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
汉代第一任
西域都护郑吉
郑吉(?—前49年),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少怀大志,性格刚执,早年从军,在西域屡建奇功。随后又成为首任西域都护,并率兵屯田渠犁,创造了西汉屯田史上的辉煌成就。班固曾将其与张骞相提并论:“汉之号令班西域矣,始自张骞而成于郑吉”,居功至伟,实不谬赞。
西域都护南北两道示意图(王玉平 绘)
(一)争夺车师
在西汉与匈奴争夺车师的过程中,郑吉曾率军参与其中。为了保障军队后勤供应,地节二年(前68年),郑吉与校尉司马熹率领士卒屯田渠犁。渠犁屯田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吸取赖丹孤军屯田轮台的教训,选择靠近中原且便于西汉控制的地区进行屯田;二是以渠犁为根据地,既可逐步向西发展,又可随时进攻距离较近的车师,这是郑吉此次屯田的重要原因。车师(今新疆吐鲁番盆地)是西汉必争之地,向北可到达后部金满城(今新疆阜康),向南可达焉耆,向西达乌孙,向东达蒲类海。此外,渠犁还是西域重要的绿洲,自然环境优渥,便于作物生长,可以达到屯田积谷、满足军饷以及稳定社会的目的。
郑吉率领士卒在渠犁开垦荒地、兴修水利,为攻打车师积累充实的物质基础和人员装备。而后,郑吉率屯田士卒1 500人以及楼兰、危须、焉耆、山国、尉犁、渠犁等诸国兵万余人攻破交河城(今新疆吐鲁番西),车师王隐匿北边石城得以逃脱,汉军返回渠犁充实粮草。秋收完毕后,郑吉再次发兵攻打车师,车师王自知难与郑吉抗衡,遂与谋臣苏犹商议降汉,又担心得不到信任,苏犹建议车师王攻取匈奴旁边的小蒲类国,然后投降郑吉。匈奴听说车师王欲投降汉朝,遂发兵攻打车师,郑吉随即带兵助战车师,匈奴军望风而逃。郑吉随后留下军候一人及二十士兵保卫车师王。
吐鲁番盆地土地肥沃,易于耕种。若在此屯田积谷,即可阻挡匈奴跨越天山南下塔里木盆地。为此,郑吉特地派遣渠犁300名士兵增援车师。当匈奴骑兵前来攻击时,郑吉将渠犁的屯田士卒约1 500人全部调往车师,抵抗匈奴军队。然而匈奴骑兵反复来袭,屯田士卒少不能当,常惠立即带领张掖、酒泉的骑兵前来救援。匈奴骑兵见西汉援军将至,遂四散而逃,车师得到解围。此后,郑吉继续屯田渠犁,立车师旧王太子军宿为王,将车师民众迁至渠犁。
郑吉率领士兵且耕且战、屯垦戍边,成为西汉争夺车师取胜的重要原因。其后,西汉又于车师并置戊己校尉,巩固西域已有成果,至西域都护府设立时,渠犁屯田已发展至2 000余人,成为当时西汉在西域规模相对较大的屯戍区。
西汉西域都护的管辖范围示意图(王玉平 绘)
神爵二年(前60年)九月,匈奴老单于离世,右贤王篡位为新单于,本应继承王位的日逐王见王位旁落,势单力孤,于是秘密派使者和郑吉联系,欲借助西汉威力夺回王位。于是郑吉与渠犁、龟兹诸国五万余人前往接应,再度控制车师,将日逐王所部12万余人、大小头目12人逐放到河曲地区妥善安置,朝廷封日逐王为“归德侯”。
(二)首任西域都护
时匈奴势力衰微,为了更好地管理西域,西汉于神爵二年(前60年)设立西域都护府,并任命郑吉为首任西域都护,治所设在乌垒城(今新疆轮台县东野云沟附近)。西域都护府既是汉朝的军事驻防区,也是一个特殊的行政区。一方面,它与内地的正式政区不同,不设置郡、县,依然保留原来的绿洲城邦国,汉朝不干预诸国内部事务;另一方面,都护代表朝廷掌管这些国家的外交和军事权,可以调动它们的军队,必要时还可直接废立他们的君主。所谓“都护”,即塔里木盆地南、北两道都由其领护之意,职责是“都护督察乌孙、康居诸外国动静,有变以闻。可安辑,安辑之;可击,击之”。郑吉任西域都护期间,曾多次组织大规模屯田,使得西域屯田再次达到高峰。不仅屯田区逐渐扩大到北胥鞬、赤谷、龟兹等地区,而且其面积、屯戍军民数量也逐年增加。当时仅轮台屯田区士卒就达到3 000人,若按每一士卒屯田20亩计算,屯戍面积可达6万亩,有效保障了西域军民的后勤供应,稳定了西域社会。
任职西域都护10年之后,郑吉病卒。西汉经营西域,始于张骞而成于郑吉。郑吉出身于伍卒小吏,功成于异域而封侯,足见其功绩卓著。他任职西域都护期间,西域屯田规模空前繁盛,屯田区域逐渐扩大,由轮台(今轮台县)至渠犁(今库尔勒市)、至伊循城(今若羌米兰遗址)皆有屯田。尤其是自郑吉迎降日逐王后,西域三十六国皆入汉朝版图,奠定了此后历代中央王朝经营西域的地域基础和治理基础,郑吉作为第一任都护有开拓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