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治疗师临床工作指南:运动治疗技术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概述

一、定义
物理治疗(physical therapy)是运用力、电、光、声、磁、水及温度等物理方式来促进人体健康,预防和治疗疾病,改善功能的一门专业学科。物理治疗通常分成运动治疗和物理因子治疗两大类。
运动治疗(therapeutic exercise)以整合和运用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运动学、生物力学、运动控制和运动学习等为理论基础,采用主动和/或被动运动为治疗手段,通过改善、代偿和替代的途径,以纠正人体躯体、生理、心理和精神功能障碍,提高健康水平的一类康复治疗技术。运动治疗多为主动性治疗方式,着重于躯体运动的灵活性及稳定性、平衡与协调、心肺功能、神经肌肉控制等功能进行训练。运动治疗是运动学与临床医学的交叉点,是非药物治疗最重要的组成之一。与一般体育活动不同,它需根据患者的功能水平与疾病特点,选用适当的训练技巧与方法,促进疾病的临床治愈和功能恢复,防止并发症或不良后果,同时兼顾强身健体,增加幸福感等。
二、历史与现状
人类很早就已经认识到,运动对维持身体健康和预防疾病有重要的价值。许多学者发表了相关著述,倡导和研究通过运动健身来治疗疾病。
进入20世纪后,运动治疗获得了较快发展,开始广泛应用于偏瘫、截瘫、骨关节疾病、脊柱侧凸、脊髓灰质炎等多种疾病的治疗。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出现大量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伤病员,改善和恢复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对个人家庭乃至整个社会都有巨大意义。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以人体解剖学、生理学为基础理论的关节运动、肌肉力量训练、牵伸疗法、耐力训练等成为运动治疗技术研究的主要方向。20世纪40年代开始,以神经生理发育为特色的神经发育疗法(neurodevelopment treatment,NDT)获得了较快发展,主流技术为Bobath技术、Brunnstrom技术、Rood技术、Kabat-Knott-Voss技术(又称为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1980年后期,以神经生理学、运动科学、生物力学、行为科学等为理论基础的运动再学习疗法(motor relearning program,MRP)逐渐发展。根据脑可塑性和功能重组的理论基础,将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运动功能的恢复视为一种再学习过程,针对性的练习活动越多,功能重组就越有效,特别是开始注重早期练习。而缺少练习则可能产生继发性神经萎缩或形成不正常的神经突触。
21世纪以来,随着脑神经科学、运动功能解剖学、运动生理学及神经生理学的不断发展,运动控制理论和运动学习过程的研究不断深入,中枢神经系统水平的神经易化技术不断涌现,运动治疗也取得了新的发展。如强制性运动治疗、镜像疗法、虚拟现实技术、运动想象疗法及神经发育疗法等新老技术均主张通过多种反馈(视、听、皮肤、体位、手的引导)来强化运动学习效果,并充分利用反馈在大脑可塑性和功能重组中的作用。同时,整体康复理念逐渐取代了传统疼痛部位的孤立检查评估和单一关节及肌肉的局部治疗模式。大量研究证明:人体是一个运动和维持平衡稳定的整体,人体的各个部分(关节)所起的作用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任何一个部位出现问题都有可能导致其他相邻或不相邻部位的代偿性改变,一旦这种改变出现失代偿,就会出现症状,如疼痛、功能异常。因此,选择性功能动作评价(selective functional movement assessment,SFMA)、筋膜松动技术、核心稳定性训练等新运动治疗技术,均强调疼痛、损伤和运动模式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主张从姿势评估与运动控制方面着手全面整体地处理疼痛及运动功能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