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找到瞄准的靶心
有一次,迈克尔和我前往会见一位投资经理。在出租车上,我们俩萌生了写这本书的念头。由于开展了母基金(Fund of Funds,缩写为FOF)业务,迈克尔会定期采访一些倾向价值投资的基金经理,在他的职业生涯中,至少已经会见了几百位这样的经理人。这次情况有些特殊,迈克尔让我与他随行,并帮忙评价一位新锐经理人。我同意在自己几个会谈的间隙陪他前往。就像出租车不可能是催生出版计划的地方,我们也同样对多年来在观察投资业务的过程中所遇到的奇怪矛盾感到困惑不解:投资人获取的投资回报与他们分析、理解公司的能力并不总是紧密相关。
带着出书的初始念头和几个采访计划,迈克尔和我来到威立出版社,寻求比尔·法隆(Bill Fallon)的帮助。比尔为我们引见了《量化投资》及《反直觉投资》这两本畅销投资书籍的作者,托比亚斯·E.卡莱尔(Tobias Carlisle)。我们发现这两本书在关于投资的理念上大致相似,特别是与我们计划撰写的书籍的主题——集中投资——也十分契合。我们和卡莱尔一拍即合。他同意加入迈克尔和我,成为合著者。在将采访的原始记录和投资者及其王牌投资与相应的历史和理论背景相匹配的过程中,他提供了重要的帮助。托比亚斯还帮助对投资策略进行量化测试,以鉴别取得超额市场收益的驱动因素:选择正确的股票,还是选择合理的持有量?
我想起了一个人,我们称之为一号投资者。他的投资收益十分可观,但是一旦碰到那些主观性和技巧性比较强的工作,比如鉴别一家公司的营收和管理状况的时候,他就像一个门外汉。他犯过一些明显的错误——有一次,他极力向同事推荐一家纺织品公司,但这家公司不久就破产了。对我以及当时与我进行交流的其他几个人而言,判断出那家公司缺乏吸引力,甚至充满投资风险并不困难。因此,当看到一号投资者管理的基金业绩表现如此辉煌时,我感到十分困惑。看上去,这位投资者有某种方法能让自己避开那些成本高昂的错误。
我们将另一个熟识的投资者称为二号投资者。在讨论一个行业或者一家公司的时候,他表现得富有真知灼见,而且总能凭借针对相关事件的令人羡慕的准确度和渊博知识,抓住投资机会。然而,二号投资者的投资回报却明显黯淡无光。不知出于什么缘故,他无法充分利用自己的远见卓识。而在众人眼中,这种极其具有价值的洞察力,本应该引导他获得极为丰厚的投资回报。
这一矛盾驱使我们开始思考关于证券分析、投资组合构造的相关话题以及它们与投资回报之间的关系。很明显,仅有分析能力并不足以成就一名真正优秀的投资家。
我意识到那些我十分钦佩的投资家们(这种钦佩只有一部分是源于他们取得的惊人成绩)都拥有一个特征——他们都是集中投资者。他们在构造投资组合的时候,都遵循高专注度的原则,只在少数几只股票上进行投资,而不是建立广泛分散的投资组合。我们开始研究学界针对组合所做的数学和统计的文献,并且记录那些从集中投资中获利的投资者的方法和成就。我们的第一个任务是采访卢·辛普森(Lou Simpson)和克里斯蒂安·西姆(Kristian Siem),这两位是十分成功的集中投资者,之前从未同意接受关于他们投资风格及方法的采访。当我们完成这个采访后,就开始汇编关于集中投资组合的相关材料,我们的追踪轨迹最终落定在凯利公式和约翰·梅纳德·凯恩斯。
在《集中投资》一书中,我们介绍并评析了几种这些出色投资家们运用的投资方法,以向读者展示这些方法如何发挥作用,投资家们又如何操作来达成目标收益。然而,我们有必要提出两点非常重要的告诫。第一,集中投资并不适合每一个投资人。正如格伦·格林伯格所说,彼得·林奇(富达麦哲伦基金鼎盛时期的基金经理,在其任期内赚取了令人咋舌的平均年化收益)绝不是一位集中投资者,他管理的基金在数目众多的股票上都建立了仓位。此外,只有那些准备开展大量调研,能仔细分析手头投资机会的人群,才应该采取集中投资的策略。非专业的投资者没有时间来做这些工作,因此更好的选择就是投资指数基金,或者委托一名有能力的投资经理——最好是一名运用集中投资方法的经理人——进行投资。
第二个忠告诉更为重要,并同等地适用于专业投资者和业余投资者(或许对于专业投资者而言更有针对性)。我们将之浓缩在传奇武术家李小龙的一句深刻而又谦逊的语录中,内容如下:
目标并不总是意味着必须要实现,很多时候,它只是向我们提供了瞄准的靶心。
这句话出自武术历史上最严格自律的一代传奇之口,很有启发性。与之相似,在本书中,我们的目的不是要让人们遵从伟大投资家们关于投资组合构造的标准范式,而是想向读者提供一些关于怎样成为更好投资者的具体想法。并非每个人都要复制这些伟大投资家们的成就和投资风格,这些介绍更应该作为成功投资之路上的路标。
带着这些忠告,我们相信拥有深度分析能力的一般企业投资者们,能更好地整理他们建仓的股票数目,并重新将他们的资本分配在10至15只股票上。这里,再次引用李小龙的一句名言:
成功的勇士也不过是普通人罢了,只是他们有着惊人的专注度。
艾伦·卡尔普·波尼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