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四节 儿童语言障碍
一、定义
(一)语言和言语
语言(language)是指人们为了达到交流的目的,而在人类社会中产生的约定俗成的符号系统,该符号系统包含语音、词汇、语法、语用等,形式包括口语、书面语、手语等。简单来说,一切能让人们相互沟通的方式均属于语言的范畴。
言语(speech)是有声语言(口语)形成的机械过程,是参与口语表达相关的神经、肌肉等的活动,包括呼吸、发声、共鸣三大系统的协同作用。言语属于语言的一部分。
(二)语言障碍和言语障碍
语言的异常发育可以被划分为语言障碍和语言发育迟缓。语言发育迟缓是指能够按照正常的语言发育顺序发展,但发育速度较正常为慢,暗示其最终仍会追上。而语言障碍是患儿某些语言结构可能脱离标准的语言发育形式而出现。
语言障碍(language disorder)是指在口语和非口语的应用中出现障碍。美国言语语言病理与听力学协会在1993年将其定义为在理解和/或使用口语、书面语或其他符号时有困难。该障碍可能涉及:①语言形式(音韵、构词、语法系统);②语言内容(语义);③沟通功能(语用)。儿童语言障碍是指儿童在语言的发展上,或是语言理解、表达、使用等能力表现上,与其生理年龄应有的期望相比有显著偏差或缺陷。
国外对儿童语言障碍统称为“发展性语言障碍”。有学者建议,对处于语言发展关键期内的儿童,无其他明确病因时,称为“语言发育迟缓”或“特定性语言障碍”。对于病因明确,语言发展明显落后的儿童建议使用“因××障碍导致的发展性语言障碍”。
言语障碍(speech disorder)是指言语发音困难、嗓音产生困难、气流中断或者言语韵律出现困难。广义上是指言语偏离正常,言语清晰度和可懂度受到的影响,超出可接受范围。狭义上讲,言语障碍主要指构音语音障碍(articulationand phonological disorders),也有人将构音障碍(articulation disorder)和语音障碍(phonological disorder)分开。近年来,言语声障碍(speech sound disorder)一词越来越被人们接受,其主要描述既有构音运动又有语音意识问题导致的儿童言语清晰度下降。
(三)语言障碍的发病率
国内2岁儿童语言障碍的出现率约为17%,3岁儿童为4%~7.5%,6岁儿童为3%~6%。在美国,10%~15%的儿童出现语言障碍。在英国,约26%的儿童出现言语-语言障碍。
二、常见类型及临床表现
(一)语言障碍的类型 1.主障碍类别分类法
依据患儿的主障碍类别分别介绍其附带的语言问题。主障碍是指影响患儿整体性发展的缺陷,如脑性瘫痪、智力障碍、听力障碍、学习障碍、孤独症、唐氏综合征、多动症等。这种分类方法在儿童语言障碍的分型中最为常用,可了解不同障碍儿童的共同语言问题,但应避免惯性思维,而忽略个体差异。
2.语言要素分类法
如音韵障碍、语义障碍、语法障碍、语用障碍、音韵-语法缺陷、语义-语法缺陷、词汇-语法缺陷等,该分类法在特殊教育领域中较为常用。
3.Nelson分类法
1998年Nelson将语言障碍分成3类:①中枢处理问题造成的语言障碍,主要是与大脑处理认知、语言学习活动的缺失有关,包括特定型语言障碍、智能障碍、孤独症、注意力不足过动缺陷症(attention-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后天性脑创伤等;②周边系统问题造成的语言障碍,主要是与感官、动作系统接收与传达语言信息的问题有关,如听觉障碍、视觉障碍、盲聋障碍、肢体障碍等;③环境与情绪因素所间接造成的语言障碍,主要是指不利于语言发展的成长环境及社会互动的状况,如忽视、虐待等造成的语言发育迟缓、缄默症、口吃等。该分类法在临床上也较为常用。
4.病因学分类法
由于神经生理的损伤,导致患儿某些功能或能力的缺失,如失语症(dysphasia)、失读症(dyslexia)、言语失用症(dyspraxia)、失写症(dysgraphia)、轻微脑功能障碍(minimal brain dysfunction)等。
5.临床表现分类法
可分为口语理解障碍(接受性语言障碍)、口语表达障碍(表达性语言障碍)、阅读障碍、书写障碍等,这种分类法多见于成人的语言障碍。
(二)常见儿童语言障碍的临床表现
根据上述分类,现分别介绍儿童常见语言障碍的临床表现:
1.因脑性瘫痪导致的发展性语言障碍
由于脑部发育障碍,患儿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言语障碍和语言障碍,表现为语言的接受(理解)和输出(表达)均有缺陷,同时伴有阅读和书写障碍。
2.因孤独症导致的发展性语言障碍
以交流障碍、语言障碍和刻板行为为主要症状。语言特点为:①鹦鹉学舌,词汇理解落后,常表现出回响式语言;②刻板语言,因缺乏交流欲望,故缺乏学习新词的动力,口语表达以理解无关的高频词为主;③语言形式,语音清晰,但音调异常,发出无意义单词、新词,代词异常、语法异常;④语义,不能根据具体语境调整说话内容,做出符合交际情景的语言表达;⑤语用,缺乏语言交流和目光对视、手势、姿势、表情、语调等辅助交流的非语言因素,即使部分患儿在语言形式和语义方面做得好,其仍会存在语用困难。
3.因失语症导致的发展性语言障碍
失语症是指由于大脑损伤造成已获得的语言能力受损或缺失。儿童在语言习得的任何阶段患上失语症,其语言能力的发展都会马上中断。儿童失语症与成人失语症既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由于幼儿的大脑功能侧化(lateralization)尚未完成,语言功能在大脑中的定位尚不确定,因此患儿Wernicke区和Broca区还没具有明确的语言功能分工。患儿Wernicke区受损后,不会呈现流利性语言,却表现出与Broca失语相似的语言障碍,如发音与节奏受到影响,说话费力,且具有严重的语法缺失现象。预后方面,儿童失语症患者的语言恢复能力要远远高于成人患者。
4.特定性语言障碍
特定性语言障碍(specific language impairment,SLI)是指智力正常、听力正常,没有精神疾病,在正常环境中成长,但语言发展迟缓或异常的儿童。语言特点为:①语音,大部分存在不同程度的构音障碍,主要是声母发音困难,语畅异常,但音调正确,有意义发音多出现在2岁以后,正常应出现在10~15个月;②语义技能,由于词汇提取和记忆方面存在困难,患儿词汇获得较晚,词汇运用困难,尤其是动词;③语法技能,对语法形态错误不敏感,反应较慢。如代词、介词短语、形容词结果的运用上存在一定的问题,对被动态句子的掌握尤其困难;④语言技能,会话时SLI儿童开启话题困难,回应他人的能力较差,且回答的连贯性、完整性和逻辑性较差。
5.因听力障碍导致的发展性语言障碍
一般先天性的听力障碍会造成语言障碍,学龄后获得的听力障碍一般不影响语言。语音特征表现为词汇不足、掌握程度浅、组词能力不足、阅读困难、口语表达和书面表达难以正确表现其意图。由于听觉输入通道的中断,患儿语意学习迟缓、语法掌握较慢,语言交流主动性较差,一般存在不同程度的构音障碍和音韵障碍,可能会产生听觉延迟反馈,连续说话时有极大的中断现象产生,造成交流障碍的同时,影响患儿的人际关系和心智成熟。
6.选择性缄默症
多在3~5岁起病,发病前有正常的语言功能,发病时可用动作表达所需,主要表现为在某些场合不讲话,而在另一些场合讲话流利,属于心因性语言障碍。
三、常见病因
(一)先天因素 1.传入通道异常
感官(听觉、视觉、触觉、味觉、嗅觉)能力受损,最常见的是先天性听力障碍,反复或习惯性中耳炎也是影响因素之一。听力障碍导致口语的输入障碍,语言信息的接受(理解)通道和信息发出(表达)通道等受到影响。
2.中枢神经控制障碍
由于脑部发育异常,导致语言的输入、整合、输出功能障碍,常见的病因是脑性瘫痪、脑肿瘤、先天性的21三体综合征(唐氏综合征)、孤独症、智力障碍,同时也包括一些遗传性疾病如皮埃尔·罗班综合征(Pierre Robin syndrome,PRS)、天使综合征(angelman syndrome,AS)、普拉德·威利综合征(Prader-Willi syndrome)等。
3.传出通道异常
构音器官异常,如脑性瘫痪伴有口部运动障碍,或腭裂影响的口语表达障碍。
(二)后天因素 1.后天疾病或创伤
脑外伤、脑肿瘤、感染性疾病如手足口病等导致的脑炎、脑膜炎。
2.环境因素
语言环境剥夺,如照顾者在儿童成长中没有给予足够的语言刺激;脱离语言环境,如囚禁或在动物中成长而脱离人类社会的“狼人”或刺激不足的语言环境。
3.心理因素
儿童成长过程中遭受虐待、忽略或不良的家庭环境等。
(陈丽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