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行政区划
1990年,全县设置4镇11乡。1997年8月撤乡设镇,设10镇5乡。2001年,调整部分乡镇区划,设10镇2乡,延至2010年12月。村、组经过调整后,村由1990年149个变为2010年的100个,组由659个变为504个。城镇社区居民委员会由10个变为4个。
第一节 乡(镇)设置
1990年乡(镇)设置
1990年,全县设置4镇11乡,村民委员会149个,街道居民委员会10个。
双石铺镇 镇政府驻新民街。辖天水路、新建路、汉中路、新民街、老街、宝鸡路、火车站居民委员会。
龙口镇 镇政府驻龙泉路。辖东街、西街两个居民委员会和龙口、白石铺村,村民小组11个。
河口镇 镇政府驻河口街道。辖太阳升、安河寺、东沟河、黄牛嘴、河口、常树沟、下坝、罗家庄、侯家河、土桥、陈家岔、陈家老、老厂村,村民小组64个。
黄牛铺镇 镇政府驻西街。辖东河桥、周家庄、堆子、石窑铺、东街、西街、长滩坝、北星、长桥、红花铺、魏家湾、草凉驿、龙王沟、三岔河、青风寺、宽滩村,村民小组84个。
双石铺乡 乡政府驻柏家坪。辖西庄、双石铺、堡子、桥头庄、草店、关底下、张家窑、何家坪、龙家坪、西山、东山、十里店、阴湾、上川、丰岩、酒奠梁、马场、扈家窑、安沟、王家坪、兴隆场、陈家湾村,村民小组90个。
平木乡 乡政府驻平木街。辖东庄、白蟒寺、寺沟、上河、平木、蜈蚣岭、石板沟、硬沟门、平岭、寺河、烧锅庄、杨家河、刘家庄、齐心村,村民小组73个。
岩湾乡 乡政府驻岩湾街。辖唐沟、核桃坝、石鸭子、刘家河、岩湾、韩家庄、高桥、沙坝、秦岭村,村民小组44个。
坪坎乡 乡政府驻坪坎。辖倒贴金、碾子坝、坪坎、银母寺、孔棺村,村民小组25个。
红光乡 乡政府驻马鞍山。辖国安寺、青崖沟、王家岔、马鞍山、邓家台、园艺场、磨湾、三驿、鹿母寺村,村民小组36个。
凤州乡 乡政府驻凤州接官亭。辖凤州、苍坪、桑园、南山湾、北山、杨家山、荆稍湾、白家店、五星台村,村民小组43个。辖凤州街居民委员会。
三岔乡 乡政府驻三岔街。辖三官殿、孔家庄、喇嘛泉、苇子坪、杜家河、三岔、酒铺、张坡沟、石山坪、西塘子、心红铺村,村民小组40个。
南星乡 乡政府驻南星。辖高桥铺、榆林铺、海津沟、水磨、连云寺、南星、白岩河、南凤、留凤关、酒奠沟、寺沟村,村民小组53个。
瓦房坝乡 乡政府驻油房嘴。辖油房嘴、田坝子、青龙寺、长坪、庄房坝、瓦房坝村,村民小组22个。
温江寺乡 乡政府驻温江寺。辖胡家湾、温江寺、沙江寺、费家庄、谷家庄、麻峪河、白果树、瓦店子村,村民小组27个。
唐藏乡 乡政府驻辛家庄。辖草滩沟、老场、新场、辛家庄、梁山沟、罗汉寺、庞家河、潘家湾、曹家庄、李家庄、杨家庄、辛家山、倒回沟、隘口村,村民小组47个。
1997年撤乡设镇
1997年8月,撤乡设镇。保留镇3个,撤乡设镇6个,保留乡4个,新设镇1个,更名乡1个。
撤销龙口镇、凤州乡,合并设立凤州镇,以龙口镇和凤州乡所辖区域为凤州镇所辖区域,镇政府驻龙口街龙泉路。
调整双石铺镇行政区域,划双石铺乡之西庄、双石铺、堡子、桥头庄、十里店、阴湾、上川、丰岩、酒奠梁、马场、扈家窑、安沟、王家坪、兴隆场、陈家湾15村归双石铺镇辖,镇政府迁驻柏家坪。
平木、坪坎、唐藏、三岔、坪坎改乡为镇,各镇所辖区域不变,镇政府驻地不变。南星乡改名为留凤关镇,镇政府仍驻南星村。
设立红花铺镇,划黄牛铺镇永生、红花铺、魏家湾、龙王沟、草凉驿村和凤州乡五星台、白家店村为其行政区域,镇政府驻红花铺村。
双石铺乡更名为草店乡,划原双石铺乡辖草店、关底下、张家窑、何家坪、龙家坪、西山、东山7村为所辖区域,乡政府驻草店村。
保留红光乡、温江寺乡、岩湾乡、瓦房坝乡。
区域调整后,全县设10镇5乡:双石铺镇、凤州镇、黄牛铺镇、红花铺镇、唐藏镇、河口镇、平木镇、坪坎镇、留凤关镇、三岔镇,草店乡、温江寺乡、瓦房坝乡、红光乡、岩湾乡。
2001年撤乡并镇
2001年11月,撤销草店乡,并入双石铺镇;撤销红光乡,并入凤州镇;留凤关镇更名为南星镇,撤销瓦房坝乡,并入南星镇。调整后,全县设10镇2乡。
2010年12月,全县设10镇2乡:双石铺镇、黄牛铺镇、红花铺镇、凤州镇、唐藏镇、平木镇、坪坎镇、河口镇、南星镇、三岔镇、岩湾乡、温江寺乡。
凤县1990~2010年乡(镇)区划变化情况表
第二节 村组设置
1990年,全县4镇11乡辖村民委员会149个,村民小组659个,居民委员会10个。
1997年8月,撤乡设镇后,全县设10镇5乡。辖村民委员会150个(双石铺镇桥头庄村划为桥头庄村、田家塄村),659个村民小组,10个居民委员会,
2001年11月,撤乡并镇后,全县设10镇2乡。辖村民委员会151个(双石铺镇寇家河村分为寇家河、西山村),村民小组654个,社区居委会4个。
2007年11月,调整村级规模后,全县设10镇2乡。辖村民委员会100个,村民小组504个,社区居委会3个。
2010年,全县设10镇2乡。设村民委员会100个,村民小组504个,社区居委会4个。
双石铺镇
1997年8月撤乡设镇中,划双石铺乡双石铺村、桥头庄村、陈家湾村、兴隆场村、王家坪村、安沟村、西庄村、堡子村、十里店村、阴湾村、马厂村、丰岩村、扈家窑村、酒奠梁村、上川等15个村归双石铺镇管辖。双石铺乡更名为草店乡,辖7村。2001年10月,双石铺城区以嘉陵江为界,撤销宝鸡路、汉中路、车站路、老街、新民街5个居委会,合并设立新民街社区居委会;撤销原天水路、新建路2个居委会,合并设立新建路社区居委会。2001年11月撤乡并镇中,撤销草店乡,将其原辖的草店村、东山村、关底下村、何家坪村、张家窑村、龙家坪村、西山村等7个村划归双石铺镇管辖。2007年11月撤村并组中,撤销田家塄村,并入桥头庄村,村委会设在桥头庄;撤销寇家河村、关底下村,并入何家坪村,村委会设在何家坪;撤销龙家坪村,并入张家窑村,村委会设在张家窑;撤销酒奠梁村,并入阴湾村,村委会设在阴湾;撤销丰岩村,并入上川村,村委会设在上川;撤销扈家窑村,并入马场村,村委会设在马场。2010年6月,设立杨家坪社区居民委员会。2010年12月,辖村民委员会16个,村民小组84个;社区居民委员会3个。
何家坪村民委员会(驻何家坪),辖何家坪、关底下、寇家河等6个村民小组。
张家窑村民委员会(驻张家窑),辖张家窑、龙家坪等5个村民小组。
草店村民委员会(驻下街),辖马家山、俞家沟、庙沟、上街、下街、杨家坪、南山沟7个村民小组。
马场村民委员会(驻马场),辖马场、扈家窑等3个村民小组。
上川村民委员会(驻上川),辖谭家沟、上川、刘家沟、段家庄、贯坪、武家庄、葡萄架等8个村民小组。
阴湾村民委员会(驻黎家院),辖黎家院、杨家院、阳坡、牌路垭、晏家河、酒奠梁6个村民小组。
桥头庄村民委员会(驻桥头庄),辖桥头庄、田家楞、庙滩、任家店4个村民小组。
双石铺村民委员会(驻铧厂),辖铧厂、大坪、柏家坪、何家坪、曲家店、辛庄、北山等7个村民小组。
陈家湾村民委员会(驻陈家湾),辖簸箕湾、陈家湾、窑坪3个村民小组。
兴隆场村民委员会(驻文家庄),辖涂家崖、文家庄、兴隆场3个村民小组。
王家坪村民委员会(驻王家坪),辖上院、李家寺、下院、喇哈沟4个村民小组。
安沟村民委员会(驻安沟门),辖安沟门、安沟、叶坪、梁子坪、苟家山5个村民小组。
西庄村民委员会(驻西庄),辖西庄、岳家崖、八里坪(苦坨)、北岭山4个村民小组。
十里店村民委员会(驻十里店),辖阳坡、十里店、边山、何家台、上沟、下沟、堡子、五里店、赵家山、曲家山10个村民小组。
西山村民委员会(驻柏林),辖柏林、杏林坪、西湾、瓦窑坡4个村民小组。
东山村民委员会(驻吴家山),辖俞家沟、吴家山、齐家山、龙窝子、红土湾5个村民小组。
新民街社区居民委员会(驻宝鸡路),辖城区嘉陵江以南居民区。
新建路社区居民委员会(驻凤中路),辖城区嘉陵江以北、瓦窑沟以东居民区。
杨家坪社区居民委员会(驻杨家坪),辖城区嘉陵江以北、瓦窑沟以西居民区。
凤州镇
1997年8月撤乡设镇中,撤销龙口镇、凤州乡,合并设立凤州镇,时辖荆稍湾村、杨家山村、白石铺村、龙口村、凤州村、桑园村、仓坪村、北山村、南山湾村等9个村及东街、西街居民委员会。2001年10月,将原东街居民委员会改为东街社区居民委员会;将原西街居民委员会与古凤州城内居民委员会合并,设立西街社区居民委员会。2001年11月撤乡并镇中,撤销红光乡,划入国安寺村、青崖沟村、王家岔村、马鞍山村、邓家台村、园艺场村、磨湾村、三驿村、鹿母寺村等村民委员会9个。2005年11月,东街社区居民委员会和西街社区居民委员会合并,设立龙口社区居民委员会。2007年11月撤村并组中,撤销荆稍湾村、杨家山村,并入白石铺村,村民委员会设在白石铺;撤销园艺场村,并入磨湾村,村民委员会设在园艺场;撤销南山湾村,并入桑园村,村民委员会设在桑园村;撤销王家岔村、青崖沟村,并入马鞍山村,村民委员会设在马鞍山;撤销三驿村,并入国安寺村,村民委员会设在国安寺。2010年12月,辖村民委员会11个,村民小组60个,社区居民委员会1个。
国安寺村民委员会(驻槐树坪),辖槐树坪、寺沟、炮房、三驿等5个村民小组。
马鞍山村民委员会(驻马鞍山),石家湾、塌家坪、廖家湾、驿学、青崖沟、王家岔6个村民小组。
桑园村民委员会(驻七里坪),辖河西坪、桑园、黎家台、七里坪、土台子、南山湾6个村民小组。
白石铺村民委员会(驻白石铺),辖白石铺、窑沟、荆稍湾、截河院(柴家凹)、杨家山、抽(臭)水沟等7个村民小组。
凤州村民委员会(驻付爷巷),辖西街、东街、中街等8个村民小组。
龙口村民委员会(驻钟家河坝),辖庄里、泰山庙、钟家河坝、苦陀、桦坪、移民新村(硬沟门)等7个村民小组。
北山村民委员会(驻草滩),辖草滩(白家山、赵家山)、庙沟、石家沟3个村民小组。
鹿母寺村民委员会(驻上河坝),辖刘家院、岩湾、庙上3个村民小组。
磨湾村民委员会(驻园艺场),辖梁鹿坪、堡子山、李家崖、西湾、烧锅、园艺场6个村民小组。
邓家台村民委员会(驻邓家台),辖朱家坝、梁家窖窝、半山、潘家院、邓家台、任家院6个村民小组。
苍坪村民委员会(驻仓坪),辖腰庄、皂树道、马连滩3个村民小组。
龙口社区居民委员会(驻龙口西街),辖龙口东街、西街居民区。
黄牛铺镇
1997年8月撤乡设镇中,划出永生村、红花铺村、魏家湾村、草凉驿村、龙王沟村归新设红花铺镇管辖。2007年11月撤村并组中,撤销清风寺村和宽滩村,并入三岔河村,村民委员会设在三岔河;东街村与西街村合并,称黄牛铺村,村民委员会设在西街。2010年,辖村民委员会8个,村民小组42个。
黄牛铺村民委员会(驻西街),辖东街、西街、柳树店、黄牛沟、鲍家庄等7个村民小组。
东河桥村民委员会(驻东河桥),辖东河桥、麦涧沟、老街、南岸沟口、东峪沟等6个村民小组。
周家庄村民委员会(驻周家庄),辖蒋家沟、台台口、双桥沟3个村民小组。
堆子村民委员会(驻堆子),辖堆子、蒋龙沟等4个村民小组。
石窑铺村民委员会(驻石窑铺),辖石窑铺、移民点、场房沟、月亮坪、井儿巷5个村民小组。
长滩坝村民委员会(驻长滩坝),辖长滩坝、南坪、大湾、侯家店、大沟5个村民小组。
北星村民委员会(驻北星),辖北星等2个村民小组。
三岔河村民委员会(驻三岔河),辖三岔河、窑院、张家砭、谢家磨、谢家院、宽滩街、青风寺、汪家坪、四方地、古城10个村民小组。
红花铺镇
1997年8月始设,辖永生村、红花铺村、魏家湾村、草凉驿村、龙王沟村、五星村、永红村7个村。2007年11月撤村并组中,撤销龙王沟村,并入草凉驿村,村民委员会设在草凉驿;合并五星村、永红村,恢复组建白家店村,村民委员会设在白家店。2010年,辖村民委员会5个,村民小组26个。
红花铺村民委员会(驻红花铺),辖街道、红花沟等3个村民小组。
白家店村民委员会(驻白家店),辖五星台、大窑、柏林寺、尹家庄、白家店街道、土关铺、王家台7个村民小组。
草凉驿村民委员会(驻草凉驿),辖杨家院、沟门上、老街上、簸箕湾、凌家沟、龙王沟等8个村民小组。
永生村民委员会(驻永生村),辖刘家河、大甫湾、长桥街、方家湾(黑湾)4个村民小组。
魏家湾村民委员会(驻魏家湾),辖梁山沟、魏家湾、龙窝、菠罗寨(五里庙)4个村民小组。
唐藏镇
2007年11月撤村并组中,撤销隘口村,并入倒回沟,村民委员会设在倒回沟;撤销杨家庄村,并入李家庄村,村民委员会设在李家庄。撤销新场村,并入老场村,村民委员会设在新场;撤销梁山沟村,并入潘家湾村,村民委员会设在潘家湾;撤销罗汉寺村,并入庞家河村,村民委员会设在庞家河。2010年,辖村民委员会9个,村民小组33个。
辛家庄村民委员会(驻辛家庄),辖辛家庄、长坊等5个村民小组。
老场村民委员会(驻新场),辖老场、新场2个村民小组。
倒回沟村民委员会(驻倒回沟),辖隘口、黑湾、倒回沟等4个村民小组。
潘家湾村民委员会(驻潘家湾),辖福新庄、蔡家院、碾子湾、梁山沟4个村民小组。
庞家河村民委员会(驻庞家河),辖庄里、堡子上、罗汉寺3个村民小组。
曹家庄村民委员会(驻曹家庄),辖上庄、下庄2个村民小组。
李家庄村民委员会(驻李家庄),辖杨家庄、坪上、黄家冠、王家门4个村民小组。
辛家山村民委员会(驻辛家山),辖陈家台、庙坪、中庄、闫家坪4个村民小组。
草滩沟村民委员会(驻草滩沟),辖上滩、熊家院、伍家院、马家庄、卢房庄5个村民小组。
河口镇
2007年11月撤村并组中,撤销老厂村,并入陈家岔村,村民委员会设在陈家岔;撤销常树沟村,并入河口村,村民委员会设在河口;撤销罗家庄村,并入黄牛嘴村,村民委员会设在黄牛嘴;撤销土桥村,并入侯家河村,村民委员会设在侯家河;撤销太阳升村,并入安河寺村,村民委员会设在安河寺。2010年,辖村民委员会8个,村民小组48个。
陈家岔村民委员会(驻陈家岔),辖李家坪、陈家岔街道、碾子坝、老厂街道、雷家院5个村民小组。
河口村民委员会(驻河口),辖西街、东街、中街、四坪、桥北、常树沟下半沟、常树沟西头子、马窑8个村民小组。
黄牛嘴村民委员会(驻黄牛嘴),辖龚家院、黄牛沟、沿山关、大埆、黄牛嘴、罗家庄、杨家山7个村民小组。
侯家河村民委员会(驻侯家河),辖李家院、场边、中坝、土桥街、竹园(柳树行)、常家路边6个村民小组。
安河寺村民委员会(驻安河寺),辖伍家坝、南沟门、南沟、安河寺、晏家河、黄家沟、白杨沟、苗家沟、夫岭沟9个村民小组。
东沟河村民委员会(驻东沟河),辖丝瓜湾、马鞍桥、南坡、坪道、半山5个村民小组。
下坝村民委员会(驻下坝),辖麦家湾、北湾、孟家店、花园头、院坪5个村民小组。
陈家老村民委员会(驻陈家老),辖腰庄、庄里、康家院3个村民小组。
岩湾乡
2007年11月撤村并组中,撤销秦岭村,并入沙坝村,村民委员会设在沙坝;撤销刘家河村,并入石鸭子村,村民委员会设在石鸭子;撤销高桥村,并入韩家庄村,村民委员会设在高桥。2010年,辖村民委员会6个,村民小组33个。
岩湾村民委员会(驻岩湾),辖拐湾、园子、李家院、李家山、岩湾街、关岭沟、上黑湾、下黑湾8个村民小组。
沙坝村民委员会(驻沙坝),辖姬家坪、沙坝街(上店子)、地洞沟、庙坪、簸箕湾等5个村民小组。
石鸭子村民委员会(驻石鸭子),辖上石鸭、下石鸭、刘家河、王家沟(狮娃滩)、铅阳沟5个村民小组。
韩家庄村民委员会(驻韩家庄),辖固家场、八家坪、贯沟、陈家磨、上庄、曲家沟6个村民小组。
唐沟村民委员会(驻唐沟),辖王家坪、中湾沟、白家沟、大沟、唐沟垴5个村民小组。
核桃坝村民委员会(驻核桃坝),辖卢家山、核桃坝、杏树坪、下峡4个村民小组。
坪坎镇
2007年11月撤村并组中,撤销碾子坝村,并入坪坎村,村民委员会设在坪坎。2010年,辖村民委员会4个,村民小组17个。
坪坎村民委员会(驻坪坎),辖坪坎街、丹桂沟、碾子坝、大坪(周家楞)、阳坡5个村民小组。
倒贴金村民委员会(驻吊坝子),辖倒贴金、高崖子(吊坝子)、谭家坝3个村民小组。
银母寺村民委员会(驻银母寺老街),辖郑家院子、周家院子、草房子、铜岭沟4个村民小组。
孔棺村民委员会(驻孔棺),辖上峡(小梨园)、吴家庄、马号梁(阳坡山)、瓦窑、移民点5个村民小组。
平木镇
2002年10月,硬沟门村整体移民搬迁至凤州镇龙口村。2007年11月撤村并组中,撤销石板沟村,并入西山村(2007年由蜈蚣岭村改名西山村),村委会设在西山;撤销平岭村,并入寺河村,村民委员会设在寺河;撤销齐心村,并入刘家庄村,村民委员会设在刘家庄;撤销硬沟门村。2010年,辖村民委员会10个,村民小组54个。
平木村民委员会(驻平木),辖上街、街南、街北、二道河、河东、河西6个村民小组。
上河村民委员会(驻上河),辖梁家庄、电站、安沟门、安沟、大山5个村民小组。
西山村民委员会(驻西山),辖庞家山、蔡家山、马方坪、前山4个村民小组
东庄村民委员会(驻东庄),辖垭里、庄子、埆边、坪上、下庄、城门6个村民小组。
白蟒寺村民委员会(驻白蟒寺),辖刘家山、白马庄、杨坪庄、下窑湾、上窑湾5个村民小组。
寺沟村民委员会(驻寺沟),辖大南沟、小南沟、寺沟等4个村民小组。
寺河村民委员会(驻寺河),辖两河口、寺河庄、张家沟、南山梁窑、垭河山、水背沟、赵家沟7个村民小组。
烧锅庄村民委员会(驻烧锅庄),辖白家岭、大埆庄、看灯花坪、阳沙坡、烧锅庄、顶儿上6个村民小组。
杨河村民委员会(驻酒房河),辖三家磨、杨河庄、边山、酒房河4个村民小组。
刘家庄村民委员会(驻刘家庄),辖于家院、上庄、杜家沟、寺家岭、郭家坪、腰庄、黑湾7个村民小组。
南星镇
2001年11月撤乡并镇时撤销瓦房坝乡,并入南星镇。2007年11月撤村并组中,撤销水磨村、海津沟村,并入榆林铺村,村民委员会设在榆林铺;撤销南星村、白岩河村,并入连云寺村,村民委员会设在连云寺;撤销田坝子村、油房嘴村,并入瓦房坝村,村民委员会设在油房嘴;撤销庄房坝村,并入长坪村,村民委员会设在长坪。2010年,辖村民委员会10个,村民小组57个。
长坪村民委员会(驻长坪街),辖杨家河、长坪街、贯银沟、安沟、椿树坪、庄房坝、董家坪7个村民小组。
瓦房坝村民委员会(驻油房嘴),辖纸房、罗家院、陈梁上、烧锅坝、分水岭、油房嘴、大石崖、龙谭子、流水洞、剑峰崖10个村民小组。
青龙寺村民委员会(驻青龙寺),辖林家坝、青龙寺、佛岩3个村民小组。
连云寺村民委员会(驻连云寺),辖连云寺上街、下街、石佛铺、白家下坪、黄土梁、送驾桥、南星等8个村民小组。
榆林铺村民委员会(驻榆林铺),辖榆林铺街道、水磨鱼儿湾、海津沟上沟、下沟、道班等7个村民小组。
高桥铺村民委员会(驻高桥铺),辖高桥铺、桦皮沟、松林驿、油房4个村民小组。
南凤村民委员会(驻南凤后场坝),辖蒿蒿坝、八里铺、碾子坪、椿树梁、司马桥、界牌6个村民小组。
留凤关村民委员会(驻留凤关),辖关岭子、马路里、老街、马莲滩4个村民小组。
寺沟村民委员会(驻留凤关寺沟新村),辖寺沟新村一、二、三、四组4个村民小组。
酒奠沟村民委员会(驻酒奠沟),辖磨湾、干沟门、酒奠沟、下庄4个村民小组。
三岔镇
2007年11月撤村并组中,撤销西塘子村,并入酒铺村,村民委员会设在酒铺;撤销杜家河村,并入喇嘛泉村,村民委员会设在喇嘛泉;撤销石山坪村,并入三岔村,村民委员会设在三岔。2010年,辖村民委员会8个,村民小组30个。
三岔村民委员会(驻三岔),辖三岔街、石山坪、高坡等7个村民小组。
酒铺村民委员会(驻酒铺),辖酒铺、韩家塄等4个村民小组。
喇嘛泉村民委员会(驻喇嘛泉),辖庙当门、河口、苟家湾、杜家河、丁家庄5个村民小组。
三官殿村民委员会(驻三官殿),辖三官殿、夜虎岩、王家场3个村民小组。
苇子坪村民委员会(驻苇子坪),辖新房里、老曲沟、道子坪、油房4个村民小组。
张坡沟村民委员会(驻张坡沟),辖阳坡、新庄2个村民小组。
心红铺村民委员会(驻心红铺),辖寇家沟、十里沟2个村民小组。
孔家庄村民委员会(驻孔家庄),辖王家庄、孔家庄、冯家庄3个村民小组。
温江寺乡
2007年11月撤村并组中,撤销胡家湾村,并入温江寺村,村民委员会设在温江寺;撤销瓦店子村,并入白果树村,村民委员会设在白果树;撤销谷家庄村,并入费家庄村,村民委员会设在费家庄。2010年,辖村民委员会5个,村民小组20个。
温江寺村民委员会(驻温江寺),辖02前院、郭家湾、田坝子、胡家湾4个村民小组。
费家庄村民委员会(驻费家庄),辖费家庄、谷家庄(南家关)、辛家山、马桑凹、罗家河(灯笼树)5个村民小组。
白果树村民委员会(驻白果树),辖白果树、瓦店子、油渣石沟、瓦房庄等5个村民小组。
沙江寺村民委员会(驻沙江寺),辖沙江寺、杨家山、草滩3个村民小组。
麻峪河村民委员会(驻麻峪河),辖草房坪、韩家湾、秦家院3个村民小组。
凤县2010年村(社区居委会)统计表
第三节 乡(镇)概况
双石铺镇
自然地理 位于县域西南,西与甘肃省两当县杨店乡、西坡镇接壤,南与温江寺乡、南星镇接界,东与三岔镇接壤,北与凤州镇、唐藏镇接界。面积237平方公里,其中城区占地3平方公里。嘉陵江贯穿凤(县)徽(县)盆地西行入陇,区域内宽谷与峡谷相间,土壤以黄壤为主,褐土及沙壤次之。耕地多处于河谷两岸的坝子及低山缓坡。森林覆盖率63.90%。2010年,辖村民委员会16个,村民小组84个,社区居民委员会3个,总户数12212户,年末总人口29054人。
经济 耕地3849.8公顷,林地17926.2公顷,草地421.8公顷。行政村多分布在凤(县)徽(县)盆地沿线沟坡谷地内,耕地主要分布在农村居民点附近,以河谷盆地和低山缓坡面积居多。农业以生产小麦、玉米、豆类为主,经济作物主要有苹果、花椒、蔬菜、杂果、核桃及中药材。境内蕴藏有丰富的铅锌、黄金、铁矿、石灰石、有烟煤等矿藏。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采矿选矿、矿山运输、机修、建筑业逐渐成为主要产业。百货批零、住宿餐饮旅游服务及劳务经济发达。2010年,有个体私营企业1259户,全镇社会总产值58.39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526元。
交通 国道316线和省道212线在城南广场南入口处交会。凤县长途汽车站每日有发往甘肃陇南、陕西汉中及宝鸡的多次班线客车,支线班车通各乡(镇)。宝(鸡)—成(都)铁路在镇内设凤县火车站。2010年,凤县火车站日停靠快客车4趟,慢客车2趟。
文教卫生 2010年,全镇有公、民办幼儿园4所,入园幼儿653名。有小学2所,初中1所,高中1所。有凤县医院和凤县中医医院两所县级医院。凤县中医医院亦承担双石铺镇公共卫生监管和城乡计划免疫工作,适龄儿童免费计划免疫率100%。有农村卫生室16所。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11717人,参合率98.2%。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6249人,综合参保率97.6%。
旅游景点 2007年后,在双石铺城区周围山体建成太阳能人造月亮、星星。夜晚,凤凰湖有大型灯光水景表演。游客可乘坐观光“小火车”游览县城街景,也可参与羌族萨朗舞互动表演。月亮湾生态公园、凤凰山儿童游乐场、灵官峡自然风光游览区、嘉陵江第一漂流探险游等景点是游客的好去处。还有五里店明代柏林禅寺、丰禾寺佛教文化主题公园、现代著名作家杜鹏程《夜走灵官峡》原创地、抗日战争初期新西兰友人路易·艾黎和英国友人乔治·何克在双石铺开展“工合”运动旧居等景点。草店仰韶文化遗址、张家窑城隍庙、马厂清代瓷窑遗存等均保存完好。
历史文化 双石铺在宋、明、清称方石铺。因老街嘉陵江岸,一石“双峰逼水依土”,历年江水暴涨未被淹没,人谓此石有镇水护岸之祥。民国初改称双石铺。抗战期间,是运输战略物资的重要关隘。1951年6月,县人民政府驻地由古凤州迁驻双石铺。历经60余年的建设,已成为秦岭南麓一座美丽山城。民俗相近,但口音稍有差别。西片张家窑、何家坪地区,村落较大且人口集中,口音具有甘肃特点;马场、扈家窑居民传统生活习俗接近凤县南片口音;其他地方均是凤县口音。张家窑社火“筏子舞”和“板凳龙”,享誉宝鸡地区,是凤县民间艺术的精品。城区相邻地区民俗民风、生活习惯日趋城市化。居民以汉族为主,回族次之。宗教活动场所有丰禾寺、柏林禅寺、清真寺、基督教堂等。
凤州镇
自然地理 位于凤(县)徽(县)盆地东端,是嘉陵江发源后流经县境内的最开阔区段。东邻河口镇,西与唐藏镇、双石铺镇连畔,南接三岔镇,北通红花铺镇,面积333.84平方公里。镇政府驻地距县城15公里。行政村大多散布在以嘉陵江、安河为主线的川道、河谷和山坡上。2010年,辖村民委员会11个,村民小组60个,社区居民委员会1个,总户数5514户,年末总人口15661人。
街区 位于龙口,建于凤凰山下、东西南三面分别展开的台地上,台地基部与嘉陵江河道基本持平。2010年,街区建成区面积1.5平方公里。省道212线纵穿镇主要街道——东、西街,街区以东、西街为轴向南北展开。街南主要有凤州火车站和铁路机构、邮政支局、电信营业厅等,余为商铺和民房;街北有与其垂直布局的学府路和团结路。东、西街以北,税务所、工商所、农行营业所、凤县现代科技工业园区管委会、凤州粮站、凤县农副产品公司、凤县生产资料公司、长途汽车站等机关单位和凤州商场、集贸市场、各业商铺、居民区集聚其间。学府路上主要有镇政府、镇中心医院、凤县职业教育中心、凤州初级中学、凤州镇中心小学。团结路驻有凤县林业局、宝鸡市烟草管理局凤县分局、凤州法庭、龙口公安派出所、凤县盐业管理中心等机关单位。凤州镇农贸市场与凤州火车站及邮政、电信营业厅南北相对,信息交流、货物集散、客商往来、商务食宿,十分便利,是凤县第二商贸中心。2007年7月,设立凤州现代科技产业园区后,市政建设步伐加快。
经济 耕地面积2870公顷,坡耕地较多,林地28546公顷,森林覆盖率83%,草地242.8公顷。安河于古凤州城东北汇入嘉陵江,此地带地域开阔,耕作灌溉条件较好,光热足,一年可两熟,土壤以黄壤为主,覆盖层普遍较厚,农耕经济历史悠久。主要粮食作物有小麦、玉米等,亦种植豆类及其他经济作物,是凤县传统产粮区之一。1990年以后,扩大苹果、花椒栽植面积,红富士品系苹果和大红袍花椒产量逐年大幅增加,已固定为川、渝等省市批发商的传统采购地。2000年后,核桃、木耳及中药材产量稳中有增。经济林面积1140公顷。畜牧业以猪、牛、羊、鸡舍饲养殖为主。工业主要有制砖、水泥、铅锌矿浮选、石墨加工、黄金冶炼、制药、化工和花椒深加工等。商业贸易发达。2010年,个体工商户390户。全镇社会总产值13.32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397元。
交通 省道212线和眉(县)凤(县)公路贯穿全境。有公交车往来于双石铺—凤州火车站。建有凤州和油房沟火车站,每日有快车、慢旅客列车停靠。
文教卫生 2010年,镇内有民办幼儿园2所。小学2所,初级中学1所,职业中学1所。设有中心卫生院1所,配备卫生技术人员37人。村卫生室13所。适龄儿童免费计划免疫率100%。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11422人,参合率99.8%。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4940人,综合参保率96%。
历史文化 古凤州城自秦设故道县至新中国成立初期,为历代郡、州、县治地,保护基本完好。旅游资源丰富。消灾寺景区内古凤州城北的豆积山山腰建有消灾寺和张果老洞,豆积山东侧父子峪口,有两石形如巨猴,母子相拥,远眺东方。20世纪90年代,古凤州群众自发保护修葺消灾寺等古迹,香客信众日渐增多。待开发旅游资源还有如1931~1932年,习仲勋曾在凤州城建立地下党组织,策划兵运旧址,凤州古城孔庙旧址、南岐霁雪及凤岭风光、连云栈道古风体验,以及科技工业园区游等。2008~2010年,在镇东郊嘉陵江边建成翠竹绿地园林和白色大理石仿古门牌楼,上书“古凤州”三字。有回族群众342户1459人,为全县回族比例最高的乡(镇)。各族群众和睦相处、相互尊重。方言带有明显的现代普通话特点,显著区别于凤县东片和南片方言。
红花铺镇
自然地理 位于凤县北片之中部,东邻河口镇,西连唐藏镇,南接凤州镇,北通黄牛铺镇。1997年8月始设,面积227.64平方公里,镇人民政府驻红花铺村,距县城42公里。村以嘉陵江为中线,沿东北—西南走向散布在两岸河谷沟道中。海拔1200~2200米,森林覆盖率82%。2010年,辖村民委员会5个,村民小组26个,总户数1236户,年末总人口3937人。
街区 主要街道天河路为来往通天河国家森林公园的必经之道,翠园路、滨河路、育民路依山傍水形成街区。驻有宝成铁路货站、镇中心小学、卫生院、信合营业所、邮政所、31研究所以及长桥公路收费站等单位。是通天河国家森林公园服务基地。
经济 耕地280.7公顷,人均耕地1.13亩。主要农作物为小麦、玉米和秋季蔬菜。多种经营以苹果、花椒、核桃、蔬菜、畜牧及中药材生产为主。冬春季干旱少雨,夏秋季多伏旱,霜冻、冰雹等自然灾害频繁。1999年起,大面积种植的甜椒、菜花、甘蓝等补市蔬菜,因品质好、耐储运,备受川渝市场青睐。高纬度山地气候,尤其适宜党参、秦艽、黄芪、柴胡、黄姜等中药材生长。养殖业以牛、猪、羊为主,家禽次之。已探明境内储有煤、磷灰石、石英石、大理石等非金属矿藏10余种,储量较大。2010年,全镇有个体工商户67户,私营企业9家。全镇社会总产值1791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366元。
文教卫生 2010年,设有中心小学1所。卫生院1所,配备卫技人员5人。改建村卫生室5所。适龄儿童免费计划免疫100%。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3680人,参合率99.6%。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2723人,综合参保率100%。
历史文化 红花铺系古陈仓道的重要驿站。因其地遍生山果海红,清设铺舍,故名红花铺。保存较为完整的古迹有长桥村西13孔古栈道栈桥孔、草凉驿至龙口多处故道碥道遗迹;红花铺村天台寺关帝殿通景式三国历史故事壁画、五里庙清代舍利石塔等。民间关于石门关隘、草凉驿站风物传说流传甚广。方言略带关中语音,生活习惯和习俗与凤州一带相同。
黄牛铺镇
自然地理 地处嘉陵江源头地带,东通宝鸡市渭滨区,西接红花铺镇,南邻河口镇,北与宝鸡市陈仓区接壤。地势东高西低落差明显。海拔1200~1600米。年平均气温9.4℃,冬季寒冷多雪,夏季温润凉爽。大多数村落沿省道212线而居。面积382.17平方公里,镇政府驻地距县城55公里。2010年,辖村民委员会8个,村民小组42个,总户数2209户,年末人口6957人。
街区 沿省道212线形成主要街道2条,由东西方向平行布局。居北沿江者称老街,街上皆民居和个体商铺;顺镇区南部山基,以省道212线为中线构成新街,镇政府及各机关单位均驻新街。驻有黄牛铺火车站、陕西信合黄牛铺营业所、镇中心小学、镇卫生院、邮政所、黄牛铺林场和黄牛铺供销社等单位。
经济 有耕地1225.8公顷,农产品主要有玉米、马铃薯和秋季蔬菜。多种经营产品以食用菌、干杂果、中药材为主;养殖以猪、牛、羊、鸡为主,兼有林麝、梅花鹿等。1990年后,着力推广地膜覆盖种植技术,出产的脱毒土豆、甜椒和秋菜花热销宝鸡市场。2000年后,农户种植结构随市场调节,菜进粮退的特点突出。主要农副产品有凤椒、木耳、核桃、土蜂蜜。主产中药材有凤党、猪苓、菖蒲等。农民收入中除农业收入外,从事三产及务工收入占比逐年增长。有硅铁冶炼企业1户。2010年社会总产值3.572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631元。
交通 宝成铁路由东北向西南穿境通过,设有秦岭、黄牛铺火车站。省道212线贯通南北。
文教卫生 2010年,设有中心小学1所,民办幼儿园1所。镇中心卫生院配备卫技人员13人。改建村卫生室7所。适龄儿童免费计划免疫率100%。
历史文化 因街东一土山,形如奔牛,唐代称黄牛岭,五代时称黄牛寨,南宋吴璘抗金于此筑堡,称黄牛堡,清设铺舍后,改称黄牛铺。旅游景点主要有国家AAA级景区——嘉陵江源头森林公园。在东河桥村建成岭南植物园、梅花鹿场、凤县旅游接待中心。岭南故道徽派民居特色鲜明,绿水青山,已成为夏秋季节宝鸡市民避暑度假的首选地。
唐藏镇
自然地理 位于双石铺镇西北部,东邻红花铺镇和黄牛铺镇,西往甘肃省两当县张家庄乡,南通双石铺镇,北与甘肃省天水市利桥乡连畔。属暖温带中高山地气候,昼夜温差大,森林主要以天然针叶林和阔叶杂生林为主,森林覆盖率74.3%。地势东北高西南低,水系较发达,季节性降水量差异大。面积371.56平方公里,镇政府驻地距县城32公里。2010年,辖村民委员会9个,村民小组33个,总户数1774户,年末总人口5474人。
街区 位于辛家庄村,同新场、老场隔水相望。主街背靠河水沿东西走向形成,东往县城,西通甘肃两当张家庄乡。街道北侧有镇卫生院、信用社、供销社、电管所;南侧有移动、电信、联通公司营业厅、邮政所和客运车站等单位,临街有个体商铺数家。镇中心小学位于河北岸的新场。
经济 全镇土地面积799.8公顷。农业土壤主要有黄土、潮土、褐土、沙壤土等。春末易发倒春寒,夏秋易遭雹害。主要粮食作物为玉米、小麦、马铃薯、豆类、荞麦等。经济作物主要有苹果、花椒、甜椒、秋菜花、核桃、木耳等。辛家山村和倒回沟村地处高山地带,以经济林木育苗、中药材种植及畜牧为主。农户舍饲养殖主要为牛、羊、猪、鸡、鸭。在河谷盆地等低山地带,种植苹果、花椒和蔬菜是农户的主业。地产党参、玄参、柴胡、秦艽、秦贝母、天麻、猪岺等在中药收购市场享有盛名。1990年后,唐藏出产的苹果和花椒在云、贵、川、渝市场青睐有加,尤以庞家河村的“凤唐牌”红富士系列产品最受欢迎。2010年,有苹果353.3公顷、花椒540公顷、中药材180公顷。农民收入主要来源于种植业,外出打工呈现逐年递增趋势。探明的金、铜、铅、锌等有色金属和大理石、花岗岩、水晶石等非金属均有较大储量。金矿企业2户,发电企业2户,大理石采矿场1户。2010年,农民专业合作2个。社会总产值3389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410元。
文教卫生 2010年,设有中心小学1所,镇卫生院配备卫技人员12人。改建村级卫生室8所。适龄儿童免费计划免疫率100%。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5200人,参合率99.6%,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2737人,综合参保率99.4%。
历史文化 留有众多“唐僧西天取经”遗迹与传说。通天河国家森林公园和太阳岛风景区是新兴旅游景点。已建成红(花铺)唐(藏)双(石铺)旅游专线。唐僧师徒晒经台、辛家庄村辛思齐墓园石牌坊及石人造像、黄风洞遗址、景禅寺遗存舍利石塔、石碑等有待开发。唐藏镇回族群众多居辛家庄村,以种养业为主。村东口有清真寺1座。镇北部地区居民方言具有明显的川鄂口音,其他地区方言以凤县中部口音为主。
河口镇
自然地理 位于凤县中部偏东,西通凤州镇,东往岩湾乡,南邻三岔镇,北与黄牛铺镇连畔。主要山脉东西走向,地势东北高西南低,海拔最低点为1180米,最高为1580米,地形地貌起伏变化较大,山势陡峭,矿产资源丰富。夫子岭为凤县区内河流脉络之分水岭,岭东属汉江水系,岭西属嘉陵江水系,自此发源的安河穿河口镇西流,于古凤州城东汇入嘉陵江。植被以针阔叶混交林带为主,植物成分复杂多样。大多村落以安河和眉(县)—凤(县)公路为中心南北散布。镇域面积236.49平方公里,镇政府驻地距县城32公里。2010年,辖村民委员会8个,村民小组48个,总户数2100户,年末总人口7169人。
街区 位于河口街。安河将街区分为南北两部分,安河以北沿通往侯家河、陈家岔和陈家垴的通村道路形成南北方向的一条街道,分别驻有铅锌选矿厂4户及石墨加工厂1户。安河以南有东西方向的两条平行街道,依山基形成的称老街,以眉(县)—凤(县)公路为中心南北而建的称新街,新旧街道有数条小巷连通。新街驻有公安派出所、法庭、工商所、邮政支局、农村信用社、供销社、幼儿园、卫生院、国药店、中心小学、兽医站、供电所、河口林场、自来水站、县属水泥企业金狮建材公司等20家单位。街区餐饮、住宿、购物、通信、交通等服务功能完善,快捷便利。街区常住人口2000余人。逢农历二、五、八日镇区有传统集市,山货特产、日用工业品交易活跃。“农历二月二”河口物资交流会,历史悠久,年年不辍,会期7天。
经济 耕地832.5公顷,人均耕地1.48亩。安河宽谷系黄棕壤土或黄土性土,清代曾为“贡米”产地。粮食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和豆类。经济作物以苹果、凤椒、木耳、党参、柴胡等中药材为主。已初步探明金属矿有铅、锌、金、铁、铜,非金属矿有煤、水晶石、云母、石灰石等。尤其铅、锌、铁矿品位高,储量大,开发利用前景可观。有企业21户,多数从事铅锌矿、铁矿、石墨原矿开采及浮选加工,少数从事建材生产、石灰石开采和普通矿山配件生产及加工。矿产品运输量大,民用大型货车和工程机械数量居凤县之首。2010年,登记私营企业130户,个体工商户130户。全镇社会总产值7.009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320元。
文教卫生 2010年,有中心小学1所。中心卫生院1所,配备卫生技术人员14名。改建村卫生室9所。镇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站配有专业人员3人,适龄儿童免费计划免疫率100%。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6610人,参合率97.7%。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3502人,综合参保率99.8%。
历史文化 九峰寺紧邻街区,其山脉、松林与洞沟水库自然交融,相映成趣。2009年7月,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发现东沟河崖房崖居和安河寺裁决告示碑。方言为凤县中部口音,具有普通话语音特点。民俗较大众化。
岩湾乡
自然地理 位于河口镇以东、平木镇以西,褒河上游中曲河流域。东往平木镇、西接河口镇,南通坪坎镇,北邻黄牛铺镇。眉(县)—凤(县)公路斜穿大部分乡境。平均海拔1200米。面积223.03平方公里,镇政府驻地距县城57公里。山陡谷峡,森林茂密,矿产及森林资源丰富,野生动植物种类繁多,森林覆盖率65%。居民村落大多沿公路、河谷散布。2010年,辖村民委员会6个,村民小组33个,总户数1182户,年末总人口4469人。
街区 位于岩湾街道,南依山根北临中曲河。驻有乡卫生院、邮政所、信用社、兽医站、乡中心小学、幼儿园等单位。有餐饮、住宿、购物及其他服务业商铺17户。
经济 全乡耕地1181公顷,人均3.96亩。集体林地8775公顷。耕地多分布在河道谷底和梁峁台地上,土层较厚黄棕壤土居多,主要生产小麦、玉米及豆类。种植药材一直是传统优势产业,以黄芪、薯蓣、柴胡、党参、杜仲、山茱萸等为主,年产优质药材2万余吨,黄芪为主。2000年后,种植高山蔬菜为农业主导产业,主要种植架豆、甘蓝、白菜等,种植面积稳定在280公顷以上,年产商品菜6300吨。盛产猪苓、玄参、天麻、秦艽、五味子等野生中药材,以及生漆、板栗、木耳、核桃、蜂蜜等林副产品。2008年,农户人工养殖大鲵逐渐兴起,有养殖专业户30户。初步探明的铅、锌、石墨、硅线石等矿藏品位高,储量大,尤以石墨固定碳含量高品质优,储量达30万吨,远景储量120万吨,开发利用前景广阔。至2009年,有企业11户,其中石墨开采企业6户,年产优质石墨28万吨;铅锌采选企业1户,年原矿采选能力50万吨左右;软木制品企业1户;水力发电站1座,装机容量125千瓦。2010年,全乡登记私营企业21户,个体工商户67户,农民专业合作社2个。全乡社会总产值8.411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532元。
文教卫生 2007年9月,撤销各村完全小学合并到乡中心学校。2009年9月,乡中心学校初中部撤销。2010年,乡卫生院配备卫技人员5人,其中中级职称1人,初级职称4人。改建村卫生室6所。乡计生服务站配有专业计生服务人员2人。适龄儿童免费计划免疫率100%。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4245人,参合率100%。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2775人,综合参保率99.7%。
历史文化 因地处褒河上游,谷坡陡峻,曲流深切,河水清澈,宽谷与峡谷相间,森林植被良好,自然风光旅游资源丰富,开发前景广阔。民歌唱腔既有关中眉胡和碗碗调,又有本地山歌韵味,称之为“上江调”,至今保留在居民的生产生活、婚丧嫁娶礼仪中。民俗民风接近关中,看戏、唱曲尤爱秦腔和眉胡。方言具有鲜明的关中口音。
坪坎镇
自然地理 位于县境内东南部,南接留坝县玉皇庙乡,北与岩湾乡、平木镇接壤。海拔1000~1600米,面积205.01平方公里。属半湿润山地气候,年平均气温17℃。山峻沟深,溪流纵横,针叶与阔叶混交林繁茂。中曲河汇集平木、岩湾两地之水后自北向南穿境流入留坝县境内。镇政府驻地距县城64公里。2010年,辖村民委员会4个,村民小组17个,总户数691户,年末总人口2380人。
街区 街区位于坪坎村,东北—西南走向街道驻有镇卫生院、中心小学、兽医站、供销社等单位,民营餐饮、住宿购物店铺及民舍依次排开。
经济 全镇林地19449.6公顷,耕地386公顷,人均2.52亩,草地50公顷。有华山松、红皮松、漆、椴及其他针、阔叶杂木树种百余种,野生中药材近百种,列入国家保护的野生动物有狗熊、野牛、羚羊等。耕地多集中在谷地或河道两侧,且容易形成秋涝。种植业、养殖业突出。农作物主要有玉米、小麦、大豆、蔬菜、花椒、核桃、干杂果和中药材等。名优土特产品主要有核桃、花椒、木耳、板栗、土蜂蜜及猕猴桃等。养殖业以生猪、黄牛、山羊、土鸡为主,特种养殖有林麝和大鲵。2010年1月,成立汇强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组织、指导农户发展生猪产业。国家实施退耕还林政策后,农村劳动力向沿海城市及周边地区二、三产业转移,农民劳务收入增长。2010年,全镇农民劳务收入已占农民人均收入的60%。金属矿藏蕴藏丰富,主要有铅、锌、金、银、铜、铁等,储量大、品位高,金矿和铅锌矿采选是工业支柱产业。驻有陕西省有色金属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凤县四方金矿、陕西银母寺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宝鸡八方山铅锌矿有限责任公司、西北有色地质二里河铅锌矿等大型企业。民营矿山企业30户,从业人员2000余人。金星、圆润小型水力发电站,总装机容量1985千瓦。2010年,登记私营企业9户,个体工商户50户,农民专业合作社1个。全镇社会总产值15.805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919元。
文教卫生 1999年9月,实行各村级完小五、六年级学生集中到镇中心小学寄宿就读。2007年秋,撤销各村完小,学生全部集中到镇中心校寄宿就读。2008年9月,撤销镇中心校设初中部。2010年,镇卫生院配备卫技人员5人,均为初级职称。改建村卫生室4所。适龄儿童免费计划免疫率100%。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2137人,参合率100%。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1424人,综合参保率99.9%。
历史文化 镇域内汉代遗迹众多,集中分布在平(木)江(口)古栈道线上。湖广韵味方言浓重,生活习俗接近陕南,乡风淳朴豪爽,待客必以酒肉相待,婚丧事中远近亲朋及本村男女老幼必悉数到场相帮。中老年居民传唱的“上江调”民歌,兼具眉胡曲子、端公调及秦巴山歌的特点,唱腔高亢、曲调婉转。民间祭祀独具特色。
平木镇
自然地理 地处汉江第一支流褒河源头地区,东与太白县靖口镇、王家塄乡接壤,西通岩湾乡,南邻坪坎镇,北与宝鸡市渭滨区连畔。多为岩溶地貌,海拔1100~2700米。属暖温带半湿润山地气候,年均降雨量668毫米,年均气温10.6℃,日照时数1840.5小时,无霜期188天。面积242.02平方公里,镇政府驻地距县城73公里。眉(县)凤(县)公路穿境而过,镇村水泥路通达各村,客运物流十分方便。耕地和村落集中分布于杨家河、黄牛河、莫家河流域的平缓宽谷地带。2010年,辖村民委员会10个,村民小组54个,总户数2688户,年末总人口9723人。
街区 位于平木街,沿眉凤公路自西向东延伸。驻有信用社、邮政所、卫生院、中心小学、幼儿园、供销社、兽医站以及电信、移动、联通营业部等10余个单位。逢农历三、六、九镇区有传统集市。以农历正月十六和腊月二十六集市最大,亦最为热闹。两河口亦有街道集贸市场。两个街道市场有固定门店51家。
经济 农业土壤以黄棕壤土为主,旱地居多。耕地总面积2500公顷,人均3.86亩。粮食作物以玉米为主,豆类次之。苹果、花椒是传统产业,是宝鸡市质量技术监督管理局授予的凤县大红袍花椒标准化生产基地,具有良好的市场信誉度。2000年以后,农业种植结构呈现菜进粮退果稳态势,架豆王、菜花、象牙萝卜、甘蓝、白菜、西葫芦等为外销蔬菜主要品种。2006年,被省政府命名为陕西省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组建起白蟒寺村、烧锅庄村花椒专业协会,东庄村蔬菜专业协会,酒房河、两河口果品专业协会,齐心村养殖专业协会等。2010年生产无公害蔬菜2.1万吨。畜牧业以生猪养殖为主,牛、羊、鸡次之。特种动物养殖规模逐年扩大,2010年全镇林麝存栏达到350余只。建成大鲵繁养场3个,成功繁殖鱼苗2100多尾。镇域内二、三产业主要有白蟒寺、杨河、齐心3个小型水力发电站,总装机容量550千瓦;有制砖厂、民用建筑工程队,以及加油站、客货营运等。2010年,个体工商户51户,农民专业合作社6个。社会总产值1.343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339元。养猪和中药材种植随市场调节而小幅调整。
文教卫生 1999年以前,设有初级中学和中心小学各一所,各村均设有完全小学。1999年9月,撤销各村完全小学,并入镇中心小学,学生实行寄宿制。2008年3月,在镇区办起第一所民营幼儿园。2009年9月,撤销平木初级中学。2010年,镇卫生院配备卫技人员8人,其中:中级职称3人,初级职称5人。改建村级卫生室9所。适龄儿童免费计划免疫率100%。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8810人,参合率100%。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5448人,综合参保率99.8%。
历史文化 有平(木)江(口)栈道和新发现的杨家河栈道,沿途栈桥和碥道遗迹众多,为研究秦岭地区秦蜀故道文化,开发探险旅游和眉凤公路沿线自然风光乡村游奠定了基础。二道河—硬沟门一带,山势峻峭,有岩洞等历史遗存。佛教是当地群众的传统宗教,清凉寺和白蟒寺是广大佛教信众礼佛念经的主要场所。方言和习俗接近关中。
三岔镇
自然地理 位于凤县南片之东部,东临留坝县玉皇庙镇,南接南星镇,西通双石铺镇,北与凤州镇毗邻。面积242.02平方公里。地势北高南低,有林地21186公顷,草地152公顷,森林覆盖率64.4%。适生白皮松。有羚羊、锦鸡、黑熊、野猪等多种野生动物。居民村落大多分布在心红峡河、谷岔河、旺峪河流域之河谷地带。2010年,辖村民委员会8个,村民小组30个,总户数1146户,年末总人口4563人。
街区 位于二水汇流的宽谷地段。老街背靠心红峡河南北向坐落,新街呈东西方向,街区驻有镇卫生院、中心小学、畜牧兽医站、邮政所、信用社、供电所、供销社及电信、移动、联通等通信企业的营业部等。
经济 农业土壤为褐土及棕壤土。耕地1115.6公顷,人均3.67亩。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豆类为主。经济作物有苹果、花椒、核桃、木耳、香菇、银杏、板栗、猪苓、秦艽、党参等。养殖业以猪、鸡、山羊舍饲喂养为主,养蜂业次之。种植苹果、花椒、核桃及中药材,是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已经探明的矿藏有铅、锌、铜、黄金、银、石灰石、粘土等,铅、锌矿贮量500万吨。主要企业有陕西有色金属矿山公司、陕西有色金属铅峒山矿业公司等,小型铅锌采掘企业7个,铅锌选矿厂5个,采石场1个。2010年,全镇登记私营企业3户,个体工商户179户。全镇社会总产值11518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856元。
文教卫生 2010年,设有中心小学1所。卫生院1所,卫生技术人员11人。改建村卫生室7所。适龄儿童免费计划免疫率100%。农民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4237人,参合率98.9%。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2767人,综合参保率98.7%。
历史文化 三岔镇历史悠久,是汉代连云栈道上“三岔驿”所在地,心红峡摩崖石刻最为雄奇。心红铺、三岔、酒铺三村曾经是连云栈道上商贾马帮重要的生活补给点。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新发现的酒铺村霸王山崖房崖居群,据考为楚汉争夺关中时,刘邦屯兵存粮之所。1946年7月,八路军359旅北上陕北途经凤县,其第七团在三岔地区开展革命活动,留有遗迹。酒铺村建有“桃花岭农民公园”。镇区周围及连云栈道沿线方言接近县城,其余地区川鄂方言浓厚。居民性情豪爽、民风淳朴,喜酒好客。生活习惯因居住地区不同而有差异。部分居民信仰佛教或道教。
南星镇
自然地理 位于县域东南部。东通三岔镇,西邻温江寺乡,南与勉县张家河镇、甘肃省两当县广金乡相连,东与留坝县留侯镇接壤,北通双石铺镇。面积353.38平方公里。辖域地形分南北两部分:北部地处凤岭山系与紫柏山系之间的盆地内,国道316线沿野羊河东西方向穿境,居民村落循河道南北坐落;南部位于紫柏山中,地势北高南低,居民村落沿瓦房坝河、长坪河及麻峪河散布。北部山脉比较陡峻,农田集中在河道沟谷中,耕作土壤多为石灰岩质黄棕性土或褐土;南部地貌复杂,地下有较大暗河,山顶多溶蚀性洼地或漏斗(陷坑),山坡多溶洞。森林广袤,植被良好,气候湿润,降雨较多。2010年8月,南星镇人民政府驻地迁至留凤关村,距县城26公里。2010年,辖村民委员会10个,村民小组57个,总户数1701户,年末总人口6840人。
街区 留凤关街区依三条公路为轴自然形成,道路相交的夹角地带民居集中成片,建成区1平方公里。驻有南星镇政府、留凤关循环经济示范区管委会机关、地方税务所、工商所、派出所、邮政所、镇中心小学、凤县第二幼儿园、卫生院、信用社,中国电信、移动、联通营业厅和西北有色勘查局东塘子铅锌矿机关等单位,农家宾馆40余户。
交通 国道316线贯穿全境。有连云寺—瓦房坝、酒奠沟—茨坝、留凤关—苇子坪等县道连接国道316线。
经济 耕地1182.8公顷,林地30901公顷,草地64.4公顷。镇北部南凤—榆林铺的河谷盆地耕作基础条件相对较好,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玉米。经济作物有苹果、花椒、蔬菜和中药材。养殖业主要有生猪、黄牛和鸡。镇南中山林牧区,适宜养殖猪牛等,遍生野生中药材及生漆、板栗、木耳、蜂蜜等林产品。特种动物养殖品种有林麝和孔雀。主要矿藏有铅锌、黄金、汞、硫铁矿、石灰石等。1990年后,基本形成以铅锌矿石采、选、冶为主体的矿产品工业和以机砖、白灰、片石生产为主体的建材工业产业群。至2008年,建成并运营白岩河两级水电站和青龙寺两级水电站,2地4站总装机容量1375千瓦。2010年,有企业31户,工业总量已占全镇经济总量的66.7%。2010年,登记私营企业31户。全镇社会总产值36.809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670元。
文教卫生 2010年,设有中心小学2所。中心卫生院1所,配备卫生技术人员15人。改扩建村卫生室10所。适龄儿童计划免疫率100%.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6083人,参合率100%。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3971人,综合参保率99.4%。
历史文化 清《紫柏山志》载:九十二峰,七十二洞,八十二坦。山顶草甸平旷,山腰溶洞蕴奇。留坝部分缘留侯(张良)祠盛名而较早开发。紫柏山凤县部分已建成进山公路和登山碥道及石阶、景区服务中心、高空索道缆车及各个旅游景点辅助设施,接待游客。青龙寺燕子坪大草甸和佛岩溶洞群,连云寺村古陈仓道和陈仓故道灵墓碑碣,连云栈道遗迹遗存,民间遗留之羌人风俗和物品,以及清代以来留凤关地区劝农桑、兴义学等重大社会活动的碑碣石刻等,均属重要的旅游资源。
温江寺乡
自然地理 位于县境西南部,旺峪河流域下游。西、南分别与甘肃省两当县西坡镇接壤,东、北分别与南星镇、双石铺镇毗邻。地势相对最低,海拔最低点905米。四季气候温润,森林覆盖率71.4%。面积133平方公里。居民村落主要散布在旺峪河流域,其余分居于麻峪河、响塘坝河沟道中。2010年,辖村民委员会5个,村民小组20个,总户数815户,年末总人口3214人。
街区 坐落于弧形台地上,沿酒(奠沟)茨(坝)公路形成街区。沿街驻有乡卫生院、兽医站、通信服务等单位,有商业服务业15户。
交通 酒(奠沟)—茨(坝)公路东西向横穿全境,在酒奠沟口连接国道316线。
经济 耕地762.13公顷,其中坡耕地居多,河滩地较少。主要粮食作物为小麦、玉米,经济作物有花椒、苹果、核桃、香菇、木耳、银杏、杜仲及党参、猪苓、黄芪、天麻等中药材。有林地13287.3公顷,草地416.4公顷,地产板栗和土蜂蜜品质优良,享有美名。畜牧养殖以猪、牛、鸡为主。2000年以来,麻峪河村已逐步发展成县内林麝良种供给专业村,至2010年,累计共出售仔麝400多只,仅出售麝香价值30多万元。农户采集野生中药材和板栗、蘑菇等林特产品增加收入。人工栽植中药材已经成为农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户大宗农副林特产品通常以定点交易的方式完成。已经探明的矿产有金、银、铁、锑等。自2005年起,立足本地水源充足、环境容量大的相对优势,利用20世纪60~80年代后期原电子工业部所属“三线”单位搬迁后遗留的厂房及其他基础设施等优越条件,招商引资兴办工业。铅锌等有色金属冶炼企业较集中。至2010年6月,引进铅锌矿精选、精铅粉冶炼、冶金化工、铅锌尾矿再生利用、水力发电等企业14户落地建设。2010年完成工业产值9.6755亿元。陕西省屋梁山自然保护区覆盖全乡,深山地带是红豆杉、冷杉、红桦、白皮松以及羚牛、黑熊、羚羊、林麝等国家保护动植物适生地;浅山地带林特产品丰富,中药材品种较多,凤县仅有的5株500年左右树龄的银杏树均生长于此。2010年,全乡社会总产值1.208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548元。
文教卫生 1998年以前,各村均设有完全小学。1999年9月撤销村办小学,学生集中到乡中心校寄宿就读。2007年9月,撤销中心校初中部。2009年9月,撤销温江寺乡中心小学。2010年,乡卫生院配备卫技人员5人。改建村卫生室1所。适龄儿童免费计划免疫率100%。全乡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1331人,参合率99.8%。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1885人,综合参保率100%。乡政府所在地以外各村有个体购销商店26户。
历史文化 当地方言具有浓重的川鄂口音,崇山敬水,好客善酒,老年人传唱的抒发劳作苦乐的山歌号子高亢悠扬,借山水景物寄情的民歌小调婉转动听,具有浓厚的江南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