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健康与心理健康
知识点阐述
所谓心理健康并不是人们消极地维持正常心理状态,而是人们正确地了解自己,有意识地调适、控制自己,从而推动自我成长。心理健康也是大学生将来走向社会,在工作岗位上发挥才能、积极从事社会活动和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的重要条件。
人类在不断探索外部世界的同时,也在不断探索自身的心理世界,并将各种心理现象称为内宇宙。人类的心理现象绚丽多姿、纷繁复杂,恩格斯曾把它比喻为“地球上最美的花朵”。个体的行为受心理支配,无论是生活、学习、工作还是人际交往,都受到自身心理的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心理健康可以提高生命质量,提高生活品位,帮助个体增强主观幸福感。
一、科学的健康观
20世纪末,数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曾齐聚一堂讨论21世纪人们会追求什么,最后他们一致认为,追求健康是21世纪的主要趋势。很多人对健康的理解还存在偏狭,只是停留在对生理健康的理解和关注上。下面将对健康进行全面介绍。
1.健康的含义
世界卫生组织在成立之初就指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而且是在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保持一种完好的状态”。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这3方面所构成的完整健康观念,才是我们所倡导的科学的健康观。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健康评价标准如下。
(1)有足够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压力而不感到过分紧张。
(2)处世乐观,态度积极,勇于承担责任,事无巨细不挑剔。
(3)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4)应变能力强,能适应环境的各种变化。
(5)能够抵抗一般性感冒和传染病。
(6)体重适当,身体匀称,站立时头、臂位置协调。
(7)眼睛明亮,目光敏锐,眼睑不易发炎。
(8)牙齿清洁、无空洞、无病感,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
(9)头发有光泽,无头屑。
(10)肌肉、皮肤富有弹性,走路轻松自如。
以上10条标准中,第(1)~(4)条标准属于对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方面的评价标准,第(5)~(10)条标准属于生理健康方面的评价标准。生理健康是健康的基础,没有生理健康,就不可能有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因此,对健康的准确定义应该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而且包括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保持一种完好的状态以及道德健康。
2.亚健康
亚健康指个体处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似病非病的中间状态,又称“灰色状态”或“第三状态”。一般认为,亚健康主要是人体由于心理承受压力能力差或过度疲劳所造成的。在亚健康状态下,机体虽然没有明显的疾病表现,但已经潜伏了各种程度不同的致病因素。亚健康状态的表现有:焦虑、紧张、易怒;情绪低落、睡眠不好;消化不良,周期性腹泻、便秘;免疫力低下,易患感冒等疾病;易疲劳,且不易恢复。个体一旦处于亚健康状态,必须从两方面进行相应调适:一方面是心理减压;另一方面是降低工作强度,多休息、多运动,同时调节饮食,进食清淡,多吃谷类食物、蔬菜、水果,避免太油腻的食物。
二、心理健康的标准
从广义上讲,心理健康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事实上,心理的健康与不健康并无明显界限,而是一个连续化的过程。如果将心理健康比作白色,将心理不健康比作黑色,那么在白色与黑色之间存在着一个巨大的缓冲区域——灰色区,大多数人的心理健康状况都处于这一区域内。这也说明,对大学生而言,在人生的发展过程中面临心理问题是正常的,不必大惊小怪,大学生要主动提高心理自我保健意识,运用心理学知识及时自我调整,积极矫正,任何心理问题都能调适到正常水平。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
心理健康与否的界限是相对的,企图找到绝对标准是非常困难的。研究者通常从以下4个方面,判断当事人的心理状况:一是经验标准,即当事人按照自己的主观感受来判断自己的健康,研究者凭借自己的经验对当事人的心理健康进行判定;二是社会适应标准,以社会中大多数人的常态为参照标准,研究者通过观察当事人是否适应常态,进行心理是否健康的判断;三是统计学标准,研究者依据对大量正常心理特征的测量取得一个常模,把当事人的心理与常模进行比较;四是自身行为标准,每个人以往生活中形成的稳定的行为模式,即正常标准。
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与成年人的心理健康标准不同。根据大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征和角色特征,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包括以下8个方面。
1.智力正常
智力指一个人认识能力与活动能力所达到的水平,是人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创造力和实践能力等的综合。智力正常是大学生学习、生活、工作的最基本的心理条件之一,也是大学生适应周围环境变化所必需的心理保证。评价大学生的智力是否正常,关键在于评估大学生是否正常地、主观能动地发挥了效能:有强烈的求知欲,乐于学习,能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
心理学家通常用智力测验测量人的智力发展水平。一般来说,人的智商在130以上为超常;智商在90~129为正常;智商在70~89为亚正常;智商低于70属于智力落后。多项智力测验的结果显示,真正智力超常的人不到1%,真正智力低下的人不到3%,绝大多数人的智力处于中等水平。超常智力与一般智力都属于智力正常的范围,都达到了心理健康智力标准的基本要求。换句话说,人群中的大多数人智力都符合心理健康的智力标准。
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智力组合。例如,建筑师及雕塑家的空间感比较强、运动员和舞蹈演员的肢体协调性较强、公关人员的人际交往能力较强等。美国哈佛大学教育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在1983年提出多元智力理论,认为人的智力至少可以分为8种,即语言智力、逻辑数学智力、空间智力、肢体运作智力、音乐智力、人际智力、内省智力、自然探索智力。每个人都具有这8种智力,但存在个体差异,即这些智力有的显得比较发达,有的则不发达,有的甚至终身无法显示出来,因而个体表现出不同才能,并在不同领域取得成功。
2.情绪健康
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认识的内心体验的外在反映。喜怒哀乐是人之常情,但情绪活动的主流应该是愉快的、欢乐的、稳定的。情绪在心理健康中起核心作用,心理健康的主要标志是情绪稳定,心情愉快。情绪异常往往是心理疾病的先兆。有人认为,用快乐表示心理健康如同体温表示身体健康一样的准确。一个人的情绪健康与否,关键要看这个人跟外界环境的协调状况。个体情绪健康的表现:愉快情绪多于负面情绪,乐观开朗,富有朝气,对生活充满信心和希望;情绪较稳定,善于控制与调节自己的情绪,既能克制又能合理宣泄;情绪反应与环境相适应,情绪反应是由适当的原因引起的,而不是无端的;个体情绪反应的强度与情境相符。
心理健康的人也会产生负面情绪,与心理不健康的人相比,负面情绪持续的时间短,并且在整个情绪过程中所占的比例小。所谓的负面情绪主要指悲伤、后悔、厌恶、愤怒、嫉妒、冤屈、焦虑、紧张、恐惧、抑郁等,负面情绪使人整体上处于对抗状态,可能会引导一个人做出错误行为。负面情绪是人们前进的绊脚石,人们必须去认识它、重视它、克制它、管理它,而不是受它牵制,影响心理健康。
3.意志健全
意志是一种心理过程,即个体在完成一种有目标的活动时,所进行的选择、决定与执行的心理过程。一个意志健全的人在行动的自觉性、果断性、顽强性、自制力等方面都表现出较高水平,在各种活动中都有自觉的目的性,能适时地做出决定并运用有准备的方式解决问题,在困难和挫折面前能采取合理的、有效的反应方式,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言行,而不是行动盲目、畏惧困难、顽固执拗。
行动的自觉性、果断性和顽强性是意志健全的重要标志。行动的自觉性是对自己的行动目的有正确的认识,能主动支配自己的行动,以达到预期的目标;行动的果断性是善于明辨是非,适当而又当机立断地做出决定并执行决定;行动的顽强性是在做出决定、执行决定的过程中,克服困难、排除干扰、坚持不懈的奋斗。反应适度是意志健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心理健康的外在表现之一。反应适度说明人的行为表现协调有度,主要表现为:意识和行为一致,即言行一致;为人处世合情合理,灵活变通;在相同或相似情境下,行为反应符合情境,既不过分,也不突然。
4.人格完整
心理学上所说的“人格”含义与人们日常所说的不同。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听到或谈到这样的话题:这个人的人格低下(很坏);我的人格受到了侮辱等,这里的人格指人的尊严。心理学上的人格指一个人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指个体的整体精神面貌,包括气质、性格、能力、兴趣、爱好、需要、理想、信念等,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人格。气质和性格是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格完整就是一个人所想、所说、所做的都是协调一致的:人格结构的各要素完整统一;具有正确的自我意识,不产生自我同一性混乱,以积极进取的人生观作为人格的核心,并以此为中心把自己的需要、目标和行动统一起来。
人格的各种特征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有机地结合成整体。如果人格的各种成分之间的关系协调,人的行为就是正常的;如果人格的各种成分之间失调,就会造成人格分裂,人的行为就会不正常。双重人格或多重人格是人格分裂的表现。人格一经形成,就具有相对稳定的特点。统一的、协调的人格和残缺的、失调的人格,对个体心理发展和精神表现的影响是截然不同的。心理健康的最终目标是保持人格完整。
5.自我评价正确
正确的自我评价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其主要表现:对自己的认识比较接近现实,有自知之明,恰如其分地认识自己,摆正自己的位置,对优点感到欣慰,不狂妄自大,对弱点既不回避,也不自暴自弃,而是善于自我接纳,喜欢自己,接受自己,自尊、自强、自制、自爱,正视现实,积极进取。
6.人际关系和谐
人际关系指人为了满足其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在相互交往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它表现在家庭成员之间、同事之间、上下级之间、朋友之间以及其他社会成员间的相互交往中。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事业成功与生活幸福的前提,其表现为:个体乐于与人交往,既有知心朋友,又有广泛的人际关系;在交往中保持独立而完整的人格,有自知之明,不卑不亢;能客观评价别人和自己,善于取长补短;对人宽容,乐于助人,积极的交往态度多于消极态度;交往动机端正。
人具有生物性和社会性两种属性,其中生物性是基本属性,社会性是本质属性。每个人都在以一定的社会角色与他人交往,这种社会角色决定了每个人一定的社会责任和义务,每个人都被要求依据这种责任和义务维护社会秩序。社会人际关系和谐具体表现为:在人际交往中,人们心里相容,互相接纳、尊重,而不是心里对立,相互排斥、贬低;对人情感真诚、善良,而不是冷漠无情;以集体利益为重,关心集体、有奉献精神,而不是自私或者损人利己。
7.良好的社会适应性
“良好的社会适应性”是世界卫生组织所阐述的全面健康三要素的其中一项,也是国内外公认的重要心理健康标准之一。心理健康的人,应与社会保持良好的接触,对周围事物和环境能做出客观的认识和评价,能够面对现实、接受现实,并能主动适应,以有效的办法对应环境中的各种困难,可以根据环境的特点和自我意识的情况努力进行协调。如果一个人规划的发展目标,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产生了矛盾和冲突,应及时调节,修正或放弃自己的计划和行动,顺历史潮流而行,而不是逃避现实,悲观失望,或妄自尊大、一意孤行。
一个人具有较好的社会适应性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1)具备适应各种自然环境的能力。
(2)具备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的能力。
(3)具有能处理和应付家庭、学校和社会生活的能力。
8.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人在每一个年龄段中表现出的心理发展的特征,称为心理年龄特征。一个人心理行为的发展,总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展变化的。如果一个人的认识、情感和言语举止等心理行为表现基本符合他的年龄特征,那么他的心理是健康的;如果他的心理行为表现严重偏离相应的年龄特征,发展严重滞后或超前,那么他的心理是不健康的。
大学阶段是人生中精力充沛、思维敏捷、情感活跃的时期,因此,大学生在行为上应该表现为朝气蓬勃、活泼好动、乐观进取、自我完善和自我控制能力明显增强。如果大学生表现得像儿童那样喜怒无常、好吵好闹,或者过于世故老成、阴郁忧愁,则说明他的心理出现了异常。也就是说,心理健康的大学生普遍是心境良好、愉快、乐观、开朗、满意的,同时又能随事物的变化而产生合理的情绪变化,当有了喜事时感到愉快,遇到不幸的事时产生悲哀,并能根据不同场合适当控制情绪。
心理健康的大学生乐于与人交往,对人态度积极;能理解和接受别人的思想感情,也善于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高兴地接纳他人和自己;既有广泛的朋友,又有少数几位知交。
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在评估自己的能力或解释现实时比较客观,不高估自己的能力,不轻易承担超过自己能力范围的任务,也不低估自己的能力而逃避任务。
心理健康的大学生虽然对自己的学习、生活有一定的紧张感,但从不过度焦虑;遇到困难时,他们往往能积极应对,勤于思考,有条不紊地寻找解决办法,而不是寝食不安,惶惶不可终日。
心理健康的大学生有独立的生活能力,意志坚定;无论是在情感上,还是在实际生活中都较少有依赖心理,自主性强;他们善于在不同的环境下寻找自己感兴趣的事情,生活充实,很少有孤独感;他们较能接受现实,不轻易产生敌对情绪,对因家境、地域、病患、个人能力等原因导致的与他人的各种差异能正确看待。心理健康的大学生能适应不同环境下的社会生活,不管处于何种环境都能主动同社会保持接触,让自己融入社会,自觉用社会规范来约束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社会的要求,而不是把自己孤立起来,与社会格格不入。
判断一个人的心理是否健康要从他较长一段时间持续的心理状态来看,他偶尔出现的一些不健康的心理行为并不意味着他的心理不健康。一个人的心理状态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既可以从不健康转变为健康,又可以从健康转变为不健康。
以上提到的心理健康标准仅仅是大学生良好地适应社会生活所应有的心理状态的一般要求,而不是最高境界。大学生在正确理解心理健康的标准时应注意以下3个方面。
(1)标准的相对性。事实上,心理的健康与不健康并无明显界限。大学生在人生的发展过程中面临心理问题是正常的,不必大惊小怪,只要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及时自我调整,积极加以矫正,一段时间后心理会恢复到正常状态。
(2)整体的协调性。从心理过程看,健康人的心理活动是一个完整、统一、协调的整体,这种整体协调性保证了个体在反映客观世界过程中的高度准确性和有效性。事实表明,认识是心理结构的起点,意志行为是人格面貌的归宿,情感是认识与意志行为之间的中介因素。从心理结构角度看,个体的认识、意志行为和情感一旦不能符合规律地协调运作,个体可能就会产生一系列的心理困扰或问题。从人格角度看,每个人都有长期形成的稳定的人格心理,人格心理在没有明显、剧烈的外部因素影响下是不会轻易发生变化的,否则说明个体心理健康状况发生了变化。从个体与群体的关系看,个体在现实性上划分成不同的群体,不同群体间的心理健康标准是有差异的。
(3)发展性。事实上,不健康的心理可能是人的发展中不可避免的发展性问题,其症状随着人的发展而自行消失。
总之,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人们一种理想的心理状态,它不仅是人们衡量心理是否健康的标准,而且为人们指出了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努力方向。每个人都需要在现有的心理状态基础上不断调节和完善,追求自身心理发展的更高层次,从而增强主观幸福感,真正健康快乐地工作和生活。
案例
网球明星之死
英国著名网球明星吉姆·吉尔伯特在小时候经历过一次意外。一天,她跟着妈妈去看牙医,以为很快就可以跟妈妈回家了,但是她的妈妈在治疗过程中出了意外,死在了牙科的手术椅上。由于这个事情,她对牙医产生了心理阴影,在牙痛的时候从来不敢去看牙医。她也许没有想到要看心理医生,也许从没有想过应该根治心理创伤,她所做的就是回避、回避、永远回避。有一天她被牙病折磨得实在忍受不了了,在家人的劝说下,她将牙医请到了家里。意外的事情发生了:正当牙医在一旁整理手术器械准备手术的时候,吉姆·吉尔伯特死去了。当时伦敦的报纸记述这件事情时用了这样一句评价:吉姆·吉尔伯特是被四十年来的一个念头杀死的。
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心理暗示的力量。一个遗憾能被放大到多大呢?它可以成为你生命中的一个阴影,影响你的生命质量,甚至结束你的生命。
课堂讨论
5·25——我爱我
2000年,由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团总支、学生会倡议,随后十多所高校响应,并经有关部门批准,确定5月25日为“北京大学生心理健康日”。2004年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会学校部、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共同决定将5月25日定为“全国大中学生心理健康节”。
2000年,首届“北京大学生心理健康日”的主题是“我爱我,给心理一片晴空”。
2001年,“北京大学生心理健康日”的主题是“我爱我,创造一个良好的人际空间”。
2002年,“北京大学生心理健康日”的主题是“我爱我,了解我自己”。
2003年,“北京大学生心理健康日”的主题是“我爱我,危机、理性、成长”。
2004年,“全国大中学生心理健康节”的主题是“我爱我,走出心灵孤岛”。
2005年,“全国大中学生心理健康节”的主题是“我爱我,放飞理想、规划人生”。
2006年,“全国大中学生心理健康节”的主题是“我爱我,快乐自在我心,让我们尽情体验快乐的感觉”。
2007年,“全国大中学生心理健康节”的主题是“人际交往与师生互助”。
2008年,“全国大中学生心理健康节”的主题是“和谐心灵,绿色奥运,微笑互助,关爱生命”。
2009年,“全国大中学生心理健康节”的主题是“呵护心灵、拥抱社会、感恩社会”。
2010年,“全国大中学生心理健康节”的主题是“和谐心灵、健康成才”。
2011年,“全国大中学生心理健康节”的主题是“珍爱生命,责任同行”。
2012年,“全国大中学生心理健康节”的主题是“为心理健康投资”。
2013年,“全国大中学生心理健康节”的主题是“中国梦、校园情、快乐心”。
2014年,“全国大中学生心理健康节”的主题是“5·25我们在一起”。
2015年,“全国大中学生心理健康节”的主题是“表达爱,传递爱”。
2016年,“全国大中学生心理健康节”的主题是“心理健康,社会和谐”。
2017年,“全国大中学生心理健康节”的主题是“理性平和,阳光心态”。
2018年,“全国大中学生心理健康节”的主题是“新时代,心梦想,心健康”。
2019年,“全国大中学生心理健康节”的主题是“筑梦,追梦,圆梦”。
“5·25”是“我爱我”的谐音。此节日发起人的解释是:爱自己才能更好地爱他人。
请同学们讨论:我们为什么要爱自己?
心理测试
心理健康测试
(请参考学校针对新生的心理健康普测结果)
【测试结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