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技术先锋: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火箭和航天器技术的发展与成就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1.2 1958年中国科学院的“头号任务”

1958年年初,国防部五院正在全力以赴研制国防急需的导弹,没有精力考虑研究卫星的事,这个研究卫星的任务就责无旁贷地落在了作为科学研究国家队的中国科学院身上。国家分管科学技术的聂荣臻副总理向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张劲夫交代,要密切关注有关情况。

1958年春,新的力学所(即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大楼建成,按照钱学森的意见将纱窗和窗框全部漆成绿色。从此力学所告别了三层的临时小楼,搬进了新落成的力学楼,条件好多了。钱学森的办公室设在该楼的305~306套间。此后,力学所的各代领导为了追忆该所第一任所长——钱学森和副所长郭永怀,将他们在力学所的办公室一直按原样保留至今。图1-2和图1-3为办公室门口。

图1-2 本书著者重访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钱学森所长办公室(2017年4月28日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综合档案室摄)

图1-3 本书著者重访郭永怀副所长办公室(2017年4月28日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综合档案室摄)

就在1958年春,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气象和地理学家竺可桢、力学所所长钱学森、地球物理所所长赵九章等人联名建议中国也要开展人造卫星的研制工作。在1958年5月5—23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共“八大二次”会议上,身为中共八届中央候补委员的张劲夫向党中央反映了科学家们的建议,这个建议受到中央领导的重视。5月17日,中央书记处研究后表示同意。毛泽东在这次会议上两次提到人造卫星,同日,他说:“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要搞就要搞大的,不要搞小的。”又说:“不搞美国鸡蛋大的。”[2]

于是,“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这一号召传遍了中华大地。“八大二次”会议后,聂荣臻副总理责成张劲夫、钱学森和王诤等人组织有关专家拟订卫星规划。

1958年6月3日,科学院召开“大跃进”动员大会,科学家们积极主张研制人造卫星。

1958年7月6日,星期日,力学所的钱学森所长、3月才正式上任的郭永怀副所长和刚上任不久、尚未正式任命的杨刚毅“副所长”(人称力学所“三巨头”)一起来到颐和园开务虚会。主要结果有三条:一是马上组织一次主题为“上天、入地、下海”的办所方向现场会;二是建议尽快成立一个从事火箭、卫星研制的设计院;三是关于加速培养从事尖端技术工作的人才问题,也提到开办一所星际航行学院。设想从重点院校抽调二年级下学期的学生,到该院直接上三年级,这样可以早出人才,到1960年或1961年就有大批学生毕业,从事火箭、导弹和卫星的研制工作。后来考虑到筹建中的中国科技大学已进入实质阶段,开办星际航行学院一事未被领导采纳。[1]

接着,杨刚毅把孔祥言叫到办公室,简单讲了讲务虚会的情况,然后主要是交代布置“上天、入地、下海”现场会的情况。

7月,中国科学院还向聂荣臻副总理报告,我国卫星规划分三步走:第一步,发射探空火箭;第二步,发射小卫星;第三步,发射大卫星。任务的分工是:运载火箭的研制工作由国防部五院负责,探空火箭头部和卫星以及观测工作由科学院负责,研制单位要相互配合。要求苦战三年(1958—1960年),使我国第1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

7月25日,王诤、裴丽生在地球物理所召集负责卫星规划的专业人员会议,讨论利用探空火箭进行探测的具体项目。

8月初,钱学森代表力学所领导小组起草了《关于高速地发展我国火箭技术的报告》,领导小组讨论后呈送给中国科学院党组。报告提出成立火箭设计院和星际航行委员会等建议和措施。中国科学院党组研究后同意了这个报告。

8月,中国科学院召开会议,决定由钱学森、赵九章、郭永怀、陆元九等负责拟订发展人造卫星规划草案,并把卫星研制任务定为中国科学院1958年的第一项重大任务,为了保密,取代号叫“581”任务。为此,成立了“581”组,钱学森任组长,赵九章、卫一清(时任地球物理所党委书记)任副组长,成员有杨刚毅、武汝杨、顾德欢、华寿俊等,负责研究、组织、协调科学院的卫星研制任务。另设一个技术小组,由钱学森和赵九章主持。

这次会议决定中国科学院成立三个设计院:第一设计院负责卫星总体与运载火箭的设计,由力学所负责承办筹建,钱学森负责全面指导工作;第二设计院负责控制系统的研制,由自动化所承办筹建,吕强任主任,陆元九、张翰英、屠善澄为技术领导;第三设计院负责空间探测仪器的研制与空间物理研究,由地球物理所承办筹建,赵九章、钱骥为技术负责人。“581”组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初期卫星的研制进入了组织实施阶段。当时这项工作抓得很紧,1958年的8、9两个月,“581”组每周都要开2~3次会议,经常参加会议的还有陈芳允、杨嘉墀、陆元九、吕保维、马大猷、孙湘、孙健等,张劲夫、裴丽生、杜润生和王诤等也多次出席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