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延安市属陕西省辖市,位于黄土高原的中南部,介于东经107°38′59″~110°32′46″,北纬35°20′39″~37°30′00″之间。北连榆林市,南接咸阳、铜川、渭南市,东隔黄河与山西省临汾、吕梁市相望,西依子午岭与甘肃省庆阳市为邻,东西长度261.1千米,南北长度239.9千米,面积37031.3平方千米,距西安371千米。1996年底撤地设市,辖宝塔区、吴起县、志丹县、安塞县、子长县、延川县、延长县、甘泉县、富县、洛川县、黄陵县、宜川县、黄龙县,市政府驻宝塔区。2010年,有乡镇163个,街道办事处3个,人口218.70万。
一
延安市地处黄土高原腹地,位于黄河中游,属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平均海拔1245米,平均坡度21.7度。最高点在黄陵县双龙镇大院子村,海拔1814米;最低点在宜川县集义镇流湾头村,海拔385米。北部以黄土梁峁、沟壑为主,占全市总面积72%;南部以黄土塬沟壑为主,占总面积19%;石质山地占总面积9%。西部子午岭,南北走向,构成洛河与泾河的分水岭,海拔1500~1600米;东部黄龙山,大致呈南北方向延伸,主峰大岭海拔1788.7米;中部劳山,呈西北—东南走向,平均海拔1400米。黄龙山和劳山统称为梁山山脉,形成延安市的地形骨架。境内有黄河及其支流北洛河、延河、清涧河、云岩河、仕望河、沮河等。高原大陆性季风气候,北部属半干旱地区,南部属半湿润地区。温度日较差较大,季节降水差异明显。
延安是自然资源富集地。生物资源丰富,全市有种子植物1355种,其中草本植物809种,乔灌木546种,国家级珍稀濒危、重点保护野生植物8种。陆生野生脊椎动物263种,其中兽类72种,鸟类172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8种。昆虫1500余种。野生药材植物300多种。农作物360余种,饲养畜禽28种,小米、荞麦、苹果、红枣、核桃、山羊等土特产蜚声海内外。矿产资源得天独厚,基本呈现西北油气东南煤的分布格局,石油地质储量4.30亿吨,储油面积1325.5平方千米;探明储量1.93亿吨。全市煤田面积7110平方千米,其中勘探面积2306平方千米,预测面积4804平方千米。石油产区伴生天然气,分布于富县葫芦河上游及直罗和宝塔区南川、甘泉王坪、安塞、吴起等地,已控制30多平方千米,储量33亿立方米。还有铁矿、泥灰岩、料礓石、紫砂土和陶土、黏土、墨玉等矿藏。
延安是中华民族圣地。延安历史积淀厚重,文化灿烂。各类文物点8545处,其中古文化遗址4900处,古墓葬960处,古建筑769处,石窟寺及石刻335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近现代代表性建筑1502处,其他文物点79处。轩辕黄帝的陵寝世称“天下第一陵”,位于黄陵县桥山,是海内外华人寻根溯源、谒祖祭奠的圣地。秦魏长城、秦直道、寨关山遗址、钟山石窟、万安禅院石窟、石泓寺石窟、大佛寺石窟、延长石油一井等,每一处都闪现着历史的光芒。古往今来,无数历史名人,在这里上演了一幕幕金戈铁马的壮丽史诗。
延安是中国革命圣地。1935年10月,中共中央率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吴起镇,1937年1月中共中央机关迁驻延安城,延安成为中国革命的指导中心和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总后方。延安革命旧址星罗棋布,列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达13个点,枣园革命旧址、杨家岭革命旧址、王家坪革命旧址、陕甘宁边区政府旧址、陕甘宁边区参议会礼堂旧址、中共中央西北局旧址等,每一处都闪现着革命先驱们的光辉足迹,是全国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和延安精神教育基地。
延安是黄土风情文化原生地。陕北民歌是中国原生态民歌的重要代表,《兰花花》《赶牲灵》等传唱全国;安塞腰鼓名闻天下,被誉为“天下第一鼓”。陕北秧歌、陕北剪纸、陕北说书紧贴生活,富有情趣,深受群众喜爱。黄河壶口瀑布是世界上唯一的“金色大瀑布”,黄河乾坤湾是秦晋大峡谷中最密集的蛇曲群,洛川黄土国家地质公园被称为“世界黄土高原发展演变的活标本”。延安民俗风情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异彩纷呈。
二
从1997年至2010年的14年间,历届中共延安市委、市人民政府始终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依托资源,面向市场,壮大产业,加快发展,经济建设步入陕西第一方阵。
经济增长迅速,实力显著增强。1997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GDP)为67.96亿元,至2010年全市生产总值达885.42亿元,14年间,增长13倍。其中,1997年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6.80亿元,2010年达到635.49亿元。人均生产总值1997年为3757元,比全省低77元;1998年为4355元,比全省高出285元;2008年达到33332元,在全省十市中位居第一位;2010年为41093元,比全省高出2278元。生产总值1997~2003年年均增长12.4%;2003~2008年年均增长16.8%;2008~2010年年均增长12.9%。
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变化显著。20世纪90年代前,延安市经济结构主要以农业为主,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到全市经济总量的50%以上。在稳定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同时,推行企业改制,扶持壮大城市经济,工业经济长足发展,全市经济结构发生明显变化,第二产业特别是工业在全市经济总量中所占比重迅速提升,于1991年首次超过农业,工业化城市的特征开始显现。2000~2005年,全市总体经济实力跨越式发展,工业特别是石油工业对全市总体经济和财政的支撑、带动作用迅速增强,工业增加值占到全市经济总量的75%以上,其中石油工业占70%以上,一、二、三产业结构由1997年的28.3∶39.4∶32.3调整为2010年8∶72∶20。
农业向现代化迈进,综合生产能力提高。通过落实各项富民政策,2004年延安市在全省率先停征农业特产税、减免农业税,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完善生产服务体系,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提升农业科技含量,增强防灾抗灾能力,提高机械化水平,农业健康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农村面貌日新月异。2010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125.16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1997年增长2.7倍,年均增长8.0%,比2008年增长1.1倍,年均增长6.7%。从分项指标来看,粮食面积在减小,但粮食总产连续增长,年均增长2.6%。农业产业链条拉长,市场影响力倍增,洛川苹果、延川红枣、甘泉豆腐干、甘泉红小豆、子长洋芋、子长粉条、宝塔安塞山地苹果、宜川花椒、黄龙核桃、延安小米、富县油糕、吴起荞麦香醋被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商标。
大力发展优势产业,主要农产品显著增加。林果业、草畜业、棚栽业三大主导产业快速发展,特别是林果业起步早、规模大、覆盖面广、成效最为显著。到2010年,全市水果面积发展到391.16万亩,产量233.3万吨。苹果“大改形、强拉枝、巧施肥、无公害”四大标准化关键生产技术全面实施,全市苹果产量、质量、优果率和效益大幅提升,“洛川苹果”成为中国苹果的象征。苹果面积达到297.95万亩,总产量221.52万吨,比1997年增长8.2倍,优果率由2003年的50%提高到2010年的78%,平均亩产量由340公斤提高到737公斤,销售价格由0.7元/公斤提高到2.43元/公斤。2001年,市委、市政府把以蔬菜为主的棚栽业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突破口,采取有力措施,蔬菜产业化进程加快。全市大力推广增温保温、嫁接再生、配方施肥、病虫防控等六大技术,大棚蔬菜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2010年末,全市拥有蔬菜大棚109平方千米,其中71.4%为温室大棚。宝塔区和甘泉、安塞县率先建成万棚蔬菜专业县,安塞的沿河湾、宝塔区的枣园、甘泉的城关等13个乡镇建成全市有名的蔬菜专业乡。1998年,封山禁牧、退耕还林,养殖方式和养殖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羊子存栏数量下降的同时,加强优质牧草基地建设,种草纳入农耕制度,标准化养殖和舍饲养畜大力发展,区域布局优化,规模化建设加快。2010年,全市大牲畜期末存栏23.09万头,羊子期末存栏54.11万只,生猪存栏87.55万头;肉类总产量8.58万吨,比1997年成倍增长。
石油工业一枝独秀,工业经济增长强劲。20世纪90年代,延安市确立“以资源为依托、以市场为向导”的工业发展战略,大力发展以石油、电力、煤炭、卷烟为主导的工业经济,石油工业焕发新彩,成为支撑全市经济的骨干。1997年,全市工业增加值占到生产总值的40.4%,其中石油工业完成产值61.21亿元,原油产量254.19万吨,原油加工量211.63万吨。2010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602.48亿元,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71.8%。生产原油1602.01万吨,加工原油1023.27万吨;生产原煤1075.15万吨,卷烟34.02万箱,较1997年分别增长3.8倍和2.4倍。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48.12亿元,实现利润149.9亿元。同时,长期积累下产业结构单一,油主经济沉浮,结构升级缓慢的矛盾。
旅游信息业优势彰显,综合效益显著。1997~2010年,全市大力开发特色旅游产品和商品、娱乐项目,推出《梦回延安》《延安保卫战》《延安保育院》《延安颂》等一批演出剧目和“延安过大年”“陕北民歌大舞台”“公祭黄帝陵仪典”等文化品牌,推动旅游业快速发展。2010年,全市有A级景区10个,其中5A级景区1个、4A级景区4个。延安革命纪念馆、枣园革命旧址、杨家岭革命旧址等12个景点被列入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精品线和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延安市成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1997年接待旅游人数仅为79.44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74亿元,2010年,全市接待游客1450.83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76.51亿元,旅游综合收入占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由1997年的7.7%提高到2010年的42.8%。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不仅发挥了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的作用,还极大地带动商贸、物流、住宿、餐饮、交通等发展。2010年,延安市第三产业增加值达178.74亿元,是1997年的3.9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4.1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是1997年的4.9倍。信息产业迅速发展,至2008年全市形成移动、电信、联通、邮政四足鼎立的局面,移动电话发展迅速,信息业成为近十几年发展速度最快、经济效益最好的国民经济部门之一。与此同时,金融、保险、信息咨询、物业管理等新兴服务业迅速崛起。
投资逐年扩大,基础设施日臻完善。2010年,全市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较1997年增长32.8倍,年均增长30.8%。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经济发展后劲持续增强。从1997~2010年,全市相继完成一批重点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包茂高速西延段、青兰高速延安段、延志吴高速开工;西(安)延(安)铁路全线修通运营,新火车站建成投用,固定旅客列车17对,固定货物列车52.5对,通往华东、华北、西北、西南等方向;民航延安站开通延安—北京、延安—西安2个城市的国内航线,旅客和邮包吞吐量年增长率位于全国支线机场前列;城市桥梁增加,城区街道拓宽,一批集商业、住宿和餐饮、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服务设施丽融大厦、旅游大厦、银海大厦、民生百货、中际大厦、中延大厦等相继建成。一批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的住宅小区拔地而起,百姓安居,成为城市新地标。全市不断优化投资环境,招商引资成效显著,1997~2010年,全市共引进投资项目1077个,资金1000多亿元。同时,延安中心城市的交通拥堵和规划、建设、管理滞后,服务旅游产业发展的载体功能和宜居水平较低的矛盾逐渐凸显。
财政收入增长,支出更加惠民。1997年,全市财政总收入是9.80亿元,2005年财政总收入首次突破100亿元大关,到2010年全市财政总收入达336.50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05.19亿元,较1997年增长34.3倍,年均增长31.3%。2001~2005年,财政收入持续高速增长,是历史上增长最快的时期,也是延安市财政发展最好的时期。支出总量逐年增加,支出结构调整优化,对“三农”的支持力度、社会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供给力度、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公共财政的保障水平和服务能力极大提高。2010年全年地方财政支出192.71亿元,较1997年增长17.7倍,年均增长24.7%,其中用于一般公共服务、于文化教育卫生、农林水利事务支出,较1997年呈数十倍增长。
三
中共延安市委发挥核心领导作用,探索具有区域特色的发展规律,根据形势任务的变化,适时提出和完善延安中长期发展战略,经市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成为全市人民的共同意志和行动纲领。1998年,延安市第一次党代会提出“依托资源、面向市场、择优开发、重点突破”的经济发展战略,随后又确立“开放带动、城市带动、产业支撑”经济发展战略。2003年,延安市第二次党代会提出,坚持“开放带动、城市带动、产业支撑”经济发展战略,城乡统筹、三化并举(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同步推进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努力推动经济跨越式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西部经济强市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2006年,延安市第三次党代会提出大力实施“能源化工强市、绿色产业富民、红色旅游兴业”三大战略,做好延安城区“三山两河”治理文章,突出“社会保障建设、生态环境建设、重大项目建设”三个重点,抓好“党的建设”这个关键,全力打造实力延安、生态延安、和谐延安、魅力延安的奋斗目标。
市委、市政府坚持深化改革,改革和完善治理形式,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改革,特别是突出经济体制改革,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重要成果,初步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忠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扎实有效地开展地方人大工作,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加强“一府两院”的工作监督,加强人事任免工作,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执法检查,促进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1997~2010年,共督办市人民代表提出的意见建议、议案2000多件,推进全市民主法制建设进程。
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1998年,市工商联成立,2000、2002年,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国民主同盟、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国农工民主党市级委员会成立,多党合作事业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市政协依据政协章程的规定,认真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1997~2010年,市政协委员、市级民主党派和有关人民团体提案立案3000多件,办复率100%,一大批关乎国计民生的意见建议得到重视和落实。
加强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与党员队伍建设。开展“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教育、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学理论、找差距、求创新”“学党章、讲党性,弘扬延安精神,推动科学发展”等一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开展“六个好”乡镇党委和“五个好”村党支部、“三级联创”“创先争优”等创建活动。安塞县被确定为全国第一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试点县和胡锦涛总书记的联系点。党员承诺制、党员中心户制度以及“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等做法在全国推广。开展年度目标任务考核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进行部门“三定”工作,积极实施《公务员法》。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构建警示训诫防线,查处大案要案,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全面推行问责问廉问效、面对面“三公开”、信访听证终结等创新制度,构建具有延安特色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同时,少数领导干部精神不振、作风不实、落实不力,腐败、消极现象滋生和蔓延,引起广大人民群众强烈不满。
政府职能加快转变。改革行政审批制度,精简行政许可事项,完成政府机构和事业单位改革,推进依法行政和政府管理创新。制定实施依法治市规划,促进依法行政、依法管理、公正司法。稳步推进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厂务公开等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国防建设得到加强。完善国防动员体制机制,推进驻延部队和基层武装部正规化建设,开展民兵和预备役训练,延安市军分区被兰州军区表彰为先进单位。全市深入开展拥军优属、拥政爱民活动,延安市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六连冠。
四
教育事业呈现勃勃生机。全市积极整合教育资源,优化学校布局,扩大办学规模,改善办学条件,更新教育观念,加强内部管理,改革教学方法,提升队伍素质,优化育人环境。1998年,延安大学、延安医学院合并,2005年6月,陕西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签署共建延安大学协议,整合6所学校组建延安职业技术学院。2007年,按照“减少学校布点、集中规模办学、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均衡发展”的思路,开始撤点并校、集中办学。2010年,全市各类学校较1997年减少89.7%,在校学生较1997年减少12.3%,教职工人较1997年增加1.12倍。2010年,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普及义务教育、城乡义务教育免费提供教科书、免收杂费、补助寄宿生生活费全覆盖。全市有9个县通过“双高普九”验收。2010年,在全省率先实现学前三年免费教育和“蛋奶工程”全覆盖。同时,出现家长陪读、择校、大班额和幼儿园数量不足等现象。
科学技术实现长足进步。科学技术有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市登记科技成果600多项,能源化工、果业、畜牧、水利、医疗卫生等领域成果迭出,共有40多个项目获省科学技术奖。仅2010年,全市就征集各类科技计划项目249项,其中国家级科技计划项目12项,省级科技计划项目45项,市级计划项目192项;共引进新工艺238项,新技术263项,重点推广新技术78项。1997~2010年,全市专利申请受理量1200多项,专利授权数达65%以上。
文化文物、广播电视事业欣欣向荣。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建立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艺术团体演出和群众性文化活动丰富活跃,文艺创作水平不断提升,一批优秀作品荣获全国、全省“五个一工程”奖,《延安文学》杂志被中国报刊协会评为全国精品期刊。民间艺术受到广泛关注,挖掘整理出一批蜚声国内外的文化产品。历史文化得到重视,历史研究、文物保护力度日渐加大。陕西省人民政府颁布《陕西省黄帝陵保护管理办法》,是陕西省首部关于黄帝陵保护的地方性法规;延安革命纪念地建设受到全社会重视,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一号工程”建设完成,《延安革命旧址保护管理暂行办法》公布实施,成为陕西省乃至全国第一个有关革命纪念地旧址文物保护管理的地方性专项法规。广播电视网络繁荣,2010年全市电视、广播、网络覆盖率接近100%,县城全部实现有线电视数字化,移动多媒体遍及城乡,不断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五
延安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高。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延安人有钱,成了令全省羡慕和津津乐道的话题。199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25元,2008年首次突破万元大关,2010年达17880元,在全省十市中位居第四位;2010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173元,较1997年增长5.2倍,年均增长13.5%,在全省十市位居第二位。城乡居民储蓄迅速增加,人均储蓄余额由1997年的2185元,增加到2010年的16701元。延安人鼓起的钱袋子,活跃的资金流,一方面极大地改善了群众生活,另一方面又有力地激发了市场和社会活力。
卫生事业健康发展。“人人享有基本医疗服务”成为常态,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基本完成,成为全国首个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全覆盖的地级市。建立全民健康档案,免费为45岁以上农村居民进行健康体检。2010年,全市卫生机构(含诊所、卫生所、医务室)遍布城乡,卫生技术人员较1997年增加1.5倍。农村村级卫生服务网进一步完善,全市规范化村卫生室服务覆盖率达到100%,农村卫生监督覆盖率达到100%。2003年,在周边地区发生“非典”疫情的严峻形势下,及时果断采取17条防控措施,全市未发生一例“非典”病例。计划生育工作稳步推进,人口继续保持低速增长。在此过程中,“看病难,看病贵”、优质医疗资源不均衡等问题成为社会热点。
体育事业再上新台阶。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群众体育活动如火如荼,竞技体育硕果累累。举办全市综合性运动会4次,承办全国、省级赛事9次,延安籍运动健儿参加全国和陕西省体育竞赛赢得奖牌3000多枚。加强公共设施建设,2006年,延安新体育场建成;2009年,建成凤凰山森林公园;2010年,全市体育场馆、全民健身广场、全民健身辅导站点、室内健身房、全民健身路径、晨晚练点,基本构建起公共体育体系,可以满足多层次群众健身需求。
社会保障惠及大众。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社会保障工作,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逐步建立完善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和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农村合作医疗等社会保障制度。1997~2004年,全市实现离退休人员养老金社会化发放,成为当时全国为数不多的地市之一;启动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工作,顺利实现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新旧制度的平稳过渡。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推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落实农村基层干部待遇,建立新中国成立前农村老党员生活补助制度。1999年,失业保险覆盖面扩大到集体、股份制、私营企业和所有事业单位,并启动实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建立基本医疗保险政策体系。2005~2010年,率先在全省建立城乡居民养老、医疗保险制度,13个县区全部列为国家新农保试点县,实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一体化和城镇职工医保市级统筹;建成各类保障性住房247.5万平方米,解决2.4万户群众住房困难;高龄老人、残疾人、孤儿和城市独生子女父母生活补贴等政策全面落实;坚持每年为残疾人办好十件实事;建成35个县乡敬老院。结合延安实际,再就业推行岗位开发、再就业安置、税费减免、小额贷款、社保补贴、岗位补贴、就业援助、就业服务、财政投入、《优惠证》发放等优惠政策,实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劳务输出规模不断扩大,形成“龙乡人”“女子家政”“圣地保安”等一系列具有延安特色的劳务品牌。
扶贫攻坚成效卓著。延安市是集中连片的贫困地区,扶贫开发工作历来受到中共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全市建立多元化、多层次、多方位的投入机制,特别是2004年实施“两区”(白于山区、黄河沿岸土石山区)扶贫开发以来,市县两级投入扶贫资金每年超过中省投资。2007年起,市县两级每年投资近2亿元,位居全省第一。2000~2010年,累计投入扶贫专项资金51.7亿元,全市脱贫31.5万人。但由于客观条件制约和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黄河沿岸土石山区、白于山区和洛河峡谷仍有不少贫困人口,扶贫攻坚的任务依然繁重。
平安延安创建带来和谐稳定。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社会大局基本保持稳定。因城市拆迁、农村征地、企业改制、执法争议等原因,群众信访增多。公安机关加大打击违法犯罪行为,社会治安形势持续改观,人民群众安全感日益加强。各级审判机关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结案率、调解率、上诉维持率、执行率等得到稳步提升,申诉率大幅下降,超审(执)限问题得到有效遏制,涌现出南泥湾法庭、招安法庭等一批受到最高人民法院表彰的先进集体。各级检察机关切实履行批捕起诉职责,惩治和预防职务犯罪,强化诉讼活动监督,完善检察工作机制,促进公正廉洁执法。不断深化“弘扬延安精神,树立圣地新形象”为主线的精神文明建设,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文明创建活动。民族团结,宗教和睦,取缔“法轮功”等邪教组织。同时,社会浮躁、奢靡、攀比之风日渐盛行,赌博、嫖娼、吸毒等陋习也有死灰复燃现象。
六
延安人民多奇志,敢叫山川换新颜。通过13年绿色革命,延安市创造了退耕还林的历史奇迹。1997年,国务院副总理姜春云到陕西榆林和延安两市,就生态农业建设问题进行调研,向中央提交《关于陕北地区治理水土流失建设生态农业的调查报告》。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对此批示“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西北地区”。1999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朱镕基来延安视察,在宝塔区燕沟流域的聚财山上提出“退田还林(草)、封山绿化、个体承包、以粮代赈”的十六字治理措施,要求延安实施退耕还林,建设美好家园。随即国务院有关文件明确提出黄河上中游地区退耕还林(草)试点示范工作的要求:“退耕还林(草)、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市委、市政府迅速确立“以退耕还林统揽农业农村工作全局”的思路,在全市掀起以退耕还林为主的生态建设高潮。至2010年,延安市完成国家计划内退耕还林面积896.76万亩,工程涉及28.6万农户,124.8万农村人口。全市得到国家退耕还林补助资金和成果巩固专项资金共计117.7亿元,其中直接兑现农户100.5亿元。延安因退耕还林面积大,被誉为“全国退耕还林第一市”。
退耕还林使延安大地基本实现由黄到绿的历史性转变。林草植被明显恢复,生态环境显著改善,植被覆盖率由2000年的46.1%提高到2010年的67.7%,森林覆盖率由2004年的36.6%增长到2010年的45.4%,增速居全国之首。2009年9月,国家林业局在延安市吴起县召开全国退耕还林工程建设10周年总结大会。延安作为全国退耕还林工作的一面旗帜,得到肯定和高度赞扬。
多措并举加强生态文明建设。1998年9月,市政府发布第一号令《延安市城区大气污染防治办法》,经过3年持续努力,燃煤造成的城区大气污染痼疾彻底根治。随着经济迅猛发展,工业“三废”排放量不断增加,特别是石油开采带来的污染治理任务艰巨;噪声、机动车尾气及生活垃圾、医疗废弃物,成为危害城乡环境新的污染源。延安市陆续健全各级环境保护及监测机构,完善监测网络,大力加强宣传教育,运用法律、行政、经济、科技等手段,全面加强环保管理和污染治理。先后开展“身边增绿”“我为延安种棵树”等活动,大力开展生态县、生态村镇、生态井场等建设,到2010年,累计投资100多亿元建设清洁文明井场,建成率达95.4%,含油废水回注率达到90.8%,原油管输率达到45%,启动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全市削减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成效明显,环境质量整体良好。
高度重视水资源紧缺问题。延安市着力解决与人民群众密切关联的农村饮水、城市供水、农田水利、水库除险加固、水保生态、污水处理等水利问题,仅“十一五”期间,新建、修复淤地坝1000多座,新修基本农田60多万亩,建设各类饮水工程4418处,解决农村安全用水人口108.7万人,基本农田累计达到323万亩,人均达到2.1亩。2009年,实施治沟造地工程,创造出黄土高原治理的新路子。南沟门水利枢纽工程、黄河引水工程、延安供水复线工程、子长红石峁沟水库、安塞马家沟水库、延长安沟水库等14个骨干水源工程相继开工建设,即将润泽延安大地。
延安仍属欠发达地区,正处在调整结构、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2012年,中共延安市第四次代表大会提出今后五年的总体发展思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用延安精神建设延安、发展延安,以统筹城乡总揽工作全局,以科学发展为主线,大力实施“统筹城乡,富民强市;引水兴工,产业转型;中疏外扩,上山建城;文化引领,产业带动”四大战略,努力建设圣地延安、生态延安、幸福延安。延安的明天一定会更加富强,更加民主,更加文明,更加和谐,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