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呼吸系统疾病学(第2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章 小儿呼吸系统的发育和功能

第一节 胎内及出生后呼吸系统的发育

一、呼吸系统发生的始基
在呼吸系统的发育进程中,鼻腔上皮起源于表面外胚层,咽、喉、气管及肺的上皮则均起源于内胚层。
胚胎发育第4周时,原始咽的尾端近食管处的底壁正中出现一纵行浅沟,称为喉气管沟,此沟逐渐加深,并从尾端开始愈合,不断向头端推移,最后形成一个长形盲囊,称气管憩室,是喉、气管、支气管和肺的原基。喉气管憩室的上端开口于咽的部分发育为喉,其余部分发育为气管,憩室的末端膨大并分成左、右两支,称肺芽,是支气管和肺的原基(图1-1)。
图1-1 喉、气管及食管的形成
二、喉的发生
人胚喉按Carnegie分期系统分23期(图1-2):

1.第1~8期

胚盘长1~1.5mm,没有原肠出现,也没有呼吸系统出现。

2.第9期

出现咽原肠并在其腹壁上出现V形的咽中央沟,为呼吸系统出现的第一个标志,也包括了咽原基。

3.第10期

咽中央沟发展成喉气管沟。

4.第12期

呼吸道与消化道分开,在第3咽弓尾部出现凹陷,为喉中胚层发育组织发生处,喉上神经终支亦在其中。

5.第14期

在第3对咽弓咽底板上出现咽下隆起,喉气管沟紧靠此隆起后面成为原始喉口,呈裂隙状,位于第6对咽弓之间,两侧各有一个杓状突起,使喉口声门呈T形裂,两杓状突起之间出现喉上皮板,在原始声门的周围可见喉收缩肌的原基。
图1-2 喉的发生

6.第16期

喉的外形已经明显,声门下区与气管连接。

7.第21期

喉室形成。

8.第23期

喉的大部分肌肉及软骨基本形成,但会厌软骨尚未发育。
三、气管、支气管及肺的发生

(一)气管与支气管的发生

喉气管沟的中部发育成气管,末端分为左、右两支,并膨大称为“肺芽”。内胚层肺芽连同周围的间充质分化为支气管及其肺内的分支,右侧肺芽较大,分为三支,左侧肺芽较小,分为两支,这预示未来的右肺分为三叶,左肺分为两叶。肺芽反复分支,形成支气管树。胚胎第7周时,形成肺段支气管,右肺有10个,左肺有8~9个,周围的间充质也相应地跟着分开。胎儿第6个月时,支气管分支已达17级。生后继续分支,至23级。支气管树的终末形成许多小囊管和囊泡。它们分化为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和肺泡。肺芽周围的间充质则分化为各级支气管壁上的软骨、平滑肌和结缔组织。

(二)肺的发生

肺在开始发育时是在食管腹侧的间充质(即纵隔)内进行的。以后由于肺迅速增长突入胸腔,肺表面的间充质分化为胸膜脏层;衬在胸壁内侧的间充质分化为胸膜壁层;两层之间,即为胸膜腔。肺的发育可分为五个时期(表1-1,图1-3)。
表1-1 肺发育的5个时期

1.胚胎期(胚胎5周以前)

肺芽形成后不久,内胚层肺芽向尾端外侧生长,并被脏壁中胚层包绕,突入心包腹膜管内。同时,右肺芽长出三个分支,而左肺芽只长出两个分支。这预示未来右肺有三个叶支气管、三个肺叶,左肺有两个叶支气管、两个肺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支形成支气管肺段的幼芽,进而形成未来的气道。

2.假腺体时期(5~17周)

这个时期的肺很像一个腺体,肺芽不断地进行分支。至第7周,发生第三级分支,即肺段支气管时,右肺有十支,左肺有八支或九支。与此同时,周围的间充质组织也相应地伴随着分开,每个第三级分支及其周围的间充质各形成一个支气管肺段。至第10周时,支气管树的中轴发育(非呼吸部)已告完成,通气系统逐渐建立。到第17周肺的主要成分均已形成,虽然有报道人胚11周即可出现胎儿呼吸运动,13~14周更为明显,但它不是连续不断,而是发作性的,且气体交换部分尚未建立,故此时期的肺无气体交换功能。

3.管道形成时期(13~25周)

这个时期有两个主要特征:一是肺泡的雏形形成;二是支气管周围毛细血管长入。在此时期,支气管与细支气管的管腔变大,肺组织有了丰富的血管供应。24周时,由每个终末细支气管发生2支或更多的呼吸性细支气管。在这一时期的终末,在呼吸性细支气管的末端长出薄壁的囊泡,称为“终末囊泡”,即原始肺泡,故在这期已经具备了呼吸的可能性。管道形成期晚期最重要的特征是Ⅱ型肺泡上皮细胞合成卵磷脂,出现表面活性物质。
图1-3 肺的发育

4.终末囊泡时期(24周至出生)

是肺胚胎发育的晚期阶段。此期有许多终末囊泡发生,囊泡上皮来自内胚层,形成一层持续的扁平上皮,那些最薄的称为肺泡Ⅰ型上皮细胞。毛细血管伸至囊泡附近,使终末囊泡间质的毛细血管网迅速增生,同时毛细淋巴管生长旺盛。在该期的早期,囊泡间的结缔组织间隔厚度与管道形成期几无差异,但随着胚胎的发育,囊泡壁变得越来越薄,气体交换面积随之增加。随着毛细血管床的迅速增多,肺泡间的间质组织相对减少,使毛细血管和肺泡上皮紧密相贴,形成一个薄壁的屏障。当终末囊泡形成薄壁的气血屏障,并有一定的表面活性物质分泌入囊泡腔之后,可以认为肺已具备了气体交换功能,但此时肺的发育尚未成熟。至25~28周,胎儿体重达1kg时,已有足够的终末囊泡,这时分娩的早产儿可进行适当的气体交换。

5.肺泡时期(胎儿后期至生后8岁)

终末囊泡的上皮成为极薄的单层扁平上皮。至胎儿后期,肺泡毛细血管很薄,已足以进行气体交换。出生前,肺未开始进行呼吸功能,然而肺必须发育充分,其在出生后才能进行呼吸,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围产期死亡主要原因是呼吸系统功能不足。在肺泡时期开始时,每个呼吸性细支气管终止成一群薄壁的终末囊泡,由疏松结缔组织将每个终末囊泡分开。这些终末囊泡就是将来的肺泡管,因此在出生前几乎无肺泡管。出生前在呼吸性支气管与终末囊泡的壁上突出一些未成熟的肺泡。出生时空气进入使肺泡稍扩张,但肺体积的增加主要是由于原始肺泡数目的增加,其次是每个原始肺泡体积的增加。自3~8岁未成熟肺泡的数目继续增加,每个肺泡的体积也增大。与成熟肺泡不同,未成熟肺泡具有生成更多原始肺泡的能力,当原始肺泡体积增大后,就成为成熟的肺泡。肺泡数目在3岁以前增加较快,3岁以后减慢;相反,肺泡体积的增大,3岁以前较慢,3岁以后增快。初生儿的肺泡数约为成人的1/8~1/6,一般认为到8岁时肺泡的形成停止,此时肺泡数为3亿,达到成人标准。
出生前,呼吸运动已经建立,能将羊水吸入肺内;出生时,肺内有一半被来自羊膜腔与气管腺体的液体所充满,所以出生时肺的第一次充气,是以空气将肺泡内的液体排出。其途径有3个:约有1/3是在分娩时,胸部受到压迫,肺内液体由口腔与鼻腔排出;约有1/3进入肺毛细血管;其余1/3进入支气管、肺动脉和肺静脉四周的淋巴管内。临产前的胎儿肺淋巴管较成年人为大,数目也较多。出生后几小时内,肺淋巴流量仍很高,以后逐渐减少。
胎儿出生前,肺泡内无空气而含有液体,肺组织较致密。如将胎儿肺放入水中,即可下沉。此与出生后的小儿肺完全不同。可根据此点来判断胎儿死亡于出生前还是出生后。
第23~24周时终末囊泡的立方细胞,即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开始分泌表面活性物质,其具有降低肺泡表面张力、稳定肺泡直径、避免肺泡塌陷的功能。至25~28周时,表面活性物质的量已可使肺开始呼吸时不会塌陷。当首次呼吸时,空气使原始肺泡扩张,表面活性物质即迅速排入肺泡腔内,防止在空气-水界面上产生高的表面张力,使肺泡不致塌陷,而保留一定量的空气。
(鲍一笑 田 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