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2018年工作进展情况
吉林省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实施2018年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的通知》,结合实际出台了《关于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2018年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的实施方案》。一年来,全省上下加大工作力度,统筹协调,各项工作扎实开展,新型城镇化工作成效显著。2018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和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分别达到57.53%和49.22%(见图1)。

图1 吉林省2012年以来城镇化率变化情况
(一)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更加便利
一是积极引导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外来人口落户城镇。有序放开四平市等中等城市落户限制、全面放开辽源市、延吉市等小城市和建制镇落户条件,突出抓好农民工、农村籍学生等5类重点群体落户。2018年,共有9.1万外来人口落户城镇,其中农业转移人口进城落户3.1万人;全面推进居住证制度建设,全省累计制发居住证14.2万张。
二是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常住人口。落实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两为主”和“两纳入”政策,全省17.3万随迁子女在公办学校入学率达到95.6%;加快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整合工作,新农合参保率达到98.78%;积极推进异地就医即时结算工作,实现省内异地就医和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扩大住房保障范围,将符合条件的稳定就业的外来务工人员、进城落户农民、居住证持有人等纳入住房保障范围,累计筹集房源33.62万套,分配31.99万套,分配率达95.15%。
三是完善“人地钱”挂钩政策体系。设立省对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奖补资金,2018年省财政安排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奖补资金4.17亿元,比2017年增加1.14亿元,有效调动了市县政府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积极性;将农业转移进城落户人口所需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总量管控和年度土地利用计划管理,2018年共计向各市(州)、县(市)安排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3290亩。
四是提升新市民融入城市能力。多渠道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全省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08.27万人;加大农村劳务经纪人培育力度,累计培育农村劳务经纪人6887人,培育返乡创业带头人2500余人;突出抓好省级农民工返乡创业基地建设和返乡创业示范县建设,新建省级农民工返乡创业基地35个、省级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县12个;持续实施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组织开展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10.3万人。
(二)城镇体系布局不断优化
一是加快推进哈长城市群建设。建立了吉林和黑龙江两省工作协调机制,促进两省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等方面的合作,梳理完善了《哈长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二是着力打造长吉大都市区。长春市加快发展长春新区等重点产业发展平台和集聚区,以长春新区为核心的长吉图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获批,成为国家在东北地区唯一布局;吉林市着力提升中心城区功能品质,加快推进重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成功创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加快推进长吉一体化重要功能区建设,净月潭风景区与天津开展两地旅游资源互换促销等推介活动,发展“冬季冰雪”和“夏季休闲”两大产业,极大提升了净月旅游品牌的知名度和整体竞争力,中新(吉林)食品区编制完成食品安全保障体系(IFSS)建设标准和操作规范,开放水平全面提升。
三是加快发展区域中心城市。推进四(平)梨(树)同城化,调整优化老城区功能空间,综合承载能力不断增强;推进辽(源)白(泉)一体化,大力实施老城改造和新城开发,城市发展格局不断优化;推进松(原)前(郭)同城化,加强重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心城区功能不断提升;推进白(城)洮(南)一体化,白城生态新城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参见表1)。
表1 吉林省城市规模体系

专栏1 区域中心城市建设
辽白一体化:建成东裕路,实现基础设施联通;取消固话区间费,实现通信同城化;开通公交线路,实现交通一体化。
松前同城化:通过新建、改造供热管网实现统一供暖;江南新水厂建成投入使用,实现统一供水;铺设天然气管网,实现统一供气。
四梨同城化:全力打造38平方公里“四梨同城化”核心起步区,户籍、机动车号牌、义务教育、医疗保险和通信业务已实现同城管理。
四是加快发展重要节点城市。公主岭、梅河口等重要节点城市立足区位优势,加快新城新区、开发区(工业集中区)和特色产业园区建设,城区面貌焕然一新,城市品位不断提升,集聚产业、吸纳人口的承载功能进一步提高,一批区位条件好、人口和经济规模大、发展潜力突出的小城市迅速发展壮大。
专栏2 重要节点城市建设
公主岭市拓展优化空间布局,加快建设岭西新城,城市规模不断壮大。
扶余市进一步优化城镇布局,着力建设南部生态旅游和绿色农业产业经济带,中部特色农产品和新型工业经济带,北部石油化工、智慧农业和文化旅游经济带。
敦化市加快产业升级步伐,以全域旅游为龙头的服务业发展提速,成功入选“2018中国最美县域榜单”和“中国十佳避暑康养小城”。
五是开展特色产业小镇创建工作。研究制定了《吉林省加快特色产业小镇创建的实施方案》和《关于支持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建设的若干政策》,按照有鲜明的聚焦产业、有高水平的规划、有明确的建设主体、有一定的投资规模、有创新的管理体制等创建标准,初步遴选出了一批特色产业小镇开展创建工作(见图2)。

图2 吉林省特色产业小镇“五有”创建标准
(三)城市发展质量不断提升
一是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深入推进棚户区改造,2018年,全省各类棚户区开工9.57万套,建成7.79万套(见图3);加快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累计开工396.43公里,形成廊体222.74公里;加大网络提速降费力度,基本实现城镇地区百兆以上宽带接入能力覆盖。制定了《关于推动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建设的实施意见》,积极推进5G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与应用;提高公共交通运营质量,全省共新增、更新公交车1363台。

图3 吉林省棚户区改造情况
二是大力推进绿色城市建设。开展海绵城市建设,白城市完成全部279个项目及22平方公里示范区建设;整治城市黑臭水体,全省99处黑臭水体基本消除90处;推进城市(县城)生活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设备和配套管网的建设及运营,建成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65座,51座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推广电能清洁供暖,新增电能清洁供暖面积808万平方米;大力治理雾霾,全省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0.3%。
(四)城乡发展不断融合
一是着力清除要素下乡各种障碍。深入推进“两权”抵押贷款试点,榆树市、农安县等15个农地抵押贷款试点县(市)基本完成土地确权工作,九台农房抵押贷款试点区住房所有权确权率和颁证率达65.6%,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率和颁证率达91.19%;加快“三支柱一市场”农村新型普惠融资服务体系建设,在近1600个村铺设基础金融服务站;大力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培育,2018年培训培育新型职业农民3万多人次。
二是推进城乡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开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进行动,农安县春江堰家庭农场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和乾安县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被认定为首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积极推进休闲农业发展,在13个国家级休闲农业示范县开展休闲农业融合体示范项目建设,2018年全省休闲农业实现营业收入约90亿元,接待人数约4500万人。
三是推动公共资源向农村延伸。全面加强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建设,为740家乡卫生院配齐所需各类医疗设备。启东实施基层卫生人才能力提升培训项目,共培训基层人员5646人;实施“农村半小时就业服务圈”计划,建设基层服务平台5801个;全面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新改建农村公路2097公里,改造危桥169座,自然屯通硬化路率达79.2%;推动城乡信息通信水平均衡发展,新增444个行政村4G网络覆盖,全省行政村4G网络覆盖率达到98.4%。
(五)重点领域改革不断深化
一是深化城乡土地制度改革。出台了《吉林省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调剂使用管理办法》,允许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省定片区县的增减挂钩节余指标在省域范围内流转使用,已调剂使用增减挂钩节余指标1.4万亩;加快推进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全省已在8906个涉农村完成了农村土地确权工作,占开展确权村总数的98.7%;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范围和规模不断扩大,基本实现县市全覆盖,抵押土地经营权面积91万亩,累计贷款18.98亿元。
二是健全城镇化投融资机制。利用省级新型城镇化建设资金,加大对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支持力度,2018年共切块下达资金6600万元;充分发挥政策性银行政策性金融优势,加大对城镇化建设的金融支持,2018年国家开发银行吉林省分行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吉林省分行分别发放新型城镇化贷款310亿元和206.03亿元;有针对性地开展项目融资服务,稳步推进项目融资综合服务平台建设,现已入库399个重大项目。
(六)试点示范效应不断显现
一是着力推进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长春市、吉林市、延吉市、二道白河镇4个第一批试点经验向全国推广;围绕农业大县就近城镇化、生态城镇化、新城新区和镇区联动发展等,全面梳理梨树县、抚松县、林海镇3个第二批试点经验;围绕中心城市建设、生态城镇化建设、中小城市培育、边境小镇开放等,加快推进梅河口市、敦化市、公主岭市范家屯镇、珲春市敬信镇4个第三批试点建设。
专栏3 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经验
长春市双阳区奢岭镇、九台区卡伦镇、农安县合隆镇建立一套机构、两块牌子、镇区一体的行政管理新模式,有效破解了开发区与镇政府分立产生的财权事权不匹配、规划建设不协调等突出问题,提高了工作效率。
吉林市昌邑区孤店子镇大荒地村依托东福公司流转土地13平方公里,利用500台套大型农业机械实行全程机械化耕种,建设31栋农民新居,吸纳全村95%的劳动力在企业就业。
延吉市以授权或委托的方式,将50多项行政审批许可和处罚权下放朝阳川镇,并设立24个工作窗口承办。
二道白河镇将原来分散在各部门相同、相似和相近的职能进行合并重组,机关和事业单位由24个精简为15个,党委政府机构数量减少了30%,管理人员编制减少了10%,行政成本降低了20%。

图4 吉林省22个特色示范城镇分布情况
二是加快推进特色示范城镇建设(见图4)。立足于农业大省,农业人口众多的省情,2013年开始在合隆镇、孤店子镇等22个建制镇开展特色示范城镇建设。经过五年的探索实践,22个示范城镇经济实力、产业支撑能力、城镇综合承载能力不断增强,初步形成了城乡双向一体化、特色资源带动、产城互动等一批可供推广的经验模式。
专栏4 特色示范城镇建设经验模式
城乡双向一体化模式。范家屯镇在范家屯新城建成70万平方米的6个小区,吸纳汽车零部件、汽车物流、一汽产业工人2万余人入住,带动了范家屯镇的日常消费。镇区个体工商户7000余人在长春从事个体经营,4000多名农村剩余劳动力有组织地到一汽从事保洁、绿化、家政服务等,人口的双向流动带动了要素的双向流动,同城化进程不断加速。
特色资源开发带动模式。二道白河镇依托长白山生态旅游资源,紧紧围绕“建设世界名山,打造文化名城,繁荣带动周边,服务全省发展”工作目标,以旅游作为龙头产业,积极开展“宝马古城”“十八坊产业园”“长白山文化创意产业园”等项目建设,实现四季旅游均衡化,旅游人数、收入均实现翻番增长,已建成中国最具有生态特色的“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产城互动发展模式。合隆镇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引导企业集聚发展,镇内现有旺旺乳品、富士康、中车集团等知名企业582家,首个百亿级的北斗科技小镇项目已经落户建设,2018年先后签约投资67亿元的吉浙高新智能产业园、投资30亿元的中欧友谊食品药品物流园;全面实施道路、供水、供电、供热等各类项目,实现道路铺装总面积82万平方米,集中供热面积310万平方米,各类中小学34所,卫生院、所37个,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全面改善。
三是深入推进18个重点城镇扩权试点。围绕“强镇”目标,通过纵向重新分配公共权力资源和再配置,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动城镇转型升级,着力提升经济社会管理服务能力和经济社会发展综合水平。18个试点镇所属县(市、区)共计下放行政管理权限742项,13个试点镇设立了一级国库,有效提升了试点镇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专栏5 重点城镇扩权试点经验
奢岭镇承接双阳区下放的行政审批、行政执法、社会管理权力208项,区财政局等18个区级机关在奢岭镇设有派出机构,接受上级业务部门和奢岭镇的双重领导。
合隆镇实施“一门式”办公,将镇政务中心改造升级为合隆镇公共服务中心,受理业务涵盖74项,达到与县政务中心实时受理、同步运行,极大方便了群众和企业办理各项业务。
龙嘉镇实现财政计划单列,九台区将龙嘉镇域内实现的地方级税收全部留给龙嘉镇,其缴纳的土地出让金收入根据财政形势按比例返还,专项用于试点镇开发建设。
明城镇创新人员配置方式,探索灵活的用人制度,将计生服务站、劳动保障所、文化站3个镇直事业单位整合为政务服务中心,对专业性较强的职位探索实行雇员制,设立特殊技术岗位,实行“以岗定薪”。
四是扎实推进省级生态城镇化试点。敦化市、临江市、通化县、东丰县、镇赉县5个试点县市将生态文明理念全面融入城镇化建设,初步形成了以敦化市、通化县为代表的东部生态型城市“绿色发展”示范模式,以东丰县为代表的中部农业型城市“综合创新”示范模式,以镇赉县为代表的西部生态恢复型城市“保护开发”示范模式。
专栏6 省级生态城镇化试点经验
敦化市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积极推进六鼎山温泉公园、雁鸣湖温泉公寓等重点旅游产业。
东丰县建立“政府投资、专业维护、村民参与”三级联动的村屯卫生保洁长效机制,成功申报省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推进试点县。
镇赉县依托湿地资源,大力实施“清水工程”,加快推进嫩江、洮儿河等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
通化县建立合理的生活垃圾回收制度,建立和完善了“组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四级处理处置体系。
临江市建立协调发展与生态保护的长效机制,制定了《临江市生态建设专项补偿实施细则》和《临江市资源补偿的市场化补偿指导意见》。