南。
11.《陕西省大件运输管理及桥梁安全评估关键技术研究》 2017年12月,省交通运输厅组织验收。项目在国内首次立足于大件运输管理全过程信息化,基于陕西省大件运输管理制度和流程,开发集申报、审批、通行评估、通行监护等功能于一体,独具陕西特色大件运输管理系统,涉及相关管理部门、评估单位和企业,实现大件运输管理工作信息化和自动化。开发大件运输监护APP,确保运输途中各种突发情况能得以及时响应和处理,及时反馈车辆通行位置、通行结果等情况。
12.《高速公路滑坡监测预警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2017年12月,省交通运输厅组织验收。项目在国内首次立足高速公路工程处治滑坡,通过基于设计验算方法的滑坡稳定性预测模型,形成滑坡监测管理和预警系统成套关键技术,依托陕西高速公路沿线高边坡监测,建成高速公路滑坡监测预报及信息管理系统平台,实现多等级、多层级预警信息实时发布,对公路沿线滑坡危害,做到及时预警,迅速响应,有效防止滑坡危害扩大,保障行车安全及道路通畅。
13.《陕南地区高速公路膨胀土边坡预防性养护技术研究》 2017年12月,省交通运输厅组织验收。项目通过研究陕南高速公路运营期膨胀土边坡及其支挡构筑物变形破坏类型、发育规律及破坏机理,发明出“倒三角”结构、土工格栅、废旧轮胎等膨胀土预防性养护关键技术,提出适用于陕南地区高速公路膨胀土边坡预防性养护方案。解决陕南地区膨胀土边坡预防性养护技术难题,对确保膨胀土边坡稳定性,降低养护成本,延长公路使用年限具有重要作用和实用价值。
《陕南地区高速公路膨胀土边坡预防性养护技术研究》实施路段(厅科技处)
14.《陕西省通村公路安全设施设置技术研究》 2017年12月,省交通运输厅组织验收。项目提出通村公路交通安全重点防控路段判别标准和安全分级,给出综合处置对策;基于仿真分析建立通村公路汽车防护设施碰撞仿真系统模型,提出通村公路经济型防护设施设置方法;针对通村公路重点防控路段,提出各种减速设施设置方法,并通过现场试验进行效能评价;根据项目研究成果,编制出《陕西省通村公路安全设施设置指南》,对通村公路安全设施设置起到指导作用。
15.《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分阶段预防性加铺技术研究》 2017年12月,省交通运输厅组织验收。项目依托榆林市野大二级公路和G210二级公路,针对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分阶段预防性加铺技术进行深入研究。研究提出基于代表弯沉和层底拉应力的旧路面剩余寿命预估方法;得到路面结构层力学性能变化规律及半刚性基层材料在疲劳荷载作用下应力应变和模量衰变规律;建立路面基层结构模量衰减模型,结合半刚性材料室内疲劳试验应力应变衰变规律,得出以半刚性材料模量衰减度为指标的沥青路面预防性补强加铺时机确定方法;提出半刚性沥青路面预防性补强加铺的设计指标和设计标准,建立加铺设计方法;提出预防性补强加铺施工要点和关键技术。
16.《基于高温稳定性能的橡胶沥青混合料应用技术研究》 2017年12月,省交通运输厅组织验收。项目对橡胶沥青及其混合料高温稳定性能进行研究,提出橡胶沥青及其混合料高温性能指标选取原则,推荐橡胶沥青及其混合料高温性能评价指标;采用紫外线短期和长期老化试验,通过研究橡胶沥青混合料老化后高温性能,表明橡胶沥青混合料经过长期老化后高温性能提高;基于改善橡胶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提出复合橡胶改性沥青制备技术,研发出HXR型抗车辙剂产品,并成功应用于实体工程,使用效果良好。
17.《斜向预应力混凝土复合式路面防治短路基桥头跳车技术应用研究》 2017年12月,省交通运输厅组织验收。项目组对斜向预应力混凝土复合式路面防治短路基桥头跳车技术进行深入研究。研究界定短路基长度范围;提出不同长度短路基差异沉降控制标准;对路面板的温度应力和预应力等进行综合分析,提出斜向预应力混凝土路面板不开裂最大长度和不拱起最小长度的确定方法;提出上覆沥青层斜向预应力混凝土板的荷载应力、温度应力计算公式及沥青层合理厚度确定方法,形成斜向预应力与沥青层复合式路面结构设计方法。有效解决短路基桥头跳车病害,提高路桥刚度的均匀性和过渡的渐变性。
(厅科技处)
科技重大成果
【货车ETC研究取得重大突破】 2017年6月,交通运输部组织专家对陕西省交通运输厅牵头承担交通运输部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基于车载称重技术的货车安全运输综合监控研究”进行审查并通过验收。
1.研究过程。省交通运输厅联合7家单位科研人员,历时3年多,取得重大进展。项目以货车不停车收费应用和全程治超管理为切入点,实现车载称重、车路协同和卫星定位等多项关键技术的融合应用。在此基础上形成发明专利3项、软件著作权2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检定规程1项,同时提出大规模推广应用管理对策。
2.应用效果。项目研究成果大规模推广应用后,可对货车进行全程远程监控,将彻底改变传统治超模式,降低路面治超、源头治超工作成本,减少由于超载问题所引发的各类交通事故;通过实施货车ETC,车辆在通过收费车道时将无需停车计重、人工缴费,货车在收费站通行效率提高一倍以上;通过车载称重系统推广应用,将颠覆我国称量计重上下游行业的管理手段和技术水平,为优化产业链布局和技术升级提供广阔应用前景,为建设智慧交通、平安交通奠定基础。
【建筑垃圾在公路工程中规模化综合利用关键技术成果获国际领先水平】 2017年12月27日,交通运输部组织专家组对交通运输部科技项目“建筑垃圾在公路工程中规模化综合利用的关键技术研究”进行审查并通过验收。
1.研究过程。省交通运输厅组织陕西省交通建设集团公司、西安公路研究院、长安大学等科研院所依托西安外环高速公路北段建设项目开展《建筑垃圾在公路工程中规模化综合利用关键技术研究》,在全国首次大规模应用建筑垃圾再生材料于特殊地基处理、路基填筑、路面基层、小型预制构件、临建工程5个方面,使用建筑垃圾再生材料600万吨。项目研究过程中,省交通运输厅及时成立推广应用领导小组,积极向交通运输部和省政府汇报,争取更多政策支持,并依托西安外环高速公路南段工程在现有研究成果基础上继续深入研究,拓展研究范围和深度,为更大范围推广应用创造条件。
2.研究成果。通过4年攻关,颁布10个地方标准,取得10项专利,编写9个施工技术指南,建成建筑垃圾综合利用展馆。《西咸北环高速公路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示范展厅》2017年被中国公路学会授予“全国公路科普教育基地(2017—2021年)”荣誉称号。研究成果得到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充分肯定,由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健龙等七位国内知名专家组成评价委员会认为研究成果总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3.验收评价。研发分离型和混合型砖砼建筑垃圾加工设备与技术,解决建筑垃圾规模化应用中原材料砖砼分离的技术难题,实现差异化应用;创造性提出应用建筑垃圾再生材料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湿软地基及路基施工的技术和质量控制指标与标准;提出建筑垃圾再生材料应用于路面基层混合料、再生骨料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新方法和新技术;研发建筑垃圾再生骨料生产低强度等级混凝土和路用BSF复合粉体等新材料,极大地拓宽建筑垃圾再生材料的工程应用范围;揭示出典型污染物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迁移特征,首次提出路用建筑垃圾对环境影响评价方法;项目编制出建筑垃圾再生材料在工程中大规模应用系列标准、规范,提出财政补贴、税收优惠政策等建议;首次实现建筑垃圾再生材料在高速公路建设中的大规模应用,取得显著社会、环保和经济效益。专家组一致同意该项目通过验收,并对项目成果给予高度评价,认为该项目研究成果引领我国交通行业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的技术方向,具有广阔推广应用前景,代表陕西交通科技水平走在全国前列,同时就下一步申报国家科技奖提出建议。
【基于全寿命周期的大跨径连续刚构桥梁关键技术研究】2017年11月24日,省交通运输厅组织专家对“基于全寿命周期的大跨径连续刚构桥梁关键技术研究”项目进行审查并通过验收。
1.研究过程。2013年,省交通运输厅立项,省公路局、长安大学、陕西高速公路工程试验检测有限公司、210国道铜川段改建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处、咸旬高速公路建设管理处、陕西通宇公路研究所有限公司6家单位联合攻关,项目组组长由省公路局局长万振江担任。项目组成立4个专题组,基于总结、深入、提高、创新研究思路,在对陕西省连续刚构桥全面调研基础上,针对发现的问题展开研究,力求在大跨径连续刚构桥梁设计、施工、养护管理等方面的关键技术有所突破,系统形成基于全寿命周期的大跨径连续刚构桥的相关理论和对策。
2.研究成果。通过5年多研究和攻关,项目组在跨中正截面最小压应力、预拱度设置、剪力滞简化计算、传感器优化布置、一体化监测、全寿命周期动态评估、预防性养护设计等取得7个方面创新研究成果,并在依托工程中得到成功应用。项目组还分别编制大跨径连续刚构桥设计、施工和管理养护指南,发表论文32篇,取得新型专利和著作权5项。项目验收会议通过后,项目组将进一步完善基于全寿命周期的连续构梁的设计、施工和管理养护指南,尽快申报和出台相关地方标准,加快科研成果转化,对2016年底全省153幅投入运营或在建大跨径连续刚构桥进行系统梳理,总结存在问题,剖析其产生的机理和原因,提出针对性预防与处治措施,进一步开展成果推广应用研究。
(厅科技处)
交通调研与科技活动
【交通专项调研】 2017年,省交通发展研究中心组织和参与交通专项调研项目5个。一是完成交通运输追赶超越专题研究。按照省委关于“五个扎实”和“追赶超越”要求,结合全省交通运输发展实际,深刻剖析行业发展现状和短板,选取标杆,明确目标任务,夯实路径举措,完成《陕西省交通运输厅追赶超越工作实施方案》,形成行业追赶超越路线图。同时,与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开展《发挥交通运输引领作用助推陕西追赶超越》专项调研,形成研究报告,支撑交通运输实现追赶超越,促进陕西经济社会发展。二是积极开展全省综合运输发展调研。根据省政协3月协商座谈会要求和省交通运输厅交办,承担全省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调研。2月,实地调研城际铁路、高铁、西部机场集团、沿黄公路等项目,了解全省综合交通运输发展现状;同时,认真收集交通运输发展的有关资料数据,圆满完成调研报告和省政协关于“综合交通建设”月度协商座谈会材料,获得省政协充分肯定,为省“十三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再上新台阶建言献策。三是加快开展六盘山交通扶贫调研。按照四省政协关于六盘山片区扶贫座谈会的要求,中心认真开展全省交通扶贫调研,撰写完成《陕西省六盘山片区交通建设扶贫现状分析及向国家部委报送的资金项目和工作建议》,形成专项调研报告,为全国六盘山政协精准扶贫交流推进会提供支撑素材,为陕西六盘山片区交通扶贫提出有益的措施建议。四是启动交通强国战略研究。围绕十九大提出交通强国目标,结合全省交通运输发展的现状和短板,开展贯彻落实交通强国战略前期研究工作,撰写完成《建设交通强省 奏响新时代主旋律》,提出建设交通强省的内涵思路和任务举措,为贯彻落实交通强国战略、服务“三个经济”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省交通研究中心)
【交通脱贫攻坚工作调研】 2017年9月5日至8日,交通运输部第六结对帮扶工作组到陕西省调研六盘山区交通脱贫攻坚工作,并召开座谈会。交通运输部第六结对帮扶工作组由部政策研究室、水科院与中国交通报社3家单位组成。工作组听取汇报后表示,陕西在交通脱贫攻坚方面工作扎实有效,工作机制健全,取得显著成绩,为全面打赢交通脱贫攻坚战奠定了坚实基础。工作组将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做好共建结对交流,充分发挥政策、科研、宣传等工作优势,进一步细化完善帮扶工作方案,尽最大努力做好对陕西的结对帮扶工作。对与会人员提出的问题和建议,工作组将结合调研情况,尽快形成调研报告,向交通运输部进行汇报,争取更大支持,取得更大成绩。工作组还深入陕西省六盘山片区7个县,通过座谈交流、现场考察、入户走访等方式进行实地调研。省交通运输厅总工程师党延兵出席并介绍相关工作开展情况,宝鸡、咸阳市交通运输局做汇报发言,厅机关相关处室、厅直有关单位负责人参加座谈。
(厅宣教中心)
【交通科研单位成果】 2017年,西安公路研究院立项省级科技项目13个,作为第一承担单位10个,地方标准化项目立项1个;组织验收科研项目2个,组织完成地方标准评审验收6个。科研成果荣获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陕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陕西省交通运输科学技术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积极为省交通运输厅科技管理工作做好服务与支撑,完成全省交通科技管理系统、全省科技资源信息共享平台运行管理与维护工作。
(西安公路研究院)
【交通企业科研】 2017年,交通集团开展《西咸北环线高速公路建筑垃圾再生材料应用效果监测研究》等科研项目18项,其中《陕西省高速公路施工安全检查标准研究》等11项获批省交通运输厅科技计划。不断推进“四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和地方标准的编制,推广新技术5项,获得陕西省地方标准编制计划《高速公路服务区服务规范》等5项。积极申报省部级科技奖励,《水平层状围岩隧道结构稳定性及关键施工技术研究》《重载公路智能计重收费系统成套技术研究》等2项获陕西省科学技术二等奖;《光纤照明技术在短隧道中应用研究》《长大公路隧道水泥混凝土路面抗滑磨耗层研究》《基于振动压实试验法千枚岩路基施工质量控制研究》等3项获得陕西省交通运输科学技术奖。
(省交通集团)
【交通科普活动】 2017年,省公路学会组织和参与交通科普活动3项。4月,省交通运输厅与省公路学会共同举办“建筑垃圾在公路建设中的应用讲座及成果展览”科普活动。参观“建筑垃圾在公路建设应用中的学术讲座和成果展览”,观看“建筑垃圾在公路建设应用的实况纪录片”,达到为广大科技工作者宣传本行业前沿科技成果之目的。5月,为大力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全面提升陕西省公路科普服务能力和水平。陕西省公路学会推荐陕西省交通建设集团公司“西咸北环高速公路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示范展厅”为中国公路学会公路科普示范基地。并于10月批准认定,12月进行授牌。9月,计算机专业委员会组织开展第四届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通过制作宣传展板,向省交通运输厅厅直属单位和厅机关处室发放海报和网络安全宣传手册等多种形式,使广大干部职工充分了解到网络安全事件的危害性和可能造成的损失,培养正确的网络安全防范意识,提高网络安全防护技能,督促广大职工在日常网络工作中提高警惕、安全上网,为陕西省交通运输行业实现追赶超越提供良好网络生态保障。
(省公路学会)
【省级交通科技奖励】 2017年,陕西省科学技术奖励申报中,陕西省交通运输厅鼓励推荐对支撑和引领陕西省交通运输行业发展显著作用的技术成果,优先推荐陕西省交通运输科学技术二等奖及以上获奖项目、陕西交通科技计划项目、省内交通运输企业独立完成和产学研用合作完成的项目。经省政府科技奖励办评审,重载公路智能计重收费系统、水平围岩隧道结构施工技术研究等6项科研成果获得2017年度陕西省科学技术奖励,其中二等奖4项,三等奖2项。(详见表2陕西省交通科研项目2017年荣获陕西省科学技术奖项目名单)
交通运输标准化
【交通运输地方标准制定计划】 2017年,高速公路服务区服务规范、货车车载称重系统计量检定规程、公路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施工技术规范等12个交通运输行业地方标准申报项目列入陕西省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详见表3陕西省交通运输行业2017年地方标准制定项目计划)
【交通运输地方标准名目】 2017年,为进一步提高标准编制水平,陕西省交通运输厅联合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组织交通运输地方标准规范编制培训会。同时协助省质监局开展《美丽公路建设规范》系列地方标准征求意见,完成《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意见反馈和城市客运标准制修订的征集工作。加快组建陕西省交运输标准化建设委员会,并完成标委会委员征集和初选。颁布高速公路收费人员服务规范、水上漂流艇质量安全技术规范、高速公路隧道机电系统工程施工技术规范等12项公路交通运输地方标准。(详见表4陕西省2017年度发布交通运输地方标准名目)
表2 陕西省交通科研项目2017年荣获陕西省科学技术奖项目名单
(厅科技处)
表3 陕西省交通运输行业2017年地方标准制定项目计划
表4 陕西省2017年度发布交通运输地方标准名目
(厅科技处)
交通教育培训
【对接交通运输部相关培训】 组织选调399名学员参加交通运输部网络培训15个主题班次。完成全国交通运输局长、公路局长、港航局长、道路运输管理局长培训学员选调工作,组织8个班次30人参加培训。对接交通运输部完成“陕西六盘山片区PPP项目建设管理培训班”和“陕西六盘山片区农村公路路政执法规范化培训班”,参训140余人。
【组织参加省委组织部相关培训】 2017年,省交通运输厅选派厅机关6名处级干部参加“发挥互联网驱动引领作用助力陕西协同创新发展”“绿色发展与旅游创新实践”和“大数据与互联网+行动计划”等专题研讨班;选派交通运输系统14名干部,在省行政学院参加省委组织部、省人社厅、省公务员局、省行政学院联合举办的“学习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全面树立五大发展理念”“省级机关处级公务员任职培训班”等9个专题培训班;按照省委组织部通知要求,选派丁胜仁、冯利荣、党延兵参加新提拔领导干部延安精神再教育专题培训班。5月10日至14日,选派厅机关1名处级干部参加由省委组织部、省公务员局在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举办陕西省公务员“跳出城墙思维,推动追赶超越”专题研修班。选调厅机关24名干部参加省委组织部春秋季学期专题研修工作;选派4名处级干部参加省委组织部“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文化自信”“一带一路建设”等4个专题班;根据省委组织部和省公务员局《关于开展2017年度公务员公需课程在线培训的通知》要求,厅机关全体公务员参加网络公需课培训。
【组织参加省公务员局培训】 2017年9月24日至29日,选派厅机关1名干部,参加省公务员局组织的助力“追赶超越”能力素质提升培训班。11月6日至17日,选派厅机关1名副处级干部参加省公务员局组织的创新驱动发展专题东西部对口培训班。
【交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 2017年,省交通运输厅印发厅机关和厅直单位干部教育培训计划,全面计划培训项目53个,培训7000余人次。组织选调80余名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知识能力更新工程高级研修班。完成年度工程、经济系列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任务,全年网上教育培训4000余人次,每人培训课时80小时,其中公需课24小时、专业课56小时。
(厅人事处)
【交通干部职工教育培训】 2017年,省交通职业能力建设中心举办行业内培训32期3674人次,为年度目标任务108%。重点培训班有全省治超人员业务培训2期160人次;全省桥隧养护工程师培训1期70人次;全省道路运输安全应急管理培训1期54人次;全省高速公路路政执法系统党务干部培训1期80人次;陕西省道路客运企业及客运站场安全管理人员培训班2期220人次;陕西省公路养护高级技师人员培训及考核1期500人次。针对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中工学矛盾突出问题,积极开发网络在线培训平台及相应培训课程,全年在线培训学员4000余人次。与兄弟省份行业培训机构进行交流合作,使各自优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和互补,与福建省交通职工培训中心联合举办“福建省运管系统业务骨干高级研修班”,参训学员77人次;与哈尔滨铁路局联合举办“铁路运输与施工管理培训班”2期160人次。
【交通技能竞赛组织参与】 2017年,交通运输部、人社部、全国总工会和共青团中央共同组织第九届全国交通运输行业汽车维修工职业技能竞赛,根据交通运输部要求,省交通职业能力建设中心前期进行精心策划和大力宣传,组织并派遣省内选拔赛中脱颖而出的优秀选手和队伍,赴深圳参加为期四天的全国决赛,取得优异成绩。省交通职业能力建设中心荣获交通运输部优秀组织奖。
(省交通职业中心)
交通信息化
【交通信息化概况】 2017年,省交通运输厅基本建成12328交通运输服务监督电话系统、道路客运联网售票系统、国家公路网交通情况调查数据采集与服务系统3个项目;在建交通一卡通省级清分结算中心、公路水路安全畅通与应急处置系统、交通物流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系统、公路路政治超管理信息系统等4个项目;批复立项公路水路建设与运输市场信用信息服务系统、省航运海事综合业务管理平台2个项目;“省交通运输云平台”“省交通运输网络安全态势感知及监测预警平台”“陕西省公路综合业务管理平台(一期)”“省公路养护管理系统”、道路危险品运输安全监管系统等项目已启动前期工作。信息化应用已基本覆盖全省交通运输各个领域。
【交通运输服务监督电话系统运行】 2017年5月,陕西省12328交通运输服务监督电话系统开工建设;9月,电话受理系统和电话管理系统两个业务平台上线运行;11月,全省各级呼叫中心全面上线,7×24小时运行,整合省内行业管理单位原有热线服务电话,实现全省交通运输服务监督“一号通”。项目是部、省、市三级联网运行,是交通运输部督办的“建设群众满意交通方面”十件实事之一,也是陕西省“十三五”交通运输信息化重点项目。12328电话服务内容包含公路、水路、道路运输(含城市客运)等业务领域的信息咨询、意见建议和服务监督。系统开通后,服务监督、投诉举报、咨询服务渠道更加畅通,社会公众可以通过拨打12328电话,反映关于交通运输行业的合理诉求,为百姓出行提供服务,为百姓维权提供帮助,对提高陕西省交通运输行业服务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公路行业大数据管理】 2017年,完成路政治超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开展陕西省公路行业大数据研究工作,按照大数据管理理念和要求,编制完成陕西公路大数据平台建设方案,并完成陕西省公路行业大数据库建设工可研报告。积极推进公路养护管理、公路建设项目管理等业务信息系统开发建设,已完成公路养护管理、公路建设项目管理系统建设前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高速公路运行监测】 2017年底,高速公路联网收费累计总里程6417.16公里,新增联网收费里程277.28公里;联网监控累计总里程5100公里,新增联网监控里程100公里。陕西高速公路基本实现5100公里联网路段24小时监测,道路、隧道、收费、治超、服务区1.49万路监控图像、698块情报板和594套车检器数据实时调阅。
【高速公路通行服务】 2017年,全省电子不停车收费(ETC)系统总计开通918条车道,全年实际开通40条车道。新建ETC车道693条,实现高速公路主线覆盖率100%,匝道覆盖率96.2%;一级公路ETC覆盖率41.2%。同时,推出网银充值、手机APP充值等多种便民方式,非现金用户总量从2013年43.45万户增长到338.89万户,非现金推广实现井喷式发展,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初步显现。严格执行部省两级收费公路通行费增值税电子发票开具工作实施方案,推进收费公路增值税发票开具工作,完成“营改增”第一阶段目标任务,2018年1月1日,通行陕西省高速公路车辆均可申请开具通行费增值税电子发票。
【交通资讯服务】 2017年,陕西交通运输服务监督热线(12328&12122)积极拓展服务渠道,通过微信、微博、电台直播、网站、QQ、手机APP、行车指南等多种形式为群众提供服务,全年受理来电22.7万人次,日均接听社会来电600人次,发布公路路况及收费政策宣传短信163万条,发布微博信息2.06万条,电台播报1.26万次,微信查询60.5万人次,处理投诉484件,回访满意率96%,为社会公众提供了高效便捷的出行信息服务平台。
【重点营运车辆联网联控】 重点营运车辆公共服务平台接入合规卫星定位系统监控平台企业29家,接入营运车辆12.42万辆,其中“两客一危”车辆2.41万辆,重载普货10.01万辆,全年系统运行平稳,实现重点营运车辆入网全覆盖,道路交通事故率大幅下降。
【客运联网售票系统建设】 2017年3月,全省客运联网售票系统开工建设,项目为实现全省道路客运联网售票业务管理、票款清分结算管理业务,提供统一渠道联网售票接口及互联网售票方式。出行导航、订票、约租车、汽车服务等领域的商业化信息服务软件爆发式增长,创新交通信息服务模式,改善用户体验。全年完成84家客运站联网售票工作。
【交通物流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2017年9月,陕西省交通物流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开工建设,项目由“一个系统,两个平台”组成,即数据交换共享系统、政务平台和商务平台,建设周期24个月。基本建立陕西省交通物流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完成网络和硬件环境建设,建成陕西省交通物流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中的数据交换与共享系统和政务平台;通过商务平台与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物流信息系统的对接,初步实现供应链上的业务单据交换及物流信息整合。
【交通一卡通省级清分结算中心建设】 2017年4月开工建设,主要建设省级交通一卡通清分结算中心,补助地市建设城市交通一卡通互联互通工程,实现与部级平台互通互联。完成省级公共交通一卡通清分结算平台的建设并投入运营。陕西省交通一卡通互联互通系统建设包括省级清分结算中心和地市清分结算中心,以及全省9个地市现有公交一卡通系统改造,新建商洛市、韩城市和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交通一卡通系统,实现整个陕西省内交通一卡通的互联互通以及与全国一卡通的互联互通。
【安全畅通与应急处置系统建设】 2017年6月开工并进入系统开发建设阶段。项目涵盖全省行业单位主要业务系统信息资源,构建省交通数据中心及公路、道路运输、水运业务数据分中心等数据资源体系;建设全省行业统一的视频整合、卫星定位、通信调度等基础支撑平台;新建、整合接入公路、道路运输、水路等外场监测信息;开发应用于省—市—县三级的公路、道路运输、水路运行监测管理以及安全生产和应急处置系统。通过工程建设将实现对重点业务领域、重点空间区域、重点移动装备的全面监测和掌控,突发事件的及时预警,以及跨部门、跨层级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调联动。
【交通信用信息服务系统建设】 2017年1月,完成工程可行性报告批复,初步设计方案报省交通运输厅审查。通过陕西省公路水路建设与运输市场信用信息服务系统建设,提升陕西省对于从业企业、从业人员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各类信用信息的采集和披露服务能力,完善市场退出机制,推动信用奖惩体系建设,培育“诚实守信,处处受益;一处失信,处处受制”的行业信用市场,逐步提高企业和人员的诚信意识,形成遵章守法、诚信经营的行业风尚,保障行业健康快速发展。
【交通运输云平台建设】 通过自建云、利用政府云、租用公有云等方式,搭建省级交通云平台,为全省交通行业提供统一的基础支撑环境。完善数据资源共享交换体系,推动全省交通运输管理部门数据资源向省级汇聚,建立行业数据资源云平台,完成政务信息整合共享实施工作,实现交通行业数据资源的共享交换和对外开放。项目正在进行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
(省交通运行监测中心)
【网络与信息化安全】 2017年,开展网络安全检查工作及网络与信息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完成行业网络安全普查、省运管局门户网站漏洞整改。组织网络与信息安全培训会议、网络安全宣贯会议和省第四届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圆满完成党的十九大、“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勒索病毒期间交通运输行业网络与信息系统安全保障工作,营造良好网络环境。成立省交通运输厅网信办,加强网信工作。积极推动“互联网+交通运输”健康发展,统筹推动交通运输大数据创新应用,实现“数据安全共享、网络安全可控”。
(厅科技处)
【交通网络安全防护】 2017年6月,省交通运输厅成立“陕西省交通运输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明确领导小组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方面的职责。党的十九大期间组织对全行业门户网站、重要应用系统实行7×24小时监控,全程监控省交通运输厅门户网站运行状态。省交通运输厅全年召开两次《网络安全法》宣传培训会,组织各单位网络安全相关人员200多人次参加学习。组织开展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提高网络安全防护意识。部署安排网络安全检查和整改工作,积极推进信息安全等保备案、测评工作。开展行业网站远程安全测试,检测各单位门户网站的脆弱性,评估网站安全管理水平。防范“勒索”病毒攻击,在省交通运输厅和各单位网络安全技术部门通力合作下,成功度过病毒传播高发期72小时,确保全省交通运输行业各系统网络均正常运行。
(省交通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