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企业节日与传统节日的比较
节日,是民众集聚、狂欢的时刻,这一点从《说文解字》中对于“节日”两字的解释即可见一斑。《说文解字》对于“节”的解释是“竹约也。从竹,即声。”对“日”的解释是“实也。太阳之精不亏。从口一。象形。凡日之属皆从日。”由此可见,节日与人群的聚集、时间的节点相关。可以这样概括,节日就是在特殊的时间,大家聚集在一起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此外,节日还与民俗相关,“节日是相对于平时而言的。节日本指节气时令中两节气的交接之日。起源于古代农业社会的不少传统节日同民俗活动与节气时令的结合相关。”(14)节日里有民俗活动,这是传统节日的重要标志之一。
传统节日作为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节庆日子,是传统社会重要的时间标志,承担着各种社会生活的习俗与身体操演。在传统社会,它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人们按照农时安排一年的耕种;在现代社会,它是人们精神生活的最佳载体,人们在节日里举行仪式,形成各种各样的消费。尤其是在文化自觉的当下,人们对于祖先留下的精神财富倍加珍惜与呵护。虽然20世纪初,西学东渐,传统节日有被西化的可能。汉武帝创制并沿用的太初历纪年方式至民国时期,被孙中山引进的西洋历法替代。民国建立后推行西方公元纪年,改变传统正朔,以公历为标准纪年,将1912年1月1日定为民国元年元旦。此后,1914年袁世凯又批准北京政府的内务部呈文,将农历新年岁首在官方意义上正式易名为“春节”,把原来专用于表述农历新年的“元旦”称谓用于公历新年第一天。1949年新中国建立后,沿用公历纪年,继承“元旦”、“春节”概念。(15)从春节的易名我们可以看出传统节日的几经波折,然而即便“名”更,但“实”还存在,节日里的民俗活动并没有完全因为更名而消失,春节的习俗每年都有。
21世纪初对于传统节日的保护,开始受到重视。2004年3月5日,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教授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十届二次会议提交了《关于增加除夕、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作为法定假日的议案》,传统节日保护问题成为国内舆论的焦点。到了当下,尤其是在大力弘扬传统文化、复兴优秀传统文化的契机下,传统节日的保护越发得到重视。之所以如此重视,是因为传统节日对于传承中华各类优秀传统文化至关重要,比如各种传统节日是传承民俗饮食文化的重要节日平台,在各个传统节日我们都有相应的节日食品以及饮食习俗,这为中华饮食文化的发展、传播奠定了基础,在世界饮食体系中,中华美食扬名天下,这些都得益于传统节日这样的重要时节。此外,传统节日还是展示地域独特文学艺术形式的重要窗口。“节日源于祭仪,今天我们所看到的传统节日庆典,几乎都是在古老祭仪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今天在我们看来完全是出于娱人需要而表演的戏剧、歌舞,在古代几乎都是出于娱神的需要而产生的。正是这个缘故,历史上绝大多数的戏台都建在庙宇的对面。只是随着人们信仰观念的淡化,戏台才渐渐远离庙堂,步入闹市,并成为娱人的场所。在古代,娱神最常用的手段是歌舞。今天我们所看到的傩舞,就是这种传统歌舞形式的最古老的残留。但宋元以降,随着戏剧艺术的崛起,人们的娱神方式也开始由歌舞向戏曲转化。”(16)节日里的戏剧对于弘扬中华传统戏曲非常有利。
当然,传统节日也是加强伦理道德建设的重要时间点,是凝聚家族血缘的平台,尤其是在清明节这样的传统祭祖节日中。中国人信仰鬼神,尤其是自己的祖先。“在中国,人人崇拜祖先,亘古今而不衰。所以祭祖的礼俗,是家族组织中所最重视的,而这礼俗,行之又最普遍。如果说中国有宗教的话,那么,这种宗教,就是拜祖教。”(17)祖先崇拜在官方和民间都有着合法的地位,受到保护和支持。“官方支持祖先崇拜的基本动机在于:祭祀祖先有助于强化血缘家族体系,而血缘家族体系是维持正统的社会秩序的重要途径。”(18)显然,祖先崇拜有助于统治者维系社会的稳定,为此,祖先崇拜活动一直很旺盛。不仅如此,祖先崇拜还有利于小家庭内部的团结。现代化社会,人们往往聚少离多,血缘亲情关系逐渐淡化,而祭祖能将平时疏于联系的家族亲戚聚集在一起,恰是联络情感的好契机。
传统节日作为人类的遗产,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以及文化价值,“是民众精神、审美情趣、伦理关系与消费习惯的集中展示日。传统节日有着反映节日物质生活层面的传统;反映节日社会生活层面的传统;体现节日精神生活方面的传统。”(19)这些都为传统节日里经济民俗的形成作了深厚的铺垫。
企业节日作为企业最重要的日子,是企业最重要的时间标志。因为企业节日里有诸多对于消费者有益的商业举措,这样的时间标志也逐渐成为广大消费者的关注点。人们愿意在这样的节日里守着、看着、等着,尤其是在企业节日注入仪式情感时,人们便会参与进去,成为仪式活动的一部分。
企业节日与传统节日相比,两者都是节日,都想让节日更有意义,不管是为了经济,还是为了文化。但也有不一样的地方。首先,企业节日始于一个小的群体,带着追逐利益的目的而形成,或许会持续很久,或许在商品化社会,会因为创造不了利益而昙花一现。而传统节日是一种历史传承,是经过时间的积淀、文化的沉淀形成的,为人们所认可,由此形成的民俗经济也助推这样的节日成为人们的兴奋点。其次,企业节日与传统节日相比,企业节日更多地体现在经济创收,而传统节日体现的则是文化传承。企业节日在没有民俗化实践的情况下,只能是企业的一种赚钱手段,倘若企业能够将企业节日作为文化战略考虑,使消费者在企业节日当天消费商品的同时能有信仰与参与精神,那企业节日将会真正成为一种“节日”,而企业节日的经济也会以认同性经济的形式出现。
“一种事物是否为人们接受、认同,就看它是否具有认知的价值与生活的意义。传统节日是在数千年的文明传承中形成的时间生活传统,它不仅是一个时间段落标志,在节日之上,人们赋予了它丰富的文化意义,它表达着中国人的情感与信仰,与中国人的精神联系密切而强烈。而现代时间体系背后没有本民族的情感与信仰,对我们来说它是一种纯技术的计时手段。”(20)节日是特殊的日子,是欢乐的日子。人们在节日里愿意消费,而商家也喜欢捕捉人们的节日消费心理,寓动于乐,寓乐于销,制造热点,最终实现节日营销。企业或商家针对不同节日,塑造不同鲜明活动主题,把顾客吸引到自己的柜台前,营造现场气氛,实现节日营销目的。
相较于企业节日,传统节日在利用民俗刺激消费方面有着较大的优势。如端午节,很多卖场会把超市的端头设计成龙舟的形状,龙舟上既可摆放真空粽子,也可摆放宣传端午的物料,在现场就能营造出浓厚的端午节气氛。其他的诸如赠送香包、开展端午文化大赛等民俗表演更增添了节日的热闹气氛,激发了众多消费者主动参与活动的意识,引燃消费热情自然事半功倍。如中秋节,商家可以通过活动演绎出浓烈淳厚的传统亲情文化,在团圆欢聚的亲情中营造出良好的购物环境。其他如灯谜擂台赛、地方民俗文化展示等已成为商家吸引消费者眼球屡试不爽的妙招。以上这些是在传统节日开展的民俗活动中产生的民俗经济。
而企业节日因为没有特定的民俗行为,或者说没有传统意义上的民俗因子,只能通过开展针对性的文化营销,充分挖掘和利用节日的文化内涵,并与自身经营理念和企业文化结合起来。这样不仅可以吸引众多的消费者,给消费者以艺术享受,而且也能带来良好的市场效益,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从而达到企业设立节日的最终目的。企业节日因为自身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具有不同于平常的节日售卖形式。在企业的节日里,推广新品牌,是与消费者亲密接触的绝佳良机。这一点,小米科技做得非常好。平日里,顾客可以在各大商场直接选购小米手机产品,而在企业节日里,“米粉”们可以跟踪新品的发布,在第一时间抢购到新品,这对于粉丝来说,非常期待。从20世纪90年代的重视商品性价比到今天同质化时代的感觉消费,消费者的购买习惯发生了很大变化,消费者越来越随“心”所欲,而商家精心营造的随“心”所欲售卖氛围,就会使消费者不自觉地“跟着感觉走”,实现目标销售。至于如何才能让企业节日更好地进行民俗实践,后面的章节会有详细的说明。
当然,传统节日有很多方面值得企业节日去学习。中国传统节日的精髓在于,经过传统文化的熏陶,具备了中国传统文化中诸多的积极要素,如“和”。“和”是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矛盾、形成友好人际关系的一剂“良药”,也是构建和谐企业的文化源泉。和谐的劳企关系和人际关系是增强企业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必然途径。企业的精神文化,是企业价值观、企业理念等的生发点,这是最重要也是最核心的部分。可以说,对于一个企业来讲,薪酬和福利只是短期内人才资源市场供求关系的体现,而对于企业的认同才是将员工凝聚在一起的最终动力。用传统节日的节日特点来反观企业节日,即企业节日是否具有以人文关怀为主的“快乐宽松”的企业文化氛围,是否有重要的参与仪式,是否有宽松的工作环境,是否能像传统文化一样让员工认识到它的重要性等等,这些都是员工感受比较深刻的东西,也是员工对企业忠诚度的一个影响因素。只有企业的员工首先认同企业节日,这样才会去感染民众,最终让民众也对企业形成认同。
另外,也有学者提出:“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生存与发展,需要做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提升对传统节日的‘文化自觉’,这是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生存之本,这方面媒体、学校教育、家庭、社区均有着重要的责任;二是重建传统节日的符号体系,在这方面,企业、商家和政府肩负着重要的使命;三是转换传统节日的参与模式,将封闭型的‘血缘共同体参与模式’转换为适应现代生活的开放型的‘业缘共同体参与模式’。这对传承与创新传统节日文化有着长远的意义。”(21)其实这对于企业节日是同样的道理。
好的企业节日需要有文化的支撑,也就是“文化自觉”。企业在制定企业节日时,就需要有这样的先行理念,让企业中的每一个人都能感觉到这份文化认同。只有这样,民众才会形成认同。如果企业自己对于节日都没有很深的文化认同度,那么民众必然也就姑且看之了。关于符号体系,应当与文化自觉互为前提。有了文化自觉,便会设计表达这种文化自觉的承载物。相应地,有了符号体系以后,企业节日便有了一套象征系统,不管是在宣传企业,还是对企业节日的推广上,都大有裨益。同理,参与模式方面,企业节日不能只是企业自己的节日,需要形成全民性的节日,能够让民众在企业节日中获得一种参与感,这种参与感如果能带有某种仪式,那势必能够将企业与民众融为一体。
(1)[西汉]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2)谭佩儒:《节日经济的企业对策探析》,载《商业研究》2013年第4期。
(3)数据统计来自东方网。原文标题:《美国人将花74亿美元过万圣节,用3.5亿装扮宠物》,http://news.eastday.com/eastday/13news/auto/news/world/u7ai2881165_K4.html,发表时间2014.10.30,10:43:06,本人登录时间为2017.10.23,08:15。
(4)数据统计来自无极网。原文标题:《疯狂6.18:京东平台累计下单金额达1199亿元》,http://net.yesky.com/internet/328/230148328.shtml,发表时间2017.6.19,本人登录时间为2017.9.23,16:15。
(5)张雄:《习俗与市场——从康芒斯等人对市场习俗的分析谈起》,载《中国社会科学》1996年第5期。
(6)龙移风:《探索中国的企业文化》,载《华东经济管理》2005年第2期。
(7)何学威:《民俗文化产业与振兴民族经济》,载《中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2期。
(8)消息来自新浪财经。原文标题:《国务院:2017年起每年5月10日设立为中国品牌日》,http://finance.sina.com.cn/china/gncj/2017-05-02/doc-ifyetxec7304853.shtml,发表时间2017.5.2,15:54,本人登录时间为2017.8.23,09:15。
(9)耿波、张士闪:《城乡关系视野下的民俗与伪民俗》,载“大众网”2015年1月28日。
(10)何学威:《民俗文化产业与振兴民族经济》,载《中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2期。
(11)张紫晨:《民间文艺学原理》,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1年,第106页。
(12)贺学君:《民俗变异与民俗学者的立场》,载《西北民族研究》2003年第3期。
(13)何学威:《经济民俗学》,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0年,第11页。
(14)王文章:《大力弘扬传统节日文化(代序)》,载李松等编:《节日研究》第一辑,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页。
(15)萧放:《春节》,载刘魁立编:《中国节典:四大传统节日》,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16—17页。
(16)苑利、顾军:《传统节日遗产保护的价值和原则》,载《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17)何联奎:《中国礼俗研究》,台北:台湾中华书局,1978年,第98页。
(18)杨庆堃:《中国社会中的宗教:宗教的现代社会功能与其历史因素之研究》,范丽珠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62—63页。
(19)萧放:《传统节日:一宗重大的民族文化遗产》,载《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
(20)萧放:《端午节俗的历史传统及其当代意义》,载《端午与屈原》,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6年,第6页。
(21)董金权、徐柳凡:《文化自觉、符号体系与参与模式——传统节日文化的生存发展策略》,载《长江论坛》2008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