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大师徐景藩临证百案按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二、 初出茅庐逢机遇,北上求学续深造

父亲和朱师同在一个镇上,全镇总人口不足三万。当时,徐景藩还很年轻,一个初出茅庐的小医生,一般都需要先到其他小乡镇去开业。于是,父亲将他安排到了离家七公里,当年自己开业行医二十多年的坮坵镇,父亲在小镇具有很高声望。逢二、五、八的日子前去,当时称之为“摆期”。现在,父亲让徐景藩沿着自己当年走过的路,先去“摆期”。多年以来,坮坵一带的农民都知道省三先生是逢二、五、八到坮坵的“摆期郎中”,如今,儿子前来,子承父业,也免得百姓再赶到盛泽看病,方便了患者,这对徐景藩来说也是一个极好的机遇。父亲如此煞费苦心、周密细致地考虑和安排,真是无微不至!
最初在坮坵行医期间,业务情况可想而知。一个小先生,谁来求教诊病?起初,上下午共六小时,看一两个病人,都是一些普通的咳嗽、胃痛等疾病,这种坐冷板凳的滋味十分难熬。但父亲一开始就再三告诫徐景藩:“小郎中是要‘守’出来的,‘守’就是要坐得住,只要有病人来,就必须细心诊治,反复思考,开一张药方,服后如能使病人取得效果,才有复诊。”徐景藩牢记父训,没有病人就看书、写字、抄书,从不越雷池一步。当病人求治之时他就认真诊疗,处方用药力求准确。先开两三帖,病情确有改善,患者便会再来复诊。进入夏季,气温渐高,胃肠道疾病增多,还有疟疾、伤寒等传染病也开始滋生。所以在开业一个月后,病人增加到七八号,还有近乡二三里路的出诊一两个。这样,六个小时的时间就显得相当紧张,没有空闲。
秋去冬来,风雪交加,病人又开始减少,所谓“风大一半,下雨全无”,这似乎是乡镇地方看病的规律。风雨的日子,病人少,医生闲,又需多坐坐冷板凳。徐景藩就充分利用这些时间看书,他对自己一贯要求,工作时间只看业务书,有计划地读书,不仅增加了知识,打好中医理论基础,而且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奉行“业精于勤荒于嬉”的古训。所以,乡亲们都夸这小郎中勤奋好学。至于诊金,从不计较,贫病送诊,不收分文,有时还出钱给贫苦的病人配药。
五年的行医生涯,徐景藩在中医理论及临床实践上逐步有所提高。通过阅读一些中西医结合的书刊,初步体会到中医辨证施治、自然药物资源丰富等优点,同时也深感学习一些近代解剖、生理学等知识的重要,以充实对人体结构、功能的认识。对农村一些常见病、多发病,虽有一些初步的医疗经验,然而,对于诊断的精确性和准确性,认识不足。对危、重病症,治疗手段简单,常常束手无策,只有另请高明。他深感自己医疗水平十分有限,萌发了继续学习的愿望,希望能有机会接受现代高等医学教育,但他没有读过初中、高中,因此,这对当时的他来说只能是个奢望。但是,这样的愿望却是美好而非常可贵的,说明他自己并不想浑浑噩噩地度过一生,而是通过自我鞭策,不断进取,加强自学,在平凡的日子里充分利用时间,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拓宽思路,充实自己。他相信“有志者事竟成”,因此,他一直严格要求自己,做好眼前的工作,为将来的深造做着充分的准备。但是在旧社会,路在何方?
春雷一声遍地响。1949年春天,徐景藩的家乡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使那些原先上不了中学的青年,重新燃起了一缕缕上大学的希望火花。徐景藩是从事中医临床的,又非常热爱这个专业。多少年来读书、临证、学习、工作,已初步有了一个医生的模样,不容重换专业。于是他就自学外文、数理化等中学课程,做好准备,等待时机。1950年秋天,华东人民广播电台开办了俄语广播学校,他毅然报名参加。其间按时将作业、考试答卷寄到电台教学组,学完三册。其他课程,则是向曾经或正在吴江中学读书的老同学或邻居、亲友那里借的旧教材,因为这些书籍在家乡是买不到的。由浅入深,他自学了数学、物理、化学、历史、地理,不懂之处,千方百计找人请教。而读医书,行医看病的本职工作还要正常进行,好在业务不忙,每天安排得十分紧凑,见缝插针,寸阴足惜,从不浪费一分一秒。
1952年3月上旬,邻居石鹤令老先生兴冲冲地拿了一份《解放日报》来到他家,告诉他报上刊登了一则中央卫生部关于“中医研究人员”的招生通告,其宗旨目的大概是:招收已经从事中医工作的青年医生去京深造,学习现代医学知识和技能,培养研究中医的人才,继承发扬中医药学。报考条件,一是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五年以上,二是具有高中毕业或同等学力文化水平。考试科目为政治、语文、外语(俄、英文),还有数学、物理、化学、历史、地理。如符合报名条件,约在1个月后进行考试,如能录取,按调干待遇。徐景藩反复仔细地看了报纸,真好像是久旱盼来了甘霖。
这是一次难得机遇,徐景藩对照自己的情况,按高中毕业同等学力报考的条件报了名,但内心却毫无把握,依然是一边行医,一边加强自学。他深知自学之艰难,尤其是化学,没有实验条件,就没有感性认识,不时遇上一大堆难题,令他焦急不安。因此,对报考之事,一直保守秘密,只有妻子知道。一是怕父母担心,若能考上,得离家五年,且毕业后肯定要服从国家安排,不能再回家乡;二是怕报名不成,考试又不合格,贻笑他人,讥笑自己不自量力,异想天开。所以,连邻居石先生也不知他报了名。
当时,县、镇已成立卫生工作者协会,镇上中、西医医务人员约50名,选徐景藩为“学习委员”,每周1~2个晚上,组织时政学习和业务学习。当报名信函发出半月后,县卫生科通知徐景藩及其表弟,还有一名小儿科医生蔡先生三人参加首批血防工作,要求3天后到县血防所报到。报到的翌日上午8点,集中开会,由县卫生科科长周一非主持并宣布具体安排。约在10点过后,徐景藩镇上的西医钱老大夫赶到会场,把一封信交给了他。这是华东军政委员会干部处署名的通知书,通知徐景藩去上海应试。散会以后,他向周科长说明情况。周科长看了通知书,毫不犹豫地让他马上回家准备赴考。这是徐景藩人生旅途中的一次重大转折点,如果没有被认可报名资格,没有这份通知书,没有周科长的当场允诺,也就没有徐景藩的现在!
紧张的考前复习准备,真是废寝忘食!一星期后启程赴沪参加考试。考试完毕,他做好了两种准备,如果没被录取,今后再加强学习,再努力,以后应该还有机会。通过考试,也可增加一些临考的体会和经验。他坦然处之,心也逐渐平静下来,继续行医看书,收听俄语广播教学节目。
1952年6月28日的下午,邮递员送来一封信。那是华东军政委员会卫生部干部处发的信函,用毛笔写道:“兹奉中央卫生部1952年6月14日52卫医字526号通知,公布中医专门研究人员名单,先生已列为正取,务希即行准备,于7月10日上午来部报到,转介去京为要。”徐景藩看到这封信,当时的他,不敢相信这是真的,激动和欣喜的泪水顿时夺眶而出。这封信改变了他的一生,开始转向继续求学深造之路。也说明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共产党的领导下,重视人才培养。也证明了即使没有条件正规学习的年轻人,只要孜孜以求,永不言弃,同样有进入高等学府学习的机会。五十多年来,徐景藩一直保存、珍藏着这封信,作为个人一生最值得纪念的物品。
接着,徐景藩收拾了已经工作五年多的诊所,与父母妻儿、弟妹亲友依依告别,赴京求学。到北京后,依次到人事部、卫生部报到。全国各大行政区共45名学员,卫生部派人员负责全班的管理和政治思想工作,由于大家数学基础薄弱,特地请北师大数学系颜教授给大家补习数学。通过短期的补课,收获十分巨大。特别是颜教授的教学方法,循序渐进,深入浅出,结合实例,使人学有兴趣,易懂易记。虽然仅有一个月的时间,却为以后的医学数学打好了基础,还培养了大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颜老师已是花甲之年,教学经验丰富,真是名副其实的优秀教育工作者,令人肃然起敬,终生难忘!除了学习数学以外,还进行思想教育,如开展社会发展史、党的历史方针政策等讲座。
一个月的时间很快过去,卫生部主管中医工作的同志曾两次来看望大家,召开结业座谈会,勉励大家今后坚持不懈,刻苦努力,完成五年的学习任务。1952年8月下旬,全班同学搬到北京大学理学院学生宿舍,开始了新的学习生活。在理学院读了一年预科后,又到北京医学院学习4年。5年学习期间,在各方面都得到了组织上莫大的关心、爱护和培养教育,感受到无比的温暖,使徐景藩在旧社会连上初中都没有机会的人,有幸进入高校学习、深造。在学习内容方面,一门门现代科学知识,使他产生浓厚的兴趣。过去学的宏观、朴素的中医学理论,现在能从人体生理、解剖、病理、生化等微观中了解真谛。而且也逐步体会到中医的特色和优势,体会到中医、西医各有所长,相互补充,这正是中国医学的特色所在。他求知如渴,勤奋刻苦,加上他善于独立思考,不断有所体会,学习进步很快,所以,虽然他只有高中同等学力,但学习成绩一直保持优良。
五年的学习生活,与同学一起,不仅在德、智、体方面得到全面的培养、提高和锻炼,相互之间还培养了深厚的友谊。并在互相切磋、琢磨,广泛的集中讨论中,交流学习体会和心得。这对他和同学们今后从事中医医疗、教学、科研,特别是坚定中医学的信念,都起着很大的促进作用。
五年的学习生活中,聆听了众多知名教授的讲课和教诲,增长和丰富了基础与临床知识,也学到了他们宝贵的治学经验、教学方法,教授们的授课重点突出,难点清晰,理论联系实际,启发式的课堂讲解,这些对他在专业上的提高、教学上的帮助都是巨大的,有这么多知名的老师授课教导,真是一种幸运,使他受到了极大的鼓舞和鞭策,让徐景藩终身受益、永远难忘!
1957年8月中旬,大家毕业离校,依依不舍,分赴各自的工作岗位。徐景藩被分配到创办不久的江苏省中医院,那时,他刚过而立之年,正是创业立业,大展身手的青春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