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十三 窦性心动过缓伴短暂脑缺血
李某,男,52岁,邯郸市三医院内科住院病人,住院号23344。1989年11月22日初诊。
患者患心动过缓十多年,心率每分钟常在40~50次之间。半月前又突发头晕,站立不稳,恶心呕吐,急诊入内科治疗。经过检查,内科诊断:①窦性心动过缓;②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③梅尼埃病待除外。经用脉通、维脑路通等药治疗好转。为提高疗效邀中医配合治疗。刻诊:患者仍头晕,站立不稳,走路有欲仆倒之势,轻度恶心欲吐,伴畏寒身冷,四肢厥逆;每至黎明醒后即烦热出汗,汗后身冷且有一过性鼻塞流涕,如感冒之状;另外早晨往往有一阵心悸易惊,心里不稳;经常神疲乏力,食欲不振,口不渴,小便清利,大便秘结。检查:脉沉迟无力,每分钟48次,舌淡红嫩少苔。
辨证分析:此人心动过缓,脉见沉迟,中医认为:脉沉主里,又主气虚、阳虚,或为寒水内停,脉迟主寒。脉沉迟说明是阳虚寒盛,或有水湿停聚。阳气就是热力,阳虚不能温煦肢体,故见畏寒身冷,四肢厥逆;阳气就是功能,阳气虚则功能衰弱,故见神疲乏力。这些症状都是虚寒的有力佐证。由于阳虚不能化气行水,则可导致水液停聚,水气泛滥。水气上犯,清阳被扼,精明无主,则见头目眩晕,站立不稳,走路有欲仆倒之势;水气逆于胃,胃失和降,则恶心呕吐;水气凌心,则见心悸易惊;早晨阳气未盛,最易受邪,故而早晨易作。阳虚之人卫阳不固,黎明醒时,卫气由阴出阳,这时虚阳浮越,则见烦热出汗;汗后卫阳更伤,腠理疏松,风寒之邪,乘虚而入,故有汗后鼻塞流涕,如感冒之状。脾胃气虚,升降失职,故而食少、便秘。其他如口和,溺清,舌淡嫩少苔亦为虚寒无热之象。总之,本病是虚寒之体又加水气泛滥,故有头晕呕恶突然之作。证候属于阳虚水泛证。
治疗:温阳益气,化气行水,温胃散寒,和胃止呕。以真武汤合吴茱萸汤加减。处方:
方解:肾为水脏而主水,脾主运化而制水,本方用参、附、术、苓温补脾肾,温阳利水,清阳升则浊阴降,脾胃健则水自除。吴萸配生姜、覆花能温胃散寒,降逆止呕;反佐白芍,既可敛阴和营,又可制附子刚燥之性,甘草能调和诸药。
治疗经过:12月1日二诊:上方服用5剂,头晕,走路不稳大轻,恶心呕吐消失,仍有畏寒肢冷,黎明烦热出汗,汗后鼻塞流涕,须臾即过,早晨往往有一阵心慌易惊,仍精神不振,两腿无力,大便秘结。脉沉迟,脉率每分48次,舌如前。这些情况说明,病有好转,但阳气仍很虚弱,黎明出汗是卫阳不固,鼻塞流涕是汗后受风,肺气失宣;心慌易惊也是心阳不振,水气上扰所致,治疗宜温阳利水,固表止汗,养心安神,处方:
上方服用10付,头晕、畏寒、肢冷大轻,黎明出汗、心悸消失,唯心率仍缓慢,每分钟50次,为提高心率,原方加麻黄8g继服。因麻黄有兴奋心脏,增快心率的作用。服了10剂,至12月21日复诊,心率增至每分钟54次,其他症状消失,生活如常,嘱其继服上方10剂,以巩固疗效,进一步提高心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