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革命:19个改变人生的善意法则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章 诚实 一切变得更容易了

古老的阿兹特克人认为,人类生来没有面孔,我们必须在成长过程中慢慢赢回我们的面孔。只有信仰真理,才能赢回自己的脸。如果我们撒谎,或者不知道自己想说什么,我们的面孔就没有形状。只有拥有真实的面孔之后,我们才能走出梦幻的世界。

阿尔伯特·史怀哲荣获诺贝尔和平奖之后,挪威王 室邀请他参加庆祝宴会。他们把一盘鲱鱼放到他面前,而这种食物恰恰是他不喜欢的。因此趁女王转过头的一瞬间,他迅速把那盘鲱鱼倒进自己的夹克口袋。“你的鲱鱼吃得可真快,”女王诧异地笑着说,“还想再来点儿吗?”

阿尔伯特·史怀哲不想冒犯王室,所以把不爱吃的鲱鱼藏进自己的衣服口袋里,算是解决了这个问题。至少在那种情境下他也不能拒绝。尽管他耍了个无害的花招,不过那顿晚宴他还是没能彻底消化,以至于在多年以后他仍忍不住想讲出这件事情。这个故事让我想到:我们中间有多少人口袋里也藏着鲱鱼?

诚实经常让人难堪。真相可能很尖锐,让人感觉不舒服;揭示真相的人不够灵活,听到的人也为真相感到不安。“我不喜欢他们把你的头发剪成这样。”“你的晚餐清淡无味。”“我今晚不想和你在一起。”“你得用除臭剂了。”“妈妈,我是个同性恋。”这些真相怎么可能充满善意呢?顾名思义,善意应该让人感到舒适、温暖,像羽绒那样轻柔。诚实和善意可以并存吗?还是我们必须二选一?

不久前,我和家人没有买票就上了火车。我们当时打算找车上的售票员补票,当他走过来的时候,我说:“我们在火车快开的时候才赶到车站,所以我们想现在补票。”

“不,不是这么回事,”我的妻子薇薇安出其不意地大声说,“我们那会儿有充足的时间。”售票员愣住了。薇薇安无意让我难堪,她只是不会说谎。但我说的也是真话,我们在开车前十分钟到达车站,我几乎没有时间学会使用复杂的售票机。

售票员接受了我的解释,向我露出神秘而会心的表情。我想,他可能也结婚了。

不管真相有时多么令人尴尬,但不想撒谎是人的本性,是自然而然的反应。不久前,我妻子带着六岁的儿子乔纳森一起去买东西,她当时打算将T恤换个尺码,乔纳森好心地喊道:“妈妈,我们不是在这儿买的T恤啊!你是在别的店买的。”片刻尴尬之后,真相水落石出了:买T恤的那家店和这家是连锁店,虽然这有点不寻常,但换货还是可以的。孩子们的童言无忌是大好事,除非它妨碍到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权衡利弊。

乍看起来,说出真相可能比撒谎更不容易,更让人不舒服。正因为我们确信这一点,所以我们更可能出于惰性或恐惧而撒谎,以便掩饰我们的弱点、避免做出解释,或让自己远离麻烦。然而从长远看来,撒谎更难做到,还会把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复杂。

测谎仪就是基于这个原则。说谎的时候,我们的身体会承受压力,这种压力表现得很明显:出汗、心率增快、肌张力增强和血压升高。虽然这种折磨是无形的,但是科学工具很容易将它揭穿。撒谎的时候,我们往往会急不暇择。如果我们伪装,我们就需要煞费苦心,因为不得不撒谎,又担心被识破。我们尽力避免真相被揭穿,因此会始终焦虑不安。

这是多苦的差事啊!对大脑活动进行电脑扫描的结果显示,说谎的时候我们的大脑必须进行一系列复杂的运算,而说真话的时候则不需要这样做。发明这种方法的科学家认为,大脑在说真话的时候处于“无意识状态”,也就是说我们天生倾向于诚实。

诚实让人感到安心。脏水中潜藏着意想不到的污垢,而干净的水则可以看到海底,即便海底有垃圾和残骸,但也能发现色彩斑斓的鱼群、贝壳和海星。诚实让我们敢正视别人的眼睛,从而洞察他们的内心,因为没有掩饰,没有虚伪。诚实让我们能敞开心扉,并在回忆往事时无须愧疚不安。

诚实具有两重含义,即对自己诚实,和对他人诚实。心理学家西尼·吉拉德在著作《透明的自我》中写道:“自我认知是心理健康的必要条件。”可当我们与世隔绝的时候,我们很难认识自我。首先,我们必须让自己敞开心扉,摒弃任何虚伪和掩饰。吉拉德说,所有神经疾病的症状,例如害怕出门或抑郁症,都只是我们为隐藏真实的自己而树起的心理屏障。只要变得更透明,我们就会感到更开心,也能学会坦诚地对待自己,毫不畏惧地正视自己的内心。正如《哈姆雷特》中的波洛涅斯所说:“尤其要紧的是,你必须对自己忠实。正像有了白昼才有黑夜一样,对自己忠实,才不会对别人虚情假意。”

让我们考虑一下这种极端的例子:性情古怪的人往往对自己忠诚、完全无意伪装,并高度尊重自己的感受,所以他们的行为在我们看来可能很奇怪、很突兀。以往的研究表明,古怪之人比普通人更长寿、更幸福。从事这项研究的作者针对他们写了一本有趣的书,书中谈到了总是向后倒着走、从加利福尼亚走到伊斯坦布尔的男人;收集别人丢弃的废品,并买下废弃剧院来储存这些废品的女人;骑着用摇摆木马和自行车改装成的新设备四处游走的男人;每晚都喂养鼠群的女人,等等。因为古怪之人的免疫系统很强大,他们无须被迫迎合别人的期望,所以他们更健康、更幸福。

这都是些极端例子,但主题都是诚实。我们完全可以向古怪之人学习。在《神曲》中,但丁描述了地狱中的伪君子。他们走路时必须戴着沉重的金属披肩,披肩表面是金,里面是铅,穿着这样华丽但虚假笨重的衣服是件让人极度疲惫的苦差事。这象征着他们在伪装自己,也永远不会成为真实的自我。不伪装会让我们的生活变得简单、自然,而日复一日的伪装则需要煞费苦心。

让我们回到最初的问题:诚实和善意是不能共存的吗?尽管诚实有时候如此令人不快,看似和善意截然相反,但两者之间还是有很多共同点的。如果善意在根本上是虚伪的,那就不再是善意,而是矫揉造作的礼貌。它不是发自内心,而是因为害怕冒险、害怕激起强烈的反应或者害怕指责和争论。以下两者你更喜欢哪种呢?是保持真诚的善意并愿意说出令人不快的真相?抑或是为避免冲突而表现出彬彬有礼、感到厌倦却表现出开心的样子、言不由衷地点头、内心痛苦却面带微笑?在我的精神疗法研究中,我见过许多口是心非的人。即使在面对结婚、买房、工作签约等重大事情时,他们也无不点头、任凭他人随意占用自己的时间和空间(“你今天晚上为什么不跟我们出去呢?”“你能帮我完成这份工作吗?”“你可以在我外出期间帮我照顾两只猫咪吗?”“这还用问,当然可以!”)。不敢说“不”,有时甚至会导致灾难。人们不得不和自己不爱的人一起生活,住在自己不喜欢的房子里,从事自己讨厌的工作,并失去内心的安宁。这会迫使他们过着不属于自己的生活,因为他们没有勇气说出那个简单、诚实而坚定的“不”字,而这个字极有可能挽救他们自己和别人的人生。

在一本有名的童书中,有两只年龄不详的河马乔治和玛莎。它们是最好的朋友,经历了友谊中常见的起起伏伏。我最喜欢的片段是乔治拜访玛莎的场景:玛莎很得意地准备了自己的拿手菜豌豆作正餐,可乔治很讨厌这道菜,但又不想告诉玛莎。所以当玛莎进厨房的时候,他就悄悄把汤倒进自己的鞋子里,假装喝完并表现出很喜欢的样子。但是玛莎发现了。片刻尴尬之后,两人达成了共识:因为是朋友,所以他们可以对彼此说真话。比如,他们不必吃自己不喜欢的菜。即使吃了,也不能消化它,这就类似于我们因无力拒绝而做了不愿做的事。有时候,要想善良我们必须首先学会照顾自己。

即使要说出的真相令人不快,即使说“不”会让别人痛苦,我们也应该诚实。如果处理得机智、圆融,那它就是我们做的最善良的事。因为这既尊重了我们正直的天性,也承认了别人可以变得智慧和成熟。我认识的一位音乐老师曾对我说:“如果我告诉学生他没有音乐才能,建议他去寻找更适合自己的爱好,而不是鼓励他继续学音乐,我觉得我是善意的。因为,如果为了不伤害他而说些虚伪的话去欺骗他,可能会让他继续努力,但最终会徒然无功。如果我说实话,刚开始他可能会不高兴,但至少他能了解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能更清楚地规划接下来该怎么办。对我来说,这才叫真正的善良。”

试想一下,如果你发现有人为保护你而撒谎,比如向你隐瞒重病,或所有人都知道某个坏消息,但就是没有告诉你,或没有人告诉你妆花了或者拉链松开了,你会怎么想呢?这都是出于礼貌和想要保护你。结果就是,你会觉得自己受到了轻视,甚至有遭到背叛的感觉:为什么没有人告诉我呢?

但诚实是一个克服挑战的过程。我们必须慢慢学习,从而变得更强大、更成熟。古老的阿兹特克人认为,人类生来没有面孔,我们必须在成长过程中慢慢赢回我们的面孔。只有信仰真理,才能赢回自己的脸。如果我们撒谎,或者不知道自己想说什么,我们的面孔就没有形状。只有拥有真实的面孔之后,我们才能走出梦幻的世界。

诚实也意味着发现问题,而不是假装问题并不存在。前段时间,我的儿子埃米利奥假期结束以后即将返校,他为此充满了焦虑,根本不想回学校。开学的日子越来越近,就像有只怪兽在威胁他、想要捏碎他一样。此时父母该怎么做呢?我试着为他打气,分散他的注意力,说服他这件事情本身没有那么糟糕,但这都是白费周折。后来我想到,给他买点什么东西说不定会管用。尽管我们家通常不允许吃薯条,但我还是在快餐店给埃米利奥买了薯条。我们禁止的东西,他通常都很喜欢,尤其是垃圾食品。我以为我有了制胜法宝,但是恰恰相反,埃米利奥斩钉截铁地回复我说:“爸爸,你不能用薯条来解决问题。”

埃米利奥的意思是,你不能忽视问题的存在,不能用暂时的忽悠来解决问题,你必须坦诚面对问题。为了安慰儿子、转移他的注意力、让他不再焦虑,我给他买薯条,但这根本不是善意的行为。我当时这样做,仅仅为了图简便。后来我找到了更合理的方法,而他当时的回答给我上了诚实的一课。

但是,诚实涉及的不只是生活中的困难和不愉快,更多的是生活中的创造力和美好。令人匪夷所思的是,我们常常会隐藏那些美好的品质,如温柔、友善、独到的见地和软心肠。我们之所以这样做,部分是出于矜持,我们不希望自己的热情让别人不知所措;更多时候是为了保护自己,我们不希望别人那样看待自己,那样我们可能会觉得自己很脆弱、口无遮拦而且很可笑。不如表现得愤世嫉俗一点,甚至苛刻一点,这样至少不会让我们因为毫无保留而感觉到危险。然而这样的话,我们就远离了那个富有灵性和最美好的自我,别人也无法看到它。

不仅如此,谎言有上千副面孔,而真相只有一个。我们可以伪装很多不真实的情感,伪装成各种各样的角色。但是如果我们停止伪装,所有充斥我们生活的诡计和心机都会消失殆尽,让人如释重负!

我在部队的时候,有个军人喜欢吹牛,他经常信誓旦旦地吹嘘他获得了世界冠军,我后来才发现那只是村里的比赛。他是那种无论你说什么都要争强好胜的人。一天晚上,我俩正谈天说地,突然他一改常态,开始讲到对死亡的害怕、内心的空虚和爱情。他完全变了一个人,变得更深刻、更真实。我告诉他,这样的聊天要有价值得多。后来我问他,为什么那天晚上决定脱下自己的面具。他说:“有时候,你必须释放自己,说出真相。”

和所有其他人一样,我也常常掩饰自己的情绪。我能理解那些不愿意表露自己真实情感的人。有时候,克制是非常恰当的,有时候却不然。身为专业心理治疗师,我也常常被感动。可是,我可以让来访者发现这一点吗?还是我必须戴着面具假装无动于衷?人们对此众说纷纭。我认为,心理治疗师有时不应该表露自己的感情,因为这可能会造成伤害,并引起误会。然而,良好的关系是心理治疗的必要条件,而只有诚实才能建立这种良好的关系。

有一次,当我听到来访者的故事时,我深深地被感动了。她注意到了,并告诉了我。之后我试着隐藏我的感情,但是她不再相信我了。那一刻,我意识到当我们试着去隐藏自己感情的时候,我们是多么脆弱,多么尴尬!务必要诚实并自如地表达我们的感知和真实的自己,但方式要尽量灵活,把握分寸。哪一种情况下我们更善良呢?是当我们隐藏我们的热情、梦想、好奇和幽默的时候,还是不再隐瞒它们的时候?

因此,诚实不仅和真正的善意和谐共存,它还是善意的必要基础。虚伪的善意都会变质。只要你没有生活在真实之中,你就不能真实地与他人交流,也无法获得信任,也就不能与他人真正建立联系。只要你没有面对严峻的现实,你就会始终活在虚幻的世界里。在那里我们没有立足之地,只有贻害无穷的幻想。因为当我们说谎的时候,我们的生活就离现实越来越远。在充满伪装和幻想的世界里,善意是不可能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