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12章 肛裂手术技巧
肛裂是齿状线以下肛管皮肤层裂开后形成的小溃疡。方向与肛管纵轴平行,长约0. 5~1. 0cm,呈梭形或椭圆形(图12-1)。常有周期性剧痛、便血、便秘三大典型症状。肛管裂口、哨兵痔和乳头肥大常同时存在,称为肛裂三联症。肛裂的病理改变包括裂口、乳头肥大、哨兵痔、肛窦炎、皮下瘘、肛门梳硬结(图12-2)。具有“四最”特点:病变最小、痛苦最大、诊断最易、治法最多。
图12-1 肛裂
肛裂发病数仅次于痔,占第二位,多见于中青年人。据石焕芝等2000年流行病学分析报告为5. 02%。肛裂多发于后正中部约占75%,前正中部仅占15%,前后位8%。侧位较少见2%。但可与后位和前位肛裂伴发。前正中位肛裂女性多见占10%,男性为1%。最近Hamanel报道,女性25. 1%,男性7. 8%。肛裂多为单发,多发肛裂罕见占2. 6%。
图12-2 肛裂的病理改变
肛裂的分类方法很多,最新分类为2002年全国肛肠学会讨论通过。临床上分为三期:
Ⅰ期肛裂:肛管皮肤浅表纵裂溃疡,创缘整齐,基底新鲜,色红,触痛明显,创面富于弹性。
Ⅱ期肛裂:有肛裂反复发作史,创缘不规则,增厚,弹性差,溃疡基底部紫红色或有脓性分泌物。
Ⅲ期肛裂:溃疡边缘发硬,基底色紫红,有脓性分泌物,上端邻近肛窦处肛乳头肥大,创缘下端有哨兵痔(裂痔),或有皮下瘘管形成(裂瘘)。
按病程分为:
急性(早期)肛裂:可见裂口边缘整齐,底浅,呈红色并有弹性,无瘢痕形成。
慢性(陈旧性)肛裂:因反复发作,底深,边缘不整齐、增厚纤维化,肉芽灰白。伴有肛乳头肥大、前哨痔及皮下瘘形成。
肛裂手术疗法已研究了几百年,早在古代就进行过切开法、烧灼法和挂线法。其后1818年Boyer提出了侧方括约肌切开法,1833年Dupuytren发表了后正中切开术,1838年Recamier提出了扩肛法。近年来又出现了许多种新的肛裂切除术和皮瓣移位术等,但迄今为止尚无一种可通用的规范术式。Mazier从文献中统计肛裂手术就有30余种,各种手术均有其优缺点。目前国内常用的术式有:①肛裂切除术;②肛裂切除术加括约肌切断术;③V- Y肛门成形术;④肛裂切除纵切横缝术等。实践证明,肛裂切除术加括约肌切断术的效果较好,可作为首选术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