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股市是长线投资之王
(一)
股市充满了幻觉,大多人因为被股市所“骗”,最终收益低下,甚至亏损累累。但大多金融产品,也充满了幻觉。比如中国老百姓最爱买的银行理财,给我们的幻觉是,它不仅能保值,还能让你赚钱,老百姓手里的几十万亿元,年复一年地买银行理财,我们知道,实际上过了若干年后,购买力是减少的。还有一些保险的理财险产品,也是类似于银行的理财产品,毕竟,保险公司的投资是极端保守的。但保险公司也会用复利去算出几十年后你会因为这个产品,多赚了多少钱。金融产品总是充满幻觉的,有些甚至像奥数一样,一般人看不透。现实中,有人一边买银行理财,一边还贷款买车,这就是被金融产品的幻觉搞晕的结果。但制造幻觉的金融产品,毕竟有真实的回报为基础,无论是保险公司的产品,还是银行的理财产品。
而前几年流行的P2P,其实一开始我们就知道,天底下哪里有这么高回报的好事啊。说预期可以,但来真的,这种公司甚至行业只会昙花一现。
很多人进入股市,也是以为股市有非常好的回报。除了股市7赔2平1赢的统计,还有一项统计说,散户平均每年的回报率只有2%,比银行理财还差很多,比保险理财产品也差很多。其实反过来想,如果股市的回报率这么高,那么银行理财产品,怎么可能一年销售几十万亿元出去?被股市教训过,躲在银行理财产品里的人太多了。银行理财产品的幻觉,毕竟比股市的幻觉真实了许多!
但从另外一方面说,如果投资股市的回报率真如此不堪,如果股市只有不确定的一面,那么就不会成为很多国家和地区人民资产配置的主要去处之一,就不会成为养老金、保险公司主要投资的地方之一。
股市里,一定有某种确定性的地方,一定有它独特的吸引力,让全球各类的资产对它趋之若鹜,对我们来说,如果找到了就能趋利避害。
(二)
2007年,中国私募教父赵丹阳在3000点清盘,最终全年的收益率是20%左右,远远跑输同行。让他卖出的理由是,在价值投资的视角下,找不到便宜的股票了。事实上,很多人可能更早清仓。2006年的2000点,其实股市都已经疯了,但谁想到,2007年,股市一口气涨到6000点。回到当年,你会如何操作?如果再来一次,我的操作依旧和当年一样,我依旧会大胆持有,但同时知道股市高估,在股市崩溃后坚决卖出。
大多人看新闻,看别人的操作,看多了,也不会明白股市是怎么样的,他们看到的是成功或者失败,看到的是一个个孤立的事件和策略,他们不明白,这些思路背后的逻辑是怎样的。所以我们日常看到的新闻以及讨论问题的视角,这样的信息,其实对于一般投资者来说,永远就是身在此山之中。
但换一个方法,如果问,过去这些年银行的理财产品平均回报率大概是每年4%,那么股市的正常回报率是多少呢?通过这样的思考,也许就更能看清股市的真面目了。下面,我们还是先从最简单的问题展开。
一、《股市长线法宝》
对于初入股市的投资者,我永远推荐的第一本书,不是《巴菲特致股东的信》,不是《穷查理宝典》,也不是格雷厄姆的《证券分析》,更不会是塔勒布的《黑天鹅》《反脆弱》。这些书都很好,但西格尔的《股市长线法宝》是能让你看到股市全貌的一本书,是一张股市的地图,有了地图,你就不会迷失在股市森林里。
股票是长期积累财富的最佳方式
这本书的最主要观点就一句:股票是长期积累财富的最佳方式!看,说得多好。如果详细一点,也就是两段:
1.预期年化收益率为9%。将你的预期与收益率的历史水平保持一致,在过去的两个世纪中,剔除通货膨胀因素以后的股票收益率为6%~7%,平均市盈率大约为15倍。6.5%的年实际收益率(包括股息再投资)会让你的投资组合的购买力每隔10年翻一番。如果通货膨胀率保持在2%~3%,股票的年名义收益率接近9%,这会让你的投资组合的名义价值每隔8年翻一番。
2.长线为王。股票的长期收益率比短期收益率更稳定。与债券不同,股票的长期投资可以弥补投资者因高通货膨胀而遭受的损失。因此,随着投资期限的延长,股票在投资组合中所占的比率也将不断扩大。股票在投资组合中所占的比例取决于具体的经济环境。但是,根据历史数据,如果一个投资者的投资期限较长,则股票应该在其所持金融资产中占据最大的比例。
股市的长期回报远高于其他资产
根据西格尔教授的《股市长线法宝》书中统计,在1802年进行1万美元的股市投资,到了2008年,扣除通货膨胀后,能达到56亿美元;投资长期国债,只有800万美元;投资黄金,只有2.6万美元(见图2-1)。股票通过盈利增长和鼓励分红产生的内部价值;债券通过利息支付。1926年以来,如果加上通货膨胀,股市的年回报率就不只是7.2%,而是10.6%。这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股市的合适回报假设每年8%~10%的原因。因为各国的通胀率和股市投资回报率不尽相同;所以保守一点,有些时候我们说年回报率为8%;乐观一些,我们说年回报率为10%。一般来说,我喜欢用8%作为股市的长期投资回报率假设。
图2-1 1802—2005年美国各品种的投资回报率
债券的总体回报远低于股市
1826—2008年,美国长期国债的名义回报率(未包括通胀)只有5.7%,每年低于股市5个点(见图2-2)。所以,如果有长期配置的考虑,我个人认为股市可以多配,债券少配。但如何配置,还是因人而异。看现金流、看年龄、看能力。
图2-2 美国长期国债的名义回报率
股市中短期的波动极大
我们通常说投资股市的风险,主要是其在以年计的尺度上波动极大。有可能一年指数上涨60%,也有可能一年指数下跌近40%(见图2-3)。
图2-3 美国股市年回报率
股市的超长期波动很小
如图2-4所示,股市从1年到50年的波动范围慢慢缩小。最后的上下界分别为7.7%和5.7%。(加上通胀每年回报率为8%~10%)就是对于普通人来说,投资股市的最佳策略是长期投资的原因。
股市的上涨来源于哪里
股市的上涨主要来源于企业的盈利。这一观点主要来自于《共同基金常识》一书的论述(见图2-5)。
图2-4 1802-1997年美国股市从1年到50年的波动
图2-5 股票回报率的组成
二、长期来看,国人会增加股票的配置
对于大多人来说,理财是刚需。尤其是有了闲钱以后。目前国人闲钱配置的重点,一是房子,二是银行理财产品。这么多年下来,有钱的人房子配置够了。银行理财,每年都有几十万亿元。未来,如果大多人理财的理念觉醒,那么会更多地配置股票。我们永远不担心股票在低位时候的暴跌。因为低位时候的股票价值,从理财的视角来说,远高于银行理财产品。
消逝的1929
1929年,一个灾难的年份。美国股市崩溃,之后经历了几十年的修复才回到高点。2008年,一个幸运的年份。美国股市在最可怕的崩溃后,四年半又回到高点。更神奇的是2020年,因为疫情影响,美国股市出现崩溃下跌,但过了两个月,纳斯达克指数又创出了新高。这之间,最广为人知的是美国的印钞。陪美国一起印钞的,还有许多国家,包括中国。印钞解救了股市,印钞也解救了楼市,但印钞,失落的是货币本身。当我们在谈泡沫的时候,货币本身就是一个每年都在增长的泡沫。
颠覆的理论
新货币政策下,所有的教科书都跟不上新的形势。刻舟求剑者每天严谨地计算历史数据,却不知道大河奔涌。过去十年,对于把钱存在银行的人来说经历了幻术,钱在增多,购买力快速下降,一开始是房子,后来是柴米油盐。一开始茅台价格猛涨,后来人们发现,这些年猪肉价格的涨幅和茅台也差不多。当然,一些新玩具因为变“旧”了,而变得便宜,比如电脑、手机等。
新货币政策产生的货币幻觉,让许多人在午夜里突然惊觉自己变成了百万富翁。在都市里,他们拥有的房产价值都达到了百万之巨。同时,无数公司以30%甚至50%的速度在飞快成长。商人们开始财大气粗,但同时,他们也抱怨,抱怨汽车价格跌了,但人工费用大幅增加;超市里的食品大多买得起,但一些更好的食品,价格并不比他们的收入涨得更慢。换句话说,以前咬咬牙买得起的,现在要买,还得咬牙。
90年代退休的人,穷其一辈子的积攒,也不如他们的子孙在新世纪里三两年的收入。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不退休,才能保持现在的生活;对于那些不小心赚一笔的人,如果无法持续赚第二笔、第三笔,那么这一笔钱将在数年后快速褪色。
上升的安全边际
如果用黄金作为货币,那么所有的教科书将复活过来,历史规律会重新上演,依旧可以安全地推演,从大前提一直推算出结论。但遗憾的是,在资金的无序汹涌流动中,黄金价值也高低难辨,这是一个找不到锚的世界。
但无论怎么说,在这个最坏的时代里,有一件好事情,就是所有资产的安全边际,在疯狂的货币贬值中大大升高了。但如果按照西格尔教授的公式,股市的回报,因为加上通货膨胀,回报率就从7.2%大幅上升到了10.6%。
同时,在任何一次经济出现大问题时,危机未至,印钞机已经准备加班加点,为各类资产托底。所以,我们也许不用担心美国1929年的那种可怕的股市悲剧再度发生。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是客观规律。但冰箱的发明,嘲笑了这个规律。所以这句话可以有两种理解,而且都是对的。一是它强调了当某个定量成了变量后,规律失效了,规律必须重新定义。在另外一个层面上,当它作为一个比喻的时候,它依旧能够成为定律。因为比喻中隐含着这个规律的重要思考逻辑。
从投资来说,当货币漂移不定,所谓的关于投资股市的所有定律都必须被重新检验。一些旧的规律已经让人们无所适从,而原先这些规律所谈及的思路和逻辑,依旧可以为新规律的诞生所用。
世界上没有新鲜的事情,但我们仍然要思考明天老问题的新变化。没有人可以仅仅通过超级计算机来预测未来,我们一直要努力。所以,投资不是几个简单的公式,而是一门艺术!
长线之王
1925年至今,股票的表现确实要好于普通债券、国债,乃至黄金等。哪怕这段时间之内,股市前后经历了至少四次大规模崩盘,也不能改变这一结论。这也正是西格尔在著名的《股市长线法宝》中所提出的观点。前些年,有两位美国教授对此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其中一位认为:确实有若干时期,股票的30年表现不及债券或者国债,而在40年周期当中,股票也不过将击败债券而已。另外一位认为:在扣除通货膨胀因素的影响之后,美国股票将来的年平均真实回报率将在4%~5%左右。后一位教授还认为:一个1/3股票、1/3债券和1/3现金的投资组合在一个人达到90岁之前都是很难被耗尽的。
从他们的观点我们可以得到几点事实:
1.股票不是长线之王,但肯定是超长线之王。只要不是在股市极度泡沫下买入的,就是投资品之王。
注意:股市的极度泡沫有时候不能从指数上看出来,尤其是单一的指数。大多A股上市的新股属于极度泡沫,从估值上一眼就能看出;从历史的大量经验来看,也吻合这个结论。
2.股市长期增长超过通货膨胀毋庸置疑。除去通货膨胀外,有4个点的无风险回报,加上3个点的风险溢价回报。过去美国股市发展得好,所以扣除通胀后的回报率是7%。
3.投资理财不等于都去买股票,但无疑,股票是家庭资产配置重要的组成部分。目前中国大多家庭股票配置极低。同时,中国的真实通胀率长期高于名义的CPI,因此,用30%~60%的资产配置股票比较合适。当然,这里的买股票是投资,是理财,而非参与炒作。但前面说了,怎么配置,因人而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