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中后期独立步入资本主义社会的可能性之探讨
——以回答明朝中后期是否存在资本主义萌芽为中心
摘要:明朝中后期的江南地区已存在资本主义萌芽的主张,从20世纪90年代之后虽然已逐渐式微,但余音犹在。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萌芽,必须是在政治格局、经济模式、文化启蒙、民众心理等各个方面都出现了质的变化,倘若只是出现了生产规模的扩大、雇佣人数的增加,但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却没有出现,这两个对应阶级所处于的社会化大生产也没有出现,那么明朝中后期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的主张恐怕需要重新审视了。本文尝试对一些历史材料进行梳理,并分析明朝中后期我国社会在各个方面的表现,继而认为那一时期我国并不存在资本主义萌芽,随之分析为何会有一些人秉持我国在明朝中后期出现资本主义萌芽这一主张的原因。
关键词:资本主义萌芽 明朝中后期 社会形态 社会化大生产
中学历史课本上,在讲到明朝中后期的江南经济形态之时认为我国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且认为如果没有明朝末年的战乱,我国应该是可以独立地步入资本主义社会的。这也是到目前为止,我国史学界一些学者一直所秉持的观点,否则也不会写入中学历史课本。为数不少的人时常为明朝末年因为李自成、张献忠的民变,以及清朝入关而多行杀戮之事致使资本主义萌芽胎死腹中,从而使我国丧失了步入资本主义社会的可能而倍感惋惜,但问题是明朝在其经济与社会最为繁荣的“永乐盛世”和“仁宣之治”的时代,都没有产生资本主义萌芽,又怎么可能到了经济与社会形势已经江河日下的明朝中后期一步步发展出资本主义萌芽呢?虽然说事物由量变到质变需要一个积累的过程,但明朝中后期距离“永乐盛世”“仁宣之治”已经有150年左右的时间跨度,这么漫长的量变积累都没有发展出具有质变的资本主义萌芽,指望经济与社会形势越来越病入膏肓的明朝晚期(从万历九年张居正病死至明朝灭亡)一直存在资本主义萌芽,只是被明朝灭亡前夕的民变和清朝入关而被打断的认知恐怕也难以令人信服。
有学者对“明朝中后期出现过资本主义萌芽”这一论断颇有情结,并认为“关于中国资本主义萌芽问题的研究,差不多贯穿了整个20世纪,倾注了几代学者的心血和汗水,它已经成为中国现代史学上最可宝贵的理论遗产之一”。然而,学术研究不是靠着对已有观点所产生的情结朝前推动,而应该建立在严密的推理和科学的研究基础之上。历史不能重复,但可以从假设的“历史”之中将历史看得更加清楚,以期汲取经验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