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主动适应
怀揣理想,满怀求学进步的美好愿景,这是大家在大学阶段的学习中取得成功的前提。但是要将理想变为现实,还需要具体的行动。我们从熟悉的家乡来到一个几乎完全陌生的环境,面临着生活自理、管理自治、目标自选、学习自觉、思想自我教育等一系列问题,迅速完成从高中到大学的过渡,尽快适应大学阶段的学习和生活,这是大学生们必须首先面对和解决的现实问题。
适者生存。从中学步入大学,从大学步入社会,从一种生活环境进入另一种生活环境,从一个人生阶段步入另一个人生阶段,都需要我们学会积极主动地适应。“适应”是个体根据环境的需要,积极主动地调整自己,从而达到一种良好的生存、发展状态,并与环境保持平衡的动态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的人生就是一个不断适应环境的过程。“适应能力”则是人通过心理上、生理上以及行为上的各种适应性的改变,与周围环境达成和谐状态的能力,包括自我改变以适应环境的能力和改变环境使之适合自己需要的能力,其外延包括环境融入能力、文化理解和接受能力、生活自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自我约束和调节能力等等,它反映了个体融入社会并为社会所接纳的能力。
大家刚刚进入大学,面临着生活环境、学习环境和人际关系等许多方面的变化,如表1-1至表1-3所示:
表1-1 生活环境的变化
表1-2 学习环境的变化
表1-3 人际关系的变化
大学生入学之初,由于离开了家乡、家人和熟悉的同学,一下子进入了不熟悉的环境和陌生的人群,又面临着学习内容的改变和学习方式的调整,很多同学往往会表现出一定程度的不适应,从而不可避免地进入一段时间的学习生活适应期。由于同学们的适应能力不一样,这段时间可能是几个月,也可能是半年甚至更长的时间。相对来说,附近区域的同学由于饮食、气候、文化、语言差异较小的原因,可能更加易于适应新的生活环境,外地同学则可能需要更长的适应期。
既然如此,我们的问题就是,如何尽快迈过这道门槛,踏准大学学习生活的节奏,缩短这段适应期,更快更好地融入大学阶段的学习中去。关于这个问题,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尽快熟悉大学校园的生活学习环境。熟悉环境是适应环境的前提,这个生物界的一般生存法则同样适用于人类世界。同学们入学之初,学校会进行入学教育,主要是介绍学校的基本情况,让同学们参观教学楼、图书馆、餐厅、运动场等教学生活设施。这些活动的目的就是帮助大家熟悉校园环境,消除陌生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当然,同学们也应该主动去熟悉校园环境,包括了解各个教学楼内教室的位置分布,图书馆内部阅览室、自修室、借书处等的位置分布和借阅图书的流程,医务室、校园修读点、超市、浴室、银行的分布,以及其他健身、娱乐、生活设施的设置情况等,总之就是要尽快熟悉新的生活学习环境。
第二,尽快与同寝室、同班级的同学熟悉起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有的同学缺乏集体生活的经历,不懂得关心他人,难以融入集体,甚至逐渐对集体产生排斥,这不利于尽快适应大学生活。人是具有社会性的动物,拥有知心朋友和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会有助于我们尽快适应新的生活环境。相反,缺少朋友会增加人的孤独感,从而影响人对于新环境的接受和融入。
第三,在心态上,要主动适应,积极调整,从心理上接纳你的大学生活。俗话说:“环境不会改变,解决之道在于改变自己。”托尔斯泰说:“世界上只有两种人:一种是观望者,一种是行动者。大多数人都想改变这个世界,但没人想改变自己。”我们难以改变外界环境,但是我们可以主动适应外部环境,积极调整和改变自己,改变自己看待周围环境的心态和目光。自己改变之后,你会发现其实身边每一样事物看上去都是那么美好,此时环境不就是已经改变了吗?
人往往对原来已经熟悉的生活环境心怀留恋,而对于陌生的新环境总觉得这儿也不对劲,那儿也不习惯,从而会产生一种排斥心理,这实际上是人的心理防御机制在起作用。弗洛伊德在其精神分析学说中最早提出了“心理防御机制”的概念。他认为这是一种无意识的心理反应,用以防止为社会规范所限制的不能接受或不能直接表达的本能冲动,并使“自我”与“超我”和外界现实协调起来。消除这种源自本能的排斥心理对于适应新的环境是非常重要的。你需要告诉自己,这就是你的大学,这就是你未来4年的家,你就是这里的主人,你不是来做客的,你已经成为这个学校的一员,你是大学学习生活的参与者,而不是旁观者,更不是局外人。
也有的同学对自己的大学感到失望,从而在心理上怅然若失,不愿意接受即将开始的大学生活。对于这种情况,我们主张如果不能走回头路,那就一切向前看,适应意味着宽容地接受。俗话说“既来之,则安之”,与其自暴自弃,不如奋勇一搏。从根本上来说,未来成功与否主要还是取决于个人的努力,就读的学校再好,如果没有个人的努力和付出,也会成为庸才。日本著名演员高仓健年轻时总是想着有朝一日能够逃离不利于自己发展的环境。他的这种想法使他几乎面临“下岗”的危机。此时,朋友告诉他要努力去适应这个环境,要想让环境因你而改变是不可能的。后来他试着改变自己,让自己融入外部环境中去,最终他就像一只淡水鱼适应了大海的环境,成为一名国际明星。
第四,主动出击,积极适应大学的学习方式,而不是被动应对或消极应付。进入大学的专业学习阶段之后,学习内容主要不再是高中阶段的语、数、外等这些基础课程,学习方法上也主要采取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教学模式,这些变化是每一个大学生都必须面对的。如何更快地适应这些变化呢?我们觉得秘诀就是主动出击,勤奋进取,积极适应。比如要采取“课前认真预习”+“课堂用心听课”+“课后扎实复习”的三步走学习模式,如果学有余力还要通过图书馆和网络进行“课余拓展学习”,这种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模式会使你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不至于疲于应付、被牵着鼻子走,从而不断增强学习自信心,更好地适应大学阶段的课程学习。
第五,树立自立意识,提高自理能力。大一新生对大学生活的不适应往往与其缺乏自立意识和自理能力有关。中学阶段,大家在家里都是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少爷”“小姐”,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养成了凡事依赖父母的习惯。但是进入大学之后,大家要住集体宿舍,自己去打水,到拥挤的食堂排队吃饭而且饭菜可能不合口味,自己洗衣服,自己买日用品,原来一个人睡2米宽的床,现在睡的则是2米高的床,而且颇有一种担心睡梦中从床上掉下去的恐惧……总之学校生活中的事务都得自己费心打理。大家对于这种变化的不适应是难免的,此时你需要告诉自己,这是自己必须面对、必须经历的,而且将来你们成家立业以后担负的还要更多。很多事情虽然看起来简单,做起来却可能很烦琐,你们必须逐步学会自理自立,独立地处理这些事务,别无选择。
总之,适者生存。尽快适应大学生活是每一个大学生都必须面对的,解决这个问题并没有什么诀窍,关键就是要从心态上主动地“亲近”大学生活,积极地融入大学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