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五章 肌力训练
第一节 概述
肌力是肌肉收缩时所能产生的力量,是肌肉发挥其生理功能的表现形式。肌力下降是各种疾病的常见症状之一,可不同程度影响患者坐、站、转移和步行等日常生活各方面。肌力训练是提高肌力的主要方法,可改善受累肌肉的力量,增强运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一、影响肌力的主要因素及常见病因
(一)肌力大小决定因素 1.肌肉的生理横截面积
肌肉的横截面越大,其产生的肌力越大。
2.肌肉的初长度
在生理限度内,当肌肉长度被牵拉至约静息长度的1.2倍时产生的肌力最大,因此关节在不同角度产生的肌力不同。
3.肌肉运动单位的募集
肌肉在收缩时募集的运动单位越多,肌肉力量则越大。当神经冲动强度越大或频率越高,则募集的运动单位越多。
4.肌纤维类型
骨骼肌可分为快肌纤维和慢肌纤维,快肌纤维含量高,对于运动的爆发力和速度有较强的提高作用,慢肌纤维在力量与爆发力方面逊色于快肌纤维,但其拥有很好的耐力。
5.肌肉收缩类型和速度
不同的收缩方式可产生不同的肌力,通常向心收缩产生的肌力小于离心收缩产生的肌力。经典的希尔(Hill)方程式描述了肌肉收缩张力与收缩速度的关系:当骨骼肌收缩力量增加,相对应的是肌肉收缩速度减小;反之,肌肉力量减小时,肌肉的收缩速度增大。
6.肌纤维走向与肌腱长轴关系
通常情况下肌纤维走向与肌腱长轴相一致,但也有不一致的。有些肌肉部分肌纤维以一定的角度与肌腱呈羽状连接,这种羽状连接纤维越多,成角也较大,肌肉较粗,具有较强的收缩力。
7.年龄与性别
约20~21岁肌力达到峰值,之后衰退,55岁后衰退加快。就性别而言,男性肌力强于女性。
8.心理因素
肌力易受心理因素的影响,在暗示、大声命令及积极的训练目的均可提高受训肌肉的肌力表现。
(二)肌力下降的常见病因 1.神经系统疾病
不同部位的神经损伤如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或者周围神经系统损伤均可导致其支配肌肉力量下降甚至瘫痪。
2.失用性肌肉萎缩
是指由于制动及无功能状态导致生理功能衰弱,从而导致肌肉力量下降甚至肌肉萎缩,常见于骨关节疾病、骨关节损伤术后和长期卧床患者。
3.肌源性疾病
营养不良性肌强直症、多发性肌炎、外伤如挤压综合征、周期性瘫痪、缺血性肌病、代谢性肌病、内分泌性肌病、药源性肌病、神经肌肉传递障碍如重症肌无力等均可造成受累肌群肌力下降。
二、肌力训练的种类
(一)按照肌肉收缩形式分类
分为等长肌力训练、等张肌力训练和等速肌力训练。
(二)按照肌力大小分类
分为传递神经冲动训练、助力训练、主动训练、抗阻训练,见表5-1-1。
表5-1-1 肌力级别与肌力训练方法的关系
(三)按照训练目的分类
分为增强肌力训练、增强肌耐力训练和增强爆发力训练。
(四)按照训练是否借助器械分类
分为徒手肌力训练和器械肌力训练。
三、肌力训练的基本原则
1.特异性原则
针对运动项目或特殊目的所需发展的能量系统,设计合理的训练处方,才能获得训练成效。
2.渐进阻力原则
抗阻训练是增强肌力的重要方法。当肌力在3级或以上时,应采用抗阻训练的方法增强肌力。抗阻训练过程中需渐进性增加阻力,使肌肉处于超负荷范围内则训练已达到有效增加肌力的目的。
3.超量恢复原则
机体在负荷的刺激下,其能量储备、物质代谢以及神经调节系统的功能水平出现下降(疲劳),在负荷后这些功能不仅可以恢复到负荷前的初始水平,而且能够在短期内超过初始水平,达到“超量恢复”的效果。如果在“超量恢复”阶段适时给予新的负荷刺激,可在更高层次进行“负荷-疲劳-恢复-超量恢复”过程,提高机体能力,增大肌肉体积,肌肉力量呈阶梯型逐步增强。
四、临床应用
(一)注意事项 1.考虑肌力选择训练方法
肌力训练是否有效与训练方法是否恰当直接相关,应先评定靶肌肉或肌群的功能状况再选择合适的运动方法。
2.心血管方面
进行较大阻力或长时间用力的情况下容易憋气,血压升高,对心血管造成额外负荷,有心血管疾病(如心脏疾病或高血压)或年纪较大者更应避免在抗阻训练时过分用力或憋气。
3.过度疲劳
肌力训练需切忌出现过度疲劳,否则会造成暂时性或永久性功能减弱。训练中应仔细监测运动的强度和时间,定期评估,如出现运动速度减慢、运动幅度下降、肢体出现明显的不协调动作等症状应停止训练或减小训练强度。
4.避免代偿动作
运动过程中阻力过大会产生代偿动作,因此在过程中应避免代偿动作。
5.无痛训练
疼痛可反射性抑制肌肉收缩,在训练过程中如出现疼痛,提示可能出现损伤或加重损伤的信号,应予以重视并尽量避免。
(二)适应证与禁忌证 1.适应证 (1)失用性肌萎缩:
由于制动、运动减少或其他原因引起的肌肉失用性改变。
(2)肌源性肌萎缩:
肌肉病变引起的肌萎缩。
(3)神经源性肌萎缩:
由神经病变引起的肌肉功能障碍。
(4)关节源性肌无力:
由关节疾病或损伤引起的肌力减弱,肌肉功能障碍。
(5)内脏下垂、尿失禁:
由腹肌和盆底肌肌力减退引起尿失禁。
2.禁忌证
(1)全身有严重感染和高热患者。
(2)严重的心肺功能不全患者,如快速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
(3)各种原因导致的关节不稳、骨折未愈合或未做内固定患者。
(4)局部有活动性出血患者,不宜进行局部肌肉训练,以免加重出血形成血肿。
(5)皮肌炎、肌炎发作期、严重肌病患者如多发性硬化患者,不宜进行强度过大的肌力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