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种植业
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主要分布在海拔940~1680米的河谷川地和山间阶梯上。种植业高产区海拔940~1200米,属温暖气候区(无霜期时间长);低产区海拔1300~1680米,属高寒山区。1990~2010年,农村经济稳步发展,粮食作物播种面积逐步减少,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二者之比1990年是92∶8,2000年是85∶15,2010年是54∶46。
第一节 种植习俗
倒茬轮作
凤县地广人稀,山地多平地少。农业倒茬轮作习俗久远。同一块地连续几年种植同一作物影响产量,需要倒茬轮作。河川地一般种植小麦或玉米,即收割小麦后再种植豆类或蔬菜,冬季歇地,来年开春后再种玉米;玉米地在玉米收获后种植小麦或油菜。收获玉米后再连种小麦称之“茬小麦”。一般倒茬“撂荒”形式是:垦生荒—马铃薯或玉米—小麦(3年)—豆类—休闲(撂荒);开熟荒—小麦(3~5年)—荞麦—休闲;开熟荒—玉米(3年)—豆类或马铃薯—小麦—休闲;小麦(3~5年)—豆类或胡麻—休闲。山坡地一般只种一料小麦或玉米,连续耕作几年后,地力下降,则休闲停播,称为“撂荒”,两三年后继续垦荒耕作。20世纪70年代后,小麦种植逐渐下川并扩大面积,农业耕作过渡到轮作制,低海拔地区出现较大面积的两年三熟制,主要形式是:小麦、茬玉米(茬豆类)—春玉米(两年三熟);小麦—油菜、茬玉米(茬大豆)(两年三熟);春玉米+马铃薯—小麦、大豆或秋菜(两年三熟);小麦—茬玉米或豆类(一年两熟)。2002年退耕还林后,平地轮作变种面积增加。
深耕 施肥
凤县农村长期采用“二牛抬杠”方式拉犁耕地,夏季于“三伏”天深耕,秋田于上冻前深耕,一般每年翻犁2~3次,可疏松土壤,清除杂草,根除病虫害,改善土壤结构,秋耕后磨平打细,以保持墒情。2002年实施退耕还林,耕地面积骤减,养牛农户亦减,多使用手扶拖拉机、悬耕机、大型拖拉机等农业机械深耕深翻。牛耕习惯仅见于农机不能到达的地块。
肥料以农家肥为主,家家户户养牛养猪,积累肥料,增加地力。农家肥一般在夏秋出圈,发酵打细。均匀地铺在田间翻犁称之“漫粪”;一窝一窝地撒在种子的位置称之“点粪”;清除玉米二道草时给根部施化肥,春季下雨时给小麦撒施化肥称之为“苗粪”。退耕还林后,饲养家畜的农户渐少,农家肥数量亦减,多施用化肥、磷肥或复合肥。2009年,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按照作物需求,施用氮(磷、钾)及微量元素肥料。
播种 收获
凤县农作物耕作一般为一年一收,河川地实行轮作和两年三熟。粮食作物的播种在春秋两季,夏粮以小麦为主,多种于山坡地,为增产逐年向平川河道转移。小麦播种素有“白露高山麦”和“麦种寒露口,种一斗,收一斗”之说,农户种小麦多在黄菊花盛开时播种。随着推广小麦新品种,播种期适当推后。玉米于春季播种,俗称“谷雨前后,种瓜点豆”。农户种玉米多在以梨树花开时播种。随着推广地膜覆盖技术,玉米播种期提前。凤县小麦收割期在6月15日左右,从海拔最低的温江寺谷家庄开始,向河川向阳坡面后高山,先低纬度后高纬度依次展开,前后月余时间。以人工收割为主,兼有麦客,靠牛碾打。后使用脱粒机脱粒和收割机一次性收获。玉米靠人工收获,手工剥粒。2010年,小麦播种面积1938.5公顷(29078亩),平均亩产207.8公斤;玉米播种面积4008公顷(60132亩),平均亩产415.5公斤。
多种经营
1990年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多种经营,土地利用率逐渐提高。农户转变种植观念,变以种粮为主为粮经结合。山坡地多种植药材,栽植花椒和核桃。苹果、桃、梨等亦由山坡地向平地转移。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唐藏镇、凤州镇、双石铺镇的水果,平木镇、黄牛铺镇的反季节无公害蔬菜,河口镇、留凤关等镇的药材各有千秋,张家窑地区的西瓜、草莓驰名县内外。多种经营种植成为农民增收主渠道。2010年全县种植花椒5840公顷,水果4063公顷,蔬菜2993公顷,药材306公顷。粮经播种面积的比例为54∶46。
第二节 粮食作物
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大豆、马铃薯次之,荞麦、大麦、绿豆、高粱等亦有小面积种植。
小麦
凤县种植冬小麦。1990~1993年,年播种面积8000公顷左右,占全县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54%,总产在10000~13600吨之间,占全县粮食总产的36%,平均亩产100公斤。1994~1999年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全县小麦播种面积逐年下降到7333公顷。2000年7月,国务院召开中西部地区退耕还林(还草)会议后,凤县开始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建设试点。到2004年底全县共退耕还林(还草)6633公顷。调整农作物种植结构、压缩小麦等低产作物面积,2010年小麦播种面积实有1940公顷,较1990年减少6060公顷。但由于引进新品种和推广地膜小麦覆盖等增产技术,亩产逐年上升。2005年,小麦平均亩产156公斤,2006年168公斤,2007年166公斤,2008年199公斤。2009年230公斤,是历史最高年份。2010年亩产208公斤,总产6043吨。
玉米
1990~1999年,年种植玉米4113~4446公顷,占全县粮食作物总面积的30%。产量占全县粮食总产的52%。1997年,因旱灾减产,平均亩产185公斤,总产量12005吨;1998年,推广地膜玉米丰产技术,推广面积1946公顷,全县玉米平均亩产352公斤,产量22454吨,占粮食总产37967吨的59%。其后,因受市场价格、生产资料价格、退耕还林诸多因素影响,种植面积增减幅度较大。2003年,玉米面积3566公顷,2005年6093公顷,2010年4007公顷,起伏差距2000公顷以上。2007年全县玉米平均亩产357公斤,2009年亩产386公斤,2010年平均亩产415公斤,较1990年玉米亩产量234公斤增产181公斤,总产增加9443吨。
地膜玉米
大豆
以种植黄豆为主,亦种植芸豆、小豆、绿豆、豌豆、赤豆、扁豆、巴山豆等。县境内纯种春播黄豆较少,多与玉米套种、混种或倒茬种植。低海拔地区的双石铺、凤州、南星、三岔、温江寺等乡(镇)多在小麦、油菜收获后复种一些生长期短的吉豆系列、东大2号、中黄13号、早熟1号等品种,零星搭配,以增加收入。1990年,全县大豆播种面积1280公顷,平均亩产50公斤,总产959吨。后随着黄豆市场价格提升,播种面积增加。1996年种植2684公顷,总产2083吨。1997年7月,双石铺、唐藏、凤州、瓦房坝遭受暴雨和冰雹袭击,黄豆亩产减至20公斤,总产降至629吨。1998年以后,随着地膜玉米种植密度增加和耕地面积逐年减少,2010年大豆种植面积降至647公顷,平均亩产97公斤,总产944吨。
马铃薯
1990~1995年,全县马铃薯种植面积在933~1133公顷之间,平均亩产鲜薯480~960公斤,总产1884~2170吨。黄牛铺镇东河桥村1990~1993年平均每年种植马铃薯在67~73公顷之间,全部采用地膜覆盖技术,平均亩产3000公斤。2000年后,地膜玉米种植面积扩大,使马铃薯种植面积下降。2003年,全县种植613公顷,其他年份年种植不足666公顷。由于推广地膜覆盖技术和间作套种,引进克新一号、克新六号、克山一号等新品种,马铃薯产量增长较快。2008年,全县平均亩产2000公斤,较1990年平均亩产480公斤增长4.16倍。
第三节 经济作物
油菜
凤县属油菜次适宜气候区,产量低而不稳,年播种面积波动较大。双石铺、凤州等低海拔地区整块种植,其他地区多零星种植。1990~1994年,全县年播种面积在326~400公顷之间,1996年扩大到533公顷以上,平均亩产均50~60公斤。1997年,平均亩产达到77.2公斤。2010年,平均亩产114公斤。凤县油菜轮作形式:小麦—油菜;夏玉米—油菜;茬大豆—油菜。油菜多为零星种植,自产自用。
蔬菜
种植历史悠久,品种繁多。据1983年统计,全县蔬菜49科156种,主要地产品种以白菜、萝卜、甘蓝、大葱、韭菜、西葫芦、大青菜、瓢儿菜、雪里蕻、豆角、菜花、西红柿,芹菜、苦瓜、透心红萝卜、线辣椒、莴笋等大宗菜为主。1990年全县蔬菜种植面积687公顷,总产10245吨。
地产秋紫豆伏种秋收,抗逆性、丰产性较好,秋菜空缺时上市。籽种抗变异强。1996年,县种子公司秋紫豆制种技术推广,实种133公顷,收获种子30万公斤,向省内外提供种子10万公斤。至1999年,全县每年推广地膜甜椒333公顷,平均亩产2750公斤,亩均收入在1300~1500元。2001年,岩湾乡、凤州镇、红花铺镇种植300绿菜花品种,通过日本SCT公司认证,出口日本市场。2005年,平木镇、岩湾乡依托相邻太白县“太白山牌”无公害蔬菜品牌优势,发展地膜架豆200公顷,地膜甘蓝26.7公顷,地膜菜花33公顷,地膜西葫芦13.3公顷,地膜春夏萝卜33公顷以及甜椒等,平均亩收入1600元,最高达2900元,收入612万元,人均收入800元。2006年,平木镇蔬菜基地栽植架豆王、甘蓝、大白菜和萝卜等,获得陕西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和产品认证。2007年全县开发黑木耳、金针菇、反季节香菇、茶树菇等品种20个,年产量800吨。2008年,黄牛铺镇长滩坝、北星村,建成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区,栽植秋菜90公顷,秋紫豆17.3公顷,甜椒28公顷。示范园蔬菜平均亩收入1450元。2010年,全县蔬菜面积2993公顷,总产量74900吨。面积较1990年扩大2306公顷,总产增加64655吨,增长6.3倍。
草莓
1997年,由略阳县引进草莓于县地栽植。栽植地在桑园村至桥头庄村及张家窑地区河谷地带。亩产1000公斤。上市略晚于关中,上市期在5月8日~6月8日。
西瓜
地产西瓜甜度高,上市晚。种植区域在嘉陵江沿岸凤州以下河谷地带和红岩河谷地之张家窑地区。有早熟与晚熟之分。早熟西瓜亩植600~700苗,亩产2000~2500公斤;晚熟西瓜亩植400~500苗,亩产4000~5000公斤。上市二月余。
中药材
凤县中药材资源丰富,共有983种,其中植物类805种,动物类168种,矿石类10种。地产植物药材主要有党参、当归、秦艽、黄芪、天麻、柴胡、黄精、秦贝母、山茱萸、五味子、瓜蒌、银杏、红景天、荆芥、绞股蓝、金银花、菊花、灵芝、猪苓、麝香等。尤以党参(凤县地产称凤党)、黄芪、麝香等著名药材品种。
1990年,中药材总产90吨,留存87公顷。1994年,凤县中药材资源开发研究会成立,中药材产业快速发展。1995年,推行深山种药,建成中药材基地800公顷,主要种植黄芪和杜仲。1998年,温江寺乡金龙药用植物开发农场开荒26.6公顷,种植中药材20个品种。2002年11月,陕西省科技厅列凤县为陕西省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县和国家级秦艽规范化种植示范基地。2003年3月,省政府列凤县为陕南中药材产业基地县,县政府遂确定河口、岩湾、坪坎、南星、三岔、温江寺、双石铺、红花铺等8乡(镇)的60个村(组)为重点村(组),规划五年内建成秦艽基地666公顷,黄芪基地1333公顷,党参基地666公顷,黄姜基地2666.7公顷,柴胡基地1333公顷,林麝基地养殖户50户总量1400只。是年种植秦艽63公顷,秦艽育苗7.3公顷。2004年,新增药材1500公顷,年末留存面积3222公顷。2005年,建立党参苗圃6.7公顷,建设GAP示范园26.6公顷;建立秦艽苗圃6.7公顷,建GAP示范园33.3公顷;种植天麻50000窝,猪苓5000窝;建立五味子示范基地1个,林麝基地3个。2006年,建成中药材示范乡(镇)4个,千亩药材基地村6个。中药材示范园20个。有安河寺秦艽、高桥铺党参、孔家庄秦艽育苗、刘家河黄芪、土桥柴胡、苇子坪猪苓等。全县规模以上(5亩以上)中药种植户1370户,其中30亩以上种植户70户。建成高桥铺桦皮沟半放养式规范化林麝养殖场。全县建林麝养殖场52个。育秦艽苗6公顷,栽植66公顷,建秦艽基地10个。2007年新建规范化种植园12个,扶持发展中药材示范户20个,新发展中药材1333公顷,发展猪苓、天麻50000窝。2008年,建成林麝规范化养殖场71个,与厦门中药厂悠闲公司达成建设333公顷围网式林麝半放养基地合作意向,扶持发展中药材示范户115户。2010年全县药材种植面积3063公顷,总收入36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50元。
凤县1990-2010年农作物播种面积及产量总表
续表
第四节 新技术推广
地膜覆盖技术应用推广
地膜覆盖栽培玉米技术始于1985年。至1989年,基本解决“中单二号”等高产新品种在境内1300米以上高海拔地区不能按期成熟问题,遂之逐步淘汰农家传统玉米品种。1990年,推广地膜玉米1173公顷,平均亩产640.6公斤,总产净增774.18万公斤,地膜玉米总产量占玉米总产量的72.35%以上。全县91%的贫困户由缺粮户变为余粮户,推广地膜覆盖技术成为高寒山区的“温饱工程”。后地膜玉米种植面积逐年增长。1998年,双石铺、凤州、温江寺等低海拔地区推广地膜覆盖技术播种春玉米后,正常收获期提前,使鲜玉米提早上市,经济效益显著提高。2000~2009年,地膜玉米覆盖面积3540公顷,其中2005年543万公顷,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38.4%。增产效果明显。
地膜覆盖技术亦推广应用于果树、蔬菜、花卉等经济作物。1996年,全县地膜覆盖辣椒277公顷,亩产2200公斤,总产9137.7吨,比1987年地膜辣椒初期的225吨增长了40.6倍,产值913.77万元,增长101.53倍。2005年,地膜架豆、地膜蔬菜在全县推广,平均每亩收入1600元,最高每亩2900元。至2010年地膜覆盖技术“不推自广”,普及全县。
凤县1996~2009年地膜覆盖面积表
测土配方施肥项目推广
2009年,推广玉米测土配方施肥项目。项目以肥料使用状况调查、肥料田间试验和测试化验为基础,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和肥料效应,在合理使用有机化肥的基础上,提出氮、磷、钾及微量元素肥料的使用数量、施用时期和施用方法。是年,按技术规程在黄牛铺、红花铺、唐藏、南星等7个地膜玉米生产区安排“3414”(三种肥料、四种配肥方法、十四个试验小区)采集土样,完成土样采集制备550份,试验用土样150份,采集地块基本情况调查表550份。试验结果表明:玉米配方肥应用面积1667公顷,亩增产玉米52. 17公斤,增产10.2%,亩增产收益63.63元,亩节约成本6.67元。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使配肥比例趋于合理,避免盲目施肥和经验施肥造成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化肥利用率明显提高,氮肥利用率由原来的32.3%提高到39.2%,平均提高6.9%。磷肥利用率由原来的10.3%提高到14.7%,平均提高4.4%。
温室大棚蔬菜推广
1990年,双石铺乡桥头庄、铧厂等蔬菜生产村组采用简易温棚种植蔬菜,规模小、工艺简单。1996年,县政府组织农技人员赴陇县考察日光温室大棚生产,是年在桑园建大棚2座,试验种植黄瓜、西葫芦等成功,遂之在全县推广。县政府制订温室大棚资金补助优惠政策,先后在双石铺任家店、何家坪、兴隆场等地建日光温室大棚投入蔬菜生产,全县共建日光温室大棚38座1.47公顷。延至2010年,有增有减,面积2.5公顷。
第五节 良种推广
小麦
至1999年,引进山区旱地小麦品种试验有旱772-7、M8003、宝麦3号、平阳27、(87)384、79(IB|)8-8、B2841、陕旱8969、临福3788等。引进绵阳26、绵农4号、长武131、西农1376、陕229、宝麦13号、长武134、8349、8865、绵阳29、94-335、小偃22、陕麦150、陕旱8675、8915-22等新品种。高水肥田块,以推广绵阳20(81-5)为主,搭配绵阳19、秦麦9号、秦麦2号、小偃107、小偃6号,坡地以宝11、矮7466、7165-5等品种,基本实现小麦生产良种化。2000年,引进小偃54、陕麦898、小偃22、小偃926、陕354、宝麦6号、陕麦150、长武134、9612、秦麦11、陕旱8675等品种。主要推广小偃54搭配运丰898、秦麦11,陕麦150搭配陕旱8675、宝麦6号搭配8349。2002年,引进郑麦9023、陕253、洛南17、西农2008(97)148、绵阳无芒392、新选绵阳26、绵阳4号等,主要推广郑川9203、宝麦6号、陕麦150、小偃22、(新)洛南17、陕253等品种。2003年,主要推广宝麦1号、宝麦6号、陕150、小偃22、郑麦9203、武农148、陕253、秦麦11、绵阳26。2004年,推广郑麦9203、小偃22、铜麦16号、宝麦1号、武农148、陕麦150、绵阳26、绵阳19、绵阳31、绵阳25。2006年,主要推广宝麦6号和铜麦3号,建立原种田繁种,平均亩产202公斤。2007年后,实行小麦种子统一供种,主要推广宝麦6号,统供郑麦9203、铜麦3号、晋麦47、小偃22、长旱58等。2008年,引进秦麦142试验种植2.1公顷,亩产达255公斤,比全县平均亩产198公斤高28.8%。2009年,建小麦良种田73.3公顷,种有郑麦9203、铜麦3号、小偃22;原种田13.3公顷,种有郑麦9203、长旱58;穗引圃1亩,种有长旱58。引进新品种示范田6公顷,种有西农9871、运旱22-23、临丰3号。
玉米
1990年起,主栽丹玉13、农大60,搭配改良中2、陕单911。1996年,引进豫玉22、陕单9号,西农11等品种。1998年,推广高农1号,原白148代替户单1号和冀承单3号,压缩农大60、丹玉13种植面积,大面积推广豫单8703。2000年,推广绵单1号为主栽品种,亦推广优质营养性品种中单9409,紧凑型品种沈单10号。因试种豫单8703显现不耐雨涝缺点,从试验示范品种中引进试验中单123、农大3138、长城802、长城799、安玉系列、农大647、农大新3138、秦试1号、沈单17号、农大08、高农1号、陕资1号等品种。2005年,引进新优玉米品种潞玉13、吉单261、蠡玉16、沈玉17、运单19、三北6号等。引进夏播品种秦单5号、秦单6号。2008年,从新品种中推出潞玉13、吉单261为主栽品种,接替绵单1号,夏玉米用秦单五号接替原白148,秦单六号接替高农1号,完成第五次玉米品种换代。2009年,引进强盛九号、秦奥23、濮单6号、陕单2001、潞玉13、安森7号、户农101、H61XB-12、T06-1等试验示范,推广强盛9号、安森7号、户农101等新品种。中单2号在凤县主栽30余年,后因丰产性、抗逆性逐渐丧失而停止种植。2010年,引进新品种正大12、强盛9号、陕单22、陕单2001、长单46、安玉2166、潞玉6号、安森7号、户农101等大面积试验示范种植。
油菜
1990年前,推广杂交油菜“秦油2号”,沿用时期较长。1990年后,引进推广秦优7号、10号、黄杂1号、宝杂油1号、甘杂1号、单杂1号等品种。
马铃薯
1990年,种植67-5-5,克新1号、高原1号等品种。2000年后,引进脱毒原种有布尔斑克、克新1号、2号、4号、鸟盟684等品种。
大豆
1990年后,种植丰收12、铁丰18号、开育8号等品种。农民自行串换陇南地区的一些大豆品种。1998年,引进日本黑大豆。2001年,引进吉豆系列品种,吉豆20、吉豆35等。2002年,引进东大1号、东大2号、中黄13、早熟1号等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