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现场急救技术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止 血 技 术

血液是维持生命的重要物质,正常人的血液总量约占自身体重的8%,因此体重为60公斤的人血液总量约为4.8公斤,即4800毫升。急性大出血是人体受伤后早期致死的主要原因。
出血分内出血与外出血两种,内出血在现场难以判断,外出血伤员是现场止血的主要对象,止血的目的是控制出血,防止休克,挽救生命。
一、 失血的判断
失血的速度和数量
失血的速度和数量是影响伤病员生命安危的重要因素。
1. 失血量估计
(1) 轻度休克:
失血量800~1000毫升(儿童100~500毫升),面色苍白,出冷汗,手足湿冷,脉搏快、弱,可达100次/分钟。
(2) 中度休克:
失血量1000~2000毫升,脉搏100~120次/分钟。
(3) 重度休克:
失血量2000毫升以上,呼吸急促,烦躁不安或表情淡漠,脉搏细、弱、摸不清,血压下降,严重者危及生命。
2. 严重度
(1) 成人快速丢失1000毫升血液,儿童丢失500毫升血液,婴儿丢失100~200毫升血液(1岁婴儿血液量约为800毫升,因此150毫升的丢失量即为大失血)即为严重出血。
(2) 失血严重度的判断必须根据伤病员的症状和体征以及失血量的综合分析。如果伤病员存在休克(低灌注)的症状和体征,即为严重性出血。
(3) 出血的生理反应是血管收缩和血栓形成,严重失血者可以导致血液凝固障碍。不可控制的出血或大量失血可导致休克(低灌注)和死亡。
3. 出血类型
(1) 皮下出血:
皮肤表面可见瘀斑、血肿,可短期自愈。
(2) 内出血:
外表看不见,可根据局部或全身症状和体征来判断,如面色苍白、呕血、腹部疼痛、便血、脉搏细弱等来判断胃肠道、肝、脾等重要脏器有无出血。内出血对伤病员的生命威胁很大,还容易被忽视,必须密切观察,及时速送医院行腹腔穿刺、B超和手术止血等救治。
(3) 外出血:
人体受到外伤后血管破裂,血液流出体外,根据血管损伤的种类分成三类。
1) 动脉出血:压力高,血液从伤口喷出或随心脏跳动一汩一汩地冒出。含氧丰富的血液呈鲜红色,流速快、量多。因动脉压力高的原因很难控制出血,当血压下降,动脉喷血的量也随之下降。若在短时间有大量出血,则危及生命。
2) 静脉出血:血液呈涌出状或徐徐外流,因乏氧呈暗色,速度稍缓慢;静脉性出血量虽然可能很多,因为静脉压力低,大部分出血比较容易控制。
3) 毛细血管出血:血液像水珠流出或渗出,血液呈红色,量少,多数能自行凝固止血(系无凝血机制障碍)。
二、 止血材料
常用无菌敷料、创可贴、止血带;就地取材用布料止血带,如三角巾、毛巾、手绢、布料、衣物等;禁用电线、铁丝等替代物。
三、 止血方法
止血方法包括指压止血法、加压包扎止血法、加垫屈肢止血法、止血带止血法。
(一) 止血操作要点
1. 尽量戴医用手套;如无医用手套处理伤口时,必须用肥皂清洗手,也可用敷料、干净布片、塑料袋等作为隔离层。
2. 脱去或剪开衣服、裤子,暴露伤口,检查出血部位。根据出血的部位和出血的多少,采取不同的止血方法。
3. 对嵌有异物或骨折端外露的伤口不要采取直接压迫止血。不要去除血液浸透的敷料,而应在其上面直接压迫止血。
4. 肢体出血应将受伤的区域抬高到超过心脏的高度。
5. 止血带应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选择使用。
(二) 指压止血法
用手指压迫在出血部位靠近心脏端的动脉血管上,使血流中断而达到止血目的。优点是快速、有效;缺点是不宜持久。如果四肢出血,尽可能抬高伤肢。
1. 颞动脉
在同侧耳屏前上方1.5厘米处,用拇指压迫颞浅动脉阻断血流。主要控制头部发际范围内及前额、颞部出血(图3-1)。
2. 面动脉
在下颌角前凹陷内,用拇指压迫面动脉阻断血流。主要控制颌部及颜面部的出血(图3-2)。
图3-1 颞动脉指压止血法
图3-2 面动脉指压止血法
3. 枕动脉
在后枕部扪到枕动脉搏动予以压迫阻断血流。主要控制头后部位出血(图3-3)。
4. 锁骨下动脉
在锁骨上窝,胸锁乳突肌锁骨头的外侧向后对准第一肋骨,扪到动脉搏动予以压迫阻断血流。主要控制肩部、腋窝或上肢出血(图3-4)。
图3-3 枕动脉指压止血法
图3-4 锁骨下动脉指压止血法
5. 腋动脉
在腋窝中点压向肱骨头,或在上臂中段内侧,扪到动脉搏动予以压迫阻断血流。可以控制上肢出血(图3-5)。
6. 肱动脉
在上臂内侧扪到动脉搏动予以压迫阻断血流。主要控制手、前臂及上臂中或远端出血(图3-6)。
图3-5 腋动脉指压止血法
图3-6 肱动脉指压止血法
7. 尺、桡动脉
在腕部掌面两侧扪到动脉搏动,同时予以压迫阻断血流,主要控制手部出血(图3-7)。
8. 指根动脉
单纯手指出血时,同时压迫手指两侧动脉。主要控制手指出血(图3-8)。
图3-7 尺、桡动脉指压止血法
图3-8 指根动脉指压止血法
9. 股动脉
以大腿根部,腹股沟中点偏内侧下方,扪到动脉搏动用拳头或掌根向外上方,予以压迫阻断血流。主要控制大腿,小腿或足部出血(图3-9)。
图3-9 股动脉指压止血法
10. 腘动脉
在腘窝中部扪到动脉搏动,用拇指或掌根向深部压迫阻断血流(也可用加压包扎止血),主要控制小腿或足部出血(图3-10)。
11. 足背动脉与胫后动脉
用双手拇指分别在足背第1,2跖骨基底部的足背动脉和内踝下方的胫后动脉处压迫阻断血流,主要控制足部出血(图3-11)。
图3-10 腘动脉指压止血法
图3-11 足背动脉与胫后动脉指压止血法
(三) 加压包扎止血法
先用无菌敷料或清洁的纱布、棉花、毛巾、衣服等覆盖伤口,再以绷带、三角巾或绳索等加压包扎,可以减少出血(图3-12)。注意覆盖物应足够厚。
图3-12 加压包扎止血法
(四) 加垫屈肢止血法
腋窝、肘窝或腘窝出血时,如果没有骨关节损伤,可以采用大小适宜的垫子放在关节处,然后屈曲关节用绷带扎紧,可以有效止血(图3-13)。每隔30分钟缓慢松开2分钟,防止肢体坏死。
图3-13 加垫屈肢止血法
a.腋窝加垫止血法 b.肘窝加垫屈肢止血法 c.腘窝加垫屈肢止血法
(五) 填塞止血法
用无菌棉垫、纱布等紧紧填塞在伤口内,再用绷带或强力自粘绷带、三角巾等加压包扎。本法适用于创口较深、出血迅猛,无法采用指压止血或止血带止血的部位出血(图3-14)。
图3-14 胸部创口填塞止血法
(六) 止血带止血法
用于其他止血方法无效的四肢大出血。
现将目前常用的四种止血带使用方法介绍如下:
1. 卡扣式止血带止血法  对受压迫的肢体损伤较小,容易控制,操作方便(图3-15)。

图3-15 卡扣式止血带止血法
a. 卡扣式止血带 b. 卡扣式止血带止血
2. 橡皮止血带止血法 在准备止血的部位加好衬垫,以左手拇指、食指和中指拿好橡皮管止血带的一端,另一手拉紧止血带围绕肢体缠绕一周,压住止血带的一端,然后再缠绕第二周,并将止血带末端用左手食、中指夹紧,向下拉出固定即可。还可将止血带的末端插入结中,拉紧止血带的另一端,使之更加牢固。
3. 绞紧止血法 是替代橡皮止血带的一种方法,可使用三角巾、绷带、领带、布条等,折叠成条带状当做止血带使用。上止血带的部位加好衬垫后,用其缠绕一圈,然后打一活结,再将一短棒、筷子等一头插入活结部位止血带与肢体之间,并旋转绞紧至停止出血,再将其另一端插入活结套内,将活结拉紧即可。
4. 手指出血时,可先用指压法压迫后,采用橡皮筋止血(图3-16)。
使用止血带注意事项:
图3-16 橡皮筋止血法
1. 不轻易使用止血带
在实际抢救期间因为止血带使用不当或忘记放松止血带导致远端肢体缺血坏死的惨痛教训时有发生。(特别提醒,不要用塑料绳子、细钢丝、电线等)。
2. 要有衬垫
所有止血带不可直接结扎在皮肤上,应先用三角巾、毛巾等做成平整的衬垫缠绕在要结扎止血带的部位,然后再上止血带。
3. 结扎部位不可错
上肢在上臂的上1/3处;下肢在大腿中上1/3交界处。(止血带扎在上臂中1/3处以下时可能会损伤神经;扎在前臂或小腿则不能达到止血目的)。
4. 结扎松紧适度
过紧可能损伤健康组织,过松达不到止血目的。
5. 时间警惕性
应在明显部位注明结扎止血带的时间,使用时间不宜超过4小时,并且应每隔30分钟放松一次,一次放松5分钟,以暂时恢复远端肢体血液供应。放松期间压迫伤口以减少出血。之后再用时应在比原来结扎部位稍低平面重新结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