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治疗师临床工作指南:儿童语言康复治疗技术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章 儿童语言能力评估的内容、方法及流程

第一节 语言能力评估的主要内容

儿童语言能力评估的主要内容应包括前语言沟通技能、语音、语义、语法、语用以及读写等6个方面的能力。其中读写能力的评估与训练在第九章中作了详细介绍,此处不再赘述。本节主要介绍前面5个方面语言能力的评估。
一、前语言沟通技能的评估
前语言沟通技能是在儿童出现有声语言之前即前语言期儿童的沟通能力,是儿童学习有声语言前的必要准备。该能力主要指儿童能够协调对人和环境的注意,恰当回应外界刺激,并利用眼神、表情、手势动作等非口语形式发起沟通、表达需求的能力。对于正常儿童来讲,这种能力通常在他们能发出第一个有意义的词之前就已经具备。前语言沟通技能的评估主要是考察儿童对环境中的非言语声、表情、手势动作等有无反应,以及是否会运用这些手段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想法等。如儿童是否与他人有正常的视线接触,在听到自己的名字时是否会做出相应的反应,会不会用肢体语言要求获得自己想要的物品等。前语言沟通技能常用的评估方式主要有3种,即正式互动抽样法、非正式互动抽样法和重要他人报告式测量法。

(一)正式互动抽样法

正式互动抽样法,根据其结构化程度又可分为半结构化互动抽样和结构化互动抽样。

1.半结构化互动抽样

半结构化互动抽样是指在半结构化的诱发情境中,让儿童与成人及物品进行活动,同时进行录像,然后再对录像进行编码和分析。如早期社会沟通量表(early social-communication scales,ESCS),该量表用于测量8~30个月幼儿的前语言沟通技能,在25个预设的情境中,评估者利用玩具、生活物品、儿歌、游戏的方式与幼儿互动,并对整个过程进行录像、编码和分析。

2.结构化互动抽样

结构化互动抽样是指在一组系统的结构化情境中,诱发儿童进行沟通和自发性游戏,并让儿童与父母或临床工作者在这些情境中进行互动,同时进行录像,然后再对录像进行编码分析。如由Wetherby和Qrizant在2002年编制的沟通与象征性行为发展量表(communication and symbolic behavior scales developmental profile,CSBS-DP)。 该量表用于6~24个月的婴幼儿沟通和符号行为发展的筛查,由一组结构化的情景组成,在这个情境中,让儿童与成人及物品进行活动,再针对整个互动过程进行录像并分析。

(二)非正式互动抽样法

非正式互动抽样法是指在非结构化的互动游戏中,对儿童与父母或临床工作者所进行的互动进行录像,然后对录像进行编码分析。Yoder.P和Warren.S等尝试将ESCS和CSBS两个量表中的抽样程序加入到非结构化的亲子游戏抽样中,产生了非正式互动抽样的测量。

(三)重要他人报告式测量法

重要他人报告式测量法指通过采用再认式表格或检核表的形式,通过父母等与儿童较亲密的重要他人来调查儿童的语言发展状况的方法。具有代表性的量表为麦克阿瑟沟通发展量表(MacArthur communicative development inventory,CDI)。
在对儿童的前语言沟通技能进行评估时,通常包括发起和回应共同注意、表示要求和社会互动能力这3个评估指标。也有一些研究或量表中还包括了理解或使用面部表情及手势、言语、象征性行为以及刻板行为、问题行为等不适当行为、听觉感受能力等指标。
二、语音能力的评估
语音是有声语言的基础。语音能力的评估包括对语音感知能力和语音产生能力2个方面的评估。

(一)语音感知能力评估

语音感知能力评估主要考察儿童把握音段音位的多种特性,从而将声音识别出来的能力,即语音识别的能力。常用的评估方式有语音均衡式识别能力评估和最小音位对比识别评估。

1.语音均衡式识别能力评估

语音均衡是指词表中语音出现的概率与日常生活中出现的概率相一致。汉语普通话系统中常用的语音均衡式识别能力评估词表是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研究中心孙喜斌等人研发的《儿童语音均衡式识别能力评估》词表。图3-1-1为语音均衡式识别测试材料举例,评估人员逐一给出图片并发音,让儿童通过短时记忆记住每张图片所对应的音,然后给出目标音(3个发音中的1个)让儿童指出目标音所对应的图片。
图3-1-1 儿童语音均衡式识别能力评估举例

2.最小音位对比识别评估

最小音位对比识别是指对汉语语音中仅有一个维度差异的音位对进行识别。汉语普通话系统中常用的音位对比识别能力评估词表为《儿童音位对比式识别能力评估》词表。该词表由刘巧云等人根据汉语言声母和韵母的声学特征及构音特点编制而成。图3-1-2为对声母m和b进行识别的测试材料。测试方式与语音均衡式识别能力的测试方式相同。
图3-1-2 儿童音位对比式识别能力评估举例

(二)语音产生能力评估

语音产生能力评估主要考察儿童正确发音的能力,汉语普通话系统中主要考察儿童正确发出声母、韵母、声调的能力,通常采用图片诱导或跟读的方式进行评估,国内学者黄昭鸣、韩知娟等人根据汉语普通话儿童的音韵发展历程编制的《黄昭鸣-韩知娟构音语音能力评估》。语音能力评估是语音能力训练的主要依据。
三、语义能力的评估
语义即语言的意义,可以通过词语、句子以及叙述等多个层次来传达。由于语义的复杂性以及受语境的影响,语义的评估也较为复杂。根据儿童语义发展的规律,可以从词、词语、句子以及叙述等层面来评估语义。其中,词语是形成语义的最小单位。词语是指称或表征世界上人、事、物及其之间关系的概念或知识。词语学习是儿童与外界互动,或经由实际经验所建立的一种符号表征与概念联结的产物。研究表明,在儿童所掌握的词汇中,实词始终占有绝对优势。在实词中,掌握名词的比例最高,其次是动词,再次为形容词。孔令达等人研究发现,名词、动词、形容词占学龄前儿童实词总量的90%以上。词汇的多样性是目前最常用的儿童语义能力的评估指标,语义能力越强的儿童,能够理解和使用的词汇数量、词汇类型也越多,语言也越丰富多样;而存在语义障碍的儿童,常表现为能够理解的词汇的广度和深度都很有限,在表达时则表现为词汇量小、词汇的种类少、过度使用名词,同时可能出现词汇使用不当、过度类化或类化不足以及词汇提取困难等问题。
词语理解与表达能力评估主要考察儿童能否理解和表达常用的核心名词、核心动词和核心形容词的能力。

(一)词语理解能力的评估

词语理解能力评估最常用的方法是指认法。即需要受试者根据目标词从几个选项中指认出正确的答案。目标词可单独给出也可在上下文中给出。由美国学者邓恩父子2007年修订的皮博迪图片词汇测验(第4版)(Peabody picture vocabulary test-fourth edition-4,PPVT-4)就采用的这种评估方式。国内李孝洁等人在《语言发育迟缓儿童词语理解与表达能力的应用研究》中也采用这种形式考查了儿童词语理解的能力。

(二)词语表达能力的评估

词语表达能力评估常采用的评估方式有命名法、词表法以及语言样本分析法。

1.命名法

词语命名是指儿童通过对事物或者事物的图片或模型进行贴标签的形式来考察儿童词语表达能力的评估方式。出示图片要求儿童回答“这是什么?”从而考查儿童对图片里的事物命名的能力。

2.词表法

词表法是指将儿童能够理解或表达的词语从词表中勾选出来的评估方式。如崔欣华等人《2岁儿童词汇发育研究》中通过问卷的方式在儿童最初掌握的词语和有关儿童语法发展研究的基础上,罗列生活环境中最常用的245个词语,按词性和用途将其分为16类以及8个助词和14种表达结构。要求家长填写儿童能自发表达的词语和结构。

3.语言样本分析法

语言样本分析法也是评估儿童语义能力的较为常用的一种方法,除了词汇量外还可以从词汇理解的深度(如对非字面意义的理解能力)、词汇的种类以及词汇的提取等方面考查儿童的语义能力,如形符比(type-token ratio,TTR)是评估儿童在自然状态下语言样本中词汇量的一个重要指标。
四、语法能力的评估
语法研究的是句子的结构规则。句子是最小的言语交际单位和最大的语法单位,功能上可以在一定语境下传达相对完整的信息,实现交际目标。语法只研究到句子中词和短语间的组织联系。语法能力的评估一般包括句子理解与句子表达能力的评估。句子的理解和表达评估比词语复杂。主要考察儿童是否掌握常用的语法规则,并结合实际的内容进行运用。

(一)句子理解能力的评估

句子理解能力评估的常用方式有指认法、句法判断任务、实验操作反应任务以及代词指称反应法等。

1.指认法

句子理解的标准化测验常采用指认法,即要求儿童根据目标句指认出与句子相匹配的图片。

2.句法判断任务

所谓句法判断任务,就是从句子的句法方面判断句子的可接受性。由施测者说出几种不同错误类型的句子,如词序不当、句子成分残缺、句子主成分搭配不当、修饰不当等,再加上正确的句子,让儿童判断对或错。句子判断任务通常会跟评估表达性语法能力的句子纠正任务一并完成。

3.实验操作反应任务

即让儿童根据指示完成操作任务。其评估目的是了解学龄前儿童对并列、递进、条件和选择复句的理解。测试过程可要求受试者按照听到的句子内容完成操作任务。如把白的圆块拿给我,还要把绿的方块拿给我;只有我拿绿的方块时,你才能拿绿的圆块。

4.代词指称反应法

让儿童根据所给出的条件回答问题。主要是为了了解儿童对因果复句的理解。例如“李明骂张林,因为他说谎”。被试者听完测试句后,必须回答“他是谁”的问题。通过该方式来评估儿童通过对各分句的意义推论出其中因果关系的能力。

(二)句子表达能力评估

句子表达能力评估的常见方式有句子复述、句法启动、扩展修饰语、优化句子以及语言样本分析法等。

1.句子复述

句子复述(sentence repetition)也称句子回忆(sentence recall)或句子模仿(elicited imitation)。句子复述常用来考察儿童模仿句长的能力。

2.句法启动

主试呈现一定句法形式的句子,然后看这种先前呈现的句型对儿童造句时使用的句型是否产生影响。刘巧云、王珩超曾用句式仿说的方式考察儿童的句子表达能力。图3-1-3为句式仿说能力评估的材料举例,例句为“姐姐拿水果”“和“哥哥画水果”,仿说句则应为“姐姐拿饮料”和“哥哥画饮料”。考查儿童能否将所习得的语法结构有效迁移,正确应用于其他类似的语言情境。
图3-1-3 句式仿说能力评估的材料举例

3.扩展修饰语

主要任务是让儿童用更长的句子表达更丰富的含义。例如,主试根据图片说出一个简单句,“这是一个苹果”,然后要求儿童扩句,儿童说“这是一个又大又圆的苹果”或“这是一个香香甜甜的苹果”。

4.优化句子

施测者根据图片说出原句,如“这是一个苹果”,要求儿童运用比喻修辞优化句子,如“这是一个圆圆的像太阳一样的苹果”或“这是一个红红的像灯笼一样的苹果”。让儿童明白要说出的句子必须要说明它像什么。
除上述方法外,还可以通过语言样本分析法对儿童的表达性语法能力进行评估。如考查儿童语言样本中的平均句子长度(mean length of utterance,MLU)、所使用的句型、句类及句式等来评估儿童的语法能力。
五、语用能力的评估
语用即在沟通互动过程中语言的运用。语用行为通常会依据情境的不同而有所不同。语言综合运用评估涉及会话和叙事能力。
会话是指两个及以上的人就某一主题进行的交谈。会话是人们最常采用的语言运用方式,也是儿童沟通能力发展的重要途径。话轮是会话中的基本组织单位,是会话参与者彼此交谈时一个说话者的一次言谈行为,通常是指说话者在任意时间内连续说出的一番话,其结尾以说话者和听话者的角色互换或各方的沉默为标志。因此,会话能力的评估主要就是对话轮进行评估,包括话轮转换、会话发起、会话维持和会话修补等。
叙事是一种脱离语境、进行有组织表达的语言能力。叙述者需要由记忆系统启动与叙述主题相关的知识、选择适当的词语表达概念,选择恰当的句子表达判断、考虑听者的注意力和感受等。叙事包括口语叙事和书面语叙事。本文主要指口语叙事。目前关于叙事能力的评价主要是通过图片诱导让儿童讲述一段故事,然后转录所有内容,从叙事的宏观结构、微观结构以及艺术风格等方面对儿童的叙事能力进行评估。
叙事的宏观结构主要是指叙事主题的内容和组织,包括叙事中的故事的要素、语法和情节构成的复杂性等。微观结构主要包括产生性和复杂性。主评估指标有:相异词汇数、总词汇数、话语总数、词水平的平均句长、包含一个及以上从句的句子总数、包含一个及以上从句的句子数占句子总数的比例、平均句长等。
(武慧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