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研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二、佛:理想人格及其实现

中国传统文化是“成人”文化。梁启超曾经说:中国文化不以学知识为起点,也不以学知识为终点,而是“使人作为人能够成为人,而不是成为某种人”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0页。。儒释道三家在这个目标上都是相同的,虽然内容不同,但方法却大致一样,那就是给我们树立一个“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人只要按照“榜样”的方向去努力,就能接近或达到目标。儒家的榜样是“圣人”,道家的榜样是“真人”,佛教的榜样就是“佛”。“圣人”“真人”“佛”是一种理想人格。理想人格“是对现实人格和现实自我的超越,也是指理想的完全人格,是人发展方向和期望达到的境界,同时也是人生的目标和人的行为的内在动力”詹石窗:《中国宗教思想通论》,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174、175页。。理想人格是人生终极价值的目标。

佛教的理想人格分为三个层次,即:僧众、罗汉菩萨、佛。僧众只能做到自觉,罗汉菩萨也只能做到自觉、觉他,只有佛能做到自觉、觉他和觉行圆满。“成佛”,就是佛教终极价值的目标和最高境界的理想人格。一旦“成佛”,就是“至善”。“至善”首先是“自觉”,肯定了主体的自由不受限制。“自觉”就是自我依赖、自我创造和自我实现。这种“自我依赖”就是康德所谓“意志自律”,就是“自己为自己立法”,将被动“‘我必须(应当)如此的行为’变为自觉地‘我立意如此的行为’,服从变为主动”李泽厚:《批判哲学的批判——康德述评》,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81页。。某种程度上说,“自觉”就是“自由”。其次,“至善”是“觉他”,“觉他”依赖“自觉”,“自觉”“度己”,“觉他”“度人”。但能否到达“至善”,实现最高的自由,觉或不觉只是前提条件,实现不实现,这还要需要众生的努力。第三,“至善”是“觉行圆满”,也就是人通过自我依赖、自我创造和自我实现的一种自我确证。这种至善是一种独立永恒的价值,与世俗道德的善相比,是终极价值。

那么,能否实现佛教的这种理想人格或终极价值目标呢?

佛教认为,当然可以。“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大涅槃经》。就是说众生都有成佛的可能性。何为“佛性”?狮子吼菩萨问:……云何为佛性?以何义故,名为佛性?何故复名常乐我净?若一切众生有佛性者,何故不见一切众生所有佛性?《大般若经·狮子吼菩萨品》。佛祖是这样回答狮子吼菩萨提出的问题:善男子,如汝所言,以何义故名佛性者;善男子,佛性者,即是一切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中道种子《大般若经·狮子吼菩萨品》。

佛祖告诉我们,“佛性”是“种子”。“种子”藏在阿赖耶识中,是一切现象界的根源。或者说“种子”是一种能力,而不是一种显现。这也就是说“种子”不是经验中得来的,而是先天就有的,是先验的。既然人人都有成佛的种子,但为什么几乎没有人成佛?佛教禅宗回答:那是因为我们没有悟。为什么我们就不能悟?那是因为我们迷。迷,就是众生;悟,就是佛。为什么我们就迷?那是因为我们执,执迷不悟。所以,才要“破我执”“破法执”“破空执”。“破我执”是因为我是没有的,“我因法生,我无法有。”“破法执”是因为万法皆空。“破空执”是因为“空”是“非有非无,非非有非非无”,“空”不是nothing而是everything。那么,“执”的来源又是什么?“执念”来源于“无明”,因“无明”而导致“我见,我执”。“若(无明)灭而(行)灭,(行)灭则(识)灭,(识)灭则(名色)灭,(名色)灭则(六处)灭,(六处)灭则(触)灭,(触)灭则(受)灭,(受)灭则(爱)灭,(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死忧怨苦)灭。”刘宋求那跋陀罗译《过去现在因果经》。转引自齐志祥:《佛学与中国文化》,学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17页。可见,整个人生的一切苦难都来源于无明,无明是人“成佛”的最根本的障碍。

什么是“无明”?“明”是智慧的意思,“无明”就是没有智慧。“一念妄动,不觉成迷,遂昧本明,故曰无明”丁福保:《心经注》,湛空点校,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21页。,就是指由觉知心、见闻心而导致丧失自在心、真心或本心,无明也就是“知障”,众生不能证得法界实相——“三界唯心、万法唯识”的“心”和“识”而产生种种困惑,是自我的昏昧,是主体自由丧失的状态。

如何破除无明,从而悟道成佛,也就是实现佛教最高理想人格,达到其终极价值目标呢?答案是:修行。小乘佛教突出以个人的去恶行善的修持来求得个人的解脱,而对社会群体的生活、命运往往持冷漠的态度,提倡“戒、定、慧”三学;大乘佛教以普度众生为出发点,进而强调“众生平等”“慈悲喜舍”“自利利他”,以个人解脱和众生解脱的统一为真正的解脱目标,提倡“六波罗蜜”,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虽然大小乘修行的样式不尽相同,但其指向都是破除无明,达到智慧。而且,大小乘修行所遵守的方法却是一样,那就是按照佛法修行。佛法就是佛的说法,也是成佛的方法。简单地说,佛就是榜样,按照榜样的所作所为就能成功。《金刚经》第一品法会因由分就是很好的示范: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食时。着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本章讲的是佛怎么乞食、怎么吃饭、怎么穿衣、怎么打扫卫生?具体做法是:到了饭时,佛穿上袈裟,端上石钵,到舍卫大城中乞食,而且是挨门挨户,不论富贵贫穷,以平等心对待众生。受施舍后,不是马上就吃,而是回至本处,慢慢吃完饭后。把袈裟收拾好,把钵盂洗干净,再把脚洗干净,把座位整理好。这段描写几乎把最大、最好、最妙的佛法都体现出来了,那就是:平凡事认真干,自己事自己干。而且这段描写也最好地体现了佛教“众生平等、慈悲喜舍、自利利他”的价值观。《金刚经》首品可以说是佛的无言说法,是最高的佛法。老子说:“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佛在这里就以无言之言和自己的行动告诉众生,什么是修行。儒家、道家、道教也将修行。儒家修行是为了“内圣外王”或者“修己安人”,方法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手段是“克己复礼”和“反求诸己”。道家讲无为,讲“事无事、味无味、为无为”。道教修行的目标则希望长生不老、羽化成仙,修炼方法为“炼丹”和“炼命”,也就是修炼外丹和修炼心性,进行所谓“性命双修”。

“修行”就是实践,佛教实践的目的并不是“人的本质的对象化”,也就是说并不追求物质生活的满足,或者说不是满足需求,而是节制需求、超越需求,体现出一种平等价值和崇高价值。修行的最终结果是彻底解脱人生苦难,断除人生的烦恼和痛苦的根源。佛教追求超越的这种理想是一种境界、是一种生活的状态。生活在现实世界之中人,境界却在现实生活之外。所以,佛教是以“出世”的态度去过“入世”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