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行有常:周振鹤时评集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培养博士在质不在量

日前有报道说,我们现在每年培养的博士数以万计,早已迈入先进国家行列。

博士的量多了是事实,但博士质量的下降也是有目共睹的事。博士生年年扩招,而一入门,不管学习成效如何,不管论文水平如何,不毕业的,不戴上博士帽子的就是例外了。

博士原来是很崇高的称呼。在日本,人文科学方面的博士头衔尤其难得。许多人都是博士课程修完许久,博士学位还没有得到。著名的历史地理学家日比野丈夫,当了教授多年以后,才在四十多岁时拿到博士学位。倒退六七十年,引述某博士的言论时,通常在第一次提到他的名字后,都不再直称其名,而是用“博士说如何如何”来引用他的话,博士的地位远在教授之上。现在虽然博士地位有所下降,但仍然不大容易得到,所以在简历中经常可见到有“博士课程修了”这样的话,表示虽修完课程,但学位仍然没有到手。在德国,博士的含金量也很高。在法国,国家博士也一样有地位。在美国,博士学位虽然较易得,但也视不同学校而异,著名大学的博士依然有相对严格的数量控制。

反观目前我国的情况,每年取得博士学位头衔的人究竟有百分之几十是真正合格的,其实大家心里有数。只是现在没有合适的淘汰机制来进行合理的控制,大约是为了弥补这一缺陷,所以现在有几道卡住博士生毕业的关口。

其一是培养计划,其中包括开题报告、课程成绩、中期考核以及预答辩。其二是必须发表两篇论文,从去年起在复旦大学又提高到三篇。但这几道关卡似乎没有什么用,仍然扼制不了博士水平的下降。

于今之计,首先恐怕要控制博士的培养规模。按照我国现在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现状,大体应有一个每年需要多少博士的尺度,不应毫无限制地扩招博士生。其次要严格考试制度。培养博士在目前的状况下已不可能宽进严出,而只能严进严出,必须从严控制入学考试成绩(包括笔试与面试),以证明入学者确实有培养前途。更主要的是要严格博士资格考试,这在国外是很难通过的一道关卡,不少人因为资格没有通过,就不必再去写论文了。而目前我们的中期考核多数是走过场,达不到限制与淘汰的目的。

至于强制发表论文并不是一个好办法。博士学制目前只有三年,在三年里既要修完一定学分,又要应付中期考核,还要为学位论文准备资料,基本上不可能发表什么其他论文。而为了发表,有些人只好拼凑,甚至抄袭以应付这个硬指标。而且这些论文必须发表在所谓全国核心期刊上,而只要算算全国的核心期刊数量与全国博士生与硕士生应该发表的论文数量,就知道期刊数量远远不够,于是只好出增刊,收版面费,引起许多腐败现象。

更何况,过去的年轻学者还被教导不要轻易发表文章,如傅斯年就严格要求进入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的年轻人,三年之内不准发表论文,以此来让他们脚踏实地地打好基础。

最后,似乎还应该配合另一个改革,那就是博士学制应该至少延长至四年,以利于论文质量的提高。目前的三年制大概是全世界最短的学制了,一般难以完成高质量的论文。与此相配合,可以将硕士生的学制缩短到两年,以免从小学到博士总的年限过长。

以上所说均是对通过正常途径攻读博士生的质量的控制,而不包括那些领导干部与CEO们借读博士来镀金的情况。那里头有许多非常奇异可怪之腐败现象,用上述措施是无法消除的,暂时不去说它。

原载《新京报》2005年5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