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改革开放实录(第二辑)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二、改革开放的主要任务

(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深入发展

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召开以后,随着全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西安经济体制改革也从农村开始起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经历了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农村流通体制、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延长土地承包期、实行税费改革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等阶段。

党的十二大以后,西安大力推行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与集体统一经营相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开创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新局面,农村经济迈向市场经济关键阶段。农户开始作为农业独立经营的主体,实行“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的生产责任制。由于在全市推行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的双层经营体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1982、1983年粮食大幅增加,基本解决了长期困扰农民的温饱问题。

“双层经营”承包责任制在全市推行后,人民公社制度随之取消。1983年,废除了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政社合一的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制度。建立了乡(镇)基层政权,成立了村民委员会。至此,西安市各区、县自1958年成立的人民公社陆续撤销,新的乡(镇)政府和村民自治组织普遍成立。

1984年,按照“大稳定、小调整”的原则,西安对耕地承包办法和承包地块做了适当调整,明确规定从1984年起,耕地承包15年不变。1993年,西安实行了土地承包延长30年不变政策,给广大农民吃了定心丸,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统分结合、双层经营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进入相对稳定和进一步完善提高阶段。

改革农村流通体制。一是大幅提升部分农产品收购价格。1979年起,市委、市政府按照中央提高农产品价格的规定精神,大幅度提高了粮食、棉花、油料、生猪等18种农产品的收购价格。到1985年,除了合同订购的粮、油、棉、生猪、烤烟和4种名贵药材外,其余农产品价格全部放开。二是放活农产品市场。1979年开始,西安市逐步改革了对蔬菜基地生产的指令性计划和对蔬菜的统购包销制度,打破了由蔬菜公司独家经营城市蔬菜的局面,改由农民自主生产、自主销售。市场上蔬菜品种多,销量大,改变了市民排队买菜的状况,农民的收入得到增加。三是取消统购统销制度。1985年至1991年,是西安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阶段。

废除实行多年的统购统销制度。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不仅使放开的农产品种类走向市场,而且打破只有国营和供销社经营的限制,大多数农产品价格放开,还恢复和发展了集市贸易。从1979年全市开始开放16个农副产品集贸市场到1991年的173个集贸市场,年集市贸易额15.79亿元,占全市商品零售额19.84%,市场体系日趋完善。

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和推进农业产业化。1992年至2001年,是西安市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快速推进阶段。大力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和乡镇企业、龙头企业。农村产业结构得到快速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的调整,使得西安都市型现代农业雏形显现。2008年,全市实现农业总产值168亿元。其中,种植业95.10亿元,林业1.90亿元,牧业56.72亿元,渔业1.11亿元,服务业13.17亿元,分别占农业总产值的56.61%、1.13%、33.76%、0.66%、7.84%。

改革农村税费,取消农业税。2002年至2006年,在全市全面推行税制改革,减轻农民负担。仅此项减轻农民负担11825万元。2003年全面取消农业特产税,改征农业税,减轻农民负担869万元,亩均税赋由改征前的103元降为40元,平均减负率为60.1%。2006年起,取消农业税,实现了农民农业税零负担,使延续了2600多年的“皇粮国税”成为历史,给农民带来了看得见的实惠,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又一次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2005年至2015年,是西安市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实行城乡统筹阶段。2005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做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战略部署。在全面调研的基础上,2006年3月,西安市委、市政府按照“规划先行、分类指导、产业带动、基础突破、试点示范、逐步推进”的方针,制定并出台了《西安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纲要(试行)》,明确了西安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建设标准和实施步骤等内容。《西安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纲要(试行)》确定了“全面启动,千村率先,百村示范,十面旗帜”的总体思路,明确了新农村建设“新六”(发展新产业、建设新村镇、创造新生活、塑造新农民、培育新组织、完善新机制)标准、“三步走”战略(在15年内,按照“启动示范、整体推进、攻坚提升”的战略,以城中村、城郊村、平原沿山村、岭塬山区村四种类型,区别情况,分类指导)和目标任务。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为贯彻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精神,以及结合西安市新农村建设的推进情况,西安市委、市政府相继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农村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关于全面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的意见》,将过去计划到“十三五”末完成新农村重点村建设的目标任务提前到“十二五”末完成。2012年,西安市十二次党代会和《西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进一步提出,2015年全面完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任务。

按照全市新农村建设的总体部署,2006年,西安市首先抓了100个示范村建设。2007年、2008年,分别启动了202个、198个新农村重点村建设,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年,又陆续启动了202个、300个、317个、393个、414个、325个、122个新农村重点村建设。十年间,西安市启动并完成示范村、重点村建设共计2573个。为完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清零”任务,2015年,西安市还对不具备建设条件的35个行政村逐村进行调查摸底,并专门下发了《关于下达2015年度新农村重点村建设“清零”的35个行政村村内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计划的通知》,加强了日常督促和检查,确保建设任务的顺利完成。截至2015年,西安市累计向全市2573个示范村、重点村投入资金达16亿元,除部分划入开发区、城市规划区和遗址保护区的村庄不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外,西安市已经全面完成社会主义新农村重点村建设的目标任务。

西安市委、市政府围绕建设全省城乡协调发展先导区目标,出台了支持试点工作的15项配套政策,大力推广高陵县统筹城乡发展试点经验。制定了土地流转管理办法,成立了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全市土地流转农用地累计达到15.7万亩。全面建立农村养老统筹和新农村合作医疗机制,加快小城镇、农业产业示范区和重点建设项目步伐。

(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1984年12月20日,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1987年,西安市委出台了《西安市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方案》。西安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从扩大企业自主权开始起步,经历了企业改革、财税体制改革、市政公用行业改革、金融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教育体制改革、科技体制改革、卫生医疗体制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等多项改革,有力推进了全市改革和发展。

企业改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市委、市政府为推动企业改革,实施“抓大放小”战略,制定了一系列改革措施。西安企业改革由开始的放权让利、实行利改税,向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产权制度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等纵深发展。企业改革坚持以产权制度改革为重点,通过实行承包制、租赁制、股份制、资产经营承包制、兼并重组、组建大集团、破产关闭等多种形式,先后完成近400户以大中型国有企业为主的改制,国有企业改革完成面累计达到98.5%。加快了企业上市步伐。从1993年西安解放百货股份有限公司首家上市开始,截至2011年,已发展到51家企业在境内外上市,使一大批国有骨干企业焕发了青春和活力。

市政公用行业改革。坚持以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为动力,以确保社会公众利益、促进市政公用事业发展为目的,加大市政公用行业改革力度。西安市采取减少或取消财政补贴,实行成本为基础的定价制度,利用国外政府和国内银行贷款,逐步开放市场准入,吸收境外资本合资合作等措施,使改革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非经营性市政行业事业单位完成了“事转企”改制。改革开放以来,西安市市区地下隧道、立交、高架和人行通道的建设,极大地改善了主要道路节点交通状况,有效地提升了交通能力,同时也保护了古都西安的容貌和市民出行安全。对提高中心区路网的集散能力,提升城市综合形象,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000年,西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集团公司成立,改变了以往财政为主的投资模式。作为政府融资平台,从2001年起,城投集团用于市政建设投资的信用贷款呈现出逐年上升的态势,当年完成投资6.22亿元。其中,政府信用贷款3.75亿元,占投资比例的61%。至2010年,市政建设投资21.21亿元。其中,政府信用贷款15.32亿元,占投资比例的73%。经营性市政公用事业单位进行了改制重组,成功引进增量资金7.4亿元。市天然气总公司与香港中华煤气有限公司合资成立了西安秦华天然气有限公司。园林绿化行业进行了养护试点,将绿地养护推向市场,实行公开招标,广泛吸收社会资金,认领认养绿地。

投融资体制改革。改革开放以来,西安市建立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多元化、多层次、多功能的金融组织体系。1987年,西安被列为全国金融体制改革试点城市,改革领域全方位涵盖金融机构体系、资金运行机制、业务范围、经营方式、信用工具、内部管理、对外开放等。1996年3月,西安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西安市1996—2010年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战略》第一次明确提出“建设金融中心”的目标,把西安建设“成为中国北方中西部具有广泛影响力的金融中心”作为推进西安“全面实现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陕西省“九五”发展计划也提出把西安建成“西北的金融中心、商贸中心和科教中心”,以西安为中心和引领形成关中外向经济带。2009年6月,国务院发布《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明确提出,把西安建设成“国际化大都市”和“国家重要的区域性金融中心”,标志着西安金融中心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2010年,《中共中央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若干意见》提出“支持西安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以区域性金融中心引领我国西部服务业和经济社会实现追赶式和跨越式发展。改革开放以来,西安建立了以人民银行为央行、银行监管局为监管、国家政策性银行和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为主体、多种股份制商业银行及农村信用社并存发展的银行业组织体系;建立了以监管局为监管,多家保险公司竞相发展的商业保险组织体系;建立了以证券监管局为监管,多家证券、期货交易公司竞相发展的证券业组织体系。1988年成立了西安证券公司,随后陕西健桥、开源、华弘等多家证券公司相继成立。2001年和2006年,外资银行东亚银行、汇丰银行先后在西安设立了分支机构。1985年起,先后成立了42家城市信用社,1997年又合并组成地方股份制商业银行。2004年,国际金融公司和加拿大丰业银行参股西安市商业银行,使其成为中西部地区首家、全国第三家引入外资的城市商业银行。2011年,西安商业银行更名为西安银行,迈出了向区域性银行转型的重要一步。围绕区域金融中心建设,西安市加快推进西安高新科技金融、曲江文化金融、经开军民融合金融和西安金融商务区建设,大力发展三大金融小镇,形成了多点支撑、各具特色、竞相发展的金融功能区发展新格局。

为支持企业集团发展,1988年起,相继成立了西电集团财务公司、西飞集团财务公司、西北电力财务公司和中石油财务公司西安分公司。2006年,在户县设立了两家小额贷款公司。西安高新区相继成立了61家风险投资公司和投资管理公司,向高新区企业提供了80多亿元的风险资金。高新区已成为我国风险投资公司最多和风险投资最活跃的区域之一。2009年,全国首家城市发展基金在西安创立。

文化体制改革。2003年,西安市被确定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综合试点城市。按照西安市委、市政府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统一部署,完成了西安市歌舞剧团等六家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的改制工作。成立了陕西文化产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将西安话剧团有限责任公司、西安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等八家单位整体移交西安曲江新区管委会管理,由西安曲江文化产业投资公司负责运营。西安人民广播电台、西安电视台实行制播分离。西安日报社进行体制改革,组建了西安报业集团。区县剧团、电影公司实行了转企改制。这些改革措施,对充分发挥西安文化优势,培育壮大文化企业,建设文化产业基地,形成具有西安文化特色的产业群,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教育体制改革。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后,西安市教育体制改革工作逐步启动。市教育局将直接管理的城郊六区61所中学全部下放到区管理。在教育投资体制改革中,通过依法征收城乡教育附加费,鼓励社会各界通过筹资办学、捐资助学等形式,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形成了以财政拨款为主、多方筹措为辅的教育投入新体制。2005年,在农村地区推行义务教育,对贫困学生(农村学生、农民工子女、城镇低保对象子女)实施了“两免一补”(免教科书、免杂费、补助寄宿制学生生活费)政策。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少数民族教育、特殊教育,民办教育日益发展。

科技体制改革。1985年5月起,西安市委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在改进科技人才管理制度、科技经费拨款制度、兴办技术市场、民办科技开发企业及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建设等方面推出一系列改革措施,有力地促进了西安地区科技事业的发展。随着科技改革的深入发展,西安市先后出台了科技人员合理流动、推行技术成果商品化等规定。1998年,制定了科教兴市发展战略和方针,确立了科教兴市战略在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主导地位。2003年,西安市全面启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出台了《西安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纲要》,市政府集成科技资源,在创新、创业、产业化三个层面整体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进程,确定了国家大学科技园建设工程、军民技术融合、产业化工程、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工程等“科技创新十大工程”,组织实施了一大批技术水准高、市场潜力大、产业发展关联度强的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相继争取到了国家集成电路设计、西安产业化基地等13个国家品牌,并以高新区创业研发园为龙头,在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现代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建设了40余家专业孵化器,孵化科技型中小企业1300余家。西安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官、产、学、研、用的结合日益紧密,初步建立了科技与经济有效结合的机制,为西安建设创新型城市创造了条件。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1979年4月,西安市在市属11所医院进行以综合考核奖惩管理为基本内容的卫生体制改革试点。西安市经过在市、区两级31所不同所有制医院扩大试点,探索出以“定额管理、质量控制、逐级承包、计分评奖、联劳取酬、奖罚分明”为基本内容的医院管理目标责任制,并作为卫生体制改革的一条成功经验在全市推广。1983年以来,西安地区先后有26所城市医院与基层城乡医疗单位协作办起了63所医疗联合体,设专科18个,病床1765张,一个适应社会需求的新型医疗服务网络开始形成。1989年以来,社会办医在西安蓬勃兴起,逐步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部门、企业、团体、个体多渠道办医、多种所有制并存的医疗服务新格局,极大地丰富了全市医疗卫生资源。西安高新医院、长安医院等民营医院的设立,使全市医疗机构布局和结构更趋合理。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改革开放以来,西安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转变政府职能,实行政企分开、所有权与经营权适当分离,改革政府的行政管理、经济调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职能。西安市先后于1983年、1996年、2002年、2005年、2009年,共进行5次机构改革。通过机构改革,进一步提升了政府治理能力,建立起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机构配置,从精简机构到理顺权责关系并推动政府职能转变。

政府的组织机构日趋优化,行政管理、市场监管、经济调节职能逐步显现,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职能不断加强。同时,不断加大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优化投资环境、完善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力度。2009年,整合组建了市政务服务中心,主要负责全市行政审批项目集中办理工作。截至2012年,行政服务中心大厅设办事窗口106个,共进驻市级部门30个,进驻并集中办理审批和服务事项155类323项。其中,行政许可事项91类257项,便民服务事项66项;共进驻工作人员232名(其中处级干部55名),设立首席代表31名。

(三)对外开放不断扩大

改革开放以来,西安市始终树立“大招商、招大商”,“招商决定发展,招商决定未来”的理念,确立了围绕“五大主导产业”(即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旅游业、文化产业、现代服务业)招商、产业链招商、文化招商、环境招商的招商引资方针。

图4 2000年2月13日,国家级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授牌仪式隆重举行

积极实施开放带动战略和项目带动战略。制定了一系列政策,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改善投资环境。在境内外举办经贸洽谈会和招商引资推介活动,搭建“四区一港两基地”招商引资平台,积极改革外贸体制,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对外开放格局。2003年12月,国家发改委、信息产业部、商务部批准西安成为国家软件出口基地,成为国内四个拥有国家软件“双基地”的园区之一,是国家服务外包基地城市示范区。2013年,西安市积极推进示范园区和平台建设,加速产业聚集,服务外包产业形成“一核六区”七大示范园区格局。以西安高新区软件园为核心,以西安经开区、航天基地、航空基地、碑林动漫产业平台、西安浐灞金融商业区和西安国际港务区等六大示范园区为依托发展服务外包产业,吸引三星数据系统、汇丰银行软件研发中心、阿里巴巴等国内外知名企业相继落户。外包产业发展呈现大项目进驻加快、领军企业作用凸显、产业结构趋向高端等特点,综合实力全面提升。西安市被商务部评为2013年“中国服务外包中西部最具竞争力城市”。

2005年,国务院批准西安市举办首届欧亚经济论坛,明确由外交部指导,国家有关部委、国际组织和陕西省人民政府等论坛组委会成员单位固定主办,西安市人民政府承办。截至2012年,欧亚经济论坛已成功举办四届。欧亚经济论坛机制形成和2011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成功举办,使西安向国际知名度和美誉度城市进一步迈进,荣获“中国国际形象最佳城市”称号。西安市有“一类口岸两个”:即西安咸阳国际机场航空口岸和西安铁路口岸。2013年11月28日、29日分别开行集装箱班列及整车班列的“长安号”,已经成长为陕西通往中亚地区和欧洲的物流货运主干线,也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一条“黄金通道”。

图5 2005年11月10日,首届欧亚经济论坛在西安召开

招商引资迈上新台阶。西安市从1983年建立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长安尼龙拉链厂,第一家中外合作企业金花饭店开始,到2010年,已经累计批准外资项目2746个,实际引进外资56.13亿美元。随后,西安在经济、贸易、科技、教育、卫生、文化等各个领域进行各种国际性合作与交流,内容广泛,形式多样,既有一些大型的中长期合作,也有许多短期研究、联合开发、独立投资、合作经营等,对外交流与合作呈现出不断发展的态势。美国美光、应用材料、三星存储芯片等一批重大外资项目落户西安,标志着西安利用外资水平跃上了新台阶。

对外贸易和对外经济合作快速发展。西安对外贸易和经济合作在“改革、开放、搞活”的方针指引下,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取得丰硕成果,呈现出多元化发展格局。从1987年西安开放口岸到2009年,已经与179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直接贸易往来,累计实现对外贸易总值349.85亿美元。出口商品100多种,机电产品、矿产品、农产品、纺织品成为四大出口支柱产品。外贸依存度由1987年的6.3%上升到2008年的22.6%。1988年以来,全市对外承包工程劳务营业额累计达6.44亿美元。2006年,西安市被国家授予“中国服务外包基地城市”。2004年,在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设立了西北地区首家国家级出口加工A区;2006年,在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立了西安出口加工区B区。进出口贸易额居西部15个出口加工区第二位,西安保税物流中心建成并投入运营。外贸进出口实现高速增长,全市经济外向度不断提高。2012年,全年进出口总额130.1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3%。其中,出口72.99亿美元,增长25.3%;进口57.15亿美元,下降15.6%。全年批准外商直接投资项目87个,合同利用外商直接投资36.0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两倍;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24.78亿美元,增长23.6%。

外事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从1974年西安市与日本奈良市结为友好城市开始,西安先后与26个国家的31个城市建立了友好城市关系,与28个国家的57个城市建立了友好交流城市关系。交流与合作的内容涵盖经济、贸易、科技、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环保、城市建设、古城保护等诸多领域,对外交往不断扩大和深化,对外交流合作成果显著。从2006年首家外国领事机构——泰王国驻西安领事办公室进驻西安,到2012年年底,泰王国、韩国在西安市设立了总领事馆。2013年8月,外交部同意西安领事馆区在浐灞生态区启动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