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配方颗粒临床调剂外治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四章 外用剂型及使用原则

中医外治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外治药物、外治剂型和外治用法。中药外治的原则是要根据皮肤损害的具体特点来选择适当的药物、剂型和用法。在剂型使用上主要遵循“干对干,湿对湿”的基本原则,即对粗糙、干燥的皮损采用流动性较差的剂型,如软膏、硬膏;对渗出、糜烂型的皮损采用液态制剂,如溶液、油剂等。

一、具体原则

1.要根据病情的阶段选择用药
如皮肤炎症在急性阶段,若仅有红斑、丘疹、水疱而无渗液,宜用洗剂、粉剂、乳剂;若有大量渗液或明显红肿,则用溶液湿敷为宜。皮肤炎症在亚急性阶段,渗液与糜烂很少,红肿减轻,有鳞屑和结痂,则用油剂为宜。皮肤炎症在慢性阶段,有浸润肥厚、角化过度时,则用软膏为主。
2.注意控制感染
有感染时先用清热解毒、抗感染制剂控制感染,然后再针对原来的皮损选用药物。
3.用药宜先温和、后强烈
外治用药时,宜先用性质比较温和的药物。尤其是儿童或女性患者不宜采用刺激性强、浓度高的药物。面部、会阴部皮肤娇嫩处慎用刺激性强的药物。
4.用药浓度宜先低后高
先用低浓度制剂,根据病情需要再提高浓度。一般急性皮肤病用药宜温和以安抚,顽固性慢性皮损可用刺激性较强和浓度较高的药物。
5.随时注意药敏反应
一旦出现过敏现象,应立即停用,并给予及时处理。

二、各种常见剂型的应用

1.溶液
溶液是由至少两种物质组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药物溶液是由一种或多种药物(或有效成分)与水等溶剂构成的混合物,供局部涂擦、洗涤、浸泡、沐浴、湿敷等。中药溶液则是以传统中医基础理论为依据,结合中医四诊合参的辨治体系,将复方或单味中药与水煎煮或与其他有机溶剂结合得到的煎煮液或中药的浸泡液。在治疗时,溶液能够使得汗孔开张,吸附药汁。同时,还可借湿润之性,清除表皮坏死组织、汗孔的阻塞物,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在皮肤科外用时,适用于无渗液或渗液很少的急性、亚急性皮肤病,如婴儿湿疹;有脓液的皮肤病,如脓疱疮。其主要作用包括:①清洁作用:清除皮损上的浆液、脓液、外用药,留下的粉末或药膏等;②保护作用:减少摩擦、保护皮肤;③治疗作用:根据所用方药的不同,可起到止痒、解毒、养血润肤等作用。
2.散剂
将单味和复方药物制成的混合均匀干燥极细粉末,又称粉剂、药粉或药面。散剂主要有清凉散热、收湿拔干、生肌长肉、安抚保护等功效。主要适用于无明显渗出的各种皮炎,如急性红斑、丘疹,痱子等;也可用于多汗症、渗出性脚癣的治疗。
使用散剂时可用棉签蘸药粉轻扑患处或用水(或新鲜药汁)将散剂调匀外擦等。由于散剂直接作用于皮肤,这就要求散剂过80~120目的样筛,保持干燥,以免变质;有渗出液分泌物或脓性皮损忌用,易结成药痂,继发感染;干燥皲裂性皮损忌用,以防进一步收湿拔干。
3.洗剂
将中药颗粒溶解或浸渍制成的药液,又称洗药。洗剂主要有清洁除臭、抑制渗出、活血通络、祛湿杀虫止痒等功效。常用于溻渍法和洗疗法,其中溻渍法又称湿敷法。湿敷法是将湿敷垫(纱布6~8层)浸入配好的药液,然后进行贴敷,主要适用于皮肤肿胀、有糜烂渗出的皮损,如急性湿疹、皮炎等;洗疗法是将配好的药液泡洗全身或浸泡局部患处,主要适用于各型慢性湿疹、皮炎、皮肤瘙痒症、银屑病、汗疱疹、手足癣等。
洗剂的使用次数和时间,应根据皮损轻重、分泌物的清洁度决定;年老、幼儿、体弱多病者,时间不宜过长;血液循环不良的损害不宜采用开放性冷湿敷;湿敷法应注意贴敷紧密,才能达到治疗的目的。
附:水粉剂
将水和适量不溶性粉剂(30%~50%)混合而成,在使用前需要加以振荡,又称振荡剂、洗剂。水粉剂主要有收敛止痒、清热消炎、收湿拔干、安抚保护等功效。主要适用于急性红斑、瘙痒无渗出的皮损。使用时将药液振荡均匀,用纱布或毛刷蘸药液涂布在皮损上,每日数次。使用水粉剂时注意糜烂有渗出性皮损及有脓液痂皮者,不宜使用;局部末梢血液循环不良者,不宜使用;慢性炎性皮损、干燥皲裂肥厚苔藓样变者,不宜使用;含有酒精的水粉剂,不能用于急性过敏性皮炎的皮损。
4.油剂
由植物油调配适量的药粉而制成,又称油调剂。油剂主要有清洁润泽、软化痂皮、保护创面等功效。主要适用于各型渗出性急性皮炎、湿疹、脓疱病等,各型红皮病,急性、亚急性皮炎、湿疹等有继发感染且表面有糜烂渗出者。
使用时将新鲜植物油和药粉调成糊状,用小毛刷蘸药油均匀涂擦于皮损上。由于植物油性质缓和,适用于一般炎性、敏感性皮损,但对于其他药油要考虑其适用范围;使用油剂换药时,可用植物油轻拭。
5.酊剂
用酒或以酒为溶媒制备的不含固体粉末的液体制剂,又称酒剂。酊剂主要有清凉止痒、解毒杀虫、舒筋活血等功效。主要适用于各种瘙痒性皮肤病、脱发、白癜风、手足癣等病的治疗。
将中药颗粒与75%乙醇溶液(酒精)搅拌过滤取液,使用时均匀地涂布于皮损处。因酒精有较强的刺激性,故急性炎症及糜烂渗出性皮损应禁用;皮肤干燥、皲裂性皮损不宜使用;皮肤褶皱部位及黏膜表面不宜使用;皮损面积较大时,应稀释使用;冬天慎用,以防冻疮。
6.糊剂
将基质(液态基质多用水,也可用油性基质)中加入25%~50%不溶性中药粉末,调成糊状的外用制剂,有油脂性糊剂和水溶性糊剂两类。糊剂主要有保护创面、干燥收敛、散热止痒、软化皮损等功效。主要适用于亚急性渗出或分泌物较少的皮损、慢性浸润肥厚的皮损等。使用前宜临时配制,边搅拌边分次缓缓加入中药粉末,均匀涂布于皮损处。糊剂中因粉剂的含量较多,黏着力强,故不宜用于有毛发部位的皮损。
7.软膏
用适宜的基质与药物混合制成的一种均匀、细腻、有适当稠度的半固体膏状外用制剂,含有的不溶性固体粉末一般不超过30%。软膏是最常用的外用制剂之一,主要有保护创面、润泽皮肤、软化角质、促进修复等功效。主要适用于皮肤深层皮损、皮肤干燥皲裂、溃疡、浸润肥厚型皮损等。
对于干燥、脱屑及皲裂为主的干性皮损,应当使用油脂类基质;对于糜烂、溃疡及水疱型皮损,皮肤屏障已不存在,应选用易于透入的水溶性基质;如果病位较深,需要药物作用深入,则选择渗透性较强的各型乳剂为宜。但油脂性基质吸水性较差,在皮肤急性炎症早期及有渗液时,或油脂溢出性皮肤病,如脂溢性皮炎、痤疮等,不宜使用;易分解腐败的软膏,要在使用时随时配制,或加入适当防腐剂;不溶性粉末应充分研磨至过100目筛再加入;易挥发性的药物在配制时,应在基质温度降低到30℃左右时再加入等。
8.熏剂
是将中药粉末后制成一定形状(药卷、药饼、药香等)或直接用药末点燃后,使其在不完全燃烧过程中发生浓烟,以烟熏患处进行治疗的一种外用剂型。主要有祛风除湿、杀虫止痒、活血通络、回阳生肌、促进吸收等功效。对于神经性皮炎、银屑病及瘘管、溃疡等有不错的疗效。
使用熏药时注意温度适宜,以防烫伤;熏药完毕后注意保暖,以防受凉引起病情加重;重症高血压、重症贫血、高热、结核病、大失血、精神病、某些传染病(如肝炎、性病等)、皮肤破溃、心血管疾病代偿功能障碍、青光眼、严重肝肾疾病、孕妇及经期妇女等禁用。

三、临床常用配方颗粒制剂外用方法

(一)熨法
熨法是把药物加酒、醋炒热,布包熨摩患处,使腠理疏通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方法。目前常因药物的炒煮不便而较少应用,但临床上单纯热敷还在普遍使用。根据不同的病情,选择适当的药物和适当的辅料,经过加热处理后敷于患部或腧穴。本法主要利用温热的作用,促进药物透入腠理,药物借热力而发挥作用,达到温通筋络、温运脾胃、理气止痛等功效。熨法以经络为径,作用于人体的唯一通路,通过体表皮部渗入热力与药力,激发经气,调动了经脉的功能,由经络气血输送药力和热力,循皮部—络脉—经脉—脏腑的路线,由表及里,直至病所,或作用于皮肉脉筋骨,或作用于功能失调之脏腑,而最终达到温通经络、调和气血和扶正祛邪的整体功效。
熨法的核心在于温通经络、调和气血,其法本身具有温热效应,再同时配用辛香类药物,药力热力双重增效,通透经络表里,深入病所,促进病患部位恢复,其效立彰。现代研究也表明,熨法的温热刺激可使皮肤局部血管、淋巴管扩张,促进血液、淋巴循环,以透过皮层,加强对药物有效成分的吸收;可改善局部组织营养代谢,消除炎性反应及水肿,提高免疫力,调节全身功能等。本法尤其适用于寒痹诸症和气血功能失调引起的疾病;可用于治疗风寒痹痛、虚寒性胃痛、小儿消化不良、风寒感冒、寒性闭经乳痈的初起或回乳等病。
应用时需注意:
随时听取患者对治疗部位热感程度的反映,不得引起皮肤灼伤。局部皮肤溃烂者不可用熨法。本法一般用于寒证或热象不明显者,热证禁用或慎用。
(二)热烘疗法
热烘疗法是在病变部位涂药后,再加热烘,通过热力的作用,使局部气血流畅、腠理开疏,药物渗入,从而达到活血祛风以减轻或消除瘙痒感、活血化瘀以消除皮肤肥厚等治疗目的的一种方法。
依据病情,选择相适应的药膏,如鹅掌风用疯油膏,慢性湿疮用青黛膏,牛皮癣用疯油膏等。操作时先将药膏涂于患部,须均匀极薄,然后用电吹风烘或用神灯直接照患部,每天1次,每次20~30分钟,烘后即可将所涂药膏擦去,保证治疗效果。现代研究表明,热烘疗法之热效应与其他生物热效应基本类同,由于热的传导,使深层组织温度升高,血管扩张,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来达到治疗目的。临床在治疗不同疾病时多使用不同的制剂,常见类型包括膏剂、霜剂、散剂等。
治疗时需提醒患者注意:
清洁皮肤,安排好生活和工作,不穿长袖衣服,避免衣服覆盖影响吹烘效果。治疗时随时听取患者对治疗部位热感程度的反映,注意调节好电吹风或神灯的距离,不得引起皮肤灼伤,以患者感觉舒服为宜。过热易致皮肤烧伤;热度不够,疗效又欠佳。还应注意照射局部皮损的时间,如对于皮肤比较娇嫩的部位或女性患者,应将治疗的时间适当缩短,以免发生局部刺激反应。一切急性皮肤病禁用。
(三)溻渍法
溻是将饱含药液的纱布或棉絮湿敷患处;渍是将患处浸泡在药液中。溻渍法是通过湿敷、淋洗、浸泡对患处的物理作用,以及不同药物对患部的药效作用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方法。近年来,溻渍法除了治疗疾病外,在用途上有了新的发展,如药浴美容、浸足保健防病等。常用方法有溻法和浸渍法。
溻法:
包括冷溻、热溻、罨敷。
冷溻:
将中药洗剂、散剂、酊剂冷敷于患处,通过中药透皮吸收,同时应用低于皮温的物理因子刺激机体,达到降温、止痛、止血、消肿、减轻炎性渗出的目的。
热溻:
是将中药煎汤或其他溶媒浸泡,根据治疗需要选择常温或加热,将中药浸泡的敷料敷于患处,通过疏通气机、调节气血、平衡阴阳,达到疏通腠理、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目的。
罨敷:
是利用药物或物品,敷于人体表面的某一部位或穴位。本法有冷罨敷与热罨敷两种。在冷罨或热罨的同时,外用油纸或薄膜包扎,可减缓药液挥发,延长药效。冷罨主要方法为局部喷激冷水或用星水(即星夜时所取之水)灌于塑料袋中进行冷敷。热罨主要方法为将青盐炒热,装入布袋,在腹部热敷。受伤瘀血者,用热石罨敷。
浸渍法:
包括淋洗、冲洗、浸泡等。
淋洗:
又称淋射法,是用药物煎剂或冲剂不断喷洒患处的一种外治法。
冲洗:
是用药物煎汤冲洗创口,以起洁净作用的方法。
浸泡:
直接将患处浸泡于药液中。
在功能方面:
溻法能使皮肤表层融化、溶解,消除分泌物,还能随所用的药物有收敛、杀菌等作用,对皮肤有保护、清洁、消炎、镇痛、止痒等功效。浸渍法根据不同的药物可起到调和气血、平衡阴阳、疏通经脉、透达腠理、祛邪和中、温经散寒、祛风除湿、清热解毒、通络止痒等功效。
适应证方面:
溻法中的冷溻适用于阳证疮疡初起,溃后脓水较多者;例如急性湿疹、接触性皮炎。热溻适用于脓液较少的阳证溃疡、半阴半阳证和阴证疮疡;例如用于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罨敷对于慢性肥厚、干燥的皮损更加适宜。冷罨敷法多用于由伤热及燥热引起的刺痛等症。热罨敷法多用于各种寒凝、血瘀证。浸渍法中的淋洗多用于溃疡脓水较多,发生在躯干部者;冲洗多用于腔隙间感染,如窦道、瘘管等;浸泡适用于疮疡生于手、足部及会阴部患者。本法亦可用于皮肤病全身性沐浴,以及药浴美容、浸足保健防病等。
注意事项:
用溻法时,药液应新鲜,湿敷范围应稍大于创面。热溻、罨敷的温度宜在45~60℃。阴寒证及皮肤感觉减退的患者不宜冷敷。操作过程中观察皮肤变化,特别是创伤靠近关节、皮下脂肪少的患者,注意观察患肢末梢血运,定时询问患者局部感受。如皮肤苍白、青紫,应停止冷敷。冰袋不能与皮肤直接接触。外伤后患处有伤口、皮肤急性传染病等忌用中药热溻技术。湿敷液应现配现用,注意药液温度,防止烫伤。治疗过程中观察局部皮肤反应,如出现水疱、痒痛或破溃等症状时,立即停止治疗,报告医师。注意保暖,必要时遮挡保护患者隐私。淋洗、冲洗时,用过的药液不可再用。局部浸泡一般每日1~2次,每次15~30分钟。全身药浴可每日1次,每次30~60分钟。淋洗时,药液量之大小,喷淋时间之长短,可依具体病证而定。若用于溃疡,已经使用过的药液,不得重复使用,应另煎药液。淋洗时应注意保暖,治疗完毕,要擦干局部皮肤。夏季药液搁置时间不能过长,以免变质,尽量用新鲜药液淋洗。
(四)熏洗法
熏洗法是指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将通过辨证施护而选定的药物,经过水煎加工成中药液,配兑热水,或用散剂冲泡,趁热在患处熏腾,先熏后洗,进行局部熏蒸和坐浴,以达到疏通腠理、祛风除湿、清热解毒、杀虫止痒、消肿止痛、收敛止血等治疗作用的一种治法。
本法具有清洁、消炎、抗感染的作用。中药熏洗将药物作用于局部组织,使局部组织内的药物浓度高于其他部位,局部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周围组织的状态,从而起到消炎退肿的目的。同时,中药局部熏洗还具有良好的抗感染作用,能促进细胞的增生分化与肉芽组织的增长,加快伤口的愈合,故局部熏洗疗效明显,取效迅速。
操作流程:
①备齐物品:药物、温水、盆、干毛巾。②准备:根据辨证论治选用适当的药物并煎煮好,置于盆中,并按一定比例与温水混合待用;将患处清洗干净,并暴露患处。③熏蒸:以药液蒸气熏蒸于患处。④清洗:待药液温度降至适当温度(38~40℃左右,以患者舒适为宜),清洗或浸泡患处。⑤时间:根据患者病情、药物选择、治疗目的,每次可浸泡10~30分钟,术后换药前坐浴者时间宜短,以坐浴为主要治法者宜稍长,冬季宜短,夏季宜长。⑥次数:根据病情需要,每日可2~4次。⑦熏洗完毕,倒掉药液,用干毛巾擦干患处,如有伤口,则进行换药。需专人陪伴,如有不适,立即停止。
适用范围:
①手足眼疾病,如冻疮、脚气、角膜溃疡、黄液上冲等;②妇科疾病,如带下量多、阴道炎、宫颈炎、附件炎、盆腔炎等;③肛肠科疾病,如肛裂、痔疮、肛瘘、肛周脓肿破溃后、肛管直肠脱垂、肛肠术后等;④男科疾病,如前列腺炎、尿道炎、附睾炎等;⑤皮肤疾病,如肛周及会阴湿疹、瘙痒症、皮肤感染等;⑥性学疾病,如尖锐湿疣、生殖疱疹、非淋球菌性尿道炎等;⑦骨科疾病,如坏死性筋膜炎、坐骨臀肌滑囊炎等。
注意事项:
注意药液的温度及坐浴的时间,防止烫伤,以患者感到舒适为度;保证床铺干燥、舒适、整洁,适宜的室内温度、湿度、通风;患者选择正确的姿势,多食蔬菜水果,忌辛辣、酒等;伤口重度感染患者,需充分清创后再坐浴,以控制感染扩散。
(五)药浴法
药浴法是指中药煎煮好后,按照一定比例与水混合,患者浸泡全身或浸泡局部患处,以达到活血化瘀、祛湿止痒、解毒杀虫的一种治疗方法,是一种常用中医外治法。
主要功效:
①加速药物吸收。药浴浸泡可使皮肤角质层的厚皮膨胀、脱落,加强药物的吸收作用。同时药浴液的温热效应能够提高组织的温度,舒张毛细血管,改善循环,使血液加速,且通过皮肤组织吸收后,调节局部免疫状态,抑制和减少生物活性物质的释放。②降低外界刺激。药浴中的药物,具有安抚、收敛的作用,同时附着于皮肤上,降低了外界对于皮损的刺激。③减少毒副作用。药浴液中的药物离子通过皮肤黏膜的吸收、扩散、辐射等途径进入体内,避免了肝脏首过效应,减少了毒副作用。
应用方法:
药物煎汤后按一定比例与水混合,然后让患者浸泡全身或浸泡局部患处。本法应在擦涂软膏前进行,每日或隔日泡洗1次,注意温度的适宜,不要过冷或过热。水疱、汗疱疹等病,适宜用冷泡法,每次10~20分钟,待水疱吸收干涸后,再用乳剂或软膏。
注意事项:
治疗时,注意药液的温度、每次的时间都应随着病情的变化而变化,其中慢性肥厚型疾病可适当延长时间,温度也不可过低,舒适即可。皮肤有皲裂或渗出糜烂的皮损,忌用药浴以避免感染。手足癣有糜烂、皲裂时,待皮损愈合后才可使用。对于儿童、老人和心、肺、脑等病患者,不宜单独洗浴,应有家属助浴,且洗浴的时间不宜过长。沐浴时,对患有关节病的患者,洗浴时间应稍长一些,多用热水浸泡浴巾热敷。沐浴时和出浴后,若感觉口渴,应喝1 000ml左右的温水,及时补充水分。
(六)足浴法
足浴法是指根据中医辨证施治原理,选择适当的药物水煎后放入足浴盆中对足部进行洗浴,通过药物的治疗作用和对局部经络穴位的刺激作用,来预防和治疗疾病的一种治疗方法,简称足浴。通过水的温热作用、机械作用、化学作用及借助药液的治疗,起到疏通腠理、散风除湿、透达筋骨、理气活血等作用,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足浴法包括两种通行的操作方案:①根据病情,先选择药物,加工成药水,如中草药煎液、盐水、苏打水、硫黄水等;将药水稀释成合适的浓度,并加热至需要的温度,一般取水温为40℃左右;在药液浴足15~30分钟后,用温清水冲洗,最后用干毛巾擦干,休息15分钟。②将所选药剂用水稀释成合适的浓度,加热至需要的温度,倒入浴盆内,浴足时间一般为15~30分钟;药浴完毕,用温清水冲洗,再用干毛巾擦干、穿衣。
常见适应证:
骨伤科的颈椎病、肩周炎、腰肌劳损、坐骨神经痛等;内科的感冒、肺炎、冠心病、面神经麻痹、贫血、消化性溃疡、胃下垂、慢性肾炎、糖尿病、神经衰弱、头痛、眩晕等;外科的肠梗阻、胆石症、前列腺炎、慢性阑尾炎、痔疮等;妇科的月经失调、痛经、闭经、子宫脱垂、盆腔炎、围绝经期综合征等;五官科的近视、慢性鼻炎、咽炎、牙痛、口疮等。
注意事项:
足浴应在饭后1小时之后进行。饭前足浴,由于肠胃空虚,体能下降,足浴时汗出较多,易造成虚脱;餐后立即足浴可造成胃肠道血液减少,不利于消化,甚者可引起肠胃不适,出现恶心、呕吐。足浴水温要适度,不可太烫,以免烫伤皮肤,可先用手试一下温度。足浴时间不可太长,尤其是全身热水浴时。由于大量出汗,体液丢失;皮肤血管充分扩张,体表血量增多,造成头部缺血,易发生晕厥。如发生晕厥,应及时扶出浴盆,平躺于床上,休息片刻。可给患者喝些白开水或糖水,以补充水分。足浴时,冬天应保暖,房间温度不宜低于20℃;夏季要避风凉,防止因感冒引起疾病加重。足浴后应慢慢起身。如浴后猛然从足浴盆中站起,易引起直立性低血压而致眼前发黑、眩晕甚至晕厥。
(七)脐疗法
脐疗法是运用多种剂型的药物,对脐部施以敷、贴、填、熨、熏、灸、按摩、拔罐等,以防治疾病的一种常用外治方法。本处主要介绍贴敷脐部法,即将药物制成一定的剂型外敷于脐部,是脐疗最主要和最常用的方法,简称贴脐法。贴脐法又可分为以下数法:
填法:
将药物适量填于脐内,胶布固定。多用散剂或丸、丹剂,用药部位一般局限于神阙穴。
敷法:
将鲜药捣烂敷于脐部,或用干的药末用水调和成膏状敷于脐部。用药部位可不局限于脐孔内,较填法范围大。
覆法:
将用量较多的药物捣烂或研末或调糊膏,覆盖在脐部及脐周围。用药部位较大,不局限于神阙穴。
涂法:
将药汁、药膏、药糊等涂擦于脐部。
滴法:
将药汁根据病情需要,温热或冰凉后,一滴滴徐徐滴入脐内。
熨法:
将药物切粗末炒热布包,趁热外熨脐部。
贴法:
将药物先制成膏药贴于脐部,固定扎紧。
掺法:
将药物少许研细末掺于膏药上,外贴于脐部。
治疗功效:
肚脐敏感度高,渗透力强,药物易于穿透、弥散而被吸收。神阙总理人体诸经百脉,联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皮肉筋膜,使药力经脉络迅速渗透到各个组织器官,以调节人体之气血阴阳,扶正祛邪。其中熨法又可借温热之气以温中助阳、散寒除湿、调和气血、通经止痛,从而达到愈病的目的。
适应证:
①温通阳气,回阳苏厥:虚脱、晕厥、中风昏迷等急证。②调理冲任,固经安胎:遗精、阳痿、早泄、妇女月经不调、痛经、崩漏、带下、滑胎等疾患。③健脾开胃,升清降浊:胃痛、痞满、呕吐、泄泻、痢疾、纳呆等消化系统病症。④通调三焦,利水消肿:小便不通、腹水、水肿、黄疸等。⑤通经活络,理气和血:痹证及诸痛证。⑥敛汗安神,固精止带:自汗、盗汗、遗精、惊悸、失眠、带下等。此外,脐疗可增强人体抗病能力,有祛病保健、益寿延年之功。
注意事项:
脐孔内常有污垢,故应用脐疗时先用酒精棉球对脐部进行常规消毒,以免发生感染。脐疗用药虽有自己的特点,但一般情况下仍应辨证用药,方能提高疗效。在用有较强刺激的药物时,宜先在脐部涂一层凡士林后再用药或治疗,可避免脐部皮肤起疱,在给小儿用药时尤应注意这点。脐疗给药时一般用胶布等固封,个别患者会对胶布等发生过敏反应,可见局部瘙痒、红赤、丘疹等现象,可暂停用药,予开瑞坦(氯雷他定)口服观察。由于脐部吸收药物较快,故用药开始几天内,个别患者会出现腹部不适或隐痛感,一般过几天会自行消失。慢性病和预防保健应用脐疗药物时,宜采用间断用药的方法,如2次换药之间宜间隔数小时或1天,2个疗程间可休息3~5天。一般不应长时间连续使用,以免引起脐部过敏反应。孕妇宜慎用脐疗,有堕胎或毒副作用的药物更当禁用。
(八)敷贴法
敷贴法是将药物研为细末,并与各种不同的液体调制成糊状制剂,敷贴于一定的穴位或患部,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敷贴法除能使药力直达病所发挥作用外,还可使药性通过皮毛腠理由表入里,循经络传至脏腑,以调节气血阴阳,扶正祛邪。
应用时需根据具体病情选用药物,并将所用药物研细,以醋或酒、菊花汁、银花露、葱汁、姜汁、韭汁、蒜汁、鸡蛋清、油类等调成糊剂备用。局部或选择穴位,然后敷药。临床所用药物一般多为单味中药,也可用复方。如白胡椒末敷大椎可治疟疾,敷脐可治腹痛、腹泻等;五倍子、何首乌等分,共为细末,醋调成膏状,每晚睡前敷脐部,次日晨起取下,治疗遗尿。
治疗方面:
①内科疾病,如咳嗽、哮喘、泄泻、痢疾、黄疸、便秘、脱肛、水肿、癥瘕、癃闭、遗尿、尿浊、痹证、诸痛证、中风半身不遂、疝气、疟疾等;②外科疾病,如疮疖痈疽、丹毒、流注、乳痈、乳核、跌打损伤、骨折等;③妇科疾病,如崩漏、带下、胎动不安、产后恶露不尽等;④儿科疾病,如口撮、惊风、抽搐等。
注意事项:
敷药时使患者采取适当体位并固定药物。随时观察患者反应,针对性处理。根据患者的年龄、体质及病情,确定敷药剂量及时间。
(九)搽药法
搽(ch á)即涂抹的意思。搽剂作为常用中药外用剂型的一种,是将药材提取物、药材细粉或挥发性药物,用乙醇、油或适宜的溶剂制成的澄清的或混悬的外用液体制剂;可分为溶液型、乳剂型及混悬液型;有镇痛、保护和对抗刺激的作用。搽剂的分散剂随其作用不同而有所区别。用于镇痛和对抗刺激的搽剂多用乙醇或二甲基亚砜稀释液为溶剂,有利于药物的穿透。保护性搽剂多用油为分散媒,具有润滑作用,不使皮肤干燥,并有清除鳞屑痂皮的作用。乳浊液型搽剂多用肥皂作乳化剂,有润滑作用,并能软化皮肤而有利于药物穿透。
搽剂一般用于无破损的皮肤,涂后揉搽或涂于敷料上贴于患处;有保护、滋润、镇痛、收敛、消炎、杀菌、抗刺激等作用。在皮肤科应用时,搽剂适用于所有未破损的皮肤病证。
搽剂的存贮及使用注意事项:在贮藏时,乳状液若出现油相与水相分离,经振摇后应能重新形成乳状液;混悬液若出现沉淀物,经振摇应易分散,并具足够稳定性,以确保给药剂量的准确性。易变质的搽剂应在临用前配制。搽剂用时须加在绒布或其他柔软物料上,轻轻涂裹患处,所用的绒布或其他柔软物料须洁净。搽剂应无酸败、变色等现象,根据需要可加入防腐剂或抗氧化剂。搽剂应遮光,密闭贮存。搽剂的容器应洁净,不得与药物或溶剂发生理化反应;需与内服制剂有显著区别,容器外应贴“不可内服”的标签。
(十)隔药灸法
隔药灸属于隔物灸的一种,是在艾炷与皮肤之间直接垫隔上某种药物而施灸的一种方法。隔药灸可以发挥艾灸和药物的双重作用,故有特殊的效果。隔药灸可分为两类:一类为单味中药或加1~2味辅助中药研末制作而成的隔药饼灸;另一类系指将复方中药煎汁或研末后加入少量赋形剂制成小饼状,并隔此药饼用艾炷灸或艾条灸的一种间接灸法。除具有艾灸的功能(防病保健、温经散寒、扶阳固脱、消瘀散结、引热外行)外,还兼有药物本身的治疗功效。
常见适应证:
骨质增生及脊髓空洞症、冠心病、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小儿硬皮病、胃下垂、软组织损伤、足跟痛、过敏性鼻炎等。另外,还用于保健与抗衰老等。可用于治疗命门火衰而致的阳痿、早泄、遗精、宫寒不孕和疮疡久溃不敛的病证。
药饼的分类:
现代,随着隔药饼灸的应用范围扩大,临床上出现多种药饼。大致可分为两类:一为针对某些病证的,如骨质增生药饼、溃疡性结肠炎药饼、足跟痛药饼、硬皮病药饼等;一类为根据中医治则而制作的药饼,如活血化瘀药饼、健脾益气药饼、补肾药饼等。
注意事项:
药饼的配方及制作应据病证而定,强调辨证施治的原则。药饼一般要求新鲜配制,现制现用;每只药饼只能使用1次。灸后如出现水疱等灼伤情况,按艾灸的相应方法处理。
(十一)离子导入法
本法又称离子电泳法,是通过在阴极板、电极夹之间输出一个稳定的小电流直流电场,使所需导入的药物放在电场下,利用同性相斥原理将药物离子不经血液循环而直接透入组织内部,在组织内保持较高的浓度和较久时间,以达到治疗的一种方法。
操作时将浸有中草药液的电极板放置在人体穴位上,通过药物离子透入仪输出的直流电,将中药液药物离子透入穴位,从而得到药物与电刺激穴位的双重治疗效果(浸出液制作方法:用50%乙醇溶液或50度白酒浸泡配方颗粒)。本法具有止痛、消炎、消除水肿、取代组织中钙化的物质、伤口的杀菌、预防感染等功效;适用于局部麻醉,消除水肿,感染性病灶,并具有减少瘢痕组织、卡波西肉瘤等作用。
注意事项:
对于可能过敏的药物,避免使用。对阿司匹林过敏者,使用水杨酸时要特别小心。气喘者,不可以使用乙酰甲胆碱。对金属过敏者,不可以使用铜、锌或镁离子。对海鲜过敏者,或者是静脉注射有不良反应者,不要使用碘。
(十二)中药膏摩疗法
中药膏摩疗法是指在人体体表涂上中药膏剂,然后再施以各种推拿、按摩手法,使得手法和药物疗效融合增效,从而达到临床治疗的目的。本法通过将药物与推拿手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为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一种有效、可靠的治疗手段。
操作时先按处方配制成软膏,然后将膏少许涂抹于体表穴位上,再进行按摩治疗。一般多用擦法、摩法、平推法和按揉法。膏摩所用处方的组成,以活血化瘀、温经散寒、健筋壮骨等药物为主。膏摩疗法有着药物治疗和推拿的双重作用,具有疏通经络、祛风散邪、运行气血、调整脏腑功能之效,治疗邪中经络、闭塞不适之证,可应用于外感疾病初期、脏腑病证、美容保健诸多领域。本疗法适用范围很广,在治疗外感病证、骨伤科疾病、儿科疾病、皮肤科疾病和美容保健方面均有广泛应用价值。
常用药物选择:
①风湿关节痛,可选当归、细辛、肉桂、生地、白芷、川芎、干姜、乌头、地龙、威灵仙等;②皮肤病及美容,可选白及、白芷、珍珠粉、红花、桃仁、赤芍、桑叶、玫瑰花、三七等;③骨科疾病,可选补骨脂、骨碎补、淫羊藿、杜仲、山药、乳香、没药、川断、桑枝、木瓜等。除了药物的选择,往往还会选择合适的介质。这不仅有助于推拿手法的施行,还可利用介质本身的药理作用,来增强治疗效果。常用的介质有滑石粉、葱姜水、薄荷水、清水、麻油、鸡蛋清等。
注意事项:
膏摩方中多含有毒性药物,不可入口。施用膏摩时,应注意防止损伤皮肤。施术前要与患者多交流,避免顾虑。
(十三)中药倒膜疗法
中药倒膜疗法是将中药粉倒入与超声波导入结合起来的一种新的治疗方法。自制的药方多根据不同疾病或证型选择具有特定治疗功效的药物,通过超声波的导入,促进面部皮肤对中药的透皮吸收,再使用冷膜粉倒膜(常含有薄荷、石膏等),可以起到镇静消炎的作用。这种方法是在面膜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已广泛用于临床,且取得了不错的治疗效果。
常规操作方法:
用温水清洁面部后,取磨好的中药粉末,加入适量温水调匀,均匀涂于面部皮损处,注意留出眼、鼻及口唇部位,再用离子导入仪在面部导入5分钟,促进面部皮肤对中药粉的吸收。然后取适量冷膜粉,放入调膜碗中,加入适量温水用调膜棒调成糊状,且调模时间应控制在1分钟以内。将调好的硬膜均匀地涂敷于面部,约30分钟后洗去。
本法除了药物自身作用外,中药倒膜利用石膏凝固过程中散热的特点,一方面能够使局部皮肤温度上升,微血管扩张,微循环加速,进而使炎症浸润易于消散;另一方面会促使皮脂腺、汗腺分泌量增加,并使局部皮肤表皮角质软化,进而加强营养及药物吸收。本法适用于慢性或亚急性期的皮肤病,以及各类皮肤衰老问题,如皮肤色斑、痤疮、痘痕、皱纹等。中药石膏倒膜面膜从用途上可分为冷膜和热膜。冷膜适用于暗疮、油性和敏感皮肤,热膜适用于干性、中性、衰老性和色斑皮肤;倒膜药物多根据疾病及治疗需要选取,皮肤科最常用于痤疮及各种色斑的治疗。常用药物包括金银花、连翘、白花蛇舌草、板蓝根、大青叶、黄芩、丹参、赤芍、桑叶、红花、白鲜皮、生地榆等。
注意事项:
患者有急性、亚急性皮肤病,如湿疹时,不适合本法;化脓性皮肤病或伴有全身感染时,不适合用本法;对石膏过敏者,不适合本法。
(任雪雯 袁倩倩 李 雪 林心然 胡 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