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瘫针刀微创治疗与康复(第2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成果鉴定与技术推广

一、成果鉴定
■1999年,采用小针刀疗法治疗脑瘫的项目正式立项。2005年,由任月林、任旭飞所著的《实用针刀医学治疗学》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由此进一步加快了小针刀疗法治疗小儿脑瘫的研究步伐,使小针刀治疗小儿脑瘫更加规范。2006年,“小针刀治疗小儿脑瘫的项目研究”在香山科学会议上得到了与会专家、学者的充分认可和高度评价,使这一新技术得以发扬光大。
■2007年,针刀微创治疗小儿脑瘫技术在临床上取得了重大突破,为加快该疗法更加科学化、规范化,中华中医药学会针刀医学分会成立了小儿脑瘫学组及“针刀微创治疗脑瘫技术”攻关小组,由任月林担任中华中医药学会针刀医学分会脑瘫学组组长。
■自1999年3月立项起,针刀治疗小儿脑瘫整整经过10年的潜心研究,经过大量的病例观察与治疗分析,使针刀微创治疗脑瘫技术进一步完善,更加科学化、规范化。
■2009年2月,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主持,在中国中医科学院召开“脑瘫针刀微创治疗技术研究”鉴定会。鉴定委员会由中国中医科学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中日友好医院、中国康复研究中心、武警医院的有关专家组成。鉴定委员会听取了课题组的工作汇报,审查了相关的技术资料及文件,经过认真评议,一致同意通过鉴定和作出以下鉴定意见:
□该项目在多年应用针刀疗法治疗小儿脑瘫的基础上,依据针刀医学理论,结合脑瘫患者的生理病理及临床特点,分别从神经、肌肉、肢体畸形三方面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脑瘫针刀微创治疗技术,并对相应技术的操作过程、注意事项及临床适应证、禁忌证等进行了规范,具有安全有效、患者易于接受、无副作用、治疗费用低等特点,目前已在国内多家医疗机构应用。
□项目研究过程中,首次在针刀医学理论体系中提出以下新理论、新观点和新方法:
◇首次提出脑瘫的肢体运动障碍和形态异常是锥体系病变次生“力平衡失调”所致。
◇中枢神经部分损伤通过外周神经可控性输入的触激,改变中枢神经输出,逆转异常信号的传递;既是具有突破性的创新性理论,也是对针刀医学理论的丰富和完善。
◇在针刀医学理论及创新理论的指导下,分别对改善不同部位神经、肌肉、肢体畸形的手术入路、操作手法及技巧等进行了探索和实践,提出了抑制痉挛、改善肌张力、矫正畸形的小儿脑瘫治疗原则,从而建立并规范了针刀微创治疗脑瘫技术,并经多家医疗机构的临床应用,已证实针刀微创治疗脑瘫技术实用可行。
□该项研究科学实用,具有推广应用价值,是一项创新性成果。该项目在国内外同类工作中处于领先地位。
□鉴定委员会还对该项目的推广应用提出了以下建议:
◇本项目作为针刀医学研究的示范课题,应加大推广力度。
◇所建立的脑瘫针刀微创治疗技术应由相关学术团体进行认定和发布,以作为行业标准予以实施。
■2011年4月,“脑瘫针刀微创治疗技术”荣获国家级技术成果奖,这是针刀医学首次在本专业内获得的最高奖励,也是对针刀治疗脑瘫的充分肯定,属中国原创技术,目前已纳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A级管理项目,任月林教授也被确认为该项目的持有人。
二、技术推广
■为培养和造就一支道德高尚、技术过硬的脑瘫针刀微创治疗与康复专业人才队伍,经中华中医药学会批准,2011年2月在广西北海召开“中华中医药学会脑瘫针刀微创治疗与康复学术交流会”,400余人参会,为脑瘫针刀微创技术的研究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和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