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元—明朝
乾陵
蕃王俨侍立层层,天马排行势欲腾。
自是登临多好景,岐山望足看昭陵。
——录自清·拜斯呼朗纂雍正五年(1727)刊本《乾州新志》卷6《艺文下·诗录》。清·周铭旂纂光绪十年(1884)刊本《乾州志稿别录》卷3《诗录》、范紫东纂民国三十年(1941)刊本《乾县新志》卷14《文征志》、乾县县志编纂委员会编《乾县志》之《乾陵志·附录十》(陕西省地方志丛书,2003年,第842页)、赵明博主编《乾县文化体育志》之第十三章《乾陵》(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年,第505页)亦有录文。此诗原题“元监察御史刘伯温”。岐山,据裴骃《史记集解》:“岐山在右扶风美阳县西北。”美阳县,战国时秦孝公置,治今陕西省扶风县城关镇北法门镇。张守节《史记正义》:“《括地志》云:‘梁山在雍州好畤县(今陕西省乾县)西北十八里。'”郑玄注:“岐山在梁山西南。”梁山,即乾陵所在地。昭陵,唐太宗李世民(599—649,唐高祖李渊次子,唐朝第二任皇帝,626—649年在位)与长孙皇后的合葬陵墓,在今陕西省礼泉县城东北九嵕山。
作者刘基(1311—1375),字伯温,元江浙行省处州府青田县南田乡武阳村(今浙江省文成县)人,故时人称其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皇封诚意伯,后人又称其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1514)被追赠太师,卒谥文成,故后人又称之刘文成、文成公。元末明初的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明朝开国元勋。以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安定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三国时期的诸葛武侯。朱元璋称刘基为:“吾之子房(张良,字子房,西汉刘邦的重要谋士)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1310—1381)、高启(1336—1374)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著有《诚意伯文集》传世。
乾陵
巡行几度过乾陵,遥忆当年感慨生。
雀入凤巢彝道斁(dù),阴乘阳位天伦轻。
禁垣有趾荒秋草,殿寝无痕毁劫兵。
独有数行翁仲在,夕阳常伴野农耕。
——录自清·拜斯呼朗纂雍正五年(1727)刊本《乾州新志》卷6《艺文下·诗录》。乾县县志编纂委员会编《乾县志》之《乾陵志·附录十》(陕西省地方志丛书,2003年,第842页)、赵明博主编《乾县文化体育志》之第十三章《乾陵》(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年,第505页)亦有录文,且将“斁(dù)”录为“鼓”, “天”录为“大”, “秋”录为“青”。
作者马文升(1426—1510),字负图,号约斋、三峰居士,晚年更号友松道人。生于河南钧州(今河南省禹州市),后落籍虞城(今属河南省商丘市)。明景泰二年(1451)进士,授为御史。历山西、湖广、福建按察使,升左副都御史,入为兵部右侍郎。历辽东巡抚、右都御史、总督漕运。明孝宗弘治(1488—1506)初任兵部尚书,后任少师兼吏部尚书。明武宗时上疏乞去。正德四年(1509),遭权宦刘瑾削秩除名。正德五年卒,年85岁,赠特进光禄大夫、太师,谥号端肃,加赠左柱国(文勋官名,正一品)、太师。马氏一生成绩卓著,先后辅助明代宗朱祁钰、明英宗朱祁镇、明宪宗朱见深、明孝宋朱祐樘、明武宋朱厚照,故后人有“五朝元老马文升”之称。在朝56年。著有《约斋集》《奏议》等。
西征过奉天望唐乾陵有感次断碑宋御史韵(无字碑题诗)
乾陵世已远,官路雨初晴。
碑断诗新刊,时移世自清。
羽书乘祥至,黄钺拥车行。
女主前朝事,千年恨未平。
——录自乾陵无字碑现存文字。原诗后题款:“嘉靖戊子(七年,1528年)夏六月朔奉敕提(题);督陕西三边军务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左督御史、前少师兼太师、吏部尚书太原王琼书。”从题款来看,本诗为王琼“奉敕”题书,是否为本诗的作者,存疑待考。
王琼(1459—1532),字德华,明山西太原(今山西省太原市)人。成化二十年(1484)进士。历事成化、弘治、正德、嘉靖四任皇帝,由工部主事(六品)直升迁至户部、兵部和吏部尚书(二品)。正德十年至十五年(1515—1520)间,因执掌兵部,有特殊功勋,连进“三孤”(少保、少傅、少师)、“三辅”(太子太保、太子太傅、太子太师)。嘉靖七年(1528)督陕西三边军务;嘉靖十年(1531),王琼回京,再任吏部尚书。嘉靖十一年七月,病卒于京城。传见《明史》卷198《列传八十六》。
乾陵歌
九重之城双阙峙。
前有无字碑,突兀云霄里。
相传翁仲化作精,黄昏山下人不行。
蹂人田禾食牛豕(shǐ),强弩射之妖亦死。
至今剥落临道旁,大者虎马小者羊。
问此谁者陵?
石立山崔嵬,铜铁锢重泉,
银海中潆回,巢也信力何能开。
君不见金棺玉匣出人世,蔷薇冷面飞尘埃。
百年枯骨且不保,妇人立身何草草。
——录自清·雍正《敕修陕西通志》卷95《艺文十一》。清·周铭旂纂光绪十年(1884)刊本《乾州志稿别录》卷3《诗录》、范紫东纂民国三十年(1941)刊本《乾县新志》卷14《文征志》、乾县县志编纂委员会编《乾县志》之《乾陵志·附录十》(陕西省地方志丛书,2003年,第848页)、赵明博主编《乾县文化体育志》之第十三章《乾陵》(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年,第511页)亦有录文。原诗后注曰:“武后陵,黄巢发之,事具《雪航肤见》。”《雪航肤见》(10卷)又名《通鉴雪航肤见》,为明代赵弼所撰史评类著作。赵弼(1364—1450或稍后),字辅之,号雪航,自称“南平”人。据其五代孙赵子伯《效颦集后序》载“高祖雪航,本蜀人,居蜀之南平”和清·王尔鉴撰乾隆《巴县志》卷1“天宝元年,改(渝州)南平郡”,所以,唐时的“蜀之南平”自宋孝宗淳熙十五年(1188)后至元明均为今重庆巴县,故赵弼实为巴县人。该书约成于明正统(1436—1449)至景泰(1450—1456)年间。
作者李梦阳(1473—1530),字天赐(一说献吉),号空同子,祖籍河南扶沟,生于庆阳府安化县(今甘肃省庆城县,明代属陕西),后又归故里,故《登科录》记李梦阳为河南扶沟人。弘治六年(1493)举陕西乡试第一,弘治七年进士。曾任户部主事、员外郎、郎中,后迁江西提学副使。为政以“清节不渝、胆气过人”著称。工书法,精于古文词。明代前期文学家,复古派前七子的领袖人物。提倡“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反对虚浮的台阁体。《明史文苑传》谓其与何景明、康海、王九思、边贡、徐祯卿、王廷相等号称明代前期文坛“前七子”。著有《空同集》(66卷)传世。其倡导的文坛“复古运动”盛行了一个世纪。
梁山雪
梁山雪,春霏雱(pāng),
下有居人兮驱牛羊,
止知武,不知唐。
梁山雪,留(hán)(hù),
下有居人兮收宿莽,
不知唐,止知武。
梁山雪兮丘山圮,
有客经此憾未已,
东望昭陵兮三十里。
——录自清·拜斯呼朗纂雍正五年(1727)刊本《乾州新志》卷6《艺文下·诗录》。清·周铭旂纂光绪十年(1884)刊本《乾州志稿别录》卷3《诗录》、范紫东纂民国三十年(1941)刊本《乾县新志》卷14《文征志》、乾县县志编纂委员会编《乾县志》之《乾陵志·附录十》(陕西省地方志丛书,2003年,第843页)、赵明博主编《乾县文化体育志》之第十三章《乾陵》(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年,第506页)亦有录文。范紫东《乾县新志》录“丘”为“邱”,为避孔丘讳。孔丘即孔子(前551—前479),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人,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省夏邑县)。中国古代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
作者郭登庸(1486—1546),字自徵(一说汝徵),明应州山阴(今山西省朔州市山阴县,一说浙江山阴即今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和柯桥区一带)人。正德九年(1514,甲戌)三甲进士,官湖广提学副使、都察院佥都御史、陕西巡抚。嘉靖十六年(1537)任宣府(即宣府镇,明初设立的九边镇之一,因镇总兵驻宣化府得名,或简称“宣镇”)巡抚、副都御史。一生好学,手不释卷,行迹所到,辄有诗作题留。
无题(无字碑题诗)
晦雨连城暗,烟云入□多。
颓鸠□感慨,荒阙故□莪。
草莽悲陈迹,渔樵起暮歌。
追随骢马客,□□下山阳。
——录自乾陵无字碑现存文字。原诗后题款:“明嘉靖庚子(十九年,1540)春□阮空麻城刘天和题。”
作者刘天和(1479—1546),字养和,号松石。明湖广麻城西乡锁口河(今湖北省麻城市顺河镇)人。明朝名臣、学者。明武宗正德三年(1508)进士,初授南京礼部主事。以御史出按陕西时,被人诬陷入狱,后被贬至江苏金坛为县丞,继而升任县令、湖州知府、山西提学副使、南京太常少卿、甘肃屯政、陕西巡抚等。在地方时力革民弊、讨平叛乱、疏浚河道,屡有惠政。累进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嘉靖十五年(1630),改兵部左侍郎,总制三边军务。因在兵器改造、河道治理、医学典籍、抗击鞑靼等方面政绩显著,此后历授南京户部尚书、太子太保、兵部尚书、提督团营等职。嘉靖二十一年(1542)致仕,二十四年十二月(1545年1月)去世,享年67岁。追赠少保,谥号“庄襄”。刘天和告老归里后,留心医药,尝辑有《保寿堂经验方》四卷,共25门140余首方剂,为《本草纲目》多引用,此书现存明刻本《松篁冈刘氏保寿堂经验方》。另刻有《伤寒六书》 《幼科类萃》等书。《皇明经世文编》收录有《刘庄襄公奏疏》。所著《问水集》,为我国明代一部重要的水利专著。
题乾陵(二首)
(一)
掘地无能及九泉,黄巢沟尚野人传。
妖魂兀自饶才具,风雨犹能窃帝权。
(二)
重城双阙拥高封,跛马残螭处处逢。
落日前山秋草里,孤坟独自(应作“东望”)有僖宗。
——录自清·拜斯呼朗纂雍正五年(1727)刊本《乾州新志》卷6《艺文下·诗录》。原诗第一首后题注:“唐末盗发唐陵殆尽,惟乾陵风雨不可发。”《历代咏陕诗词曲集成》古代部分下册录文相同;清·周铭旂纂光绪十年(1884)刊本《乾州志稿别录》卷2《诗录》(仅录第二首)及范紫东纂民国三十年(1941)刊本《乾县新志》卷14《文征志》亦有录文,且录“独自”为“东望”。另,乾县县志编纂委员会编《乾县志》之《乾陵志·附录十》(陕西省地方志丛书,2003年,第847页)、赵明博主编《乾县文化体育志》之第十三章《乾陵》(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年,第511页)亦有录文,且“孤”误录为“阪”。本诗为作者任乾州州牧时所作。
作者杨殿元,生卒年不详,明四川安岳县(今属四川省资阳市)人。明万历四十年(1612,壬子)进士。崇祯四年(1631)出任乾州知州。崇祯六年曾主持修纂《乾州志》六卷,并为之作序。据其序文,此志在明代王廷佐纂《乾州志》的基础上“补其已剥、增其未备”而成,惜国内已失,今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藏善本二卷。范紫东纂民国三十年(1941)刊本《乾县新志》载其序文。
狄梁公墓
丞相余荒冢,驱车此一停。
手移妖社稷,气夺女朝廷。
鹦鹉回春梦,牛羊散野坰(jiōng),
梁山殊未远,魂尚护唐灵(陵)。
——录自清·呼斯拜朗纂雍正五年(1727)刊本《乾州新志》卷6《艺文下·诗录》。清·周铭旂纂光绪十年(1884)刊本《乾州志稿别录》卷3《诗录》、范紫东纂民国三十年(1941)刊本《乾县新志》卷14《文征志》有录文,且“灵”改为“陵”。“狄梁公”指武周名相狄仁傑(607—700)。因得武则天信任,所言多从,呼之“国老”。世传狄仁傑陪葬乾陵,然不见于两《唐书》和《唐会要·乾陵陪葬名氏》记载。清代毕沅(1730—1797)抚陕时曾据前代之说于乾陵东南七里的马家坡(今孙家坡村西南)一冢前竖立“唐狄梁公墓”碑,此冢是否为狄仁傑墓冢,有待发掘考证。坰,都邑的远郊。《尔雅·释地》曰:“邑外谓之郊,郊外谓之牧,牧外谓之野,野外谓之林,林外谓之垧(坰)。象远界也。”
作者杨殿元,见前录《题乾陵》(二首)诗作者注。
首夏上乾陵
薄游驱老马,暇日此追随;
麦熟黄垂地,苔深绿绕碑。
妬风腥草木,妖气染熊罴。
自丑生前事,难题石上辞。
——录自清·拜斯呼朗纂雍正五年(1727)刊本《乾州新志》卷6《艺文下·诗录》。清·周铭旂纂光绪十年(1884)刊本《乾州志稿别录》卷3《诗录》、范紫东纂民国三十年(1941)刊本《乾县新志》卷14《文征志》、乾县县志编纂委员会编《乾县志》之《乾陵志·附录十》(陕西省地方志丛书,2003年,第848页)、赵明博主编《乾县文化体育志》之第十三章《乾陵》(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年,第512页)亦有录文。
作者范文光(1605—1652),字仲闇(àn),明四川内江(今四川省内江市)人。明代书法家。天启元年(1621)举人。官至南京国子监学录、邠州(治今陕西省彬州市)学政、南京户部员外郎。崇祯五年(1632)任醴泉县(今陕西省礼泉县)知县,其间对唐太宗昭陵极为关注,曾亲自勘查,重修唐太宗庙,并著有《昭陵志》。范文光是清初“反清复明”的积极响应者,顺治九年(1652,南明永历六年),清兵克嘉定(今上海市嘉定区嘉定镇),文光赋诗一首,仰药自尽。乾隆四十一年(1776),清高宗赐其谥号曰“忠节”。
晓行乾陵山下
夙夜催速驾,整衣顾我仆。
毕宿似张罗,北斗已倒竖。
月晕生微风,野鸡号孤树。
远山如深宫,一点凝寒雾。
唐家调鹦鹉,玉帐梦方熟。
生事无停止,影踏霜与露。
村扉门半闭,默然心所悟。
——录自清·拜斯呼朗纂雍正五年(1727)刊本《乾州新志》卷6《艺文下·诗录》。清·周铭旂纂光绪十年(1884)刊本《乾州志稿别录》卷3《诗录》、范紫东纂民国三十年(1941)刊本《乾县新志》卷14《文征志》、乾县县志编纂委员会编《乾县志》之《乾陵志·附录十》(陕西省地方志丛书,2003年,第848页)、赵明博主编《乾县文化体育志》之第十三章《乾陵》(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年,第512页)亦有录文,且“所”录为“有”。本诗为五言古诗。
作者范文光,见前录《首夏上乾陵》诗作者注。
无题(述圣纪碑题诗)
兰花芳草独嗟哦,一上梁山感慨多。
千民匡传唐社稷,□□犹带□山河。
春□□澹无人吊,落日□□有客过。
玉□玺书横断石,苔茵风雨恨如何。
——录自乾陵述圣纪碑现存文字。原诗后题款:“明□(崇)□(祯)六年(1633)六月成都范仲□(闇)□□□。”崇祯,明毅宗朱由检年号,1628—1644年。
作者范文光,见前录《首夏上乾陵》诗作者注。
无字碑题诗(二首)
(一)
突突孤孤插太清,行人遥指是乾陵;
则天虐焰今何在,台殿焚烧石兽崩。
(二)
乾陵松柏遭兵燹,满野牛羊春草齐。
惟有乾人怀旧德,年年麦饭祀昭仪。
——录自乾陵无字碑现存文字。清·周铭旂纂光绪十年(1884)刊本《乾州志稿别录》卷3《诗录》、范紫东纂民国三十年(1941)刊本《乾县新志》卷14《文征志》亦有录文,但均未录原诗后题款:“嘉靖丁亥二月四日四山题”。本诗为七言绝句。“嘉靖丁亥”为明世宗嘉靖六年,即公元1527年。
作者四山,无考。周铭旂《乾州志稿别录》和范紫东《乾县新志》均录作者为“许孙荃”。案:许孙荃(1640—1688),字四山,又字荪友,号星洲,清江南合肥(今安徽省合肥市)人。康熙九年(1670,庚戌)进士,选庶吉士(亦称庶常,名称源自《书经·立政》篇中“庶常吉士”之意,是明、清两朝时翰林院内的短期职位),散馆户部主事。官翰林院侍讲、陕西学政使。督学陕西,勤于课士,遇圣贤名迹,均力为修葺。工诗文,其诗激昂悲壮,多燕、秦之声。著有《慎墨堂诗集》。许孙荃的生存年代为明崇祯十三年至清康熙十九年(1640—1688),与原诗后落款时间不符,说明二者不是同一人。存疑待考。
无题(无字碑题诗)
无字碑,谁立竖?
李兮唐,周兮武?
千秋冤结一抔(póu)土,
唐家余子不足数,
于阗此意晦终古。
——录自乾陵无字碑现存文字。清·周铭旂纂光绪十年(1884)刊本《乾州志稿别录》卷3《诗录》、范紫东纂民国三十年(1941)刊本《乾县新志》卷14《文征志》有录文。周铭旂光绪志首句“谁立”后作“阙一字”。原诗后题款“苍谷题”。此诗为作者嘉靖四年(乙酉,1525)送太傅太师邃庵杨一清还朝途经乾陵时所作,题刻于乾陵无字碑上。
作者王尚綗(1478—1531),字锦夫,号苍谷。明汝州郏县(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李口镇)人。弘治十五年(1502)进士,授兵部主事。后历官至吏部稽勋、山西参政、陕西参政、浙江右布政使等职。嘉靖十年(1531)卒浙江任所。著有《义方堂集》《维正稿》《西行类稿》等。有《苍谷集》(12卷)传世。
乾陵
女主踞洪图,虎视何雄哉!
千秋王气尽,陵墓空崔嵬。
我今登其巅,萧萧风怒来;
饥鸢猎旷野,寒狐叫山隈。
妆阁岂云秘,翁仲生莓苔;
石兽夜吼天,霜风日以摧。
咄嗟此高阜,万古云雷埋;
我本侠烈人,过揖长夜台。
腰下看青萍,肝胆历然开;
谁使贻妖氛,民生逢祸灾。
慷慨挥长剑,坐使鲸鲵颓;
相顾起叱啸,旦夕风云回。
——录自清雍正《敕修陕西通志》卷95《艺文十一》。清·周铭旂纂光绪十年(1884)刊本《乾州志稿别录》卷3《诗录》、范紫东纂民国三十年(1941)刊本《乾县新志》卷14《文征志》、乾县县志编纂委员会编《乾县志》之《乾陵志·附录十》(陕西省地方志丛书,2003年,第849页)、赵明博主编《乾县文化体育志》之第十三章《乾陵》(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年,第512页)亦有录文。《乾县志》和《乾县文化体育志》均录“温日知”为“温自知”, “踞”为“舆”, “巅”为“岭”, “风怒”为“怒风”,“生”为“在”, “厉”为“历”。本诗首句“女主踞洪图,虎视何雄哉”与唐代诗人李白(701—762)《古风》诗中“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辞意相同,说明作者对武则天称帝不仅不反感,且有钦佩之意。青萍,亦作“青蓱”,古宝剑名。泛指剑,喻指兵柄、军权。
作者温日知(1593—1633,清光绪《三原县新志》据《陕西通志》),字与恕,初号天柱,后更号继一,又号山石。明西安府三原(今陕西省三原县)人,三原名儒温纯(字景文,一作希文)仲子。万历四十三年(1615,乙卯)举人,后屡考进士未第。自幼丧父,生有异质,潜心典籍。处明清之际,乱世不仕,专心著述,毕生醉心于诗歌创作。著有《屿浮阁诗赋集》《艺园图咏》《瓠中饮雅》《六貂部类》《薮泽集》《绸缪急著》《曲徙先筹》《扪虱杂言》等书。以《屿浮阁诗赋集》最为著名。
乾陵
天枢突立与天齐,天上为陵亦恨低。
鹦鹉不回千载梦,牝鸡无复伍云楼。
汉宫月落金人泣,秦苑风寒石马嘶。
玉匣朱襦在何处,祗残荒垄麦成畦。
——录自清·拜斯呼朗纂雍正五年(1727)刊本《乾州新志》卷6《艺文下·诗录》。乾县县志编纂委员会编《乾县志》之《乾陵志·附录十》(陕西省地方志丛书,2003年,第843页)、赵明博主编《乾县文化体育志》之第十三章《乾陵》(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年,第506页)亦有录文。“伍云”疑为“伍王”之误。《乾县志》和《乾县文化体育志》皆录“楼”为“栖”。
作者卓玄应,明代人,曾任乾州(治今陕西省乾县)参政。生平事迹不详。
乾陵
曾将弱质事先皇,再整新妆悦嗣王。
抔土未干流帝子,嫠居无奈狎张郎。
生前已享祀周曌,死后何须祔李唐。
失侣塞鸿休过此,忍看羞墓在山傍。
——录自清·拜斯呼朗纂雍正五年(1727)刊本《乾州新志》卷6《艺文下·诗录》。乾县县志编纂委员会《乾县志》之《乾陵志·附录十》(陕西省地方志丛书,2003年,第844页)、赵明博主编《乾县文化体育志》之第十三章《乾陵》(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年,第507页)亦有录文。
作者邢云路(1549—1626),字士登,号泽宇,明安肃(今河北省保定市徐水区)龙山人。清光绪《畿辅通志》(清朝时期直隶省纂修的省志)有传。明代天文学家。生有异慧,博极群书。精通天文、地理、历法。万历四年(1576)乡试举人,万历八年(1580)进士,初任山西临汾县令。曾主持兵部武选,改革考场弊病,时人誉为“镜中曹郎”。后升中州(河南的古称)佥事、陕西按察司副使。任职期间,曾两次参加改历运动(1595年和1610年),是明末复兴天文学的重要人物。著有《古今律历考》72卷,见解精辟独特,校正了元代天文学家郭守敬之误谬,成为一代全书。还著有《戊申立春考证》《庚物冬至正讹》《太一书》《历元元》《七政真数》等有关天文著作,另有《泽宇集》。邢云路在《古今律历考》中指出:“星、月之往来皆太阳一气之牵系也。”这是一种朴素的行星运动受太阳吸引力支配的思想。
乾陵
荒丘翁仲对夕曛,传是唐家女主坟。
周曌那堪仍祔李,回车不忍看碑文。
——录自清·拜斯呼朗纂雍正五年(1727)刊本《乾州新志》卷6《艺文下·诗录》。乾县县志编纂委员会编《乾县志》之《乾陵志·附录十》(陕西省地方志丛书,2003年,第844页)、赵明博主编《乾县文化体育志》之第十三章《乾陵》(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年,第507页)亦有录文,且“毕”误录为“卑”。
原诗作者题“新都毕懋康”,而《明史》又称毕懋康为歙(Shè)人,实则新都乃汉代行政区名,属徽州、严州的前身。晋太康元年(280),新都郡更名新安郡,歙即为其属下之县。毕懋康(1571—1644),字孟侯,号东郊,明新都(今安徽省歙县)人。弱冠即工古文辞,善画山水,宗唐代王维(701—761,一说699—761)富春笔意。与少司徒方宏静、少司马汪道昆、少傅许国引为忘年友。万历二十六年(1598)进士,授中书舍人,后累迁广西道监察御史、右佥都御史、陕西巡按、山东巡盐御史。万历四十二年(1614)建历山书院,为当时济南最大书院。后遭宦官魏忠贤排挤和御史王际逵弹劾,被削籍。崇祯(1628—1644)初年起任南京通政使,升兵部右侍郎。编辑《军器图说》,书中“罗列各种火器、毒弩,图文并举,叙说军器之制造,使用与威力”,这是中国古代兵器史上的巨大革命。因功升南京户部右侍郎,总督粮厘,因不与宦官同流而告归。著有《西清集》20卷、《管涔集》5卷、《疏草》2卷。传见《明史》卷240《列传第一百三十》。
乾陵(二首)
(一)
女主如何窃号皇,妖尼飞入得翱翔。
宣淫冣(jù)恨桃花面,复国惟劳药笼肠。
虽喜伍王扶社稷,还遗诸武战玄黄。
乾陵祔葬徒彰秽,臣子当年谋未臧。
(二)
才人立后上怀疑,敢谏回天正在兹。
碎首遂良甘贬黜,逢君李勣效阿私。
大臣谋国分邪正,皇路临歧决盛衰。
唐事可为千载鉴,立朝莫把赤心移。
——录自清·拜斯呼朗纂雍正五年(1727)刊本《乾州新志》卷6《艺文下·诗录》。乾县县志编纂委员会编《乾县志》之《乾陵志·附录十》(陕西省地方志丛书,2003年,第844页)、赵明博主编《乾县文化体育志》之第十三章《乾陵》(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年,第507—508页)亦有录文。“冣”同“聚”,聚集,积累,次数。古同“最”。“伍王”特指唐代神龙政变中的五位功臣,分别是张柬之、敬晖、崔玄暐、桓彦范、袁恕己五人,他们是这次政变的主要策划者和实施者,因而在唐中宗李显登基后不久,五人被封为郡王。
原诗作者题“新安洪翼圣”。洪翼圣,字秀邻(林),生卒年不详。明安徽徽州府歙县桂林村(今安徽省歙县桂林村)人。因徽州(宋徽宗宣和三年〔1211〕改歙州为徽州。徽州由此得名,仍领歙、黟、休宁、婺源、绩溪、祁门六县,治所在歙县)古属汉代新安郡,自古徽州人多以“新安”作为自己的称谓(如徽州婺源人、南宋大理学家朱熹就自称为“新安朱熹”),故拜氏《乾州新志》称其为新安人。万历二十六年(1598)戊戌科进士,授福宁知州,累官户部员外郎、陕西按察使、山西右布政使、光禄寺卿。著有《尚书约解秘旨》。雍正五年刊本《乾州新志》卷6《艺文下》还录其《乾州养心亭》和《过乾校士忆狄梁公》诗。
过乾校士忆狄梁公
竭力还唐不失身,周旋女主讬臣邻。
梦开鹦鹉张垂翼,药蓄参芬纲□鳞。
及到乾坤垂定后,始知桃李暗回春。
□来宰相无他事,只在休休用吉人。
——录自清·拜斯呼朗纂雍正五年(1727)刊本《乾州新志》卷6《艺文下·诗录》。乾县县志编纂委员会编《乾县志》之《乾陵志·附录十》(陕西省地方志丛书,2003年,第847—848页)、赵明博主编《乾县文化体育志》之第十三章《乾陵》(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年,第511页)亦有录文,且“□鳞”录为“□□”。
作者洪翼圣,见前录《乾陵》(二首)诗作者注。
乾陵
秽德不堪书,空碑夕阳道,
岂是汉文陵,何如随秋草。
——录自清·拜斯呼朗纂雍正五年(1727)刊本《乾州新志》卷6《艺文下·诗录》。
作者程軏(yuè),字古川,生卒年不详。明山东布政司东昌府临清(今山东省临清市)人。嘉靖十七年(1538)进士,十八年奉诏至隆庆,任监察御史。后任陕西副使,按陕西。嘉靖三十九年(1560)任右副都御史,巡抚陕西。次年总督陕西三边,被劾罢。
登乾陵(二首)
(一)
断蚀残碑踣草荚,诔辞□ [殊] 愧史臣裁;
乾纲尽自垂帘落,祸水原从问寝来。
隧里金鳬已久出,陵前石马未全颓;
寝园荒废无人吊,独厌称周女主哉。
(二)
则天遗事秽青编,废帝临朝二十年;
岂念文皇经百战,却将唐祚斩三传。
梦回鹦鹉缘谁悟,环赐庐陵赖相贤;
不是收罗桃李盛,焉能取日起虞渊。
——录自清·拜斯呼朗纂雍正五年(1727)刊本《乾州新志》卷6《艺文下·诗录》。“荚”误为“莱”, “焉”误为“马”。
作者李楠,生卒年不详。明河南永城(今河南省永城市)人。明穆宗隆庆四年(1570)乡试中举,除松江府推官,巡抚山西;万历十四年(1586)举进士,官至湖广道监察御史。清光绪《永城县志·人物志·寓贤》有载。
另一说:李楠,字子粱,号龙峰,明崞县(今山西省原平市,省直辖,忻州代管)同川崇仁堡北社东人。万历四年(1576)举人,万历五年进士,授刑部陕西司主事,屡摄湖广浙江诸司事。历员外郎中,出守直隶凤翔府,补保定府,迁陕西副使,分巡江西,寻改靖边(今陕西省靖边县境域)兵备筹边务。屡疏乞身。复起陕西副使,分巡河内,迁本省按察使,历布政使,擢巡抚。诰赠兵部侍郎。平生亲历陕甘川原,对陕交易茶马、修甘肃长城等有功。为明万历(1573—1620)年间一代名臣,官声、政声均显赫于世。《山西通志》谓其“起家刑曹,洊历开府,清介公正,及持节西陲,练士卒,缮守备……战苦功高。朝廷特以书褒之。”有文集《四六稿》《蝉鸣集》传世。录此备考。
乾陵三咏
(一)
断兽空碑卧草坪,荒茵落日走鼯鼪。
吁嗟唐帝先埋处,今世惟呼女后茔。
(二)
笑杀莲花似六郎,含元殿里映宸妆。
但夸兄弟承恩宠,飘泊谁怜帝在房。
(三)
禁门同气不相能,一谶何知遽可凭。
非有梁公忠夹日,北山都是武家陵。
——录自清·拜斯呼朗纂雍正五年(1727)刊本《乾州新志》卷6《艺文下·诗录》。乾县县志编纂委员会编《乾县志》之《乾陵志·附录十》(陕西省地方志丛书,2003年,第843页)、赵明博主编《乾县文化体育志》之第十三章《乾陵》(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年,第506页)亦有录文,且“笑杀”录为“吁嗟”, “夹”录为“挟”, “北”录为“此”。本诗原署名“受堂杨美益”,为杨美益巡视关中时所作。
本诗作者原题“受堂杨美益”。杨美益(1515—1578),字以谦,号受堂,明浙江宁波府鄞县(今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西杨村)人。嘉靖二十五年(1546)举人,二十六年进士,初授行人司行人。嘉靖三十一年,外艰服阕,选授山东道监察御史。嘉靖三十四年,奉敕巡视陕西茶马。嘉靖三十七年(1558),巡按山西,典乡试事,是科得人最盛,士民为立祠以祀。嘉靖四十年(1561),提督北直学政,甄拔皆知名士,执法如山,权要无敢以片语请者。嘉靖四十一年六月,以山东道御史,升大理寺右寺丞。时严嵩、徐阶方柄国,杨美益与他们关系落落,失其欢心,由是中蜚语,左迁江西按察佥事,寻转贵州左参议,升大仆寺少卿。穆宗隆庆六年(1572)致仕。万历六年(1578)卒,祀名宦贤祠。著有《西巡稿》《续稿》,皆佚失不传。《镜川杨氏宗谱》卷19《著述》收录杨美益诗数十首,略可见其诗歌创作风格(据钱茂伟:《明代科举家族:以宁波杨氏为中心的考察》,中华书局,2014年,第132—133页)。
乾陵
乾陵双阙峙高冈,象马夷酋俨列行。
一代大伦争子侄,三朝宏业忽周唐。
南山枉费秦皇锢,西盗终窥吕雉藏。
无字穹碑谁记述,九原重起骆宾王。
——录自王芳闻、张鸿杰等编著:《历代诗人咏咸阳》,三秦出版社,2005年9月第1版。本诗为七言律诗。
作者王祖嫡(1531—1592)字胤昌,号师竹,明朝信阳(今河南省信阳市)人。其先世本山东德州人,世代为武将。先祖汝锡子王悦(字伯和)授千户长。明宣宗宣德六年(1431),调信阳卫,始居信阳。高祖悦长子端进世爵,拜明威将军,署指挥佥事。曾祖端有子曰瑀,赠广威将军。瑀生诏,字朝宣,号竹里,是为祖嫡,进昭勇将军。祖嫡年幼时,尊父教诲,发愤自强,“卓然以圣贤为必可至,屏弃训诂,务求实地,恨立志弗坚,夺于举业。”明世宗嘉靖三十六年(1557)举人,明穆宗隆庆五年(1571)进士,以才华出众被选为庶吉士,授翰林院检讨。万历四年(1576),朝廷重修《大明会典》,祖嫡为纂修官。九年(1581),奉诏管理文官诰敕。不久迁国司业。十六年(1588),升司经局洗马兼翰林院修纂。其间,曾两典南宫,取人皆负俊才,有闻于时。官至右春坊右庶子兼侍读。万历十八年(1590)正月,祖嫡获准南归,万历二十年十月病卒于信阳乡里。王祖嫡一生喜著述,有《表烈外史》1卷、《家庭庸言》2卷、《空华录》《报庆记行》等。祖嫡卒后,其长子延世将其遗稿诗赋词赞杂文编辑成册,共37卷,名《师竹堂集》,刊刻行世(据付瑛:《王祖嫡年谱》,载《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第1期)。
乾陵
双阙拂云枢接天,兽埋碑断草芊芊;
阿婆顿忘贞观事,野老指传嗣圣年。
不是赤心呼母子,谁能取日出虞渊;
朱襦玉匣今尘土,独有游人翰墨鲜。
——录自清·拜斯呼朗纂雍正五年(1727)刊本《乾州新志》卷6《艺文下·诗录》。乾县县志编纂委员会编《乾县志》之《乾陵志·附录十》(陕西省地方志丛书,2003年,第843页)、赵明博主编《乾县文化体育志》之第十三章《乾陵》(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年,第506页)亦有录文,且“拂”录为“指”。阿婆,指武则天。乾地人俗称“乾陵”为“姑(音瓜)婆陵”(见史赞修:《乾陵俗称姑婆陵辩》)。
本诗作者原题“柏乡魏槐川”。魏槐川(1509—1560),本名魏谦吉,字子惠,别号槐川,明代北直隶赵州柏乡县(今河北省邢台市柏乡县)人。唐代名相钜鹿郡魏徵(580—643)之后裔,其祖上从钜鹿迁徙至柏乡。嘉靖十七年(1538)进士,即授云南道监察御史,寻历江西、甘肃、山西巡抚。嘉靖三十七年(1558)九月以兵部右侍郎总督陕西三边(时延绥、甘肃、宁夏为陕西三大边境重镇,合称“三边”)军务。嘉靖三十九年升兵部左侍郎,是年六月三日卒,年52岁。赠都察院右都御史。著有《四书春秋大旨》《周礼纂要》《大学衍义补摘要》《五经类语》《槐川文集》等。
乾陵(四首)
(一)
帝王陵寝郁巑岏,独有乾陵称则天。
怪得满朝男事女,高宗原是妇人冠。
(二)
长发未就颦娥猜,一见君王笑靥开。
试向昭陵原上问,才人娬媚几时来。
(三)
昭阳宫里醉颜酡,祔葬乾陵奈尔何。
酋长缠头罗列处,六郎花里梦中过。
(四)
唐室将倾不可支,庐陵帝子一丝危。
二妃骨醉诸王鸩,罄竹难书没字碑。
——录自清·拜斯呼朗纂雍正五年(1727)刊本《乾州新志》卷6《艺文下·诗录》。乾县县志编纂委员会编《乾县志》之《乾陵志·附录十》(陕西省地方志丛书,2003年,第843—844页)、赵明博主编《乾县文化体育志》之第十三章《乾陵》(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年,第507页)亦有录文,且“妇”录为“好”。《乾县文化体育志》误合并为二首。
作者杜诗(1567—1642),字以兴,号友白,明山东滨州(今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人。其家世显赫,久有“书香官宦门第,进士多人之家”的赞誉。杜诗自幼聪慧异常,13岁时即中秀才。万历二十六年(1598)进士,初授户部主事,后任宣府(今河北宣化)粮储、甘肃参政、山西按察使、湖广驿传道、江西布政使、湖广布政使等职。在任江西布政使时,因冲撞了宦官魏忠贤曾被罢官归田。崇祯皇帝清除魏忠贤阉党后,杜诗被任命为湖广布政使,主管湖广财赋期间,以清正廉洁而受到朝廷上下称赞,被誉为“海内直臣”。杜家“一门七进士”“父子五翰林”,并有加授“太师太保”的高官,故今人编纂之《中国文学大词典》《书画大词典》《中国名人大词典》对其家均有记载。
乾陵
乾陵树木已摧残,雨洒风吹石兽寒。
故事老来都忘却,问人重借史书看。
——录自清·拜斯呼朗纂雍正五年(1727)刊本《乾州新志》卷6《艺文下·诗录》。乾县县志编纂委员会编《乾县志》之《乾陵志·附录十》(陕西省地方志丛书,2003年,第844页)、赵明博主编《乾县文化体育志》之第十三章《乾陵》(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年,第507页)亦有录文,且“来”录为“年”。
作者寒材,生平事迹无考。
登乾陵
陵上刚风六月寒,陵边翁仲闲巑岏。
牛羊尽日迷茵草,烟雨空山冷石坛。
晨牝于今偏讽易,英雄自古亦称难。
到来凭眺添惆怅,仿佛犹闻唱木兰。
——录自清·拜斯呼朗纂雍正五年(1727)刊本《乾州新志》卷6《艺文下·诗录》。乾县县志编纂委员会编《乾县志》之《乾陵志·附录十》(陕西省地方志丛书,2003年,第847页)、赵明博主编《乾县文化体育志》之第十三章《乾陵》(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年,第510页)亦有录文,且录“刚”为“罡”。刚风,即罡风,指天空极高处的强劲(烈)风。
此诗作者原题“郡人王完”。王完,明乾州(治今陕西省乾县)人。嘉靖二十八年(1549)举人。曾官新宁(今属湖南省邵阳市)知县九年,有惠政,擢工部主事,迁员外郎。事见范紫东纂民国《乾县新志》卷12《人物志·贤能》。
狄梁公墓
趋拜梁公墓,荒荒野日流。
龙碑仆茂草,马鬣耸高丘。
大义千古壮,孤忠万古留。
至今瞻吊者,俎豆益增修。
——录自清·拜斯呼朗纂雍正五年(1727)刊本《乾州新志》卷6《艺文下·诗录》。乾县县志编纂委员会编《乾县志》之《乾陵志·附录十》(陕西省地方志丛书,2003年,第848页)、赵明博主编《乾县文化体育志》之第十三章《乾陵》(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年,第511页)亦有录文。
作者王完,见前录《登乾陵》诗作者注。
和璧上乾陵作
荒原落日草凄然,陵墓犹称武则天。
太白蚤(早)占诸李尽,晋阳遗累一丝悬。
生前只合愁为鼠,地下重开不是莲。
数局赌回唐社稷,只令人道翠表鲜。
——录自清·拜斯呼朗纂雍正五年(1727)刊本《乾州新志》卷6《艺文下·诗录》。乾县县志编纂委员会编《乾县志》之《乾陵志·附录十》(陕西省地方志丛书,2003年,第844—845页)、赵明博主编《乾县文化体育志》之第十三章《乾陵》(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年,第508页)亦有录文,且将“尹伸”误录为“君伸”。
作者尹伸(?—1644,一说1578—1646?),字子求,四川宜宾(今四川省宜宾市)人。明神宗万历二十五年(1597)举人,二十六年进士,初授承天府推官,后屡迁南京兵部郎中、陕西西安府知府、陕西提学副使、苏松兵备参政。公廉强直,不事媕阿(ān ā,亦作“媕妸”“媕娿”:依违从人,敷衍逢迎),三任皆受人弹劾而罢官居家。天启年间(1621—1627)起故官,任分守贵州威清道。贵阳围解,巡抚王三善将深入,伸颇赞之,监军西征。三善败殁,伸突围归,坐夺官,戴罪办贼。四年,贼围普安,伸赴援,贼解去,遂移驻其地。贼复来攻,率参将范邦雄破走之,逐北至三岔河。总督蔡复一上其功,免戴罪,贬一秩视事。崇祯五年(1632)历河南右布政使,以“失御流寇”罢归。伸所至与长吏迕,然待人有始终,笃分义,工诗善书,日课楷书五百字,寒暑不辍。张献忠(1606—1647)陷叙州,匿山中,搜得之,骂不肯行。贼重其名,不杀。至并研,骂益厉,遂攒杀之。福王时,起太常卿,伸已先死。著有《自偏堂集》 《东游草》等传世(据《明史》卷295《列传第一百八十三·忠义七·尹伸传》)。
经乾陵(三首)
(一)
尝异乾陵祔则天,梁山翁仲尚依然。
梦回鹦鹉仍双翼,云散珠襦闭九泉。
大帝只应留醉骨,玄宫何处觅乡莲。
低回闲读夕阳碣,仿佛宾王旧檄传。
(二)
转日回天藉伍王,断肠鹦鹉忆鸳鸯。
魄应化鼠还作妇,魂故攀龙当六郎。
暮雨已沉愁晚照,明河犹在朗秋光。
一杯女主收前局,终数梁公擅胜场。
(三)
妲己荒湎婺作孽,雉依作种祸水决。
宣淫屋社已乖常,犹是椒房旧营臬。
惟有女擅英雄骨,武曌嚬(pín)笑乾坤裂。
手提烈火炙八埏,蘭(兰)王偏若红炉铁。
盘根仙李将无枝,鹦鹉两翼几尽折。
玄元谷神不佐孙,周宗忽祀唐宗灭。
地居天位女剖符,九阙崩圯六鳌坼。
纷纷酪虫俟鬼神,悍马垂钳自不辙。
淫风妖艳日绵渺,清浅明河事鼓枻。
莲花散作六郎身,莫登时与阿难亵。
密云剩雨恋阳台,问津渡头常曲折。
辉辉丽笔催花早,艳艳春心妇让哲。
独留人望系朝绅,珍表一博屈淫孽。
更开对策罗才子,千载词场薪火热。
豁开女祸绝世界,颠倒古今任浊涅。
小儿已斮日重轮,唐帝何面更同穴。
凤巢滥招群鸟宿,龙眠岂再同心结。
渚莲久萎更谁似,木鹤犹留子晋血。
萧妃佳妇醉骨香,一抔土下羞难雪。
我来洗涤山川秽,全发奇淫勒片碣。
缅想飞妖慧有神,心服应闭倾城舌。
——录自清·拜斯呼朗纂雍正五年(1727)刊本《乾州新志》卷6《艺文下·诗录》。乾县县志编纂委员会编《乾县志》之《乾陵志·附录十》(陕西省地方志丛书,2003年,第845页)、赵明博主编《乾县文化体育志》之第十三章《乾陵》(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年,第508—509页)亦有录文,且“梁山”录为“深山”, “杯”录为“朝”, “嚬”录为“颦”, “天”录为“末”。
作者傅振商(1573—1640),字君雨。祖籍湖广麻城(今属湖北省),生于河南汝阳(今河南省汝阳县)傅家堂。明神宗万历三十五年(1607)进士,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入太常馆深造,散官授江西道监察御史。摄畿辅(直隶省)学政,创“恒阳”“国士”“天雄”三书院,以造就文士,为国育才,声望大振。万历四十六年(1618),典监陕西戊午科乡试,阅卷校士,得人称最盛。遭母丧丁忧,起复后补大理寺丞,转右少卿,迁太常寺卿,巡抚南赣,讨平诸豪叛乱,以“知兵善谋”闻名朝野,再迁南京兵部右侍郎、尚书。后引疾乞休还乡,自号“养拙叟”,日常角巾草履,依然保持寒素风尚。傅振商长于翰墨,善属文,编撰《文苑英华选雋》《杜诗分类》(5卷)《古论元著》(8卷)《风雅元音》(8卷)《蜀藻幽胜录》《地理醒心录》等,著有《爱鼎堂文集》(40卷)等传世。
过乾陵
丰镐西来半寂寥,乾陵草色自前朝。
千年诅詈多风雨,还是唐家恨未销。
——录自清·拜斯呼朗纂雍正五年(1727)刊本《乾州新志》卷6《艺文下·诗录》。乾县县志编纂委员会编《乾县志》之《乾陵志·附录十》(陕西省地方志丛书,2003年,第846页)、赵明博主编《乾县文化体育志》之第十三章《乾陵》(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年,第509页)亦有录文,且录“自”为“台”。
此诗作者原题“太丘练国事”,太丘,古县名,春秋时为宋犬丘邑,东汉改名太丘,治今河南省永城市西北。练国事(1582—1645),字君豫,明末河南永城太丘(今河南省永城市太丘镇)人。万历四十四年(1616)进士,授沛县(今江苏省沛县)知县,后调山阳知县。天启二年(1622),任监察御史。天启四年因上疏弹劾魏忠贤,遭给事中赵兴邦弹劾被削去官籍。崇祯元年(1628),复出升为太仆少卿,晋升右佥都御史,巡抚陕西。崇祯三年,陕西延安饥民聚众起事,势燎如原。练国事又升任佥都御史,督军镇压农民起义。崇祯九年(1636)正月,因受陈奇瑜连累,遣戍广西。崇祯十六年(1643)赦还。崇祯十七年任户部左侍郎,不久改兵部左侍郎,加尚书。弘光元年(1645)二月因病去职,三月病卒,年64岁。传见《明史》卷260《列传第一百四十八》。
乾陵吊古四绝
(一)
秋风零乱淡寒烟,苔没残碑草色芊。
试问当年狐媚者,徒留秽骨播人传。
(二)
武曌何为号则天,蛾眉惑主握朝权。
奠安不有梁公力,龙邸房州那得还。
(三)
双阙巍巍耸具瞻,一朝金碗出人间。
百年驹隙石中火,陵畤惟闻鸟语闲。
(四)
六郎容貌艳如花,承宠昭阳泛紫霞。
牝鸡空含谋国恨,高丘无复旧繁华。
——录自清·拜斯呼朗纂雍正五年(1727)刊本《乾州新志》卷6《艺文下·诗录》。乾县县志编纂委员会编《乾县志》之《乾陵志·附录十》(陕西省地方志丛书,2003年,第846页)、赵明博主编《乾县文化体育志》之第十三章《乾陵》(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年,第509页)亦有录文。
作者杨邦宪(?—1683),字孝征,生卒年不详,明青州府益都县(今山东省青州市益都镇)人。明神宗万历三十五年(1607)进士,授户部主事、中宪大夫。历官员外郎中、西安知府、陕西布政使、四川布政使司分守川西道参政、右佥都御史、江西巡抚等职。为官有惠政。年62岁致仕还乡。清雍正十年(1732)刊本《江西通志》和《光绪益都县图志》有传。
过乾陵(三首)
(一)
家索晨司牝,传闻尚可悲。
人心空积恨,天道竟无知。
可纪当年事,都收没字碑,
为尼仙俗隔,招致咎由谁。
(二)
马踏乾陵一笑过,盘旋十里势嵯峨。
深藏是个贻秽远,试问芳名掩得么。
(三)
萋迷堆草色,哽咽沸泉声。
一段乾陵景,千年史鉴明。
——录自清·拜斯呼朗纂雍正五年(1727)刊本《乾州新志》卷6《艺文下·诗录》。乾县县志编纂委员会编《乾县志》之《乾陵志·附录十》(陕西省地方志丛书,2003年,第846页)、赵明博主编《乾县文化体育志》之第十三章《乾陵》(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年,第509页)亦有录文,且“纪”录为“记”, “没字碑”录为“没字可”, “俗”录为“浴”, “贻秽”录为“□谋”。
本诗作者原题“濯庵水月主人汝杨书”。汝杨书,明代人,生平事迹不详。检索文献,明武宗正德(1506—1521)朝户部侍郎名冯清,别号濯庵,顺天府(治所今北京市)籍,今浙江省余姚市人。弘治六年(1493)进士。曾任南礼部尚书。正德七年(1515)以右佥都御史巡抚宁夏。九年(1517)夏,升户部侍郎兼都察院左金都御史,总督三边军务。著有《濯庵集》《扈巡自慰小稿》等。
过乾陵
西来立马望荒坟,惆怅难胜万古情。
断碑欲随衰草没,牝鸡不似昔年鸣。
房帷岂是无慙(cán)德,国事还知用老成。
何似薛王长醉梦,却叫妃子误平生。
——录自清·拜斯呼朗纂雍正五年(1727)刊本《乾州新志》卷6《艺文下·诗录》。乾县县志编纂委员会编《乾县志》之《乾陵志·附录十》(陕西省地方志丛书,2003年,第846页)、赵明博主编《乾县文化体育志》之第十三章《乾陵》(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年,第510页)亦有录文。“慙德”,亦作“惭德”,指因言行有缺失而内愧于心。薛王,指唐睿宗李旦第五子李隆业(?—735),后避玄宗讳,改名李业,是玄宗李隆基的异母弟。卒谥“惠宣太子”,陪葬唐睿宗桥陵。本诗作者原题为“麻城陈楚产”。
作者陈楚产,生卒年不详。字悦道、北学,号五不,明麻城宋埠(今河北省麻城市宋埠镇)人。明神宗万历元年(1573)举人,万历十一年(1583)进士。初仕博野县(今河北省保定市蠡县)知县,为官“清廉劲直”,百姓称“陈青天”。后升兵部武选司主事,旋授南京户部员外郎。因与时论不合,解职归田,卜居白田畈之农甫山,数十年不起。凡县中利弊辄言于长吏,貌昂藏乡髢。笃交友,不以贵贱易视,乡人咸敬爱焉。常结伴名宦乡贤,好游邑中名山胜水。家居数十载,颇饶乐趣。为文雄健如其人。著有《诗古文词》。
过乾陵
闲将远事问前朝,捅内何缘有兽妖。
混世魔王闻洞语,恼人山鬼见童谣。
妬宫粉骨犹成土,绝代香魂岂遽销。
山色至今烟与雨,巫阳自此作驰招。
——录自清·拜斯呼朗纂雍正五年(1727)刊本《乾州新志》卷6《艺文下·诗录》。乾县县志编纂委员会编《乾县志》之《乾陵志·附录十》(陕西省地方志丛书,2003年,第846—847页)、赵明博主编《乾县文化体育志》之第十三章《乾陵》(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年,第510页)亦有录文。本诗作者原题为“洛源熊仲思”。今陕西省洛南县有洛源镇,距县城45千米,因洛河发源于此而得名,为洛南、商州、蓝田、华县、渭南临渭区五县(区)交界之地。
作者熊仲思,洛源人,生平事迹不详。
无题(无字碑题诗)
梁山雄峙九重城,世远凋零感慨生。
述圣碑残横绿草,双龙阙古入青冥。
玉鱼终见唐陵掘,白马谁移汉帝盟。
一转乾坤狄相力,令人千载慕精诚。
——录自乾陵无字碑现存文字。清·拜斯呼朗纂雍正五年(1727)刊本《乾州新志》卷6《艺文下·诗录》、乾县县志编纂委员会编《乾县志》之《乾陵志·附录十》(陕西省地方志丛书,2003年,第847页)、赵明博主编《乾县文化体育志》之第十三章《乾陵》(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年,第510页)亦有录文。原诗后题款:“万历乙酉(1585)岁秋九月郡人王子直题,宋谔书。”
作者王子直,明乾州(治今陕西省乾县)人。其父王贞,明嘉靖五年(1526)进士,官至巡抚顺天副都御使。范紫东纂民国《乾县新志》谓王子直以父之故,荫岳州(今湖南省岳阳市)通判。王家数代曾获朝廷封荫。王贞父王麟,举人,以其子王贞故,赠光禄大夫;王麟父王鹏,举人,亦以其孙王贞故,赠光禄大夫。
无题(无字碑题诗)
陵上萧萧山自空,残螭已断不铭功。
玉鱼曾择乾坤地,石殿长以草木风。
落日春秋来收蚕,细谈往事□村翁。
太原唐帝还□国,千载兴亡恨未平。
——录自乾陵无字碑现存文字。原诗后题款:“嘉靖辛卯(十年,1531年)秋七月宜阳王邦瑞题。”
作者王邦瑞(1495—1561),字维贤,号凤泉,明河南宜阳(今河南省洛阳市宜阳县)人。正德十二年(1517)进士。初为广德知州。嘉靖(1522—1566)初,出为陕西提学佥事,后迁吏部左侍郎,复提学陕西。鞑靼兵临京城,因兵部尚书丁汝夔被捕下狱,遂摄兵部,兼督团营。鞑靼兵退,改兵部左侍郎。后被仇鸾构陷,以忤旨罢官。著有《王襄毅公集》。
登乾陵
成城谁复意倾城,凤阙朝来牝雉生。
一统山河忽汎汎,九重日月总冥冥。
野铜空铸嬴皇冢,啑血难忘刘氏盟。
子母几言青史重,挥毫聊自附忠诚。
——录自清·拜斯呼朗纂雍正五年(1727)刊本《乾州新志》卷6《艺文下·诗录》。乾县县志编纂委员会编《乾县志》之《乾陵志·附录十》(陕西省地方志丛书,2003年,第847页)、赵明博主编《乾县文化体育志》之第十三章《乾陵》(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年,第510页)亦有录文,且“重”录为“垂”。啑血,同“喋血”,即践血而行。
本诗作者原题“郡人李应聘”。李应聘,明乾州(治今陕西省乾县)人。明神宗万历四年(1576)举人。曾任丰润知县、温州知州。范紫东纂民国《乾县新志》言其父李邦奇以子故,封文林郎。
登乾陵作
观阙倾颓石兽残,凉风侧帽话长安。
函香不觉天能雨,移檄空怜土未干。
月过三原秋淡淡,云来九嵕夜漫漫。
谁能唤起裴宫监,为说当初创业难。
——录自李世忠著:《历代咏关中陵墓诗笺注》,陕西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149页。
作者殷奎(1331—1376),字孝章,一字孝伯,号强斋,明代吕巷(今上海市金山区吕巷镇)人,晚年迁居昆山。曾受业于杨维桢学《春秋》,学行纯正,为时人所重。应江浙乡试不第,遂谢去。洪武四年(1371),以荐例授州县之职,以母年迈,请于近地为官,忤明太祖朱元璋(1328—1398)旨意,被远遣陕西咸阳任教谕(学官名。宋代于京师所设小学和武学中始置教谕。元、明、清县学皆置教谕,教授所属生员,兼掌文庙祭祀。《明史·职官志四》:“儒学,府教授一人,训导四人。州,学正一人,训导三人。县,教谕一人,训导二人。教授、学正、教谕,掌教诲所属生员,训导佐之。”)之职。在任四年,念母不止,郁郁成疾。洪武七年(1374)卸职还乡,洪武九年卒,年仅46岁。卒后,门人私谧“文懿”。乾隆《咸阳县志》谓其“善诱生徒,尤好著述”。其平生力学,所著关乎陕西者,有《陕西图经》《咸阳志》《关中名胜集》《渭城寐语》等,惜散失。另有《道学统绪图》《家祭仪》《昆山志》《娄曲丛稿》《支离稿》,亦皆已散失。传世有《强斋集》10卷、《法宝志》1卷。其著作“虽不以华美为工,而训词安雅,亦颇有经籍之光,如奎等者在当时不以文章名,而行规言矩,学有根柢,要不失为儒者之言。视后来雕绩之词,乃有径庭之别矣。”(《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殷奎长于散文,被时人誉为“精审有法,尤深性理。”诗非其特长,但也有性灵之作,尤以被遣陕西咸阳途中所作《关外纪行》诗更为突出。
乾陵
毒雾生阴壑,悲风吹旷野。
残烧无人收,山髙土色赭。
当时信奢丽,遗趾尚豁閜。
蔓草缠翁仲,积沙没石马。
突兀七层碑,字蚀讵堪打。
柏尽根亦无,泉涸水不泻。
彼巢敢肆虐,始悟漆铜假。
文景葬平原,过客拜陵下。
——录自明·杨巍:《存家诗稿》卷1。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台北), 1986年。
作者杨巍(1516—1608),字伯谦,号二山,又号梦山,明广东布政司惠州府海丰县(今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县)人,嘉靖二十六年(1547,丁未)进士。历嘉靖、隆庆、万历三朝。累官吏部尚书,赠少保。杨巍工诗,神韵清隽。著有《梦山存家诗稿》8卷传世,被录入《四库全书》。其事迹见《明史》卷225本传。
乾陵
发余陵上石纵横,陵下闲田亦尽耕。
独有穹碑高入望,行人下马阅题名。
——录自李世忠著:《历代咏关中陵墓诗笺注》,陕西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212页。穹碑,圆顶高大的石碑。清顾炎武《石射堋山》:“山下蕲王宋时墓,屹然穹碑镇山路。”此处指乾陵无字碑。本诗前两句写乾陵失去保护后遭人为毁坏的境况;后两句写只有立在陵前的高大石碑,似可见当年盛况,而游览者在无字碑上题名或阅读题名已成为一道景观。全诗隐含作者对今昔世事变迁的深沉慨叹。
作者王云凤(1465—1516),字应韶,号虎谷,明山西和顺(今山西省和顺县)县人。明成化二十年(1484,甲辰)进士(明·项笃寿撰《今献备遗》卷35)。授礼部主事。历官至礼部郎中,因弹劾太监李广,贬陕州知州。李广败,起为陕西提学副使。在陕期间,设四科以取士,建楼于正学书院,广收载籍以资诵览。取人首重名节,其次文辞,斥贪残,拔正直,禁止僧道师巫邪术,尚严威,不姑息。士始不堪,而终服其公。其所引进皆知名士。任山东按察使,升国子祭酒。正德五年(1510)后,改南京通政使,右佥都御史,巡抚宣府等。正德十一年(1516)致仕。王云风一生博学力行,与尚书王琼、乔宇并称为河东“三风”。其门生高陵人吕楠(泾野先生)在《虎谷王公行实录》中称其“少年趋向之正,即异流俗。长益刻苦自厉,颖悟出群。六经百家言,一诵辄不忘,文章顷刻立就。二十登进士”, “负经济之学,以尧舜君民为心。天资豪迈,状貌魁异;智识卓越,器度宏远。有父在,一衣不私制,一钱不私蓄”。有《博趣斋稿》传世。明人曹学佺编《石仓历代诗选》(506卷)中,录其咏乾陵诗二首。
过乾州
道上行人歌马时,空山处处有残碑。
乾陵故事应无数,只问当年窦女祠。
——录自李世忠著:《历代咏关中陵墓诗笺注》,陕西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212页。本诗作者路过乾陵,看到了许多残毁的碑石,言其背后的故事应该很多,但更愿意打听乾地唐德宗年间宁死不屈贼辱的窦氏二女祠庙之所在。本诗言下之意是说守贞的窦氏女,比乾陵陵主更值得后人纪念。窦氏双烈事见两《唐书·列女传》。窦女祠原位于今乾县峰阳镇窦村,至明代时遗址已不存。
作者王云凤,见前录作者《乾陵》诗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