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书背景
《乡土中国》是费孝通创作的社会学著作,自1948年首次出版以来,广受好评,影响了几代读者。
该书的成书背景与中国乡村的巨变及费孝通的学术研究兴趣相关。自近代西风东渐以来,中国的乡村不可避免地走向没落。20世纪30年代,以晏阳初、梁漱溟、卢作孚等人为代表发起的“乡村建设运动”兴起,其本质正是充满爱国情怀的仁人志士对于中国乡村振兴的实践与创造。人们认识到改变乡村面貌需要先了解中国乡村的特质。
费孝通从20世纪30年代末到1949年前后对中国社会的研究,大致可分成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20世纪30年代末到1945年,这一时期侧重“实地的社区研究”,即注重对社区经验事实的描述和诠释,与此相关的两部著作,一是《江村经济》,二是《禄村农田》。1945年后,他更加侧重“社会结构的分析”,具体来说是中国社会的理论探讨及社会变迁的应对策略。这方面比较重要的成果,主要包括三个系列:一是对士绅的探讨,《乡民与士绅》(1946)、《皇权与绅权》(1948)和《中国绅士》(1953)等论著都属于这个系列,这些论著侧重探讨士绅在传统社会以及近代化过程中的功能转换,进而触及近代中国政治、社会体系的变动和乡村社会变迁等问题;二是对生育制度的探讨,《生育制度》(1947)就是这方面的代表性著作;三是对乡土社会的探讨,著作包括《乡土中国》及其姊妹篇《乡土重建》(1948)。可以说,在对江南和西南乡村进行实证研究之后,面对中国社会的急剧变动,费孝通可能迫切地感到超越社区研究、从总体上把握中国社会的必要性,并希望在此基础上评估近代中国社会的变动,提出建构新政治、社会秩序的方案,于是借讲授“乡村社会学”和写《世纪评论》稿约的契机,开始了对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深度阐释。
抗日战争时期,费孝通在云南大学和西南联合大学讲授“乡村社会学”课程。战后他在清华大学任教,继续讲授“乡村社会学”。1947年暑假,《世纪评论》杂志约费孝通为之长期撰稿,并设“杂话乡土社会”专栏。费孝通将“乡村社会学”讲稿进行了整理,从1947年8月至翌年1月,先后发表了十多篇文章。《观察》杂志欣赏费孝通的这组文章,费孝通便应允将所发文章进行整理,调整结构后以《乡土中国》为书名纳入“观察丛书”,并于1948年4月出版发行。
《乡土中国》全书共6万余字,最初出版的小开版本仅有106页,可谓是一本小书。该书于1948年4月面世,首印3000册很快售罄,至11月重印4次,发行11000册,成为畅销书。后因时局变化而未能再版。1984年10月,费孝通应三联书店的邀请写了《旧著〈乡土中国〉重刊序》,该书于1985年6月由三联书店再版。近年来,诸多出版社争相再版《乡土中国》,专业或非专业的读者覆盖社会各个领域,书籍畅销程度更胜当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